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不如练冰 ...

  •   确定好体育公园附近的交通路况,叶绍瑶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拍摄的目的地。

      那天的邵女士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把闺女给唬住,一路都在轻声哄:“别焦虑,合同都签了,真的假不了。”

      哄到最后,叶绍瑶终于意识到,妈妈还拿她当小孩呢。

      “我知道,”她说,“您晚上还有自习课,我会自己回家。”

      体育公园的中心广场,摄影组已经就位,旁边就是撑开的大遮阳伞,伞下坐了好几个男女老少。

      其中一个她是知道的,曾经到实验中学做过返校宣传的李重旸。

      现任H省冬运中心党|委|副|书|记的金承奥是叶绍瑶今天的临时监护人,带她介绍给各个单位的负责人认识。

      “这是H省跳水队的李教练。”

      “李教练好。”

      “这是省体育中心的谢主任。”

      “谢主任好。”

      然后是候场的一众运动员。

      跳水运动员秦师涵、羽毛球运动员李重旸、田径运动员王卉致……转了一圈,叶绍瑶计算,就自己的荣誉最少。

      认了人,她自然而然待在运动员扎堆的地方,李重旸显然也还记得她:“原来你也是运动员?”

      运动员们能在拍摄前交流感情,这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但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居然能有交集,金承奥很意外:“你们是比赛认识的?”

      那也不对,一个是夏季运动,一个是冬季运动,项目隔了两帽子远。

      李重旸看了叶绍瑶一眼,向谢主任介绍:“这是我母校的学妹。”

      谢主任似乎对这些并没有兴致,点头“好”了一声,走路边点了烟逍遥快活。

      叶绍瑶闻不得烟味,绕着李重旸换了方向。

      金承奥接到另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复制了一遍流程,最后也待在伞下,眯着眼睛和运动员们扯闲篇。

      “叶绍瑶,”他先叫了一声,“一鸣惊人。”

      看样子,他是第一次见到她。

      但叶绍瑶清楚地记得,眼前的长辈已经不止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

      她第一次见金承奥,得追溯到七岁那年暑假,那个燥热的体育馆,他作为夏令营的特邀嘉宾出席开营仪式。

      叶绍瑶说:“我经常在赛前听您致辞。”这也不算假话。

      一听自己是熟面孔,金承奥问:“你参加过哪些比赛?”

      叶绍瑶罗列了大大小小几十场,确实不乏省冬运中心主办或承办的赛事,金承奥岔开腿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直念叨,终于想起来:“你前几年是不是受过伤?”

      叶绍瑶咬着嘴唇点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证明,自己的伤比人更出名。

      “那时候可把我们吓坏了,你这一摔,还惊动了国家花滑协会,说要审慎调查摔倒原因,请了专家核查冰场资质。”

      因为是在大赛中出现的意外,上下单位都不敢掉以轻心。

      曾经叶绍瑶只听说,那两年,花滑教练在文章中十分重视对运动员伤前预防和伤后恢复的研究。

      她没想到,她这只小小的蝴蝶带起了巨大的连锁反应。

      说得膝盖生出了异物感,她不自然地挠了挠。

      “需要吗?”和她年龄相仿的女生从包里掏出一瓶风油精。

      据刚才的短暂交集,她应该就是十岁进入国家跳水队的秦师涵。

      “谢谢。”

      叶绍瑶没好意思说出拒绝,象征性地抹开一滴,只一滴,她怕整条腿泛着绿光。

      早上十点五十分,终于等到太阳收敛锋芒,策划拍摄的师傅找过来:“主任,咱们可以开始了。”

      “行,按你们的计划来。”

      谢主任已经叼起第二支烟,在烟雾缭绕中下放权力,活像一个置身事外的监工。

      体育公园占地面积广大,不仅有仿照首都鸟巢、水立方修建的微缩景观,还有即将投入使用的新体育场馆,不过叶绍瑶跟着拍摄组走了一圈,只有速滑馆和冬季运动搭噶。

      公园中心是一大片人工湖,水鸟已经从南方飞了回来,站立在近岸的鹅卵石地上,曲颈整理羽翼。

      秦师涵有家长的陪同,一路走一路拍,甚至带了面包喂水鸟,每张照片都笑得冒傻气。

      “国家队的规矩严,师涵一直压抑着性子,最近才回省队没两个月,应该是憋坏了。”她的妈妈说。

      小孩子天真活泼无伤大雅,没有人去追究这一道和谐的风景。

      给所有的运动员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队伍里,只有叶绍瑶和另一名滑雪运动员没有找到归宿,偏偏对方是个颇有名气的老运动员,叶绍瑶和他说不上话。

      “那就这里吧。”

      兜兜转转,策划最终把他俩的拍摄场地定在田径场外。和田径运动员一模一样的地方,只是挑在了建筑另一面,避免场景雷同。

      一开始,叶绍瑶被叫去给滑雪运动员当陪衬,一人发一双滑雪板。

      滑雪板的长度是按照滑雪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定做的,这名运动员身高近一米八,滑雪板比他还要高出许多。

      对于身高矮矮的叶绍瑶来说,站在近两米高的滑雪板之间,自己就像“川”字中间的短竖。

      好在摄影师也觉得比例不协调,让她先退出休息。

      正合她的心意,叶绍瑶迫不及待放下有身高压制的双板,揩掉手心的汗。

      道具告急,轮到叶绍瑶,车上只有一双冰鞋。

      冰鞋就冰鞋,叶绍瑶没有异议,跟着道具师向货车靠近。

      但是,“叔,这不是花样滑冰的鞋。”

      “这就是,我按主任的资料准备的,带刀的冰鞋。”

      “这是短道速滑的刀。”

      叶绍瑶拎着一双鞋,扶着鞋帮研究冰刀,这样长出鞋底许多的冰鞋,再演变个几十年也不会变成花刀。

      “叔……”

      叶绍瑶还想说什么,但她把剩下的话化成叹出的气,道具师是个分不清各种冰鞋的老实人,她没有必要和他较真。

      叶绍瑶硬着头皮回到拍摄场地。

      “动作自然,注意表情。”

      摄影师闪了两张照片,叮嘱她亮出冰鞋,展示自己的专业特色。

      冰鞋没有上刀套,刀片大剌剌暴露在空气中,叶绍瑶小心翼翼地托着鞋底,拘谨地站得笔直。

      “姑娘,你可以摆一些造型,比如比赛的经典动作。”

      叶绍瑶不知道现在的自己该算什么运动员,若是展示花滑却拎着短道速滑的冰鞋,多少会显得自己不伦不类。

      分明是刚刚回暖的春日,温度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但她背上已经汗涔涔,连鬓边的碎发也是湿乎乎的。

      金承奥在场外看不下去,给出点子:“你不是会贝尔曼吗?把鞋放下,给大家亮一个。”

      事出突然,叶绍瑶还没来得及耗腿开腰就被赶鸭子上架,后腿搬到脑袋顶,她勉强找到直立点,支撑腿依靠脚掌左旋右旋,方便摄影师找到合适的角度。

      叶绍瑶觉得,第一次拍摄体验并不算好。

      拍完室外实景后,所有运动员转战室内搭起的摄影棚。

      道具还是那么些道具,叶绍瑶一路托着陌生的合作伙伴,开始新一轮的貌合神离。

      李重旸还有训练任务,在摄影棚里打头阵,握着一柄羽毛球拍,各种姿势信手拈来。

      从天光大亮到暮色四合,斜挂的夕阳从顶窗照进空旷的篮球场,在地板上溅起橙色的碎光。

      摄影师也被消磨了耐心:“还有谁没拍?”

      叶绍瑶自觉地走上幕布。

      拍摄助理做了些功课,指导她坐在什么道具上,又从什么样的角度亮出自己的冰鞋。

      调整完毕,助理说:“就是这个角度,现在需要拍你穿冰鞋的镜头。”

      穿冰鞋?叶绍瑶犹豫,从小到大花了多少双冰鞋,她还从没穿过这样的。

      但既然都是鞋,穿法应该是相通的。

      她依然挂着半真不假的笑容,试图用颤抖的手指系出漂亮的绳结。

      摄影师没有看到满意的效果,拷问她:“你比赛也这么紧张吗?”

      叶绍瑶抿着嘴唇,她已经尽力抛却压力,但她吃的不是短道这碗饭,再故作轻松,也无法抹除心虚。

      “我可以申请换一个拍摄道具吗?”

      拍摄助理明显被问愣住,走进她:“我们还赶着下班,有问题可以私下提。”

      “这不是花滑的冰鞋,我不会使。”

      助理说:“冰上运动都是一家,你先凑合凑合。”

      没有人尊重她的想法,金承奥也只是在旁边站着,和体育中心的主任聊得火热朝天。她收起委屈劲,表面镇定地配合完成工作。

      因为是公益项目,叶绍瑶打了空手回去,金承奥念在几面之缘,替她支付了餐费和打车钱。

      她坐上出租车,脑袋抵在车窗上,路灯撒下的簇簇光影在眼前迅速飞过,短暂地照亮了她。

      司机师傅很沉默,车内没有异味和噪音打扰,叶绍瑶难免会回想这糟糕的一天。

      她没有接过比赛以外的工作。

      对于画报拍摄,她一直抱有期待,应该就像明星拍杂志一样,只顾美丽就好。

      化妆师给她化了一副淡妆,但风吹日晒一天,叶绍瑶感觉出脸上的累赘感,像带了一层刚好合尺寸的精致面具。

      除了美丽,没有人在乎合不合理,摄影师让她穿着短道的冰鞋拉贝尔曼,听着都觉得荒谬。

      她多希望这本宣传画报不要流传到自己眼前,最好不要印刷出版,让自己替外行人闹的笑话背黑锅。

      卷起裤腿露出膝盖,车里被偶尔停留的灯光照亮,她借微弱的光源检查摔伤的痕迹,好在并不严重,只剩一块浅浅的红斑。

      隔行如隔山,任自己在花滑的冰面上肆意滑行,换一双鞋照样寸步难行。

      她听话穿上短道的冰鞋,没注意冰刀的位置,当即就倾斜重心摔了一跤。

      吃一堑长一智,她靠实践知道短道冰刀的独特之处。

      “姑娘,野湖到了。”司机提醒。

      “谢谢。”

      叶绍瑶开门到家,叶先生已经准备了一桌饭菜。

      “不管今天怎么样,爸爸都给你办一个小小的庆功宴没,庆祝瑶瑶顺利下班。”

      原本想要大哭发泄的叶绍瑶暂时遗忘了这个念头,首先将每道菜过目一遍。

      “主菜是拌鸡架?爸,你是不是偷懒。”

      “爸爸加了一会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硬菜,”叶先生揭开汤碗将功补过,“但做了瑶瑶最爱喝的素烩汤。”

      “盐没有多放吧。”欣喜之余,叶绍瑶警惕地问。

      “一勺不多一勺不少,得你妈妈亲传。”

      邵女士在学校无法赶回家吃饭,叶家父女俩看着球赛就饭。

      “对了,瑶瑶今天的拍摄怎么样?”说着不关心拍摄,叶先生还是抵不过好奇,随便问了一嘴。

      叶绍瑶想了想:“还不如去练冰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不如练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一般会在凌晨更新(稳定日三ing),大家可以早上看。同类型竞体题材:《窥雪[花滑]》、《半生瓜[羽毛球]》,专栏求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