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三十九章 ...

  •   姚启东没出声,周文书继续说道:“这件事情,如今还没有传出帝都。
      蒙古8部接连2年遭遇了天灾,自去年起,就一直在北离边境四处劫掠,北离大军很是困扰。
      大将军上书好几次,请求朝廷出兵,朝廷一直没有答应,不过从那个时候开始,殿下就已经让人特意去关注粮食的事情了。
      皇帝和世家一直在犹豫不决,直到前段时间,传来一个更可怕的消息,蒙古这次入侵北离,还有帮手。”
      “帮手?难道是突厥12部?”姚启东脑子转的飞快。
      “正是。”周文书恨声说道:“突厥12部一直被厥东大军阻拦在祁连山脚下,虽然每年都会叩边,但是一直被厥东军打压。
      这一次,他们决定绕过厥东,直接从北离入境。”
      “嘶”姚启东忍不住惊叹出声。
      周文书说道:“北离大军是轻骑,厥东军是重骑。若是厥东军北上支援北离军,只会耗时耗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适应北离的草场。
      他们常年与突厥在边沙作战,早就已经习惯了边沙的气候,装备也是专门对付突厥的。”
      姚启东点点头,问道:“所以朝廷是怎么打算的。”
      周文书咬着牙齿,一字一句的说道:“两军同时开展,全线御敌。”
      “可是这样一来,朝廷就必须支撑两个战场上的辎重和粮草,这怎么可能?”姚启东立刻站起来说道。
      周文书道:“是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有让厥东主动出战,将突厥12部拖在边沙,北离的压力才有可能减轻。
      再者,东川王早就想要将突厥赶到祁连山另一侧了,如今正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出兵借口。”
      姚启东在屋内连连踱步,说道:“这就是为什么朝廷直接向商户征集粮食的理由。”
      周文书点点头,说道:“殿下原本是担心商户们听说有战事,都将粮仓锁起来,才想着将这部分粮食先抓到自己的手上。
      接到温良的信件以后,我们都庆幸太子殿下的决策,若是像当年一样先盘皇仓和世家,说不定还有更多像尹家这样受害的商户。”
      姚启东叹道:“我那天听到尹老爷的那番话,也十分震惊,想不到世家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不过有了十年前的事情,想必他们的胆子应该也不会太大。”
      周文书摇摇头,说道:“那是世家,他们哪里会在乎这些事情,不过捅出来也好,皇上年纪大了。
      现在连早朝上的都少了,殿下不是皇上,不会由着世家乱来的,已经腐烂变质的肉,就必须剔除,这样才能活下去,殿下是这么说的。”
      姚启东赞同的说道:“殿下比皇上有野心,也更有魄力,若是世家真的能够祛除弊病,大周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周文书也很是赞同,他们都是因为看中太子殿下的品性,才跟随在他身边的。
      周文书说道:“殿下这次让我亲自来,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请你回去,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少不了你。”
      姚启东抬了抬自己的腿,说道:“我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向以前那样入朝为官,我这样,就挺好的,你也看见了,有两个不错的学生,还有你这样的旧友,有殿下那样的君主记着我,我已经满足了。”
      周文书其实在一见面的时候,就看到姚启东的腿了,只是,他还是想将殿下的期盼告诉姚启东。
      大周有规定,凡是入朝为官的官员,必须五官端正,身体健康。也就是说,向姚启东这种腿脚不便的人,已经没有了再次入朝为官的机会了。
      周文书低下头,说道:“你受苦了。”
      姚启东摇摇头,说道:“当年我离开的时候,与殿下说,替他看看咱们守护的大周,可惜我只是去了北离一趟,就被打败了。
      来到柳州一待就是十余年,好在身边有贴心的学生,也不枉我遭这一番罪了。”
      周文书无奈的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位尹正坤,就是当年从帝都离开的皇商?”
      姚启东点点头。
      周文书说道:“太子殿下这次让底下的人将大周所有的粮食商人都摸了一遍,其中就有他,分量好像还不小,温良与他相熟吗?”
      姚启东说道:“刚才那个小姑娘就是他的独女。”
      “原来如此,这样就再好不过了。”周文书说道。
      “怎么说?”姚启东问。
      周文书说:“据呈报,尹家这些年一直供应给厥东粮草,不过也只是供应了三成左右,太子殿下的意思,希望他继续供应粮草给厥东军,不过不止三成。
      厥东军一旦开战,厥东境内的军屯出产必然会受到影响,厥东军一动起来,所需要的粮草那可是吓人得很,没有了军屯,就只能靠商户和朝廷了。”
      姚启东叹道:“尹家是儒商,不会袖手旁观的。但是,有了十年前的事情,要让他们尽全力,那就太难了。”
      周文书又骂道:“世家就是一群豺狼。”
      姚启东也很无奈,与尹家接触那么久,尹家的实力,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想要尹家担起供应厥东军的粮草,需要尹家全力以赴,将家产全部搭进去才行。
      可是尹家毕竟是商户,若是真的被逼急了,大可就像十年前一样,舍去现有的东西,虽然能够解一时之困,但是结果绝对不怎么好。
      周文书骂了一通,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在温良看来,尹家有没有商量的余地。”
      姚启东看向周文书。
      周文书说道:“朝廷需要粮食,商户不可能将粮食攥在手里不拿出来,早晚都要拿,为什么不卖朝廷一个面子呢?”
      姚启东笑着说道:“话是这么说,可如果殿下将尹家的底细都摸清的话,那就应该知道,尹家底下到底有多么大的能量。
      尹老爷子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能够做到送粮上战场的事情了,尹正坤十年前仅仅拿出了帝都粮仓,就补上了世家的亏空。
      十年后的尹正坤,他手上到底有多少粮食,你们仔细算过没有,更不要说尹家现在正在改良稻种,粮食产量比以前更胜。
      这样一个家族,你们想要强取,只是杀鸡取卵罢了。若是一个操作不当,只会得不偿失。”
      周文书叹道:“哎,看来这件事情不好办。”
      姚启东又劝到:“我说过,尹家是儒商,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只要朝廷让他心甘情愿供应粮食,我敢说,他真的能够供应厥东军粮。”
      “全部?”周文书问道。
      “全部。”姚启东回答的很肯定,但是手心已经微微冒汗了。
      周文书站起身来,在屋子里面踱了几步,然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说道:“我今日就会帝都请示太子殿下,这件事情,还需要殿下亲自定夺才行。”
      姚启东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就等着誉成的好消息了。”
      周文书立刻出门,翻身上马。
      姚启东赶紧关上院子大门,朝着新月山庄而去。
      他刚才对着周文书夸下了海口,说尹家能供应厥东军粮,对此,他心里很没有底。
      但是没有办法,按照周文书的说法,尹家已经被朝廷盯上了,找上门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还在观望,主要是因为他们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帝都皇商身上,还有世家身上。
      一旦他们没能从那些人手中拿到大半的大周粮食,那么尹家就是最后的把子,到时候,朝廷不会那么好说话。
      姚启东只有将尹家的重要性反应上去,朝廷才不会用随便的态度对待尹家,那么尹家就有了谈判的底气,有了和朝廷讲条件的基础。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姚启东说出去的话能够实现的前提下。
      新月山庄的守门小厮自然是知道姚启东的。
      见到姚启东亲自来了府上,连忙小跑着进去禀报。
      尹正坤此刻还在前院与管事们叙事,听说姚启东来了,亲自出门迎接。
      姚启东也不和他客套,直接与他进了前院书房,将周文书与他的谈话说给尹正坤听。
      尹正坤听完,只觉得后背冒出了一阵冷汗,他起身朝着姚启东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先生。”
      姚启东将他扶起来,说道:“尹老爷言之过早了,我这也是无奈之举,这才夸下海口。”
      尹正坤摆摆手,说道:“先生此举,实乃帮了我一个大忙。不瞒先生,你虽然是随口说下的,但是正如先生所说,我尹家要是倾尽全力供给厥东军粮,也是可以的。”
      姚启东吸了一口凉气。只觉得自己好像听得不真实。
      尹正坤说道:“自我祖辈开始,尹家每年种植的粮食,都会有一半左右被储存起来,我们家是种植粮食的,除了各地开的铺子卖粮食以外,其他粮食都会被储存起来。
      然后每年新粮上市,旧的粮食再以低价卖出去,大周平民百姓多,他们买不起新粮,买的几乎都是店铺里面的旧粮。”
      姚启东听着只觉得不可思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