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三十七章 ...

  •   善堂的松花蛋生意在尹昌的大力帮扶下,渐渐步入了正轨,田庄那边有尹正坤亲自盯着,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尹新月也没了什么烦心的事情,正正经经的跟着姚启东读起书来。
      日子很快就来到了承光伍拾贰年,这一年,尹大强成功实验出了稻麦套种的种植模式。尹家第一批筛选出的粮种在田庄里面种植成功。
      由于种植的同时,尹正坤要求所有田庄都按照尹大强田庄的模式,提前沤肥,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给足肥料。秋收的时候,田庄的粮食产量奇迹般的翻了一番。
      尹正坤听着尹刚的汇报,忍不住惊呆了。
      尹盛在一边翻着账本,说道:“咱们所以田庄的稻谷几乎都增产了,照这样下来,我们田庄的粮食产出将会远远高于其他商家。”
      尹正坤点点头,说道:“还有强叔的稻麦套种模式,也可以推广下去了。”
      众人听罢,心中皆是欢喜,他们一辈子与田地和粮食打交道,没有什么比粮食丰收更能让他们喜悦的事情了。
      正在这时,尹昌进来说道:“老爷,北离的大管事来了。”
      “哦,这个时候,是来汇报今年收成的吧。”尹正坤说道。
      尹昌摇摇头,说道:“应该不止是这个事情,我看李管事赶路赶得很匆忙,脸色也不好,我先让他去厨房吃了东西,再过来见老爷。”
      尹正坤一听,便晓得应该还有其他事情,于是让在座的管事们都回去了,打算自己独自见李管事。
      李管事是尹家在北离的大管事,北离战乱以后,尹正坤将他派去了北离,在北离建设田庄,置办田产,种植粮食。
      经过最初的战乱以后,北离渐渐的恢复起来,也就是这两年,才渐渐有了较好的产出,粮仓还是有了结余,这个时候,李管事亲自来了,确实蹊跷。
      虽然现在正值粮食入仓时机,但是按照惯例,各地大管事不用亲自到府上来的,只需要将账本和粮仓记录本送到新月山庄给账房们核算就可以了。
      可是李管事亲自来了。
      是有什么事情吗?
      李管事在厨房吃了饭,随便整理了一下仪容,就到前院见了尹正坤。
      尹正坤直接询问:“李管事亲自回来,是有什么事情?”
      李管事压低声音说道:“东家,北离要变天了。”
      尹正坤一愣,反射性的问道:“变什么天?”
      李管事叹道:“哎,我在北离,接到消息,蒙古8部又要来了,北离大军已经打算出战了。”
      尹正坤立刻朝外面喊道:“尹昌。”
      尹昌推门进来。
      尹正坤问道:“帝都最新的消息有没有送过来?”
      尹昌摇摇头,说道:“去帝都的商队过两日才会到。”
      尹正坤摆摆手,让他出去。
      继续问李管事:“这消息属实?”
      李管事说道:“八九不离十了,北离稍微有点关系的商户们都已经陆续将物资送离北离了。
      但是,各地衙门开始盯上咱们这些手上有粮食的商户了,所有的粮食,现在都不能运离开北离,就算咱们经营粮食买卖,只能进,不能出。”
      “已经那么严重了?”尹正坤说道。
      朝廷一旦开始注重粮食的流向,那就意味着,朝廷下一步可能会朝着粮食入手,没有天灾的时候关注粮食,那就只能是有人祸。
      看来李管事说的可能是真的。
      李管事又说:“我这次急着来见东家,一来是告诉东家北离的情况,二来是请示东家,咱们今年还种植粮食吗?”
      尹正坤拧眉,思忖了片刻,说道:“李管事,你刚到,现在府上歇息两日,等帝都的消息送到了,到时候再决定要怎么做。”
      李管事点点头,说道:“东家说的是,我也只是从商户和衙门的动向猜测朝廷可能会用兵。具体的还是以帝都的消息为准。
      但是有一点,蒙古8部前年遭受了一场雪灾,去年秋天的时候,就与北离大军打了一仗,被打回去了。
      但是去年冬天,据说还是雪灾,今年秋天的时候,咱们粮食都按期收进了粮仓,但是从边境传回来的消息确实不乐观。”
      尹正坤拧眉。蒙古8部侵扰北离,这又让他想起了十多年前那个被追杀的夜晚,那些黑衣人为着粮食将自己全家的性命当做蝼蚁。
      尹正坤叹道:“若真的有战事,也没有办法。”
      李管事也叹气,说道:“就是可惜了咱们那些田地,好不容易开垦出来,这才种了几年,就要被毁了,战事一起,又要被荒废了。”
      二人一时间都有些相对无语。
      晚间尹正坤回了正院,与尹夫人说起了这件事情。
      尹夫人听完立刻紧张起来,问道:“是真的吗?会不会波及到咱们,还有,咱们在北离还有不少庄子呢。”
      尹正坤说道:“不知道,我正在等帝都回来的消息,到时候再说。一想到北离开战,我就想起咱们当年险些在帝都丢了性命的事情,心中有些不安。”
      尹夫人劝到:“夫君,咱们现在在柳州,与帝都隔着多远呢,这些年,咱们既没有和帝都扯上关系,又没有与四家世家来往,原先的那些关系都断的干干净净,老老实实的种咱们的地。那些人不会在找到咱们的。”
      尹正坤却不怎么乐观,说道:“但愿如此吧,希望只是小规模的战事,不会波及太大,这样的话,咱们才不会被人注意到。”
      尹夫人笑道:“夫君说这话,怪吓人的,我只当自己是个种地的,朝廷大事,与咱们无关。”
      尹正坤叹道:“就是种地的才麻烦呢,咱们手上可捏着朝廷最想要的粮食呢。”
      过了两天,帝都的消息送过来了,尹正坤打开信件一看,脸色顿时就不好了。
      “走,去找姚先生。”尹正坤吩咐道。
      他们去的时候,姚启东正在和尹新月与厉川上课。
      “爹爹,你怎么来了。”首先发出疑问的是尹新月。
      尹正坤说道:“我找先生有事情。”
      姚启东说道:“你们将我刚才出的题目再做一遍,一会我检查。”
      然后两人出了屋子。
      姚启东的院子里面有一颗梨树,现下已经入冬,梨树的叶子全部掉了,只余一些枝干在树上。
      树下有一张圆桌,二人坐定,尹正坤将帝都传来的消息递给姚启东。
      上面写着:朝廷开始向商户征集粮食,管事问尹正坤,尹家要不要出粮食。
      姚启东看过一眼,眉头已经微微皱起来了。
      尹正坤接着将前两天李管事带回来的消息一起说给姚启东听。
      说完后,姚启东依旧眉头紧皱。
      尹正坤问道:“依先生看,北离是不是真的要有战事了。”
      姚启东说道:“朝廷开始向商户征集粮食,说明朝廷需要大量的粮食,而皇仓已经供应不足,甚至连世家也拿不出粮食来了。”
      尹正坤点点头,这一点,他也很清楚。
      姚启东站起身来,说道:“北离上一次与蒙古开战是十几年前了,这十几年来,北离将养的也差不多了。按理来说,仅仅是准备开战,不应该现在就朝商户征集粮食啊。
      征集商户粮食,这只能是最后不得已的法子,一旦用这些粮食,就意味着,朝廷需要的,是整个大周所有粮食供给,不应该啊。”
      他喃喃自语,始终没有一个合适的解释。
      随后,他看向尹正坤,问道:“你今日来找我,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情?”
      尹正坤摇摇头,说道:“先生,实不相瞒,我是怕。”
      说罢,他将十年前的事情说与姚启东。
      尹正坤说道:“我爹以前那可是主动将粮食送去厥东战场的人,我也不是那样没有大局意识的人。
      当年听说蒙古打过来了,我原本人在淮州的,想着朝廷可能会在粮食上吃紧。
      便让夫人回娘家暂避,自己带着管事和粮仓的钥匙印鉴一干东西连夜赶去帝都,想着尽一些自己的绵薄之力。
      可哪曾想到,那一晚,差点要了我的命,要不是他们中间还有正义之士,救了我的小名,我全家就都交代了。”
      他说道这里,心酸不已。
      他们尹家的家训,自来都是国比家大的,尹正坤能够有闯到帝都的资本,全因为老太爷当初的善举,所以尹正坤心中也一直觉得国比家更重要。
      他并不可惜那些送出去的粮食,只是怕了,怕了世家的那把伞。
      “原来当年竟然是这样的。”姚启东听完只觉得讽刺又好笑。
      当年东宫已经查实了世家将皇仓中的粮食倒卖出去,朝廷已经没有了粮食,所以他才会在那个时候上述承光帝,希望承光帝能够将世家的腐败挖掘出来。
      却没有想到,最后在朝堂上,他变成了构陷忠良,意图损害北离战场的奸佞小人。
      他将自己流放出来,亲自去了北离,看到了北离的流离失所,一时间,他这么多年的信念就这样坍塌了,在北离饿殍满地的人群中坍塌下来。
      然后,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干什么,就这样将自己永远的放逐。
      却没想到,十多年了,心中的疑惑就这样毫无预警的冲击而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