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

  •   刚过了小年,尹正坤就带着尹新月去拜师了。
      拜师的地点直接选在了善堂。
      为了今日的拜师礼,尹夫人特意让府上的绣娘给尹新月赶制出了一套衣服。
      尹新月先是在尹昌的指导下,叩拜了天上的神明。
      然后姚启东亲自为她正衣冠。
      之后,尹新月跪在姚启东面前朝着他行了弟子叩首礼。
      礼毕,尹正坤亲自捧着六礼,一一递给姚启东。
      姚启东收下后,尹新月才给姚启东奉茶。
      姚启东接过茶,喝了一口,说道:“你叫尹新月,新月这个名字极好,老师就不给你赐名了。希望你今后能够一如既往,抱有一颗善良、醇厚的心。”
      “是。”尹新月乖巧说道。
      尹正坤这才又给姚启东呈上带来的学费。
      尹正坤这次带来的束脩看似一般,其实很丰富。其中最显眼的要数那几大袋子的粮食和一大筐肉干了。
      姚启东看上去倒是很满意的样子。
      拜师礼行了,尹正坤便问道:“不知先生以后打算在哪里授课?”
      姚启东指了指脚下的地,说道:“我虽然是月儿的老师,她还是我的东家呢,你瞧,除了要教她,我还得帮她教这群孩子。”
      尹正坤一阵哑然。
      随后说道:“既然这样,那以后月儿就来这里上课了,反正她大半的时间都呆在这里。
      只是若是授课,是否需要单独准备一件课室?”
      姚启东摸了摸胡子,说道:“确实该如此。”
      尹正坤立刻说道:“这件事情就交给鄙人来办吧。”
      姚启东不可置否。
      年关一过,最初捂的柿饼如期出炉。有了卖柿子的经历以后,善堂的孩子们再卖起柿饼十分的顺手。
      相比较新鲜的柿子,算是个新鲜的稀罕事务,口感绵软,放置的时间也比较久。储存运送都比较方便。
      尹新月在售卖新鲜柿子的最初遭遇滑铁卢之后,迅速的将重点从新鲜柿子放到了制作柿饼上。几乎四分之三的柿子都被她制作成了柿饼。
      捂好的柿饼表面上有着满满的糖霜,糖霜下,是橙红色的柿饼,她将柿饼放在手上掂量过后,眼睛一亮。
      “这柿饼看着卖相很好,为了将它卖出高价,咱们得给它重新包装一下。”尹新月说道。
      厉川也拿起一个柿饼,说道:“新月小姐说的是就像咱们去店里买糖块一样,做成一整包的。”
      尹新月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只不过要用什么包装,是个问题,糖块是硬的,能经受住挤压,柿饼若是被挤压过度,样子一变,就不好看了。”
      众人陷入了沉思。
      姚启东从角落里捡了一片竹衣,拿在手中把玩。
      尹新月盯着姚启东手中竹衣服,眼睛亮了,朝着角落里的姚启东说道:“多谢老师。”
      姚启东嘴角露出笑容。
      尹新月小跑过去捡了一片,招呼众人,说道:“咱们用这个。”
      竹衣,就是包裹笋子外面的那一层外壳,随着竹笋渐渐的成长为竹子,这一层竹衣会逐渐的脱落,它轻薄,具有可塑造性。
      将竹衣煮过,祛除上面的绒毛后,将其压平整,再扶住以稻草杆或者茅草杆便能制作成为最简单的竹制收纳盒。
      尹新月以前曾经在综合批发市场见过商家成批成批的售卖竹衣,也见过制成成品的收纳盒,但若是让她亲手制作,则是不行的。
      众人听完尹新月的介绍后,啧啧称奇。
      大林揉着鼻子,说道:“石爷爷会做竹筐,新月小姐可以问问他。”
      说话的是善堂里面的一个瘦高个男孩,他以前名字叫狗蛋,跟着姚启东学习字之后,姚启东给他换了一个名字,叫做大林。
      他是继虎哥之后又一个领军人物,若是虎哥有冲劲,那么大林则是机灵,他的脱颖而出是从善堂开始跟着尹新月卖柿子起的。
      不管在学算数还是在售卖东西方面,大林都很快展露了头角,渐渐成为善堂核心小队的一员。
      尹新月如今已经对善堂的人很熟了,自然是知道石爷爷是谁的,那也是善堂的一个老人,年纪有些大,但是手脚很灵便。
      尹新月点点头,让孩子们去屋外又捡了一些竹衣,采取寻石爷爷。
      石爷爷会简单的竹篾编制手艺,善堂去年用来晾晒柿饼的竹席就是石爷爷带着善堂的其他老人一起编制的。
      他拿过竹衣,用手在上面搓了搓,尹新月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自己想要的东西。
      石爷爷笑着说道:“听着好像不是很难,我先试试看。”
      尹新月大喜,让小一些的孩子们见善堂周边的竹衣全部收拢起来。
      善堂后院栽种着一些竹子,全部是那种粗壮的毛竹,老人们每年夏天的时候会砍下来编制一些竹篾物件,以前还会拿出去卖,现在都直接用在善堂日常生活上了。
      见孩子们拿着背篓去捡叶子,尹新月又将厉川等人聚集起来,开始筹备卖柿子的事情了。
      他们如今的时间十分有限,每天早上辰时一刻(也就是7点半左右)就得上课,跟着姚启东读书习字。
      一直要学到巳时三刻(11点半左右),下午看情况,有事的话,孩子们就回去做事情,没事的孩子会继续留下来练字和练习算式。
      至于尹新月和厉川他们两个,下午的时候还需要单独的上课,能利用的时间很有限,也只有中午休息和傍晚的时候能聚集在一起商量事情。
      尹正坤为了自家闺女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直接将善堂的其中一个屋子改建成为了学堂。
      里面还摆上了桌子椅子,就连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特供的。不过姚启东甚少让善堂的孩子们直接用笔墨写字。
      而是在屋檐下制作了好些个简易的沙盘,让孩子们现在上面练习,只有将字写的成样子了,才能用笔墨和纸张。
      如今他们之中,能用上笔墨纸砚的,也只有尹新月和厉川两个人,其他孩子只需要学习识字和算数,尹新月和厉川则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尽管姚启东上课从来不用书本,但是他站在那里,就已经能将书本里面的东西一个不拉的讲授给他们,释义做的也很通俗易懂。
      尹新月蹲在沙盘旁边,拿着孩子们用作笔的树枝在沙盘上画着,一边说道:“就算石爷爷能将匣子制作出来,咱们那么多的柿子,也不可能全部都装匣子。
      这些东西,我打算利用尹家的商队运送去柳州售卖,我以前就算过,柿饼的体积小,运送花不了很多的银子,至于售卖,我去求求我爹,让他们给我们卖。
      剩下的这些柿饼,咱们还是只能想办法在南充卖,柿饼制作周期长,咱们的价格不能卖的太低,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咱们先试试。
      至于镇上,这一次,由大林和厉川一起去镇上的铺子,问问哪家铺子能够让咱们将东西寄卖在那里。”
      “那咱们不出去卖吗?”虎哥问道。
      尹新月说道:“卖还是要出去的,咱们却不能每天都去,一来,每天早上的课业还是要上的。二来每天出去卖效率也不会太高。
      咱们只捡着大集的时候去卖,然后按照先前的单子给每一家送一些尝尝鲜,到时候他们想买了,会到善堂来的。
      所以重点是大林和厉川,能不能找到铺子很重要。尹家的铺子大多是卖粮食的,放在里面不好卖,咱们得找那种杂货铺子,卖果脯、小吃、零嘴的地方。”
      厉川和大林点点头,表示他们明白了。
      午间休息时间一过,善堂的孩子们有的去山上捡柴火,摘野菜,有几个跟着石爷爷砍竹子,制作匣子。
      尹新月与厉川端坐在桌案前,听着姚启东给他们讲《论语》。
      课业结束后,尹新月转去看了看石爷爷那边,竹衣已经捡了不少了,山葵正在帮着煮制。
      尹新月照样捡了一篮子柿饼带回了新月山庄,要与老爹和诸位叔伯们谈生意,自然要让他们见一见货物。
      梨花吃完一个,伸手又要去篮子里面拿,被尹新月阻止了。
      “刚才在善堂你不吃,路上却又吃个不停,这些是小姐我要拿回去与叔伯们谈生意的,再这样吃下去,等回到家,一人一个都不够分了。”尹新月说道。
      梨花擦了擦嘴,说道:“实在是太好吃了,我没忍住,在善堂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就吃了一个,我也不好意思多吃。”
      尹新月说道:“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拿来换粮食的,哪里舍得多吃。”
      梨花有些惭愧的说道:“那我以后也不吃了,留着卖钱。”
      尹新月心情突然就沉重起来。
      去年冬天,他们是赚到银子了,但是从南充整个乡镇的消费水平来看,市场太小了,仅仅庄子上的柿子,他们卖起来就很吃力。
      根本没有其他的空间去购买和储存更多的柿子,柿饼也是。若是这批柿饼卖出去南充,他们依旧捉襟见肘。
      况且善堂情况好了以后,不知怎么的,衙门又陆续送了好几个老人和孩子过来。
      尹新月知道,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若是找不到改善的方法,那么她之前做的那些都将付诸东流,成为无用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