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平凡”的转折点 ...

  •   7
      我很佩服贺贺,她和那些女生的交往总是“游刃有余”,何时何地遇到她们都能“调侃”两句,打个比方就是她既会她们那种表达方式,又能和我交流。而我觉得我和那群女生是两不兼容之物,她们老练且“成熟”,我清高而幼稚。
      为什么呢?是刻在我骨与生俱来的,还是别人赋予呢?那么多年,我一直叩问世间,寻找这个答案。
      而我和贺贺的闹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喜欢她和她们过多往来,我把事情分为黑与白,她既然站在了她们那一边,就永远不要和我说话了。我的理由并不“充分”,也不“大气”,但就是这种初中女生之间的别扭负气,也被我“钻营”出一股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感觉出来。
      平时我几乎每天都要给贺贺打电话,每次电话那头都会传来一个温温柔柔的女声:“你好,找谁?”非常非常耐心。
      “贺贺,我找贺贺。”
      对方那头无数次地,更有耐心的回答:“贺贺,稍等哦,我去喊她。”
      我和贺贺说了什么我已忘记,但那种热乎劲,还有她母亲对我俩友情的那种支持,让我印象深刻。
      但,这些都被另一群我不喜欢的女孩打破,那几个女生爱打扮,说话“社会”,还有意无意地对我流露出“蔑视”。我和贺贺多次说了不喜欢那群女孩,贺贺没有疏远她们,这令我很不开心。我观察了她一段日子,她都没有做明显的偏向我的行为,终于我对她失望了。
      圣诞节那天,换她给我打电话,她对我说了一句什么,我已忘记内容,语气还是和平常一样。
      我燃起一股报复的情绪,口中只是冷冷地说:“哦,是这样啊,好吧。”
      她沉默了几秒,估计也是听出我的冷漠和不耐烦,寒暄了几句就挂了电话。这一通就这样成了我和她的最后一通电话。
      就这样,我俩的友情走到了尽头,我失去了贺贺这个朋友。
      或许,拥有的太多,才会如此挥霍生命中的拥有,多年以后我也尝试过挽回与贺贺的友情,但暗淡的□□头像再也没有弹出消息框,她也成了我纯真岁月里一个美丽的剪影。
      初中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弹拨了过去,初三的第二学期是我最难捱的半年,父亲为了拯救我的数学送我去补了很多节课,但起色不大。那些老师说的话倒是清清楚楚,可是合在一起我就听不太懂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萨斜塔也不是一天斜的,我的数学那么差要“归功”于数学老师,那个嘴里永远像含个枣一样说话的男老师。
      为此,我第一次生出了为未来忧愁的心情。那时我们的家搬到了一个小高层里,一居室的屋子住三个人,不宽也不紧。在我的记忆里有一次不知为什么睡了地铺,那一天我心里压力大,就对父亲不知抱怨了什么,用小孩子那种语无伦次的语言,而父亲的反应能把我全线“击溃”。我又哭又喊,声音虽不大却全是来自内心的撕心裂肺,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反应,却记不得父亲的反应,只知道我的全部反应来自他的全部“反馈”。
      对于一个外界世界非常单一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部。
      父亲常常让“别人家的孩子”给我补习数学,口中常挂的一句话是“拯救国宝大熊猫”,而我的焦虑感也随着父亲这些角度“清奇”的语言与日俱增。
      我那时有个感觉,所有人都有特长,有爱好,就我没有,我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我有爱好吗?我不知道。我有特长吗?我不知道——如果“卖弄文字”算是爱好和特长的话。
      初中的时候,我参加过唯一的一个社团就是小记者团。每个周末,父亲都会把我送去那里参加小记者团活动,在那个团体里,我依然是比较沉默的那一个。我遇到了许多和我同龄的陌生面孔,他们围坐在一起像大人一样地讨论很多问题。那是围绕一份少儿报,有意见小“领袖”带领我们各抒己见,我常常听得云里雾里,当众发言不是我的长项,我就被分到了“编辑部”,进行一些报刊排版和文字修改工作。
      这算是特长吗?
      关于少儿报社的所有回忆,她停留在那条路上满地的梧桐叶子上,偶尔会闯进我的梦里。
      转眼间,中考了,结果是预料之中的差强人意——但我还是跌跌撞撞地进了一所私立高中。
      然而难以预料的是,一进高中,迎接我的就是当头一棒,紧接着是接连一个月的以泪洗面。
      我第一次离家住校,遇到的室友自然很重要。我遇到了这样几个室友:一个长得跟瓷娃娃般精致美丽的女生;一个说话温温柔柔,有些矮的黑胖女生;一个留着很短头发,对她的宝贝手表特别宝贝的女生。
      她们的“事迹”第一次冲击了我的世界。
      第一次见“瓷娃娃”我内心暗暗惊叹,在我过往的15年人生中,我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孩。她的皮肤白得不同一般,是闪耀着珍珠光彩的白,一双眼睛大而娇俏,五官十分的精致。如果说将普通人比作沙,她就如同沙砾中淘出的一颗宝石,第一眼无不被她的的光彩所眩目。我刚见她的时候,她仿佛浑身写满了“娇滴滴”几个字,但自从我知道了她的身世——是个富二代(那时候好像还没这种叫法)的时候,就不足为奇了。本来以为她娇生惯养,应该很难相处,没想到和我的交流还挺顺畅,我还记得我们互相在纸上写名字的片段。
      “我叫吴琎,这个字很难查到。你呢?”
      “薄靑,可以叫我青青。”我轻轻地说。
      虽然她挺有礼貌的,但我还是感到一股隐隐的压迫感——这个女孩,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我太不相同了。
      至于高中生涯的前两个月是怎么把我逼疯的——那还是要从别人最感兴趣也习以为常,我“望而生畏”的男女关系说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