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周生辰,你要是还想北陈江山不倒,就和我走。"
小南辰王,乱臣贼子,起兵谋反,已被生擒,赐剔骨刑,以儆效尤。
周生辰谋反被擒要被剔骨之事,街头巷尾,家喻户晓。
我这个定远将军,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吗?不能机灵点,你们的眼睛是出气用的吗?"
我在房里大发雷霆,将桌上的茶杯茶碗扫了一地,摔的粉碎,可怜了我那平日里最爱的成套的大玉川先生。
周生辰昨天夜里子时被擒,我竟然今早巳时才得到消息。看着众人躲躲闪闪的目光,我大概明白了那狗皇帝的意思。
他有意瞒我,怕我坏事。
"将军昨日疲乏过甚..."我的副官低着头,磕磕巴巴的分辨。
"哪个王八犊子看我疲乏?我好得很,耽误了正事我把你挂门上当门帘!"
不就是去了趟潇湘楼听曲儿 ,差点耽误了大事!
我皱着眉,一边骂人一边拍掉想给我系上披风的侍女的手。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空儿系这破东西。"我骂骂咧咧的出了门,风风火火跨上马,直奔王城。
周生辰,等我,你别死。
"就说这南辰王,那可是手握七十万大军,王军所过之处,从无败绩。早年在大殿立誓,不娶妻妾,不留子嗣,余生驻守边疆,护幼帝周全。谁知他包藏祸心,才十年不到,就起兵造反,当今圣上有紫微星护佑,纵使南辰王一身美人骨,也未能撼动帝位分毫啊。"
我不自觉的捏住手里的茶杯,咬牙不让自己去把茶楼说书人从台子上拎下来揍一顿。
周生辰的事在王城传的沸沸扬扬,这帮人愿意听信,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听着这说书先生摇头晃脑胡诹。
周生辰能反叛,母猪都能上树。
因为他就是个榆木脑袋。
七年前,我十三岁,别人的豆蔻年华,我已经和我爹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好几个来回,官拜四品,好不威风,也算是一个小传奇。
但是我心里总有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周生辰,我一直生活在他的阴影下。
江湖传闻,小南辰王幼时便一路西向,沿途草草拉起一支军队,屡战屡胜,收复失地无数,十几岁的年纪就成了几十万大军的定盘星。
可谓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大我七岁,我总是暗地里和他较劲,无数次午夜梦回,我与他同龄比肩,纵横沙场,旌旗战鼓,同请战功——而不是被称为"周生辰第二"。
不过有时候坐在房梁上走神,想起他曲折的境遇,总觉得天道无常,我们没有比的必要。因为我有个靠谱的爹。和周生辰的早死的父亲不同,我爹是三朝元老,手握重兵数不在南辰王之下,他看着皇帝从小长大,又深得朝臣信任。
我爹是忠心的,忠心的差点把幼时的我送进宫去给太子当妃子,好在我争气的没到年纪,等我到了婚嫁的年纪,却舞枪弄棒,练了一身武艺,那时我正想着怎么抗婚,前代皇帝崩了。
崩的好,我从小在塞外长大,随我爹南征北战,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君臣礼数,当然也多了不少散漫。
幼帝上位,江山不稳,可我心里有数,朝臣也都有数,朝堂还安全,因为我爹不是垂涎帝位的人。
"做皇帝不是天下一等一的幸事。"我记得爹的话。在小小的朝堂和官员们扯皮哪有在战场取敌将首级刺激。
周生辰也不是。十三岁时我第一次在先帝灵柩前看到他时,我就坚定了这想法。
"南辰王,你为什么来?"我与爹一同在灵柩附近为先帝守灵,看着身旁跪的笔直的青年,鬼使神差的,我轻声问道。
你会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你会被猜忌成夺位的反贼,你会死在这里,你不怕吗?
"皇兄抚养我长大,我不能不送。"他没有侧头,闷闷出声。我用余光看了看他,他没哭,但是脸上满是悲戚,眼角通红。
我看着他出神,是什么样的容颜可以被称为美人骨,被天下称颂,被王室忌惮?
然后我就被我爹狠狠的怼了一下。
他那时不想让我和周生辰扯上关系,可是我想,我可真的太想了。
一个德高望重的将领,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儿,又何来谋逆之心?
我莫名地想亲近他。
可满朝文武,各有私心,他们窃窃私语,明里暗里都容不下一个忠肝义胆的周生辰。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本王在此立誓,一生驻守边关,不娶妻妾,不留子嗣。"
大殿之上,他声如止水,掷地有声。
"南辰王深谋远虑,吾等钦佩至极。"大殿上一片奉承之声,官员们的心都放到了肚子里。
把心放到肚子里的还有我爹,作为王室最后一张底牌,我爹随时准备调动手下的兵将,喋血灵堂。
"好一个重情重义的傻逼。"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看着周生辰挺拔的背影,叹了口气。
不知道他图什么。
"南辰王,老夫还有一事相求,小女是崔氏家族正宗唯一一个女孩,不知王可否有意收他为徒啊?"
突然被cue的我一愣,我爹真的是演员。上一分钟还在戳我不让我和南辰王有交集,下一分钟就让人家收我为徒。
我知道他在为我谋划,他在为我的着落发愁,我已有的婚约早已因为先帝驾崩而影响,时局还不明朗,他要让我避避风头。
且他也要有人去当个奸细。
我的白眼翻上天。"有你这么坑亲闺女的吗?"
"求之不得。"周生辰行礼,颔首。
我一呲牙,乐了。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我们两个最后的关系会变成求之,不得。
"我不在此地住,一年只留一两月,其余时间皆率王军南征北战。你在西洲等我,从此,王军只传捷报。"
来西洲的第一年,他有七八月未归,我日日睡在书房,等他的捷报,等他归来。
我想着他的甲胄闪着寒光,衣袂翻飞,长剑挥动,敌将便人头落地。
我想着他于阵列之前,不怒自威,击鼓以振士气,鸣金以全胜收兵。
我脑海中的南辰王,就这样有了实影。
"下次我回来,可以试着喊我声师父,或者周生辰也可以。"
思绪飞回,我按着太阳穴强迫自己集中精力,我手下的大部分军队都在赶来的路上,三个时辰之前我传令下去,沿途的部队,能调动多少调动多少,全给我滚回皇城。
事态紧急,无一人质问我另半块虎符从何而来,无一人质疑我调兵的意向。
去他的西域安危,去他的守边重任,去他的精忠报国,要是周生辰真的死了,我把这狗日的朝廷都掀了。
可是问题在于,也许来不及。
此番进王城,我只带了一班精锐亲卫,不过五千人,靠着他们去王城抢人,这不现实。
原本还以为是狗皇帝想找个国典的幌子探我的虚实,毕竟半年前他挟持了太子,自拥上位,对这事儿,我没发表半点看法。
远在北庭,我作壁上观,不打算有任何反应。
坐山观虎斗,我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当然也不会有不长脑袋的在朝堂上参我一本拥兵自重。
说起这国典,我已经推了三年,我不想因为什么狗屁江山社稷就来来回回耽误小半个月在赶路上。
但是今年朝堂换了班子,狗皇帝有点坐不住了,想趁着这次国典翻开我的肠子看看,这位嚣张跋扈的定远将军到底是什么心思。
我就这样老大不情愿带着我的亲卫吃了许多天的沙子到了王城,沿途离离散散的布下兵众,怕皇城里的人耍诈,让我白白交代一条命。
我没想到周生辰也在。
他一点没变,宴会上把盏,当我们的视线对上后,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的眼神还是那样深邃,像一潭水,要把我吸进去。
一如从前,我在王府迎接他班师回程。
有一年,除夕夜,漫天大雪,大家都觉得他回不来,我却在书房一直等,一直等。
当他举着伞,出现在雪中的时候,我喜极而泣。
他们说他骑坏了好几匹良马,才在除夕夜赶回来。
除夕夜是要喝酒的。
我与周生辰碰盏。
"今日是十一第一次在王府过新年,祝她在西洲日日欢喜。"
他举杯,于王府众人面前朗声祝愿,期愿我,他的小徒弟能日日欢喜。
"老天爷啊,这一盏花椒酒,不问前程,不求富贵,只求师父能平平顺顺,万事如意。"
那时候,可真好,我分外怀念在西洲的日子。
我还记得那日他骑马带我夜游西洲城,同我讲起雁门关,讲起战事。
"我在等你。"他牵着马,背手,就那样在城门伫立许久。
"等我?"我歪了歪头,不解。
"等你夜游西洲城,西洲有十三道城门,我们今日,一一看过。"
繁华的街上,我们同乘一匹马,我与他讲我的少年时,那是与我爹于战场拼杀的岁月。
"师父,我那时还未及豆蔻,就已领兵四万,大破敌军!"
说到激动处,我神采奕奕,周生辰久久注视我,眼里也闪着不明的光。
"这些年,你从未随我南征北战过,有些遗憾。"
"以后可以了。"我笑着看着他,心里欢喜,我们会策马扬鞭,成为战场之上最锋利的刃。
"是啊,以后可以了。"
万水千山,我们以后可以一起携手看了。
可惜,没有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