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贰 ...

  •   说是符纸,其实不过一些唬人的玩意儿,外头的道士都用这些,老百姓自然也以为这些黄色纸片有些什么鬼怪之力,且说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妖魔鬼怪,就算是有,也无甚理由去伤害手无缚鸡之力的平常老百姓,多数人只道是求个心安罢。倒也不是说苗玉便是那骗人的假大仙,她却是个真神婆,跟着老神婆学了些本事,应付偏远小村里的小打小闹算是绰绰有余了。今儿个写这黄符,正是为了苗大娘家大女儿的婚事——苗家大姐苗慧如今也快满十六了,只小苗玉两岁,仍是门婚事都未谈成,年前落水感了风寒,本无甚大事,谁知过了年来,竟时不时失神落魄的,嘴里嘟嘟囔囔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苗家人察觉,只当她是年纪大了有自己的心事,谁曾想她竟差点儿当众发癫,村子里多多少少有了些风言风语,本想给苗慧做媒的婆子也不再来了。做神婆的,向来是不受欢迎的,和鬼怪沾了边,便注定招人恐惧,苗大娘也是没办法,道士请不起,又心疼姑娘,只好来找苗玉这个“便宜又邪门”的小神婆了。苗玉住在山顶,离村子有一里远,山间升起青烟,便是苗玉在家的信号。她的名声不大,但至少周围几个村都知道北坡上住了个神婆,平日里小灾小病都来求个符纸化水,两个人生活倒也勉勉强强。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田地里已经有人家在劳作,苗大娘起了好一会儿了,早饭焖在锅里,也不去打理她的宝贝菜地,站在鸡圈旁铲垢物,苗慧醒得比谁都早,细细地编着麻绳,苗大叔砸吧着烟卷,全家人静静等待,只有那小弟仍呼呼睡着。雨雾中慢慢显出一个青色的身影,牵着个小孩,苗大娘迎出去,热络地把苗玉接进堂屋来。刚坐下,苗二妹倒了茶水递过来喊她:“玉儿姐。”“欸,谢谢你。”苗大娘同苗慧端早饭进来,菜粥包子咸菜,还有一小碗鸡蛋羹。今日这菜粥,还是托了苗玉的福,穷苦人家的女子,早饭能有一碗稀粥就不错了。苗玉也不客气,托人办事,这是该有的规矩。吃过早饭,苗玉进了苗慧屋子,方才开门,奔涌而来的潮气,远比满是雾水的山间更叫人皱眉。苗慧和小妹睡一间,两张小床各占一角。
      苗大娘家居纸岩村正中,村南临河,村北靠山,村中有口水井,供全村人的饮水。此村中近七成人家是带叟族人,余下三成成净是避难至此定居的外族人。带叟族民居独特,一楼饲养家畜放置杂物,二楼住人,三楼则是粮仓,或有一间卧房,也有人家户另辟了小阁楼作粮仓。此类建筑,防潮防鼠,通常家中又置有桐子,纵使山间水气重,也不会太过潮湿。苗玉在苗家坐了几刻钟,只交与苗大娘一个小布包,便带着小树匆匆离去。
      纸岩村人以造纸为主业,仅靠那几亩薄薄的土地,维持一家生存都是问题。一片竹林,将苗玉与山下的喧嚣隔开。正是枯水期,造纸也就慢慢耽搁下来,因得大家都很有空闲,人一闲下来,还能做什么?除却自家半天就能打理完全的土地,余下时间里,便都聚到一起做些闲事,侃天侃地。各种风言风语也愈传愈甚,连村里的小孩都知道,苗家大姐被鬼缠身了。鬼缠身,倒也不算谣言,只不过苗慧招惹上的,兴许不能称之为鬼。当今汉家为帝,汉人四下,许多与汉人居住地接壤的地方,不免偏向汉化,特别穷山穷水,生活不甚富裕,许多民族风俗也顾不得讲究了。苗慧的屋子布置有异,为了摆下两张床,将原本竖着的床横放,而苗家大梁,正是横放。带叟族的规矩里,棺木的摆向同大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