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13章 ...

  •   冬至那天,我下班后买了一袋速冻饺子打算跟室友一起吃,她突然告诉我:

      “我要辞职了,后天就回家咯。\"

      丝毫不惊讶。毕业半年多,许多朋友都在考虑辞职,甚至有人已经付诸行动,一年内先后尝试了运营、电话销售、客服、会计等工作,前前后后换了五次。

      在之前的一篇《很多90后一毕业就成为了社会的灾难》里,很多HR认为,90后过于自我,工作上稍有不如意就选择辞职。甚至有人连年终奖都不要,也要坚定跳槽现象,似乎也在向我们证明这一点。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问了问身边已经辞职的朋友。

      【音乐】

      一:第一份工作可以用来“试错”。

      “不想再踏入银行半步”
      BY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王小锤

      专业:金融学
      前行业:银行柜员
      辞职前工作时长:四个月
      现状:等待考研结果

      曾经和同事聊天时,她半开玩笑地说:“大学最喜欢去银行,因为可以取钱。现在最讨厌的就是银行,因为要工作。”

      进了一家小银行做柜员后,我才知道,工作不是穿优雅的职业套装,微笑着办理各项业务,而是在狭窄的工位上,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

      在大学毕业前,由于缺乏职业规划,还错过了招聘季,我也只能找到这份工作。原本抱着“将就一下”的心情勉力支撑,可第一年的薪水实在太少,工作还常常加班。

      最难熬的就是“凑指标”。我们银行要求每人新增一个五万的定期存款,小柜员没有人脉,更不能出去跑业务,只能找亲朋好友凑钱。

      我腆着脸去求父母,微信里的好友也全问了一遍。直到辞职前一个月,关系要好的舍友把我拉黑了,我就决定离开这里。

      我开始准备考研,“银行”也被我拉入求职黑名单。这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起码也更了解了兴趣所在。

      【插画】

      二:大城市容不得”慢慢来“。

      “房租太贵,只好回家住了”
      BY 小杨爱撸猫

      专业:汉语言学
      前行业:人力资源
      辞职前工作时长:七个月
      现状:回家

      这周,我也辞职回家了。

      我想对于很多辞职的年轻人来说,工资不高,才是最大的痛点。我之前一个月的工资是税前 4200 左右,租的房间带独立卫浴,一个月要 1800 。

      然而,当初HR信誓旦旦地承诺,转正以后有4500的工资,可我等了又等,那300块还是不知所踪。工资根本不够支撑日常花销,我每个月都需要父母的“补贴”。

      以我所处的新一线城市为例,地段好、环境尚可、硬件设备完善的一间房间一般要价在 1200 以上,正常的吃饭和出行需要 2000 左右,想活下来,至少要 4267 的税前工资。

      当然,低于 1000 块的房子也很多,可那就意味着远离繁华、交通不便、多人合住等诸多不便。

      打着”逃离北上广“的名头,我终于被房租和工资击败,要逃回老家谋生路了。

      朋友问我,离开以后打算怎么办。我哪知道,先过完年再说吧。

      只不过,回家之后又能往哪里走?我还没想好。

      【插画】

      三:如果不符合个人发展规划,大公司也不等于好公司。

      “我真的很羡慕加班的人”
      BY 一级退堂鼓演奏家

      专业:英语文学
      前行业:咨询
      辞职前工作时长:六个月
      现状:年后到新公司入职

      毕业前就进了知名外企实习,还拿到了留用机会,在很多人眼里,我本该偷笑的。

      实习第一天,望着核心部门的办公区,看到前辈们每天忙不停,嘴里说着“估值、函证、风控、底稿……”等词汇,就连实习生都有指点江山的气场,仿佛他们在建造新堡垒,而我只能在墙外踮脚围观。

      那时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们能形成交集,一起建设新社会主义。

      只是工作了才知道,我主要负责内外宣传,复制粘贴就能完成任务。忙季非常短,淡季时能每天准点下班,甚至常常刷资讯就能度过一天,就连办公区,也与“枪林弹雨”的核心部门,隔着长长的一道走廊。

      可我仍旧对这份工作抱有期待,或许是对公司光环恋恋不舍,或许我的薪水对于同龄人来说的确很高。但是,在这样消磨的状态下,我大概很快就会丧失更多自我升值的机会吧。

      身边也有工作很清闲的朋友,要么在办公室玩电脑,要么出差到外地玩手机。他们觉得这样挺好,我却觉得细思极恐。

      虽然人的追求各不相同,但于我而言,花了半年时间认清现状,“离开”也是对的选择。

      【图片】

      最后

      “反裤衩阵地” 在一篇文章里写:

      “我们需要把关于功成名就、发大财的幻想再放下来一些,有勇气有底气做至少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工作。那种成就感,如果工作一生却没有感受过,相当于结婚 50 年从未高潮过……”

      其实,90后并非“自我”、“一言不合就辞职”,我们也想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那份成就感,从挫折中慢慢长大。

      但是,没有做好规划就轻易放弃,只会陷入跳槽的死循环,在一次次变动中,既失去了年轻的资本,也失去了积累经验的机会。

      如果深思熟虑以后,还是认为离开能变得更好,或许,这也是第一次勇敢的决定。

      毕竟,当我们做了无数次选择,又从无数个坑里爬出来后,这些曾折腾又痛苦的日子,都是青春的最佳见证。

      现在花大量的工夫去分析解读这个热点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热度已经过去了。

      文章选题:恶意评论。
      什么样的恶意评论要被diss——
      1、骂别人外貌和身形
      2、骂别人父母和家庭
      3、直接对别人的未来下不好的定义
      4、

      可以用的事件
      1、sunshine当年被骂的事情
      2、
      什么样的骂人才是高端的骂人?

      有一些人连骂人都不会,只会用最low的方式来贬低别人。
      我见过最高端的骂人方法是什么
      怎么了——

      我需要换一个写法了。首先时效已经过去,其次发表观点的人太多,我很难找到新的,再次我的能力还做不到第三波和第四波。

      我的角度应该是直接抨击恶意评论本身。
      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我不赞成你智障的言行

      她不是合格的00后,有些人也不是合格的成年人

      1、由这个事件作为一个切入点。目前有几类恶意评论:对她的外貌、对她整个人能力的否定、直接用脏话骂她,自以为是;在她说出这件事只是节目组安排以后,还有人说她过河拆桥。
      2、同样是未成年人,当年sunshine火起来的时候,恶评是怎样的景象
      3、承认这小姑娘本来就有很多问题,她撒谎、接受台词也不过脑子、这些恶意评论都是极low的。
      4、举出李月的例子。她用出格的言行成功地博人眼球,引发全校围观,红到了校外,最后被逼得停课一周,精神也出了问题。
      套用一句他们用来怼00后的话“你说别人之前要想想,别人没有你那个条件”。人家小孩儿经历过你见过的残酷、吃过你吃的苦吗?你只是站在制高点去评价她的好坏,恶意揣测人家的未来,就像读完了全部剧本的玩家嘲笑那些立志要做到全服第一的新手,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成熟态度吗?

      4、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我才不要助威这种智障言论。

      我们无处释放的恶意
      为什么总有人给恶毒的评论点赞?因为我们内心有无处释放的恶意,但是我们碍于成熟理智的面具,甚至温柔识大体的人设,只能通过悄悄的关注和点赞才能得以释放。

      当然,不是所有的差评都能称为恶毒评论,diss抽大麻、玩嫂子、不尊重女性这不叫恶评。这里的恶毒评论是有专门分类的。比如:对她的外貌、对她整个人能力的否定、直接用脏话骂她。

      特别的点是,我们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弱智恶评不对,成年人不应该那样做,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给骂的最解气的人点赞。还是喜欢躲在屏幕后面默默地看别人骂人。为什么?

      借了别人的脏嘴出了自己的恶气,就像一个聚众吵架的无赖背后的围观群众,就像旧社会把砍头当做娱乐节目的老百姓,谁说他们不善良?谁说他们有坏心眼?可他们就是渴望刺激和释放,以此来满足自己。

      恶评的人很可怕,围观的群众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恶评者。起码恶评的人还能做到光明正大,躲在背后的人算个啥
      我们内心有着潜藏的私欲,人性里的恶不会表露在外,无处释放,又渴望喷涌而出。

      人嘛,总是需要一点计划的,不管能不能实现,总归有个努力的方向。
      所以呢,今年就在此立下2018年的很多歌flag,希望在年底能够一一实现吧!

      工作篇:
      (等我工作稳定了)
      1、一定要坚持一整年!!不能再混日子、再盲目地干活了。
      2、一定要精准,熟练业务。
      3、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行事系统。
      4、每周出一个选题,每月至少写两篇精致的稿子。

      理财篇:
      按照现在的情况,一个月最少能存2600,房租一个月1600,那么一年下来,应该有至少12000的存款。(啊……还是有点少的)

      1、每个月存2600左右到余额宝里。
      2、花钱要有规划,不能大手大脚。
      3、看情况买一个短期的定期理财产品。

      学习篇:
      1、学习雅思。争取今年考一次。(从单词、语法、口语、写作齐齐入手)
      2、*如果需要,学习日语,做到能看懂基本的语句,还有日常问候。
      3、一个月看两本书,类别不限,但是不能是低俗的网络小说,必须是经典作品。

      生活篇
      1、抽时间去日本旅行一趟,或者去丹麦。准备好护照、签证、钱等,总之就是去一趟国外。
      2、坚持每周大清扫一次,把住的地方收拾出样子来。

      给爸妈买点东西。买啥呢?

      主题:打了6000通骚扰电话后,我总结出五种拒绝方式

      标题:对不起。我很有可能就是那个骚扰过你的人。

      首先,我想先给屏幕外的你道歉。
      在你高考结束的某个夏日里,你曾接到的那个骚扰电话,极有可能是我打来的。

      那年我大二,为了攒钱买手机就找了一个电话销售的兼职。老板介绍道,我们的工作是通过打电话来推销一个教育类项目,就读地点是我们大学,目标客户是每年高考落榜的孩子,本质是专科,但能保障较高的就业率,还有升本科的机会,可是价格高昂。

      于是,在那个七月流火的季节里,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赚钱之旅。

      一、拒绝等级:HN
      第一天上班,面对着足足有250人的名单,我花了十五分钟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满脑子想的都是入职培训那天,老板教给我们的话术:
      “先介绍专业特色,再介绍面试流程,能联系家长就别联系孩子,态度要柔和,语气要温柔……”于是,我颤颤巍巍地祭出座机,每按下一个按键就伴随着一次深呼吸,内心不停地祈祷一切顺利。

      终于!在我按完号码后,耳机里传来一个女人温柔的声音: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Sorry……”

      我如释重负地挂断电话,算是正式迈出了我的“骚扰”第一步。事实上,由于大部分手机有拦截骚扰电话的功能,所以关机和占线成了我们最常遇到的情况,在后期,我们的电话号码还被标注成“骚扰”、“诈骗”电话,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二、拒绝等级:N
      除了关机和占线,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直接拒绝。每当我们自报家门后,客户都会直言“不需要、打错了”。一开始,我还会努力地想挽留,后来若是对方有心便多聊两句,无意便不耽误时间。这种佛系的做法很管用,只是总有部分客户会不依不饶地问我:
      “你究竟从哪儿得到我的联系方式的?”

      说实话,我对名单来源也非常好奇。和同事交流后,她讳莫如深地告诉我:“这些学生的名单都是买来的。有些从学校买,有些直接从相关单位那儿买。现在信息泄露很严重,大多数人不会问你从哪儿得来的电话,但是真要有人问起,就说孩子给我们填过一张资料表。”

      这个方法帮我糊弄了大多数客户。的确有人会在街头推广、培训班报名、活动报名、办卡时留下了真实信息,他们也不会再多问。从那以后我也长了心眼,被人缠住要电话时就爽快地给对方一个假号码,不轻易给任何推销的人留个人真实信息。

      三、拒绝等级:R
      R级的客户人称“战斗性选手”,俗称:喷子。那时我们每天和上百个客户周旋,经常上一个电话还解释得头疼脑热、吵得不可开交,下一个电话就必须变身成温柔开朗的小姐姐,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照顾糟糕的情绪。身体的疲惫都不算大事,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侮辱和不尊重。

      R级的客户喜欢动用那些经典的骂人词汇,以极其恶臭的口吻问候我们的女性家属和大伯,更有甚者会诅咒我们“不得好死”。那愤怒的嘴脸,仿佛是恨我们在厕所抢了他们的口粮,出门时还顺道灭了他们全家。

      有一次,我们组的一个女生被骂得毫无还嘴之力,挂了电话后就哭了起来。我们组长为了安慰她,热情地贡献了冷笑话:“跟你说,我的名单上有个叫做陈晨晨孩子,后来又遇到一个杨阳阳,还有人叫秦迪!哈哈哈哈哈哈!”不知道是因为名字好笑,还是组长的笑声太魔性,女生终于憋出了一个挂着泪水的笑容,继续投入重复的工作。

      同事曾无奈地说,做电话销售已经打扰了别人,所以要做好被骂的思想觉悟。可我到现在都在想:你打了别人一巴掌,别人便捅你一刀。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坏人呢?四、拒绝等级:SRSR类拒绝,爆出概率较小,此类人功力深厚,往往不费过多口舌就让我们自觉告退。举个例子:“我们家孩子特别聪明,什么都能学好,TA就是不学,你说咋办吧!”
      “我们家孩子就是成绩不好,英语也不行,聪明却贪玩,你就告诉我读完你们的课能不能发本科文凭吧!”

      这类家长的孩子都有一个奇妙的共性:聪明,不好学。
      而这类孩子都有同一类家长:思想上懒惰,依赖他人。

      在项目后期,我们接触的家长越多,就越发现“惰性思维”的可怕。他们只能看见表面的问题,比如孩子顽劣、不肯学习等,却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希望旁人能全程相助。而他们一旦被指责“不会教育”,就立刻拿出朴实而懵懂的表情说:“我不知道,我也不懂。”然后堂而皇之地甩脱了寻找正确教育方法的责任,只知道一味地指责和打骂孩子。

      这类的家长把“不知道、不会、不懂”当做最大的挡箭牌,拒绝从自身的行为和教育方式上找原因,出了问题就怪老师、怪孩子。他们或许永远不知道,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努力上进、以身作则,肯牺牲娱乐时间陪孩子学习,肯花时间教孩子道理的“别人家的父母”。

      五、拒绝等级:SSR
      SSR级可以说是客户里的“白起”,除了和我们有缘无分,挑不出别的毛病。

      我遇到的SSR,是一个叫做L的男孩。他接到了我的电话后便加了我的□□,经常会详细地问我很多问题。一开始我只想赶快让他交钱,便花很多时间和他聊天。后来,或许是对我有了信任,他开始和我说心里话:

      他的分数连本省的三本都够不着,父母早已不抱有任何希望,只有一个远在上海读大学的姐姐还不放弃他,一直在为他的未来出谋划策。在他意识到了自身问题后,非常想迷途知返,但他不知道,成绩不好、没有一技之长、拿不出高昂学费的他,还能往何处去?

      我越来越不忍心瞒着他。其实这个项目并没有那么好,甚至可能耽误他的青春。我既不想辜负他的信任,又不能违背“在其位谋其职”的原则,纠结了半个月,还是决定把弊端和盘托出。他没有立刻拒绝我,只是让姐姐给我打电话。姐姐和我聊了很久后,说要再考虑几天,我便知道L不会来了。

      当时,我和L曾畅想过他的大学生活。我教他几点去打热水能抢占先机,食堂里哪家的饭菜千万别吃,图书馆哪儿藏有小黄书……还曾答应他,等他到了就请他去附近最好吃的餐厅,带他逛一逛周边的景点,有困难就及时来找我,我愿意做他在学校的姐姐……
      可惜了这些约定,再也不能被履行。

      结束的那天,我们所有人聚在曾经工作的地方互相告别。这一个月里,我认识了“搦、赟、亓”这些生僻的名字,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客户,也如愿以偿地拿着底薪和提成买了一部优秀的新手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