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 ...
-
那天我正在三沙市的一家大排档吃饭。
六月份的福建天气闷热,大雨将下未下,我歪坐在椅子上刷着朋友圈,突然看到高中同学发的一张婚礼现场合照——“祝 y 新婚快乐。”
y,好几年没有再次听到的名字。
照片里她穿着洁白的婚纱,是意料之中的款式,长卷发散落在肩头,笑靥如花。她的身边站着她的新郎,是意料之外的面孔,南方男人里少见的高个子,或许是个北方人,斯斯文文。
我打开照片,盯着看了好久。时间似乎都没有在我们两个人的脸上留下痕迹,她还是记忆当中的那张脸,从2010年,到2021年,始终没变。
一、
“我叫y,学号36。”
“我叫孙捷,学号37。”
军训的大概第三天后,我第一次见到了y。她因为毕业旅行,耽误了军训,当时她刚换好迷彩短袖,略带尴尬地跑进队伍里,左手慌乱地整理着蘑菇头发型的刘海,迅速站定。
我一眼就看到了她。
很久之后想想,当时那一瞬间的吸引力,应该来自她那双过分闪耀的眼睛,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着无以伦比的灵气,脸上虽是娇嗔却又聪明的俏皮,还有那沉浸在爱里长大、见过很多世面的开朗与平和,哪怕是经过了五年、十年,我见了那么多不同地方的人,却再未见过这样的女孩。
刚考进新学校的孩子,大多都有些兴奋,一下子认识了很多新鲜面孔,第一次开始要上晚自习了,会有很多同学一起写作业,于我而言,却是多少有些惶恐。我一直是个很被动的人,如果没有外部压力和客观需求,我其实不太愿意主动和陌生人建立联系,那时候的我讨厌做自我介绍,讨厌陌生人的触碰,从小到大看起来都不容易亲近。
但某天晚上,下了第一节自习课以后,忘了是谁先提出的建议,我们好几个女孩子,乌泱泱地去高二楼买小零食,其中就有y。
从高一楼到高二楼之间,会路过一个小花坛。夏天的南方多雨水,最适合养喜湿的绣球花,团团蓝紫色的花,在夜间幽幽映着月光。我走在队伍的后面,y突然跑过来牵着我,说:“阿孙,快过来看这个花!”
她就这样出乎意料地握着我的手,一路跑到了花坛边,两个人蹲在绣球花下,看着仲夏夜里奇妙的景色。
那天晚上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讨厌和人接近。只是想通过看似无法接触的自我隔离,来掩饰本就无人愿意靠近的自卑和孤独。
友情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始于2010年夏天的那个深夜。
二、
我们关系一直很好。
经常穿着同样的衣服,留着一样的发型,手牵手一起回家。常有陌生的叔叔阿姨问我们,是不是亲姐妹?这样的误会常常让我们暗自发笑,但我们都知道,哪怕不是亲姐妹,我们都是对方最重要的朋友。
我们俩还都同样热爱写作,喜欢表达,有很多浪漫又古怪的想法。我们总是坐在同一个组,那时候语文老师会让我们每周都写周记,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常常会翻看彼此的周记。那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常说,第一眼看,孙捷的文章写得很好呀,但再一看y的,就显得略逊一筹了。对此,我也深表赞同。
因为她的文字总是那么唯美,还经常出现我没见过的古诗句,她说,她从小就会习惯把喜欢的诗词背下来,偶尔还会根据文意画出对应的插画,有时我们看到一个景象,她总会随口就背诵出对应的句子。可能我爱才的性格从那时就略显端倪,面对这样一个才气和灵气汇聚一身的女孩,从来都只有真心的佩服,又谈何嫉妒?
高中好多男孩子暗恋她,都会找我做助攻,给她买的小礼物,总会顺便给我也买一份。但我可不会轻易就被收买,我有着作为好闺蜜的使命感,男孩那么多,一定要给她挑个最合适的。
“可我现在只想好好学习,这种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她是个大学霸、乖乖女,从小父母那么细心培养,就是为了让她有个光明的前途,起码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里,谈恋爱是不被允许的绝对禁忌。
她一直有个愿望,想考同济大学的建筑系。
“因为我的爸爸就是从那里毕业的,我也想像他一样,做一个建筑师。”她很认真地说,“阿孙,那你呢?”
“我啊,我想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某个系,但是要考那个专业,据说是要艺考。我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而且培训要花太多钱了,我们家出不起……”
“不会的!你比很多人都有天赋,要相信自己!”
那时候,没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如此坚定地支持我的梦想。
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当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考上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就意味着必须要学理科,,哪怕是要“离经叛道”地选文科,都会被冷嘲热讽,隐隐威胁,更何况我要牺牲正常学习的时间去学艺术,家人都觉得匪夷所思,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放着近在咫尺的985、211不考,非要去学一个他们从没听过的专业呢?
最后我和家人谈了一个条件,尽量给我报课去学习,但我不能耽误日常文化课的进度,最后也只能参加中传这一所学校的考试。
于是高中三年里,我努力维持着两类课程的学习。有时我会和她,我好累,而且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阻力那么多,人人都觉得我在痴人说梦。她总是会鼓励我,让我自信一点,夸我很棒,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的梦想一定会成真的。
其实我到现在都会有点分不清,这些夸奖是真的因为我很好,还是因为她不忍心揭露真相。可是她的未来,却显然比我光明得多。
哪怕学了理科,她的总成绩仍然可以考进我们年级前50,如果一直保持这个名次,她完全可以去她心仪的同济,她也曾私下半开玩笑地说,要做一名比贵州茅台更出名的贵州籍建筑师,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总觉得,她的梦想一定能成真。
三、
在小得只剩下一个高中班级的世界里,时间的流淌,从未见痕迹。
我们就这样迎来了高三。还有,一场暗潮汹涌的盛大分离。
班主任刻意让男生女生换了座位,女孩只能和女孩坐一起,我和y没有成为同桌,我俩中间还隔着一个男孩子,x
射手座的x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男孩,成绩很好,化学经常考满分,聪明、幼稚,偶尔会有些刻薄,但总体很讨人喜欢。我们三个一直是关系挺好的朋友,坐了前后桌以后,经常约着一起自习,或者一起出去玩。
但年少的悸动是不会因为“高考”二字而停息的,我开始发现自己有一些喜欢x,第一时间就告诉了y。作为好闺蜜,她也会耐心听我倾诉青春期里所有的苦恼和喜欢,然后再一头扎入轰轰烈烈的学习里。
我有时候也会很好奇,这样的她,到底会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呢?帅气的,聪明的,有趣的?
“这种事情还是看缘分啦,我几斤几两自己知道,离成熟完美远着呢,何必要让丘比特的金箭射中那芳蕊尚含羞的玫瑰呢?”她说。
我也相信了,毕竟她的前途那么光明,好好学习考同济,才是她的最优选择。
可我慢慢发现,x和y总是相谈甚欢,聊化学,聊物理,聊诗词,聊生活。我也很想加入这场热闹的讨论,但无奈确实能力有限,总是被x嫌弃,y就帮我打圆场。一开始都觉得很正常,可随着时间逐渐延长,我发现他们俩的亲近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个人能接受的范围。
但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他们两个人。再加上,情商极高的y早就发现了我的不对劲,她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过,她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和x就是正常同学的相处,她还是我最好的朋友,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一切想法。
我相信她当下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真心,可是我也早该清楚,人的真心最不可靠,它不是坚如磐石,是飘如飞絮。
这世界上,优秀的人总是会互相吸引,而不那么优秀的人,只能学会在一边鼓掌。
情况越来越不对。我们三个人的关系开始招来了越来越多私下的议论,无数双眼睛在课余时间里观察我们三个的一举一动,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评价孰是孰非。太多不怀好意的猜想,填满了高三生活的空隙,我们成了别人高压生活里的调味剂,饭桌前的谈资。
贵州的雨季会一直持续到冬天,阴翳的氛围是一场巨大的暴风雨,我们三个人的处在暴风眼正中心,四处环顾,进退维谷。
我实在是扛不住这种猜疑和议论了,有一次,一整天都没有搭理y,中午放学的时候,我们照常一起结伴回家,只是全程我都一言不发,她试探着想和我聊天,我全都没有反应。
那时候的她,应该和我一样难受吧。
下午回学校上学时,我收到了她写给我的一封长信。里面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是她青春里的唯一,她永远不会背叛我,我们的友情谁也抢不走,如果流言伤害了我,她一定会奋起反击。
在这封信的最后,她写道:
“你只要知道这三点:1、我在这里。2、我永远永远都在这里。3、我永远永远永远都会陪着你!”
可惜,她失言了。
四、
这封信之后,我们的关系缓和了一些,日子又循环往复地过。艺考的时间临近,我要去成都参加中传的初试,据说那一年考试的人有一万人,可是初试只要一千人,筛选很严格,标准却又难以捉摸。
在去成都的绿皮火车上,先后收到了来自x和y的短信,他们给我加油,让我不要害怕。
但我真的很紧张,到场才知道专业的人那么多,和光鲜亮丽、打扮时髦的他们比起来,我简直像个背着书包路过的。无论如何,算是硬着头皮考完了。三月份出成绩那天,我还特意跑去y家借用电脑,我紧张得不敢打开,y一直在我旁边给我打气,让我放轻松。
电脑加载了很久,突然出现了结果页面,那一栏的最后,写着两个字:“通过”
那瞬间,我的大脑都停止运行了。
等待了足足三年,在失望和希望之间反复游弋,我幻想过很多次这个结果,但到了这一天竟然觉得怀疑,我居然过了?!我怎么可能过呢??我一遍遍让y帮我确认结果,那个中午,我们两个人开心得无以复加,好像日子在好起来,梦想,似乎真的近在咫尺。
成绩揭晓的第三天就是复试,我必须马上飞去北京。妈妈拿不出足够的钱,机票钱还是跟大姨借来的,没有符合考试要求的衣服,临时又买了一套廉价的凑数,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去考了试。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京,y说,她会给我整理好这几天的笔记和作业,让我安心考试。
真正走在中传的校园里,我突然有一种虚幻的真实感,不相信自己真的能被命运垂青,又渴望能成为那个幸运儿。可我又凭什么呢?我拿什么去和那些散尽千金学艺术的学生比呢?
果然,三月底,我查到了复试成绩,红色的未通过看着无比刺眼,按照之前的约定,我没有可选的余地,必须回来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什么梦都别做了。
第二天就是愚人节,我多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可以从头再来的玩笑。
与此同时,x和y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好,他们相视而笑的样子是那么刺眼,他们的默契是那么令我绝望,一边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边是我喜欢的人。十六七岁的年纪,或许有很多办法去解开深奥的题目,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解决纠葛的三角关系。
那时我的成绩也开始下滑,本来就很难跟上的功课,在高考逼近的压力之下,显得更加复杂。
终于,在一连串的心理打击之下,我开始夜夜失眠,抑郁、焦虑接连发作,最后晕倒在了寝室里。
五、
高考如期而至,告别按时到来。
从五月到六月,我自知情绪状态已经彻底影响了我的生活,对自己一边放弃,又一边咬着牙努力。最后全班吃散伙饭的那个晚上,我没有呆到最后,早早就回了家。第二天,我听说x向y表白了,两人决定正式开始交往。我很震惊,但这一切都是意料之内。
尤其是当我想起y对我做出的每一句承诺,在此刻,都像极了最诚恳的谎言。我恨她,为什么当初要对我说那么多让我信以为真的话呢?我更恨我自己,为什么会陷入如此荒诞的关系里呢?
我忘记了有没有哭,如果真的哭了,究竟是因为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还是因为失去了最喜欢的人呢?
站在风暴里的人是看不清全貌的,他们只会囿于每一个当下的难题,但长远来看,大海会风平浪静,风暴也会偃旗息鼓。如果我们再成熟一点,再理智一点,情绪再稳定一点,能给出完美答案,但是,或许不完美的伤疤,才是青春本来的样子。
共同好友很多,两人在一起之后,为了避免尴尬,我刻意切段了和所有人的联系,漫长的暑假,我一个人去打工,一个人想着去哪里读大学。
听说,y最后没有考上同济,去了大连读建筑,x去了北京,两人感情真的很好,也开始难熬的异地恋。我来了天津,打算开始在新的环境里过好新生活。
大学期间我还是很怀念y。说来奇怪,我本以为我会对x念念不忘,但实际上,关于y,我还有太多话没有说完,却只能随着时间,把话都丢在一片狼藉的高三。
我试图联系过她,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微信被她拉黑了,仔细确认过,我并没有说过什么不适当的话,唯一的合理解释,大概就是她不想联系我吧。
记得那段时间,《七月与安生》很火,但我根本不敢看那部电影,因为当时我们俩,像极了那句著名的台词——
“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曾经熟悉到无话不谈的姐妹,曾经坚定支持着彼此梦想的朋友,曾经说着要一辈子在一起的女孩,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但我其实一直在想念她。
漫长的日子里,我时不时会搜索她的名字。看着她做公益;看着她参加了很多建筑比赛,频频获奖;看着她去了国外旅行……有一天,天朔约上了她几个苏世民的同学和我一起吃饭,其中有个姑娘,长得特别特别像y,这个女孩每次说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y,本以为时间会让一切记忆平复,其实并不会。
那些难以解开的心结,无法言说的痛苦,信誓旦旦的约定,都会被淹没在记忆深处,当某一天谁打开了脑海中的阀门,一切感受就会汹涌着铺面而来。
很久以后,共同好友告诉我,她保研成功了,去了同济大学读建筑。我内心一颤,又暗自狂喜,不愧是她,说到做到。而我自己,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弯路,却还是回到最初的梦想里。成了媒体人,继续在媒体行业里发光发热。
我时常觉得,十六七岁时的梦想从来都不是儿戏,人的目标在很早就能确立,而我们最终也只能成为我们自己,朝着那个懵懂的目标大步迈进,一点点让它成为现实。
六、
“你觉得我们两个谁会先结婚?”
“不知道,应该是你吧。”
每一对闺蜜之间应该都有过这段对话,在很小的年纪里,都憧憬过爱情,向往过婚礼,猜测彼此最适合的那个他会是什么样子。我也和y约定过,无论谁先结婚,一定要给彼此做伴娘,看着她穿着圣洁闪耀的婚纱,一步一步走向她的幸福生活。
如今,这个画面终于成为了现实;而我,却无法成为她的伴娘。
共同朋友给我发来了她婚礼的现场视频,这是一场典型的中式婚礼,主会场是中国风,就连司仪的主持词都是古香古色的文言文。她穿着隆重的凤冠霞披,等着新郎掀开盖头,露出美丽的脸。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当所有人都替你开心,我才傻傻清醒,原来我们之间,已没有任何关系。”
我也只能,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对着手机,祝福她新婚快乐。
从三沙走回民宿需要将近三十分钟,我和伟超慢慢说了很多过去的故事,回顾了我和y的当初,反思了很多自己的错误。现在的我当然知道,爱情是反人性的,它不是谁种瓜就能得瓜,种豆就能得豆,有可能我们越努力,就会离彼此越遥远。它难言对错,它难分输赢,站在谁的立场上看,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求个一生幸福。
渴望幸福,这又有什么错呢?
“我们三个人之间,终于有一个人的故事,看到了终局。她的结局很幸福,只是我还不知道,我的结局在哪里。”我对伟超说。
“是啊,但是起码这件事从今天起,已经可以真正结束了。”伟超说。
是啊,结束了。
那么愤懑不平,该结束了;
那么念念不忘,该结束了;
那么死守承诺,该结束了。
我曾经的女孩,这辈子做不了你婚礼的伴娘了,我见过了你很多样子,也算是最后看到了你穿婚纱的样子。当年没有写给你的回信,现在只能写在这里,这封信的结尾,我也想要你知道三点:
1、我愿你好。
2、我永远永远都愿你好。
3、我永远永远永远都会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愿你好。
所以你,一定要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