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4、第一五三章 苦难开始 ...

  •   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雨,大庙村走了四个老人。庄稼、蔬菜的损失也就不去算了。
      武爷那边的事情处理简单,因为他没有什么后人,早在水库抢险完后,李正扬就与张永军打好招呼了,准备王长富给他送葬,然后张永军安排王长富一个“铁饭碗”,所以,武爷这边的事情很快就料理完毕。
      另外两家人闹腾了几天,无非也就是找爬上树梢的那几个孩子家吵闹罢了,那时候还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找理由找原因。不会说小偷来家里偷东西,追小偷把小偷追的心脏病犯了,一口气没上来死了,反而被偷的人家赔钱。那时候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再说又都是乡里乡亲,也就是吵闹几句的问题。
      村里人不懂,作为村长的李正扬不能装作不懂,说两个老太太是为救孩子才去托住树,死的英雄。给两位老人莫大的荣誉,并且村里出钱,每家给了两万块钱。
      这些钱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有村委几人商量决定。也正是因为这些钱堵住了村里人的悠悠之口,杜绝了那些无聊的说法。两家人都因为老人的去世感觉得在村里人面前,脸上有光。
      李正扬自己家的事儿就难办了。要照村里人的风俗,他过继出去了,不能发送母亲。只好有李飞扬前来摔盆子砸碗,将母亲发送出去。这也就给了李飞扬借口,他早就算到会有今天了。所以,坚决要要了李正扬在村里的那套房子。
      李正扬是无所谓,根本就没拿这事当回事儿。村委的人不乐意了,这时候的五爷出面,说出了这样一套话,李飞扬,你户口早就不在村里了,你凭什么来村里要房子。再说了,当初村里盖这些房子,不是你家盖得呀。现在这些房子的所有权,都归大庙村所有,就是你哥也只有居住权,没有给孩子的继承权,这房子没你的份。村委的人也附和着五爷的说法,说白了就不想李正扬把房子给李飞扬就是了。
      母亲的丧事办完后,因为房子的事儿,闹得兄弟姊妹几个吵闹不休。最后集体把李飞扬轰出去才算了事。也就造成了李飞扬喊出号子,以后父亲的事情再也不管了,他没有这帮兄弟姊妹。
      郭美英的死,加上李正扬兄弟们的闹腾,让李远志一口气压在了心里。事后一月有余,突然爆发出来,病倒了。
      把李远志送进医院,看看兄弟姊妹们,李秀兰整天疯疯癫癫的忙着她的工作,很少着家。李明扬远在外地,李伟扬还在里面呆着。李正扬只好谁也不吭声,自己又回到建筑公司住,每日里照顾着父亲。
      从此,照顾父亲的事情就落在了李正扬头上。用李秀兰的话来说,那叫就你隔得近,就你工作清闲,你不照顾谁照顾呀。
      两年后,发生了一件事情。半夜三更,也就是凌晨一点多钟吧。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明扬,接到了父亲的一个电话。电话中父亲异常气愤的说“明扬,我告诉你一件事儿啊。家里现在也就你当官儿,等哪天你回来了给我出口气”。
      李明扬也不知道啥事儿呀,竟然严重到父亲半夜三更打电话,还要用到他的官位上。只好答应着说“爸,你说吧,我一定帮着你出气”。
      李远志就说“我告诉你啊,你哥是真不是个东西。他在村里住着,我在咱们村大寨田这边的平房住。名义上好像是他照顾我,可是呢,他偷我钱呀。前两天,我去你五爷那边屋里说几句话。你也知道,你哥身手好啊,就这么点功夫,他跑我屋里把厨子给撬了,把我工资存折还有屋里的两千多块钱的现金全拿跑了”。
      说完这些,李明扬还在想着这是不是真的呀,父亲就扣了电话。
      这一夜,李明扬没有睡觉,干脆起身在客厅里坐下,抽着烟,紧皱着眉头,想着父亲的那个电话。要说这是假话吧,父亲说的条理清晰。能分析到大哥身手好,行动快,在短短的时间里把厨子撬开,拿走存折,这些东西都在理。要说这是真的吧,大哥不缺那点钱呀,再说从小到大,都是大哥往家里拿钱,还从来没有偷家里钱这个说法。要说这事情是二哥干的,他相信,可是父亲明明说的是大哥呀。难道说父亲看错了人?李明扬百思不得其解,也不敢打电话问姐姐,怕再闹腾出别的事情。
      父亲的这个电话,就成了李明扬的一块心病,总觉得哪里不对。就想着,平时也就和姐姐通个电话,两人关系比较好,但是姐姐从来都是说家里一切正常,家中很好之类的话。这就是明显的报喜不报忧啊。想到这些,就下定决心等过年的时候带着孩子全家人回家看看。
      李明扬接到这个电话后的时间不长,同样是夜里,李秀兰也接到了父亲打来的同样的电话,只是中间换成了说你是干刑警的,你帮我分析一下,你哥这是准备干啥。
      李秀兰接到这个同样是觉得万般不可能,一个人在家一夜没睡。分析来分析去,觉得可能是父亲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把二哥当成大哥了。越想越觉得自己分析的没错,但是不能直接找上门去问呀,就是问,二哥也不可能承认。于是打电话找李明扬,商量着等过年让他回来,大家一起问问。
      结果打电话一说,李明扬也说接到了电话,也是这个想法。
      等到了星期天,李秀兰买了好多东西,回到大庙村看望父亲,李正扬忙活着做了一桌的好饭,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其乐融融,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来。
      饭后,李秀兰实在是压制不住心中的冲动,把大哥叫到一边问一下,含蓄的说了一下父亲的电话。
      李正扬听完以后,也是紧皱着眉头说“前几天也是深更半夜的给我打电话了,也是说我偷了他的钱,我还在这里百思不得其解呢”。
      兄妹俩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啥来,只好作罢。饭后,李秀兰返回市里,途中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就是觉得应该是父亲眼花了。但是又觉得父亲不能向大哥打电话说大哥偷他钱,这事儿没法解释呀。调转方向,开车去了二哥家。把事情一说,李飞扬是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啊,这电话我也半夜三更的接到了,你们都不是说我不孝顺么,现在怎么样,是老大不是个东西,都明白了吧,以后这些事儿别和我说,我也不管”。
      李秀兰被李飞扬嘲笑着轰出了家门。李秀兰自己也觉得不该来,这不是自己找气生么。憋了一肚的火回到了市里。
      关于李正扬偷钱这件事儿,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也就过去了,谁也没再放在心上。转眼间,到了年底。年二十三中午,午饭后,李秀兰又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的内容那就更是奇怪了,电话里,父亲说秀兰啊,我告诉你啊,你哥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今天我去赶集,买了个锅盖,回到家,我去了个厕所,就被你哥给偷走了。是呀,你嫂子现在经常回来,可是他们两口子都有钱啊,我一个老头子自己过,他偷我个锅盖干啥呢。你赶紧打电话说说他,让他把锅盖还给我。
      挂了电话,李秀兰蒙了。思来想去觉得不可能。因为父亲吃饭都是大哥做,做好了叫他。再说了,父亲这么大年纪了,也不会去赶集买锅盖。年轻的时候他都不赶集,难道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闷得慌,闲得无聊去赶集去了?再说嫂子也在市里工作,不是经常回去,是每天晚上都回去。
      想到这些,为了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就给李明扬打了个电话。结果是李明阳说“没错,姐,爸刚刚挂了电话,就是那么一套说辞。我感觉说大哥偷他钱,那是冤枉大哥了,闹不好咱爸糊涂了,自己编的故事呢”。
      “别胡说八道的,咱爸精明了一辈子,能糊涂了么。再说这些事儿说的都条理清晰,不像是编瞎话呀”。
      “姐,我告诉你啊,这可没处说。我这里我一个老首长的夫人就是这样,现在每天早上迎着太阳站在墙根下破口大骂呢”。
      “真的假的”?
      “真的,我们首长的夫人干了一辈子的教师,而且还是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一辈子没有说过脏话。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编故事说瞎话,说他儿子怎么着了,姑娘怎么着了。慢慢的到现在每天站在墙下大骂。就是老糊涂了,用现代话来说叫老年痴呆。不信,咱们等着看吧,看还有没有别的事情”。
      “真要是那样的话,大哥可就苦了。好不容易把六婶儿伺候走了,现在换上咱爸,活蹦乱跳的折腾的话,那可真够个人受的。你离得远,看来我以后要经常回家看看,帮着大哥照顾一下。哎,对了,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当初,咱爸不是说大哥撬了他的厨子偷走的钱吗,我哪天得回去好好看看,厨子到底撬没撬”。
      姐弟俩这一通唠,李秀兰觉得心里敞亮多了,同时也在后怕,真怕父亲老糊涂了。最后叮嘱两句,让李明扬回家过年,这才挂了电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