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3、第一五二章 救儿童 母亲丧生 ...

  •   李正扬带着人赶到水库的时候,张永军正在大堤上指挥人往下扔袋子。
      两人一见面,也没顾上客套,张永军就喊着“妈的,屠夫,看出来了,你真不拿村里这些后生当回事儿,让他们来填坑来了。不过正好,我一时间调不来这么多人,赶紧的。你指挥你们村里这些人”。
      两人说着话,来到渗漏的地段看看,只见漏水口已经有手指粗细的一个小洞了。张永军两眼通红,满头大汗喊道“这么大的面积,我已经填进去几卡车的砂子了,根本就找不到是从什么四方开始渗漏的呀,现在一点作用都没起。我已经上报市里,请求支援,可是市里也抽不出人手,说是去林河那边去了,水库就靠咱们县自己”。
      李正扬一边喊着别急别急,一边来回走动,搓着手,拍着额头。突然喊道“永军,这样把砂石扔下去可能见效甚微。你现在打电话回去,调军用帆布过来”。
      听李正扬喊,两人又不约而同的跑上大堤,看看南边这近千米的堤坝。再看看被风吹起的水浪,犹如海浪一般,一波跟着一波冲击过来,排在堤坝上,发出轰隆隆的雷鸣声。张永军笑了,喊道,“对,磨刀不误砍柴工,垫雨布”。
      张永军打电话,李正扬也在一个个电话打出去,来回就是一句话“把咱们工地上的帐篷拆了,雨布,半小时后给我送到水库来”。
      打完电话,两人在大堤上从西向东走一圈,这时候县里其他领导,以及征调人手的各厂领导们也都来到了大堤上,二三十号人跟在两人后面,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也幸亏水库离县城不远。半小时的时间转眼即过,陆陆续续有车辆送来了雨布。按照张永军与李正扬的设想,将雨布从大堤上边一直铺到水库底部。现在等雨布拿来了,反而傻眼了。因为堤面是一个斜面,水库直线深度在四米左右,现在水库中水不多,看情况要是到底也要两米多。现在风大浪大,雨布根本就无法铺下去。
      两人又在堤坝上走开了,李正扬现在想抽烟,摸摸口袋里没有了,张永军从口袋里摸出来烟盒,但是都湿透了。这时候还是有看眼色的人,立即给两人递上烟来。两人转过身来,弓着腰背着风,低头用衣服挡着点烟。当烟点着了,两人几乎同时看向对方,喊了声,就这么办。
      抽口烟,张永军指挥人把雨布对折起来,人挨人并排将雨布扛起来,倒退着走下堤坝,在水面以上一米多开始铺开。堤坝上的人开始往下扔装好的砂石,下面的人将砂石一袋袋排好,一层层往下压,人也一步步往后退,雨布也就一点点沿着堤面铺了下去。十分钟后,雨布铺到了水库底部。
      见办法可行,张永军和李正扬开始指挥人,按照这个办法从溢流口这里开始,一张张雨布,相互搭边半米,向两边延伸铺开。
      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凌晨接近两点,渗漏堵住了。但是这么长的堤坝,当初修建的时候,里面两面都是石头砌成的,具体是哪一段漏了,现在还不好说。
      人忙着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现在一停下来,站在风雨中,浑身透透的,感觉到冷了,同时也感觉到饿了。张永军看看表,再抬头看看天,嘟囔了一句“虽然暂时堵住了,谁知道老天爷让不让咱们安稳呀”。
      张永军嘟囔完,看看李正扬。李正扬马上就连连摇手说“别看我,这时候是你破费的时候,我从村里给你调来多少人,我自己都不知道。还有各工地上的职工呢。你自己看看,现在还在大堤底下站着的人,有一个你们县政府机关的人没有”?
      张永军不禁看看大堤底下,再看看身边围着的这些人。眼光落在落在副县长刘文斌身上,说道“文斌,咱们机关食堂是没有这么大,你现在火速赶回县宾馆,我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方法,一个小时的时间给我送一千人的饭来,用保温桶先弄几桶鸡蛋汤过来,给弟兄们解解渴”。
      刘文斌走了。李正扬看看张永军苦笑着摇摇头说“永军,我不能在这里陪你。我出来的时候,武爷因为帮着装袋子,摔倒在地,我只是让人送医院,我还没顾得去看看呢,我得回去看看去,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张永军一听也是觉得心跳的厉害,有些感觉不对,就随同李正扬两人一起回到建筑公司。当两人得知武爷去世,李正扬当时就哭上了。从回到村里,母亲为了要公分找武爷,武爷让他搬起麻袋来就算他整劳力的点点滴滴,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幅幅画面回旋。想到这些,李正扬回头看看张永军说“县太爷,我现在一点事儿。武爷一生没儿没女的,大奶奶死后你说我和他向恶势力低头,现在,他的后事要有王长富来操办。我想帮王长富在你这里要个铁饭碗的工作,哪怕是给县政府看大门呢,你帮着安排”。
      张永军为难的看看李正扬,最后还是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两天后,雨停了。
      李正扬把建筑公司和大庙村的人撤走,回到村里,看看地里的庄稼,以及马路边上被风吹倒的树。就又开始组织人抢救庄稼和树木。
      住在大寨田这边老头老太太,被子女们送来二十几个小孩子,年轻人都扑到地里忙开了,这些人就帮着照看孩子。
      大寨田这边现在修建起来的院子,现在还没有命名叫什么,但是也就是养老院了。住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院子西边就是马路,路两边的树也倒了不少。吃过早放,郭美英他们十几个老太太就带着孩子们出来玩耍。十几个老太太坐着马扎在一起聊天,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疯跑,玩闹起来。
      路边的这些白杨树,平时这些孩子是爬不上去的,现在被风吹倒、吹歪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爬高上矮呀。现在看着这些歪倒的树,可逮着展现自己的机会了。开始是在彻底倒了的树上掰下树枝玩耍,后来开始爬一些还没有彻底倒下的树,不管男孩女孩吵吵闹闹的分成了两伙儿,在比赛看那一帮先爬到树上。
      有一棵直径二十几公分的树,树梢歪倒在马路对面的树上,可能是对面的树梢支撑它没能彻底倒下去。一群孩子就选上了这棵树。孩子们在玩闹,大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农村的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虽说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也没有娇惯到自己不会吃饭的地步。所以也就不用去管,一群老太太依旧坐在路边的树荫里说笑着。
      有句话总是说叫“是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现在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不惧艰险,耐心十足的一遍一遍的从树根向树梢爬,最终有五六个小男孩爬到了了树梢,抓住树枝小心翼翼的站起来。等站稳了,放心的欢呼。
      一群老太太就喊“赶紧滚下来,也不怕掉下来摔着”。
      孩子们反而是笑呵呵的喊着“奶奶,没事,没事”。
      看着孩子们玩得高兴,大人们也就没有继续吆喝。只是有几个老太太站起来走到树下,冲着自家的孩子吆喝,赶紧滚下来,要不中午不给饭吃之类的话。
      对于大人们的吆喝,孩子根本也不放在心上,依旧是站在树上欢呼。站在树下的孩子,抬头看着树上的孩子一脸的羡慕,渴望自己也能上去。别看是孩子,真有聪明的,一个小姑娘就喊“你们几个,把衣服脱下来,接起来,把我们拉上去。电视里解放军爬山就是这么演的”。
      听孩子这么说,老太太们也是哄然大笑,说道现在的孩子就是聪明了,咱们那时候哪知道这些呀。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也怕孩子遇到危险,十几个人也就相继站起来,向歪倒的树下走去。就在这时,可能由于树上的还在在扑腾,弄断了支撑这棵歪倒的树的树枝,就听咔嚓一声,这棵树梢开始脱离开支撑的树,慢慢向下倒。
      见这情况,一群老太太立马疯跑过去,拉开树下面的孩子,有的抬起头来,仰头看着树上的孩子,伸开双手想接住掉下来的孩子。这时候郭美英和其中两人,就跑到了马路中间,三人伸手托住了倒下来的树干。可是,本已经倒下的树,失去了对面树梢的支撑,又岂能是她们三个老太太能扶得住的。
      虽然三人没有扶得住倒下的树,可是起到了缓解的作用,树慢慢的倒下来,树下的孩子跑开了,树上的孩子也安全的跳了下来。可是,郭美英他们三人却松不开手了。眼睁睁的看着树倒下,将三人砸在了树下。
      看到这一场景,一群老太太全都傻眼了,傻愣愣的站在那里,一时间没了主意。等一会儿,好不容易有人反应过来,吆喝着跑向院里叫人,去村委打电话叫人、叫救护车。
      等地里的年轻人赶过来的时候,树已经被院里的几十号老人合力挪开了。然而,郭美英三人却因此,没能等到救护车到了,就失去了生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