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五章 风满楼(六) ...

  •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冬日的紫禁城艳阳高照,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透亮的水晶。刮了几天几夜的大风停了,晦气杂尘都被大风刮走了,空气中萦绕着一股令人头脑清醒,心情舒畅的气味。
      储秀宫的宫人们一大早就在王宝来和月珍的指挥下四处忙碌,清扫庭院,摆放香炉鲜花,等到我醒过来时,各处已经是一派勃勃生机。
      月珍伺候我穿上正式的朝服,戴上一串珊瑚的朝珠,头上插上缀珍珠和宝石的步摇。看着镜中的自己一派端庄典雅,我微微点头。今日,是皇上选定的加封的日子。午时之前,皇上选派的协办大学士贾桢和肃顺就会来到我的储秀宫宣读册封的圣旨。说起来宫中有分位的主子不多,皇后是皇上入宫后擢升的,云嫔是皇上当阿哥时的旧人,此外除去怀孕的丽贵人于月前也升了嫔位,就再无别的分位了。我这一擢升,更是让后宫众人看出了我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储秀宫中此时是一派喜气,不论是贴心的大太监宫女还是只管清扫的小太监小宫女一个个无不面有喜色。想来跟着我这受宠的主子,他们到哪也长脸。
      巳时一刻,储秀宫内各处已经是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悄一排人立在储秀宫庭院内,敞开大门,无一人说话,就连咳嗽之声也听不见。巳时二刻,远远听见脚步声。没多一会,只见一对红衣太监缓缓走来,走至宫门外顿首站立在一旁,过了一会又走来一对,手捧香珠、拂尘、绣帕等物;如是直到过去六对红衣太监才看见带着珊瑚朝珠,身穿仙鹤补服的一个中年男子,面白须短,身体胖胖的,看上去分外和蔼,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明黄色圣旨,想来那就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册封正使大学士贾桢贾大人了。与贾大人相隔十来步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步伐缓慢,带着起花珊瑚,身穿锦鸡补服,手中捧着一托盘,托盘上盖着鲜红带流苏的锦缎。他虽然跟在贾大人身后,可就是这遥遥一瞥,也可看出此人气势不凡。想来这就是肃顺了。
      册封正使、副使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走到储秀宫内,我这早就备好了香炉。贾大人在我面前站定,缓缓举起了圣旨,清一清嗓子说道:“圣旨到,兰贵人接旨。”
      我口答“喳”身子徐徐跪下,见我下跪,储秀宫内众人全都跪下听旨。
      贾大人这才宣读圣旨道:“朕惟椒涂化,六恭佐中硃之勤;芝检承恩,九室备内宫之选,隆仪聿举,宠命攸颁。咨尔兰贵人那拉氏,端恪修型,柔嘉秉事,嘉言懿行,栈功绪而劳襄机杼,兰殿叨华,表德容而度饬珩璜,宣闱锡庆,懿范宫闱。特晋封尔为懿嫔,申之册命。尔共鸾章袛领,迓蕃祉以长膺,翟采荣增,励芳规而益懋。钦此!”
      我连连叩首说道:“谢主隆恩!谢皇贵太妃恩赐!”
      贾大人上前一步笑咪咪地说道:“下官给懿嫔娘娘道喜了!”说着把圣旨递到我手中,又看了一眼身后,肃顺这才走上前来,趁这个空档我才看清楚肃顺的样貌,只见他三十多岁的年纪,端正的国字脸,肤色偏黄,长长的眼睛斜斜上挑,两道眉毛又浓又黑,脸上淡淡的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看我的一瞬双眼中精光一闪。我心下狐疑,此人明明什么时候似曾见过,可是我没有和他打过什么交道啊!
      心下暗自思量,只见肃顺递过托盘,顺手掀掉了覆盖在上面的大红锦缎。一个镀金的小箱子在托盘中间,旁边放着镀金银锁一把,另两把不同式样不同大小的银钥匙,显然一把是用来开那小箱子一把是用来开那银锁的。
      我脸上展露最温婉动人的笑容,问道:“这是?”
      肃顺看我一眼,脸上表情不变:“难怪懿嫔不知道,这是册嫔的金册,贵人可没有这个的,一般的普通家庭,也轻易见不到这个!”肃顺的唇边慢慢浮起一个笑容,“这金册懿嫔可得收好了!”他语中暗含嘲讽之意,虽然若有若无,我又怎会听不出来。分明是在取笑我出身小门小户,没有见识;更是笑我入宫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所以没见过此等重要物件。
      我心下暗暗生恼,面上却仍是一派恭谨温顺,微笑着接过金册和银锁,缓缓说道:“多谢大人提醒!”
      回过头去吩咐王宝来替我谢谢钦差大人,贾大人连连说客气,肃顺站立在一旁,面带冷笑。待得王宝来捧来早就准备好的一众玩物,贾大人恭恭敬敬接过,肃顺随手拿过一件,双手稍一抱拳,冲贾桢一驽嘴道:“我们要回去复旨了吧!”转身欲走,贾大人冲我鞠躬道:“懿嫔娘娘客气了,下官还要去复旨,这就拜辞了吧!”
      我更是恼恨肃顺无礼,却笑着将他二人送出储秀宫。立在门内,看着那远去的身影,突然间想到这肃顺不就是那天在大殿内窥视我的人吗!我心下一顿,这个肃顺不能小觑,此人一定得小心提防着才是。
      月珍靠近我身边,轻声道:“这个肃顺,对娘娘真是无礼!”
      我面上笑容不变,亦用只有我们二人能听见的音量说道:“此人一定得多加提防,你告诉小安子,今后他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得想个办法知道才好。”
      回到宫内,坐下还不到三分钟,取下几件耀眼的头饰,我就叫王宝来准备轿辇,摆驾去钟粹宫。
      走到钟粹宫门口,戴公公远远就迎上来,连连道喜,王宝来伸手过去与他握手,袖中早藏好了小金锭子,戴公公满面笑容说道:“懿嫔您这是?”
      我下了轿子,说道:“皇后娘娘在不在,就说我特地来拜谢娘娘关怀。”
      戴公公连连点头:“在在,刚宣了庞太医过来诊脉,已经有一会了,想来也差不多了。我这就去给您通传。”
      我点头,看着戴公公进去通传,不一会,只见身穿太医服饰的庞景云躬身退出,看见我退到一边微微侧向右边磕了一个头,我顺着他的右手边看过去,看得清楚,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在地上扣了两下。我心下了然,昂着头迈进了钟粹宫大殿内。
      进得殿内,皇后坐在正中的宝座上,我缓步走上前去,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说道:“叶赫那拉玉兰谢娘娘厚爱,特地来向皇后娘娘谢恩。”按照宫里的规矩,受封的妃嫔少不得要来拜谢皇后娘娘的赏赐。只是这拜谢不过是面子上过得去就罢了,而我却依足皇室礼仪,三叩就拜全做足了。
      皇后惊异,说道:“懿嫔不用如此多礼。”又唤杨公公扶我起来,口气很是温和,“懿嫔既然升了份位,以后须得谨记,皇上日理万机,我们做后妃的须得恭谨柔顺……”说到这里皇后不支,连连咳嗽,又喘息了好一会才停下来,“扶助皇上,不令皇上为后宫事务操劳即可。”
      我磕头答“是”,看皇后又连连咳嗽,身边的宫女上去为她连连抚摸胸口,不由问道:“皇后娘娘身子欠安吗?”
      皇后咳了片刻,才停歇下来,兀自喘着气:“今儿冬天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提气不上,胸闷无力。”
      我问道:“娘娘有没有招御医来看看?”
      皇后抽过一条手帕,擦了擦嘴,这才说道:“看过了,说是没什么肝气失疏,气滞体虚。最主要的是娘胎里带来的病……”她停顿了片刻,没有说下去,“倒让妹妹笑话了。”
      我急忙说道:“娘娘言重了!”我看着皇后,语气真诚,“自入宫以来,娘娘对我照顾有加,我没规没矩的,皇后也不往心里去。看到娘娘这一病,我倒是恨不得能为娘娘分担去几分才好。”
      皇后看着我,脸上神色怔仲,半晌才说道:“你有这片心……我心领了!”说着又磕起来,待得磕停才慢慢说道,“你看我这身体,今儿就不留你了,你去罢!”
      我叩头答“是”,这才躬身从钟粹宫出来。
      走出殿外,冷风一吹,只觉得精神顿时一震,我搀扶着王宝来的手登上轿辇,回头只见“钟粹宫”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明晃晃地晃得人睁不开眼来。我闭上眼睛,端坐在轿辇上,嘴角缓缓浮上一抹隐约的笑容。

      P.S:清代册封制度规定,贵妃以上册封用金册、金宝,妃为金册、金印,嫔仅有金册而无印。
      关于“懿”(yì),可能很多朋友比较陌生。这个字的本义是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德行,如嘉言~行。~范。~德等。在古代的诗词中也经常会出现这个字,如: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应该说可以从这个慈禧最初的封号中看出她的皇帝夫君对她的喜爱和欣赏的,因为和她差不多同时册封的丽嫔,仅以“丽”字为封号,这只是相貌上的赞赏;而一个“懿”字不仅有相貌也有品德方面的肯定,应该说在初入宫的时候,慈禧还是很得皇帝的喜爱的。
      后天更新,明晚各位朋友就不要等待了。
      我知道离开的时间太长,你们的等待太久,敬请原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