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番外 ...

  •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嘉庆皇帝一命呜呼,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关于他的死亡,也是清宫的疑案之一,据说还夹杂着目前在晋江上最流行的耽美的因素在其中)。御书是由皇次子旻宁嗣统。这个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也就是我小说中男主人公的父亲。
      道光皇帝登基之后,也曾努力做出一副勤勉图治的姿态来,却始终看不到任何具体的作为和功绩。
      可以说他是一个运气极差的皇帝,就在他登基后才十几天,即传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动乱的消息。原不过是少数民族细如星火的“张格尔之乱”,谁料前后竟然花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才平乱。接下来,西方帝国主义大举“破门而入”,而鸦片战争则开了列强武装侵略中国的先河。道光皇帝在他的龙椅上坐卧不安,他的倒霉甚至延续到了他的逝世,就在他逝世那一年(1851),也就是太平天国立国的辛开元年。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他这个皇帝实在当得不是滋味。
      史书上评价道光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用人不当”。在他统治天下的三十年中,先后用的两位宰相(首辅兼军机首席)都不是什么聪明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位宰相是那种掩耳盗铃的人,把名声看得很重,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治理天下。导致官吏贪黩,政风败坏,武备废弛,民生凋敝。
      道光帝是个糊涂而又可怜的皇帝,与他的先辈康熙帝、乾隆帝比,他在生活中其实及其俭朴。说到他的节俭,历史上可能还真的没有别的皇帝能比得上。据说就连他穿的衣服,哪怕穿破了都不舍得扔掉,拿到内务府打上补丁继续穿。
      这儿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道光帝召见军机大臣,其时曹文正靠近御座。皇上看见他的裤子上有补丁,就问道:“你的裤子破了也打补丁啊?”曹文正回答说:“再做一条新的裤子很浪费钱,所以就打上补丁凑合着用罢了。”想想,如果这时是道光帝的爷爷乾隆帝当政,肯定会笑着说:“小家子气,我堂堂大清重臣岂能穿不起新裤子,来人啦,给我赏。说不定赏曹文正足够穿下半辈子的裤子了。”如果是道光帝的曾爷爷雍正当政,此时肯定会一拍桌子大骂道:“小人,看朕这样穿着,为讨朕欢心,故意装出这一副勤俭的样子来!来人,拖下去砍掉脑袋。”可是,现在当政的是道光皇帝,他还真以为手下人和自己一样生活朴素,谁料人家是把他当模仿对象,就是新的裤子刚拿来也得叫裁缝在膝盖上剪两个洞打上补丁,穿着一身乞丐服见皇帝老子,才能讨皇帝的欢心。于是道光帝问道:“你在裤子上打一个补丁需要多少钱啊?”曹文正回答道:“需要纹银三两。”道光帝大为感慨:“还是你们外面的物价便宜啊!这个紫禁城不象话,内务府的人给我这皇帝老子的裤子打个补丁就要银子五两!”
      另外一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道光皇帝亲自查询内务府的日用开支帐目,发现鸡蛋一枚也要银子五两,认为太贵。他为了节俭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少吃。据说有一次在上朝时,道光皇帝突然感慨地问朝臣早饭吃了什么。一个大臣顺口答道吃了三个鸡蛋。道光皇帝很惊讶地说:“鸡蛋那么贵,你还能吃得起,而且是三个?”大臣诧异莫名,正准备回答说:“皇帝,鸡蛋不贵呀!”猛然看见皇帝身边的太监在比划手势,就改口说:“是啊,鸡蛋是很贵。所以臣是把三天的鸡蛋当一天的吃了,从明天开始,臣就没得吃了。”道光帝连连点头说道:“是呀,五两银子一个鸡蛋,确实很贵。朕也吃不起啊!”想来在道光帝期间,内院的嫔妃们获宠之一的证据就是皇帝是不是赏她们鸡蛋吃,哈哈,想来哪个娘娘伺候道光帝伺候得好,第二天的桌子上就会出现一碗鸡蛋羹。而那位妃子感激啼淋地面朝皇帝的方向,说道:“谢皇帝赏赐!”不过道光帝因为鸡蛋贵宁愿少吃而不去查明鸡蛋的实际价格,一则说明他的节俭好像真的不是装出来的,另外更说明了他的糊涂。他这样节俭的性格似乎不是做作,但何以至此,却是史无记载,只好以“怪”来形容了。想想道光皇帝也真可怜,跟他的先祖比,就连吃都吃不上,可最后也没得到什么太好的评价。反倒是那个花花公子乾隆,银子大把大把往外撒,后人还评价他是十全皇帝!
      道光皇帝勤俭治国,只是当时清朝的国运已经江河日下,光靠他和后宫节省一些鸡毛蒜皮的银两,也无补于大局。
      说完了开端,就要说后文了。道光皇帝的性格从他平常的举动中可见一斑,那就是是个老好人,极容易被人骗也容易被人欺负。
      据传,道光年间,有一年冬天很冷,在这样一个晚上,乾清宫门一个姓恩的侍卫正在和同伴烤火聊天的时候,匆匆走来一个太监。这个太监闯进来后,就叫恩侍卫“进宫”。恩侍卫不由问道:“去哪儿?”那位公公答道:“寝宫”,恩侍卫不禁一愣,按照清朝的规矩,作为乾清宫门侍卫,恩某人算外“外勤”,是不能随便进入内廷的。否则,格杀勿论。这是当然的啦,要是这些侍卫随随便便都可以进入内廷,皇帝头上岂不是得戴满了绿帽子。恩侍卫想想后果,不由打了个寒谄,这三更半夜的要自己去皇上寝宫,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太监再三催促他,他只是磨磨蹭蹭不肯挪窝儿,最后太监急了,恶狠狠地说:“怕违规砍头?我告诉你,抗旨也一样砍头!”好像自古以来太监都比较有权势,一般的小侍卫们可不敢惹这些娘娘妃子面前的红人。
      恩侍卫听他这么一说,再一琢磨,说得很对啊,反正也得死,那就硬着头皮上路吧。于是就跟着那个太监往内廷走去,一路上走大路穿小巷,弯弯曲曲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只见一溜走廊上,太监、宫女一个个紧张兮兮地靠边戳着,跟木头人一样,大气都不敢出一下。那太监领着恩侍卫刚到一个门口,就听见一声清脆的“女高音”“跪下!”恩侍卫两腿一哆嗦,立马跪在了地上,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下吃饭的家伙要玩完了!”正在战战兢兢的时候,带路的太监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轻轻说:“不是叫你跪,赶快起来吧!”
      太监进殿复命,恩侍卫胆战心惊地站在外面,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一会儿,一名宫女掀帘而出,传恩侍卫进去。恩侍卫低着头进了门,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只听到耳边又响起那个“女高音”问道:“你敢杀人吗?”恩侍卫低着头心想:“这娘们没见识,干我们这行的可不是刀口上的生意,谁没杀过几个人啊?”不过他觉得这好像不是在问自己,也就没敢接茬儿。那娘们儿点名了:“恩侍卫,我问你哪,你敢杀人吗?”恩侍卫听到点名,立马答道:“能!”
      “女高音”发话了:“那好,把这个贱货拉出去砍了!”
      恩侍卫想知道是“哪个贱货”,抬头扫了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去,心里暗暗嘀咕:“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到了不该到的地方,又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这万一哪天皇帝跟自己算总帐,吃饭的家伙就真的保不住了。”
      他看见了什么?
      原来,道光皇帝旻宁穿着便服坐在南窗下的炕沿上,满脸羞色,低头不语。皇后晚妆已卸,穿着一件狐狸皮袄坐在炕对面的龙榻上,正声色俱厉地数落丈夫:“某日某夜,你偷幸宫女,有没有?某夜,你慌称批奏折,却睡到了某位妃子的被窝里,是不是?今天,要不是早点把你叫回来,你又和这个小狐狸精骚货勾搭上了,你还护着她……”说到气愤之处,把榻上的小桌子拍得山响,茶碗蹦起来老高。
      而下面,有一名十六七岁的小宫女,俯伏在地,一个劲地磕头,血和泪在脸上混成一片。
      恩侍卫心想:“完了,这皇帝的丑事被自己知道了。人家一个是皇后,一个是皇上,夫妻两口子打架,床头吵床尾和。可怜他只是一个小侍卫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臣辱君死,今后皇上还能给我好果子吃吗?”这么一琢磨,“我得为皇上说说好话啊!”于是就回禀皇后:“内廷禁地,不适合杀人。按大内的规矩,请准许奴才把她交给内务府查办吧!”
      皇后的眉毛一下子竖起来,怒目相视,严厉的申斥:“大胆奴才,敢不听我的懿旨!你是不是想跟这个贱人一起掉脑袋啊?”恩侍卫一听这话,情知好人做不了了,马上改口说:“皇后您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奴才谨尊懿旨!”顺手拉起那个“小贱人”就往外走,瞥了一眼坐在炕沿上的皇帝,只见他低着头暗暗地掉眼泪,却是声都不敢出一下。
      过了数日,恩侍卫才得到“小道消息”,那日皇上看中了那个小宫女,谁料没等到手,就被皇后的密探报告上去了,偷鸡不成凡蚀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这个让道光皇帝如此害怕的皇后是谁呢?历史上没有给出肯定的记载。不过想来不是简单人物,在讲究伦理人常的封建社会,竟然能把高高在上的皇帝训得变为妻管炎,确实很不寻常啊!
      道光皇帝旻宁先后有过三位皇后,一位是元配钮钴禄氏,旻宁还未当上皇帝时就去世了,旻宁登基后追认她为“孝穆皇后”;一位是佟佳氏,册封她为孝慎皇后。道光十三年,这个皇后也去世了。最后一位皇后就是咸丰皇帝奕詝的母亲,钮钴禄氏,她被册封为“孝全皇后”。
      这位孝全皇后可不是一般人,在生奕詝的时候。道光皇帝的另一位妃子也正逢怀孕分娩。熟悉内情的人说,奕詝其实比他的弟弟奕誴晚几个时辰出生。但是奕詝的母亲比奕誴的母亲份位高,也更得皇帝的欢心,拍马屁的人也就多一些,另外更可能的是这位孝全皇后颇有手段,竟然买通了太监。在报喜册和登记造册时,楞是做了手脚,把奕詝出生的时辰“安排”在了奕誴的前面。于是,奕誴就屈居老五了。白白丧失了争夺皇太子之位的一次机会。
      到奕詝十岁的时候,为了保证儿子顺利当上皇太子,孝全皇后更是想了一个损招,使出了“杀手锏”。她在寝宫内办了一桌酒宴,邀请众皇子来参加。她暗中嘱咐奕詝,哪盘东西可以吃,哪盘不可以吃。结果到众皇子赴宴时,奕詝不忍心看兄弟们丧生,阻挠了母亲的计划。(由这一点看,小奕詝倒是颇为仁爱善良,至于其后为什么变得那么凉薄,想来中间也大有曲折。)
      孝全皇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太子,连这样的招数都敢使,是不是真的有恃无恐呢?我总觉得,她就是那个让道光皇帝又怕又爱的皇后,正因为牢牢控制住了皇帝,所以才敢有这么大的胆子。
      事实上,恩侍卫撞见皇后训斥皇帝,皇帝在他面前龙颜大失,后来他也没有落什么不好的下场。想必是道光皇帝不敢因为这事又给皇后抓一个把柄,再训斥一顿。而孝全皇后使出了毒杀皇子的阴招,也没有得到道光皇帝的严责或惩罚。人家把老公训得服服帖帖,说一不二的呢!
      可是,孝全皇后忘了,这时嘉庆皇帝的孝和皇后还健在,老太后平时看孝全这狐狸精把皇帝弄得窝窝囊囊的样子就一肚子气了,可惜儿子不听话,怕老婆怕到了极限,现在抓到这样大的把柄,还不往死里整这狐狸精。于是老太后下了一道旨意,楞逼着钮钴禄氏去死。
      有的史料称:“钮钴禄氏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
      孝全皇后死了之后,道光皇帝把静贵妃(也就是奕欣的母亲)提升为皇贵妃,由她摄理六宫事务。可是直到道光皇帝去世,也没有把静皇贵妃提升为皇后,是不是心里还记挂着那个又爱又怕的孝全皇后呢?
      孝全皇后暴崩了,道光皇帝最后也到地下去见这位颇有手腕的老婆去了,究竟道光皇帝为什么这样怕这位老婆?而孝全皇后又是怎样让老公对自己服服帖帖的?这些谁都说不清楚了,只是给我们这些后代写字的人一个想象的空间了。
      幽幽多少事,随风而逝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