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泰安十二年冬月十五,大乾金銮殿内。

      皇帝端坐在正前方的龙椅,神情凝重,扫视底下一个个如鹌鹑般缩着脑袋跪了一屋子的臣子,又把目光放到群臣中间一脸坚毅、双手抱拳、跪得笔直的少年身上。

      偌大的金銮殿安静了许久,皇帝轻轻呼气,朗声道:“既然如此,那便任命谢小将军为镇国将军,子代父职,继续为我大乾驱逐匈奴人。”

      这话一出,原本极力降低存在感的几个大臣又骚动起来。几人互相对视,终于还是宰相王筠生起身出列反驳。

      王筠生上了年纪,这半个多月来又因为北方战败耗费心力,此刻拖着颤颤巍巍的身子跪在了中间跪的笔直的少年身边,声音微颤,泣血般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啊!”

      “今年匈奴来势汹汹,我大乾北方的将士战力有限,一直都是在苦苦支撑,何况两个月前刚被匈奴夺下青城,死伤三万有余,军中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击。”

      “而且那次征了五万新兵补上,将领中更是连刚满十六岁的谢小将军都领兵打仗了,现下镇国将军阵亡,军中士气已然散尽,何况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我大乾都无力继续作战了。”

      “为今之计,应当尽快派遣使团议和。”

      王筠生苦口婆心地说完,又是跪倒在地,求皇帝三思。

      这次不需要皇帝开口,旁边跪着的少年已经忍不住抢白道,“所谓议和,无非是送上钱财送上女子,求得一两年太平,给匈奴的供银对百姓一样是负担,还要牺牲无辜的女子,那要我们这些将士有何用。”

      王筠生此刻也顾不得什么殿前失仪不失仪,当场便与少年辩论起来。

      “将士何用?若我们大乾的将士都是精兵强将,何至于到现在这个地步,我说得直白一点,现在就是我们这些将士没用,所以我们想向匈奴送人送钱求个短暂的安稳。”

      王筠生的话戳到了少年的心窝子,少年一时半会儿再说不出什么话来,王筠生又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们谢家英勇善战不惧死亡,那你们手下的将士呢,那些你都不知道姓名的小兵小卒呢,你问问他们,问问他们留在家中的老小,是愿意多交点税让丈夫儿子回家,还是让家里的男人在北方打一场打不赢的仗。”

      王筠生说着说着,又转向皇帝,呼道,“皇上三思啊,我们大乾的百姓真的承受不起战争了。”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伸手抚了抚眉心,闭了闭眼,沉声道,“容我再思考思考。”

      说完,也不退朝,底下的臣子安静地等着皇帝做出最后的决断。

      其实早在大半个月前,镇国将军战死阵前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朝堂就已经商量了一轮又一轮匈奴的战事了,议和也是大家最终的决定,只等谢小将军回京后做最后的定夺。

      原以为谢小将军也会同意,毕竟父亲去世,大哥二哥重伤,三哥四哥带伤作战,这时候,谢小将军作为家人,当是同意休战的。

      但是谢小将军说,“这次匈奴野心甚大,依臣之见,匈奴就算答应议和,也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多则三五年,少则一年,匈奴便会卷土重来,臣和整个谢家,宁愿战死,也绝不议和。”

      就是这句话,让皇帝放弃了议和。

      而现在,宰相王筠生的话也在敲击着皇帝的心。

      一边是继续和匈奴人打仗,与此同时南方还有大宣国虎视眈眈,大乾说不定都撑不到明年。

      另一边是送公主和亲,送钱财给匈奴人,求得一两年苟延残喘,说不定会有转机。

      不止皇帝,此时金銮殿上的所有人都心神不宁:不论怎么选,未来都如此艰难。

      “报!——”

      金銮殿内一片寂静的时候,一声尖利的“报”响彻大殿。

      这个时候能有权不经通传直接进殿的也就只有军中的信差了,同时,也刺激得大殿内的众朝臣一个激灵,生怕传来的是匈奴大举进犯的消息。

      然而虽不是匈奴,却也一样是另众朝臣大惊失色的消息。

      “启禀皇上,大宣于五日前跨过漓江攻打临城。”

      大乾与大宣隔江而治,就是靠的这条漓江,阻隔了大宣对大乾的猛烈进攻,才让大乾对南方边境稍稍放心点。

      如今估计是大宣得知了镇国将军的死讯,想趁着大乾疲于应付匈奴,无力抵抗大宣,攻下几座城池来。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之前大半个月关于是否议和的商讨都作废。

      大乾的软弱,匈奴知道,大宣也知道。一个个都等着机会瓜分他们这片土地。

      大乾打一个都吃力,更别提同时打大宣和匈奴。

      现在最合适的就是与大宣议和,求个三五年安稳,这样大乾南部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将驻扎在漓江北岸的军队调往北方边境一同对抗匈奴。

      大宣好歹与大乾同根同源,民风民俗相似,公主嫁去大宣总比嫁去匈奴更容易适应一点。

      因为形势太过清晰,这回,宰相王筠生提出建议之后朝堂上下一致赞成,就连谢小将军都没有开口反对。

      他知道,只能这样了。

      ·
      军情紧急,大乾没有时间可以拖延了,定下方向之后,就是调兵遣将,定下前往大宣议和的使团,以及和亲的人选。

      目前大乾公主五位,然而除了皇后所出的大公主闻希声今年十六,算是适婚年龄,余下公主的年龄实在小了点。

      宗室里倒是还有一位十五岁的未婚女子,可是这位郡主的外家恰恰就是驻守漓江北岸的刘将军,之后还要央人打匈奴呢,你能把人外孙女送去和亲吗?

      数来数去,到最后,竟只能送闻希声去和亲。

      对于群臣议出来的这个结果,皇帝清醒地知道,这是最好的人选,也是唯一的人选。

      可闻希声是他第一个孩子啊,那是他第一次当父亲,那是他捧在手心里当宝贝养大的女儿,所有孩子中最特殊的一个。

      一时间,皇帝不想下旨了,他想再拖一拖,哪怕拖一天也好。

      皇帝说,“退朝。”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舍不得自己女儿了,但是这件事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不如逼着皇帝马上下旨,各项流程也能尽快开展。

      今天王筠生当的恶人够多了,也不在乎再多一点,他又站出来了,阻止皇帝,道,“皇上,南北边境的将士正在奋命抵抗敌军,我们早一日做出决断,前线的将士就能少一点牺牲,还请皇上现在便拟旨。”

      说完,全场安静。

      皇帝不耐烦地看了眼王筠生,没有吭声。

      他还是舍不得。

      一片寂静中,谢小将军也站出来说话了,“大公主是皇上最宠爱的女儿,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还请王相给皇上一点时间。”

      谢小将军给了台阶下,皇帝挥挥手,示意大家可以散了。

      这时,却听见殿外太监的呼喊声传来,“公主,您别进去啊,皇上和大臣们正议事呢。”

      随即,便看到闻希声一身华服跑到了殿中央,跪在宰相王筠生身边,挺直了背,目光澄澈,看向皇帝道,“父皇,女儿愿意前往大宣和亲,请父亲下旨。”

      说完,闻希声便直直地盯着高坐在前方的皇帝,等待皇帝出声。

      闻希声能感受到大殿上大家都把视线投注在自己身上,包括那个和自己一样跪得笔挺的少年将军。

      时间仿佛凝滞,大家从没想过,这个时候,公主本人会主动请缨和亲,就连王筠生都忘了趁热打铁逼皇帝早下决心。

      他们在想,是不是他们狭隘了。

      皇帝手掌撑着额头,心中微微叹气,终于无奈道,“阿音,你知道和亲意味着什么吗?”

      闻希声的背脊挺得更直了,朗声道,“父皇,女儿知道。”

      六个字说得又快又急,生怕面前的皇帝轻视了自己的这份决心。

      皇帝扶额,摇头,说,“不,你不知道。”

      被反驳了,闻希声也不在乎皇帝想说的是什么,她只知道,她要把她的想法说出来,“女儿只知道,这一刻,和亲意味着前线的将士可以松一口气,边境的百姓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这就够了。”

      朝堂仿佛成了闻希声一个人的表演场,她跪在大殿的前方,大殿的中央,吸引着所有人。

      闻希声见自己的父皇还在犹豫,又补了一句,“父皇,是您教我的,食民之禄,忠民之事,现在就是我这个公主忠民之事的时候。”

      皇帝觉得自己有点撑不住了,这里的所有人都在逼他,可是他只想逃避。

      王筠生终于反应过来了,趁着这个时候,顺着闻希声的话劝道,“皇上,微臣理解您的爱女之心,可是公主和亲这件事板上钉钉,公主委屈,我们也心疼,既然如此,何不让此举利益最大化,早一日让漓江沿岸的百姓免于战乱之苦。”

      皇帝再没精力抵抗了,闭上眼睛,挥挥手,轻声道,“拟旨吧。”

      听到这话,群臣都松了口气,感激地看向闻希声,唯独谢小将军眼里,心疼大于钦佩,夹杂着微不可见的自责。

      闻希声也终于松了口气,她作为大乾的公主,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无愧于民。

      思及此,闻希声抬眸,看向身边的少年将军。

      少年将军星目剑眉,坚毅挺拔,却依旧掩盖不了浑身的疲惫。

      刚刚的激情褪去,闻希声心中一片惶然,低落的情绪席卷而来。她和眼前这个少年,从此天南地北,再也见不了面了。

      混乱中,群臣散场,闻希声回了母后的未央宫,那里,她的母后,她年仅八岁的妹妹在等她。

      皇后端着自己亲手煮的面条走到桌边,轻声道,“阿音,吃吧,这么多年,我也只会煮个面条。”

      闻希声坐在桌前,拿起筷子,却有点下不了手,她吃不下。

      皇后安静地看着闻希声,不催,不动,直到闻希声一口都没吃,放下筷子,才轻轻开口,温柔地问,“怎么了,是不是后悔了?”

      一边,早就哭过一场的妹妹又哭了起来,“姐姐别走!我不要姐姐走哇哇哇——”

      闻希声愣神,看看一脸慈爱的母亲,又看看哭得喘不过气的妹妹,柔声道,“没有后悔,只是有点舍不得谢小将军。”

      听到这个答案,皇后忍不住笑出来,“那你就舍得我,你父皇,还有阿年了?”

      提到这个,闻希声感觉自己的眼眶开始红了,她都舍不得。

      眼泪似乎快要流出来,闻希声低下头,整理情绪。

      压下哽咽,闻希声看向皇后,正色道,“我只是去和亲,换个国家生活,不过是远嫁,没有性命之忧,我们都互相舍不得,那那些被征走的新兵,那些死在沙场的士兵和家人又该是何等的心痛。”

      “我一人与家人的分离,能换百余家庭的团聚安稳,就是赚的,才算不辜负被他们供养的这十余年。”

      皇后听到这番话,之前还算镇定的心绪一下子乱了,眼泪毫无预兆地铺了满脸,和一边的阿年四目相对,似比着谁的泪水多。

      闻希声没想到自己这番本想宽解人的话,居然惹得母亲这般痛苦难受。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什么,只静静陪着母亲和妹妹坐着,直到碗里的面条吸饱了水,驮在一起。

      “母亲,明日再陪我去趟定云寺吧。”

      “比起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比起因为战争失去丈夫儿子的妇孺,比起被朝廷的苛捐杂税压的直不起腰的农户,和亲去的我依旧好吃好喝,依旧锦衣华服,这点分离的委屈不值一提,这本就是我该做的。”

      “但是走之前,我想再去趟定云寺。”

      皇后已经止了泪水,也懂闻希声去寺里的原因,点头道,“好。”

      三人一起默默地收拾了桌面,喊了侍女来,当作一切都没发生过。

      *
      定云寺就在城南的揽胜峰上,是大乾唯一一座皇家寺庙,皇室宗亲平日里上香都会选择来定云寺。

      闻希声一行人刚踏进寺门,住持便迎了出来,“几位施主,请进。”

      进了寺中,闻希声从一边的小和尚手中接过三支香,走到佛像前,恭敬地拜了三拜,想上前将香插进香炉中。

      闻希声的动作停在插香这一步,她有点惶然,这次,她似乎什么都没求,只是习惯使然,下意识地做了这一切而已。

      停顿的动作很快被续上,闻希声上香结束,走到了一边求签处。

      住持将签筒递给闻希声。

      闻希声接住,问道,“师父,我今日来是想把两个月前在您这儿求到的签带走,可以吗?”

      闻希声温声细语的,住持听了一愣,这是从没有过的事。

      但是他们大乾的公主即将前往大宣和亲这件事,早在昨日便传开了,满足公主这个愿望,似乎也无碍。

      住持恭敬地伸手示意,回道,“您请。”

      闻希声微微笑了笑,冲师父点头道谢,便开始翻找起来。

      闻希声还记得那支签的内容,翻找了一会儿,便找到了当日自己抽到的签,闻希声又细细地读了一遍签上的内容,不禁自嘲地笑笑,接着,便将这支签当作珍宝,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向住持辞别。

      签上说,“明月当空处处辉,朗然照耀破昏迷,所谋显达家门吉,此去荣华正及时。”

      当时闻希声求的是姻缘,抽到这支签后,便请了住持解签。

      住持说,“这是上上签,月光照耀破昏迷,所求之事就在眼前,营谋遂心,从此荣华。”

      那日正是中秋,闻希声下山,灯火通明的花灯街上,在解灯谜的擂台上,遇到了少年意气的谢韶璟。

      还不是谢小将军的谢韶璟。

  • 作者有话要说:  签文、解签内容来自网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