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明庐 ...

  •   玄穹现存的炼丹师人数少,愿意修行此道的人更少。
      毕竟丹药虽难得,但玄穹向来以武治天下。一旦学习炼丹,便是极为耗费心神之事,甚至于无法兼修其他功法。
      也因此好的炼丹师往往未曾成长起来便陨落于半道,也幸而这位长老在圣地。
      一群人向后退之时,不动的两人便十分显眼。
      堕川眼睛一亮。
      “看什么看,就是你,那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娃娃!”
      发呆的重明:“啊?”
      他伸出手往后一指:
      “还有你,站在最后面的那个女娃娃!”
      本在看戏的玄长明:“。。。”
      她便是因为站在最后,所以别人都后退时,她毫不慌乱。
      谁知道这个老头看起来年纪不小,眼神却好使。
      堕川扒拉了一下头发,向上面拱手道:
      “圣首,这两个小娃娃愿意和老夫走!”
      见此,一直未曾开口的左圣首道:
      “你二人可愿意成为堕川长老的弟子?”
      重明张口欲言,见他神色堕川急得跳脚。
      “愿意的愿意的,他肯定愿意。”
      于是这位越城殿下顿了顿,在对方急躁慌乱的目光中缓缓点头,道:
      “弟子愿意拜堕川长老为师。”
      而后冷凝的目光便落在了玄长明身上,她身后的北知寒一直在不动声色的扯她衣袖。
      “我。。。”
      下一刻,玄长明腾空而起。
      她果然也没有说话的权利,堕川长老直接将她和重明拉着跳上了一只路过的仙鹤。
      远远传来他嚣张的笑声。
      “老夫的弟子都死了几十年了,好不容易有两个小娃娃,就不打扰大家收徒喽!”
      仙鹤十分有灵性,飞的平稳。堕川盘腿坐在仙鹤背上,同两个新出炉的弟子说教。
      “你们要这样想,既然人在圣地,我们便是最安全的炼丹师!”
      见两人均不做声,堕川苦口婆心。
      “再说了,我都到灵将期了,勉强也算是挤入大能行列,只要你们不出圣地不乱跑,就没人抓咱们去炼丹。”
      听他说的沧桑,不难想象一个“柔弱”炼丹师的过去是何等令人垂泪。
      重明只一开始有些抗拒,现下倒接受良好。
      “承蒙师父不弃,弟子愿尽力侍奉师父。”
      堕川放心的呼出口气,转头又看向玄长明。
      后者道。
      “我亦如是。”
      干瘦老头闻言这才满意,三人一路无话,待至圣地边缘的几排屋舍时,方招呼两人。
      “咱们的地盘到了,圣地有阵法不能凌空,圣地内出行便只能靠仙鹤。”
      他说着伸手在那仙鹤脑袋上转了转,而后手心凭空变出两根巴掌长的红色锦带。
      “你们以后要出行,可用这东西招来仙鹤。”
      堕川将两根锦带分给二人后,便火急火燎道:
      “为师还有一炉丹药尚需守着,反正新弟子都要先去明庐半载,有事回头再说。”
      他行事就像玄长明初见时那样,毫无顾忌且随性。话音刚落,便踏入一间屋舍后关紧房门。
      重明下意识和玄长明对视一眼,后者无奈一笑。岂料那堕川似想起了什么,在屋里喊道:
      “记得给院子里的草药浇水,其他丹房莫要乱动,里面都是难寻的宝贝。”
      两人同时应道:
      “是。”
      见屋内不再有动静,重明道:
      “玄姑娘,哦不,师姐,咱们接下来是。。。”
      玄长明看他一眼,默认了称呼,笑道:
      “先给草药浇水吧。”
      堕川长老处的几排屋舍长期无人打理,院子里的草药也长得稀稀疏疏,反倒是杂草异常茂盛。
      按说新弟子在明庐开蒙时,应是于昨日的山坳处居住,但两人收拾出来后,已是夜半。
      重明边净手边道:
      “师姐,索性天色已晚,咱们今日便先住下,方才收拾时我见南边空屋甚多。”
      “如此亦可。”
      玄长明瞧他蹲在水边低头净手,月色高悬,林间惊风四起,她直觉这一幕有些奇怪。
      但她转念又想,可能是小殿下名讳与故人相似,一时有些追忆罢了。
      长海圣地是一座极大的岛屿,现如今玄长明亦无法与北知寒取得联系,只能待明日碰面再说。
      一夜无话,次日早重明招来仙鹤,站在院子催她。
      “师姐,快走了。”
      玄长明便与他一同坐上仙鹤后道:
      “这仙鹤颇有灵性,应当知晓明庐在何处。”
      重明点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其实我十分庆幸和师姐成为同门。”
      “哦?为何?”
      玄长明停下摆弄仙鹤的手,转头看他。
      少年叹息道:
      “我资质平平,一心想着只要呆在圣地不惹事就好。”
      他低下头,看起来十分认命。
      “其他该出风头的事,我也不是那块料。”
      玄长明看着他笑了笑,同样道:
      “我亦是修行路上的普通人,能与小殿下成为同门乃我幸事。”
      重明一路与她说着话便觉心中松快许多,他昨夜因那怪事几乎未休息,因此今日在殿上才会发呆。
      初始他确实不愿炼丹,后见干瘦老头那副神色着实令人不好拒绝。加之自身就算修行其他功法,也是碌碌无为之辈。
      和玄长明成为同门,他暗自松了口气。虽和对方打交道不多,但大约知晓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
      而且还和席河是故人,如此甚好,至少不会真的无依无靠,重明偷偷的瞄了她一眼心想。
      明庐坐落在长海圣地内岛,两人从仙鹤上下来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其他人都步行而来。
      修落不由羡慕道:
      “若是我等也有仙鹤代步,也不至于早起一个时辰赶路了。”
      玄长明未看见北知寒,只得向几人点头解释。
      “是昨日师父闭关前给赐给我们的。”
      清河今日与雾隐门的戚谢一道前来,闻言神色略显怪异。
      “闭关?”
      连云相咳嗽一声打断众人的浮想联翩,他道:
      “炼丹师与咱们修行功法不同,倒也无需大惊小怪。”
      其他人亦有意略过此事,均寒暄着便进入明庐,那是一座精致的五层阁楼,每层檐角都挂着一串清脆的铃铛。
      重明见玄长明还未动身,四下看了看道:
      “师姐可是在等北世子。”
      后者点头回他。
      “你先进去,我随后便来。”
      左右无事,重明便陪玄长明一道。约莫一盏茶功夫后,北知寒方姗姗来迟。
      她话没说两句,便立刻催着两人进去。好在还差半刻,三人险之又险的在教习长老来之前坐好。
      明庐的新弟子开蒙是在这座阁楼的第一层,这里四面垂下卷帘,有风吹来了草木清香。
      教习长老是个儒雅的中年人,名余道。
      他一见众人便笑着打趣。
      “圣地养着我这个长老怕是划不来,整二十年才为圣地做些事情。”
      此话一出,众人都被他逗出了笑意。
      余道挥手,身后出现了巨大的垂幕光芒,他拿着手中不知何时出现的戒尺,正色道:
      “玄穹天宽地阔,北起大漠,南达浮岛,西有长海,东至无人之地。”
      说着又弹了弹手上的戒尺:
      “百万年前,玄穹天地初分,姬氏建立氏族,又延伸为朝代,历数万年而不衰,经九劫而不亡。”
      玄长明听得认真坐的笔直,但整个明庐之中,怕只有清河听得进去,其他人面上皆存迷茫之色。
      余道欣慰的笑了笑。
      “清河殿下博览聪慧闻名玄穹,今日一见,实乃无愧盛名,不如先由殿下为诸位讲讲。”
      清河陡然被点名,虽略有羞涩倒不胆怯。
      “如此,我便随意说说,若有错处,还请长老指正。”
      她站起身,正色道:
      “玄穹一直由姬氏王朝把持,本是兴盛鼎沸。但数万年前,上天降下神罚。”
      似乎也觉得有些荒谬,清河说这话时带着俏皮的笑意。
      “自此玄穹日月颠倒,不见明光七千年,据古籍记载,那时的玄穹生存艰难,万民水深火热。”
      修落懒洋洋道:
      “日子过得好端端的,为何要降下神罚?”
      清河摇头,她看向余道,后者微笑示意她坐下。
      “因为玄穹百万年来,在姬氏一族的庇护下过于平顺了。”
      他伸手在垂幕上点了点,一轮圆月便逐渐显出。
      “须知,月满则亏。”
      说着余道话锋一转:
      “修行途中亦是如此,无论何种境界都切莫过于依附。要学会自己找寻生路,方为大道。”
      下方众人终于听懂一句,自是连连点头。
      北知寒下意识咬住笔的末端,她离门口最近,余光便扫见有白袍被风吹起些许。
      顺着上移就见到站在门口的青年,他微低着头,看不清神色,只能见到嘴角弯月似得弧度。
      似有所感,青年抬起头,面上的笑容相隔半道卷帘显得飘忽不定,垂目看了她一眼便转身离去。
      玄长明似乎毫无所觉,只继续听余道大说玄穹。
      “玄穹修行境界分为灵主、灵王、灵将、灵皇。世人皆说灵皇之上便是不可说之境。但你等可知,不可说之境尚有天外有天。”
      连云相眼睛一亮。
      “传言九霄圣首已到不可说之境,不知余道长老能否为我等解惑?”
      余道微点头。
      “九霄圣首已是灵皇之上的灵圣境,应当可称为玄穹第一人。”
      单玉楼沉声道:
      “此等境界,即使称之为古往今来第一人也不为过。”
      众人亦是心有所感的点头赞同,哪知余道却笑着打断。
      “灵圣境上,还有高人。”
      “得此结果皆因我多年前得到了一本古籍残卷,乃七万年前的玄穹志。”
      清河对各种古籍十分入迷,闻言立刻开口。
      “不知这本古籍现在何处?能否借清河一观?”
      余道转身在垂幕上轻点,只见其上便模模糊糊的显出一段古老文字。他拿着戒尺,挨个儿向众人解释。
      “玄穹姬氏洪德七百三十九年,皇封九王,赦一切恶厉,镇山海,灭邪祟,残躯常佑玄穹万民。呼风唤雨,移山倒海,非大能不以也。”
      玄长明在心中默念几遍,便听修落兴冲冲道:
      “这个我懂,就是说玄穹之皇昭告天下封了一位名叫九王的王爷,这位王爷实力强横,可移山倒海,是传说中的大能。”
      余道摇头。
      “并非如此,这段话的意思是,玄穹之皇昭告天下,封了九位大能境界的王爷以镇山川四海,得以庇佑玄穹。”
      “九位!”
      “移山倒海究竟是何等境界?”
      “莫不是不可说之上?”
      “灵圣境吗?”
      “这样的大能,竟有九位!”
      下方众人小声谈论,玄长明亦听着北知寒感慨天地辽阔,未生于盛世得以相逢此等人物。
      她不由叹了口气:“。。。”
      日月颠倒,不见明光。玄力枯竭,生灵艰难。
      怎么到了他人口中,竟成了盛世?
      余道挥袖,垂幕上的字又有了变化,这次却残缺不齐,只能勉强辨认出浅淡的印记。
      清河眯着眼睛好半响,方犹疑道:
      “此段记载不全,恕弟子孤陋寡闻无法辨认。”
      余道自身沉迷钻研上古玄穹,但毕竟是时日长久,他人不易理解亦早有预料,只得继续解释。
      “这段话是说,九王之首名为山海王,字极渊。说他抬手之间可移山倒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于是下方又高谈阔论起来,他每二十年便能见到新弟子对玄穹过去的赞叹和向往,便笑眯眯的等他们说完。
      “可惜不能见到这等人物!”
      “此生憾事!”
      “既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算心随意动?”
      “这便是我辈修行者的无上追求。”
      “既被封为九王,此等大能必定是胸襟宽广,才能庇佑玄穹。”
      玄长明并不插话,就见众人越说越荒谬。尤其修落最后这句话,让她觉得五雷轰顶,一口气终于噎住咳出声来。
      “。。。咳。”
      北知寒见此短暂回神。
      “表姐是否也在为不能见到此等人物而遗憾?”
      此,等,人,物?
      那个披着张人皮,但见人就哭的骨头架子?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一手捏住眉心,语气痛苦。
      “是啊,我十分遗憾。”
      下方众人意犹未尽的交头接耳,余道却清了清嗓子。
      “所以说,灵皇之上的灵圣境已然是不可说。此等境界尚无法移山倒海,便得以推测出玄穹九王已经在灵圣之上。”
      他绕一圈终于让众人恍然大悟,随着他时不时引经据典的讲述,在场之人皆听得十分认真。
      见他一直是高亢笃定的神色,有时就连玄长明都在想,会不会是自己记错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