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经年来一直有个问题恒在心间,梦是什么?
有人言,梦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人笑曰,白日做梦。
有人说,梦是心中念念执着不放。
有人道,梦有深意,各得其表。
世人都会做梦,每一夜好似都不停歇。
晓秋想要弄明白为何她会做这样的梦,似曾相识的片段,好像已经上演经历过的感觉。
后来,经过探寻晓秋明白有类梦境是预知梦,没有什么神奇,也没有什么奇怪,谁都做过类似的预知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她太当真。
梦境反映着现实,而现实生活中不曾发觉的种种渴望等在梦中流露。
有时很难分清是真实还是虚幻,有很多的梦在梦醒的那刻就会忘记,也有些梦会留下浅浅的记忆片段,有时候醒来时记忆可能出现误差。
还记得最初的梦常常惊惧慌恐和不安,慢慢地适应了在梦中的一切,好似从看客旁观到第一视角再到感同身受,很难分清这一切,只是感觉那视线所环绕便是自己身之所在,体验那人的种种情感思绪,宛若沉沦。
梦醒后一切皆空,空茫间知道自己在那里,思绪渐起,天地广阔自身忆起身在何地,要做何事,只觉恍然间做了场迷离的梦。
如果要问晓秋谁伴着自己最久,晓秋觉得好似不是亲友同学,而是夜夜间的梦,久不离手的书本,一床被褥和枕头。见过天地皆大,而自己所在的周边是狭隘,浅显的嫉妒暗藏的心思似懂非懂的道理,日复一日的学习,晓秋真的不知是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未在她眼前展开依然缺少了乐趣,在多姿多彩于晓秋而言又有几分相干,这样的生活她厌烦已久。
新的开始下过去的影子在栖息,晓秋不经质疑她所经历的一切,想要证明想要看清想要在其中走出,她想找到属于自己解脱释然的方法。
为什么不曾经历过就不会懂得?
为什么要在抛弃后才得见?
为什么要在放下时再打扰?
为什么要先舍才发现已得?
为什么,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是不是非要到疯魔到那极限到了绝地才懂得才能领会。
心不苦如何懂得他人皆苦,身不苦怎知一切不易。
有人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可是,见自己要破我执,我执及我所见我所经,我执打开才见天地开阔,见众生形色再见自己,知晓自己知晓天地众生才会明了自己。
又说,见天地,见众生,易,独独见自己需要经历种种的磨难。
天之所生,地之所载,父母养育,亲人孝慈,可一路行来所见苦恼多多,才知度人之难,能度己以是不易。
至此,晓秋明白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所选,又何来执念心结。
历时已久有何念念不放,欲念多多何来贪求,这一切不过是本性,七情六欲人之所有,情感心系皆不过人之本性,所处的位置角度代表在自身在个人在能力在解决事情及所面临的一切。
晓秋相信再大的苦难也有熬过的一天,经久的等待日复一日的累计会将苦难困惑解决。
在那一天,在得见鸟语花香微风拂面,亲友在侧。
得以相伴一程,已是我幸,再无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