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离开霍县 ...

  •   元震走出桂殿,空荡荡的宫殿外只有夜色无边。寒蟾凄清,照在宫殿的景物上,更增添彻骨的寒意。

      一个人走在行宫的路上,寒气侵入衣内,元震愈发清醒。主上来历神秘,行宫上下提及此莫不三缄其口,何况师傅对自己一直青眼有加,自己本该感恩戴德······元震沉吟片刻,被不知名的思绪扰乱心神。

      想起黄梦觉,不免想到初见他时的惊艳,还有自己难以言说的情愫。原本是少年时的悸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陷越深。

      他知道这未必是好事,自己这般烦恼,实在是自讨苦吃。原本打算远离他,克制自己,坚持了这么久,方才给黄梦觉上药时都功亏一篑了。不,这么些年也许都是自己自欺欺人了。

      元震今夜的脑袋十分清明。他想到眼下两人身份悬殊,即便两人在一起了,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一种人。更何况,想到黄梦觉可能对自己露出冷漠鄙夷的神色,元震的心就开始隐隐作痛。

      这样瞻前顾后一番,月近天心,元震苦笑一番,向夜色深处走去。

      第二天,黄梦觉左思右想,还是十分不甘,自己辛苦培养了几年的人才甫一成年便离他而去?想得美!可是话已放出,又怎好反悔。如今只好寄希望于刘长春能识相点将他拦住。

      另一头刘长春听到元震所说却深感欣慰,因为他深知即使学的再多,不付诸实战也是白搭。元震有这样的想法到外面闯荡,不论对他的武功谋略,还是为人处世都能有所锻炼。

      可是,主上的意思是什么呢?会同意放他走吗?

      “师父不必担心,主上已经答应放我离去。”元震和刘长春相处多年,两人日日待在一起,师徒两人对彼此的了解已经非比寻常。从刘长春的神色,元震已经可以猜测到他在想什么。

      “即然如此。徒儿,为师有几句话要叮嘱你。”“弟子洗耳恭听。”刘长春看着眼前的徒弟,和几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震儿,你在外历练,一不可自恃天分生出傲气,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是。弟子谨记。”

      “二,”刘长春斟酌了片刻,“你须要明白,再强大的人也有应对的办法,弱小的人也不见得无害,万不可意气用事。为师不担心你因强敌退却,只担心你被有心之人蒙蔽助纣为虐。”

      元震募然抬头,刘长春神情忧虑,诚挚感人。元震思索,除了父母,也只有师父会这样对我。当即跪倒在地,叩首,口中称:“师父放心,徒儿定牢记于心。”

      刘长春受了礼,将元震扶起,又给了他一把鸣鸿宝刀,各种救命弹药,并保命软甲等不一而足。

      黄梦觉冷静一阵后,想到刘长春并未和他通过气,要留住元震并不可能。可养一只猫狗,养五年也养出感情了。怎好就此放他离去?日影倾斜,桂殿的景物都撒上朦胧的光辉。黄梦觉按捺不住,前去练武院,寻找元震。

      练武院内,元震将外出游历需要准备的东西已经安排的七七八八,准备第二天一早,辞别众人就出发。望着生活了五年的房间,元震有些不舍,书架上除了兵法,还摆放着许多为黄梦觉寻找的小玩意,什么皮影戏小人,会动的木偶,自己刻的比目鱼等等。

      元震走到书架前,将黄梦觉曾经夸过的木偶拿了一只装在怀里。这木偶是他照着黄梦觉的样子买的,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

      门外响起脚步声,是公公带着人来了。元震起身去迎接,没到门口,公公已经带着四五个宦官面色不善的闯进房间。

      “咱家听说,你要外出游历?”

      元震小心的回答:“正是。”

      “不知小公子几时归来,可是要效仿那薄情寡义之辈一去不回? ”

      元震神情一变,赶紧解释到:“元震只是外出游历。主上对我有大恩,属下没齿难忘。此次游历,实在是因为所学斑杂,小子又天资有限,难有进步之故。请公公明察。”

      公公沉吟片刻,似乎相信了他的说法。但是又提出必须要他带上一个小公公,平日里可以当伙伴,也有人照顾他。元震没有异议,神态恭顺的接受了。

      公公一走,留下了元震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公公。小公公的面容一看就是个灵敏的,圆圆脸,侧面却见棱角,一双清澈的眼睛眸光一闪,那股机灵劲儿就透出来了。

      元震寒暄道:“不知公公如何称呼?”小公公眼睛一弯,面庞柔和清丽,笑容十分讨喜。“小的双喜。元公子可以称呼我小喜。”

      “小喜公公。”元震也眼中带笑,“以后还要劳烦公公照顾。”小喜眼睛笑眯眯的,说:“应该的,应该的。小的有做的不好之处,公子教训便是。”

      两人还在寒暄。黄梦觉在窗外看到两人言笑晏晏,看了会儿,并不进去,不发一言离开了。

      双喜已经将包袱收拾好了,元震在院中等了会儿,院中并不曾有人来。他的表情有点呆,整个人透出失落的气息。双喜用机灵的圆眼睛时不时的瞄他。

      主上一定还在生我的气吧。元震心中苦涩,想要去见他一面,有知道自己面对主上时意志薄弱,若是主上开口,他怕自己舍不得走。

      太阳在空中不知不觉偏移了一大截。元震背起早就放在桌边的包袱,说:“走吧。”双喜机灵的拿上包袱跟随。

      两人骑着马一路如风,很快就到达江州。江州群山险峻,风景秀丽,只是山路崎岖难行。两人一进江州境内,一条大江便拦住去路,乘船连人带马运过江后,两人牵马小心翼翼地走过沿江的小道。

      前方峡谷深远,旁边江水滔滔。山前的小路虽然离江有些距离,两人还是不敢上马。这样走了大概一盏茶,一面黑色的小旗插在石头旁边,双喜问道:“公子,不知在沿路插上这旗子是何用意?”

      元震也在纳闷,故而摇摇头,说:“也许是此地风俗吧,我们快些通过为好。”

      “是,公子。”双喜嘴上答应着,紧紧拉着马面上的绳索,快速往前赶。忽然一声哨响!元震抬头寻找哨声的方向。却见山林草木异动,一伙扎着黑头巾的人从山上往下走来。

      元震赶紧叫双喜掉头,却已经来不及,山路并不平坦,那伙人却眨眼已经到了眼前。元震背上的鸣鸿刀感觉到主人的杀意,开始轻轻颤动。元震注视着前方,带黑巾的大概十几人中一个独眼大汉站在最前方,开始说当地方言。

      双喜目光藏着胆怯,看向元震。元震也听不懂这人在说什么,但是看他们身后的兵刃,也知道来者非善。他决定静观其变。身后的双喜眼神不着痕迹的四下偷瞄,已经准备伺机逃走。

      独眼龙说了一阵,见两人没什么反应,眼神变得有些恐怖。身后一个文弱面孔的青年在大汉耳边说了几句,大汉脸色才稍微好了点。

      文弱青年走上前去,说着官话:“两位可知此山道乃是我家大王梁武带领兄弟们开凿的?开路不易,要想通过还请放下买路财。”

      原来是劫道的。元震心中豁然,从容道:“不知路钱几何?”那文弱书生回头看了眼独眼大汉,大汉给他递了个眼神。书生心中明了,不再为难,开口道:“观少侠气度,不像寻常之辈,我家大王愿意与少侠结个善缘。兄弟们辛苦一趟,也不容易,出个酒钱就罢了。”

      元震看向独眼大汉,独眼大汉面色未有分毫改变。元震心知这已经是好结果,便向双喜拿来钱袋,抛给文弱书生。嘴里道:“初次见面,请兄弟们吃酒!”

      那文弱书生见元震如此痛快,倒有几分真心结交的意思。“不知朋友大名?”元震想了下,告知真名也无不可,何况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便答道:“小弟元震是也。”

      “原来是元兄弟。”文弱书生让开了路中间,其他人也退到了山上。元震和双喜继续向前赶路。

      两人度过这段难走的路,后面的路就变宽了。两人上马纵马驰骋,等到,等到天黑,来到一处小村庄借宿。

      此时天色刚黑,家家户户已经闭门关窗,屋中也不见一丝灯火,只有喁喁私语偶尔传出来,元震和双喜在窗下站了会儿。听到屋中有人,便礼貌询问:“我们是外地的商旅,赶路到此,天色已黑,不知主人家可否行个方便。”

      屋中无人作答,连低语声都没有了。一连几次都是如此,元震两人也不再继续敲门。临时找了个屋檐,暂且歇息一宿。

      第二天,黎明时分,两人就又出发了。好在这次骑马骑了小半天,两人就看到了城镇客栈。他们停下来休整一番,又继续赶路。这样一直走了小半个月,元震和双喜终于来到了蜀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