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我十分怀疑这种时候能有什么好消息。然而小尹兴致勃勃地说:“两桩事。我们去僻静处说。”
      他带了我七拐八拐又到了咏柳亭。也不知何时,这里竟然成了我们密谋的地儿了。
      “淮南王重阳前要进京。”小尹的眼神里尽是喜气,可这我已经知道了啊。
      他继续说:“宫里头居然是才得的消息,如今内侍监忙成一团,根本没心思给你动刀子。徐公公说了,这事怎么也得拖到重阳后。”
      我呼了一口气,暂时定了定神,便问他:“那第二桩呢?”
      “其实也是一码事。淮南王要与众人一同去游西山。到时你要是逮个机会,说不定能见他一面。”
      这个见一面可大有文章了,要么是在众目睽睽表现一番,让他老人家注意我,要么还是得打点再打点,最后揣了世子的信物偷偷去见他。以我和小尹二人目前的财力,似乎是不够打点的。
      小尹大概也想到了,叹气说:“便是我爹,也不见得能挤到他跟前单独说两句。然而,他的行踪也就知道这一处了。既然世子给了你信物,他或许有法子安排你们见面?”
      我点点头,看来,西山之行,我无论如何是要争取的。这种时候,也只能头发胡子一把抓了。

      于是我厚着脸皮又出现在读书殿上了。
      先生见了我,面上显出几分惊奇来,终于还是问:“纪长离,你不是去内侍监行走了么,怎么还来听堂哪?”
      脸皮都是练出来的,我既然站这了,就豁出去了,于是我神情凝望着众人,厚颜无耻地说:“先生,学生自从被太子委以重任后,虽觉扬眉吐气,却也离情满怀。学生十二岁入学,四年来,读书殿上的每一只烛台都有学生的手印,每一寸土地都有学生的足迹,每一位先生的教诲学生都铭感五内,每一位同窗的面容学生都牢记于心。如今便要离开了,学生心中,深觉不舍。即便是最后几日,学生也希望,能来听听。学生甚至奢望,能在重阳佳节,与先生及各位同窗同游西山,流觞曲水,再吟诗词。”
      我说完,堂上一阵静默,也不知是大家被我不要脸的言辞镇住了还是真的感动了。好在先生似乎果真有所动容,竟抬高衣袖,拭了拭眼角。
      “咳咳,”太子率先打破沉默,转过头来,截了重点问我,“你也想去游西山?什么身份去?”
      “内侍监近日忙着部署,还没工夫迎我,我可能得跟着大家去了。若太子觉得不便……”
      “殿下,纪长离多年来在这书殿之上十分勤勉好学,此次西山之行,老臣以为,纪长离可以同行。”
      平时在宫里头,自然是太子说了算,到了读书殿,先生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果然讨好先生总多些胜算。
      太子终于开了金口:“就依先生所言。”

      挨到傍晚先生终于讲完了,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就等着他那句“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好能多快就多快地逃走。
      结果我发现,人走得再快也没有声音传得快。“纪—长—离。”太子招魂的声音又让我哆嗦了一下。
      我转过身,讨好地对他笑着。
      太子以一步一顿的速度慢慢向我走来,每走一步,我的心口就颤一下。等他走到我跟前时,我再左右看看,众人也都散了。只有小尹还在,假装拉了东西跑回书案,一直在那东找西找。
      “你又想耍什么把戏?”
      “太子明鉴,小的句句发自肺腑。”
      太子摇摇手中的扇子,“少给本王来这套,本王早看出来了,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有趣。”
      等他走远了,我还在反复想着——有趣?有趣?哪里有趣了?

      淮南王果然不是寻常之辈,他人还未到,宫里头就忙得人仰马翻了,日日都说重阳游西山的事,我在这过了四年重阳,还从未见宫里如此重视过。更妙的是,连太子和两位皇子都没工夫读书了,因为这,我为淮南王念了几遍佛。
      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搜罗淮南王的喜好,我把积攒的一点银子都几乎用完了,可惜得来的都是些传奇话本,听着比我爹平日说的异人志还神。可恶的是,竟然有人收了银子,睁着眼睛青天白日、赌咒发誓地跟我们说,淮南王练了一身武艺,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我和小尹听完对视,有淮南王在,世上还需千里马么;还有人说,淮南王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人虽在藩国能知道京城的一切;最离谱的是说,淮南王朝饮坠露,夕餐落英,是能长生不老的半仙。
      真不知道玳世子听到这些作何感想。更没想到,民间对淮南王的神化已蔓延到了宫里。
      “莫非,宫里这样日日折腾,是为了降妖除魔?”没有地方管我的三餐了,我啃着小尹省下来的馒头打趣。
      “要是这样,玳世子岂不是头一个遭殃?”
      我们俩说完,都沉默了下来。隐隐觉得,有些事,没那么简单,也不是我们能明白的。

      重阳本是天下读书人游玩郊游的日子,登高望远、煮酒品蟹、赏菊联句,想想都是神仙般的日子。每年九月初九,读书殿学子们得沐皇恩,浩浩荡荡随了龙驾出游,在民间已是一段佳话。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出游,几乎无人是自得其乐的。今年更甚,因为淮南王的到来,人人都是各坏心机,各有所图。
      淮南王并未到宫中面圣,据说他的道理是,不敢惊扰圣驾。于是内侍监打扫的宫殿、教坊准备的歌舞都派不上用场了。
      我们一行人都穿了一身青衫,戴了宫中特制的竹笠遮住半个脸,破晓时分便先行出发,在西山的山腰上等候圣上和淮南王。一路上红叶满山,煞是壮观。小尹悄声和我说:“哪日我们逃开了这些,一起相约西山,烧红叶煮酒可好?”我也小声回答他:“一言为定。”
      爬到半山腰,大家都有些累了,各自拣了石头坐下来。大家都是一般打扮,我只认出佘阆中。他在我们前面坐着,率先取摘下笠帽,取了帕子仔仔细细地擦汗。小尹看不惯,冲我挤眉弄眼了一阵便学了他翘着兰花指扮闺秀,惹得后面几位同窗不住哄笑。佘阆中猛地一回头,一双妙目逮了个正着,众人的笑声一时戛然而止。小尹左看右看说:“有没有人送茶水上来?”后面几位便说:“要是太子他们在,漫说茶水,就是贡酒也上了几坛了,我们在这,哪有人理睬。”
      一会山下渐渐热闹起来,是文武百官陆续过来了。一时间我们中许多人也欢腾起来了,各自指了自己老子的官轿互相炫耀。
      一直等到艳阳高照,口干舌燥了,才听到山下乱哄哄地喊:“淮南王,淮南王……”我和小尹也紧张了起来。伸长脖子看了一会儿,也看不出个究竟来,忽然后面又是几声高呼:“淮南王来了……”
      我们赶紧又扭了脖子看,仍然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这样折腾了好一阵,等到山头有人再喊“王爷,王爷……”时,大家都懒得看了。谁知山下却真的跪下了一大片。
      我们再上看下看了一阵,才明白过来,淮南王真的就在我们上头的竹林里,隔了不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