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当面对峙 ...
-
泰和寺何等地方,寺里和尚武学修为极高,三下五除二便将宜襄等人控制住了。控制住容易,往哪里去,却犯了难。定安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少不得还得惊动圣驾,于是泰和寺主持亲自将公主护送回宫,并入天极殿面圣,向武帝禀明公主如何强入泰和寺、他如何本着维护天家声誉和佛门清规的信念,将公主送回宫。
经此一闹,主持大师大发雷霆,进到至善思过的禅房,声色俱厉地痛斥了他一顿。至善俯伏在地,双肘摇摇晃晃地支撑着身体,耳听主持大师说他罪孽深重,将来要在地狱承受万般惩罚,心如死灰。再听说自己愧对主持养育之恩、愧对泰和寺多年栽培,令方丈百年之后无言面对寺里几任已经圆寂的方丈大师,直觉得万箭穿心,恨不能一死谢罪。
方丈一拂衣袖,留下一句:“你且好生闭关赎罪吧!”便走了。
至善双肘着地,吃力地爬到蒲团上,挪动双腿坐上去,为要静心,大声读经,可是心中愁苦、身上病痛,宜襄的一颦一笑又时常在脑海中浮现,一颗心恰似经受四面八方的撕扯,痛得他难以支撑,最终伏案恸哭。
主持大师能将泰和寺管理的烟火鼎盛,又深受皇家赏识,他自是有其过人之处。关于至善与定安公主的种种,他一个字未讲,而皇帝天纵英明,这后果摆在这里,那前因便不难揣测,而揣测出的往往比事实还要严重、还要惊世骇俗。
果不其然,武帝雷霆震怒,传定安公主上殿,怒斥她不顾天家颜面,与僧人行苟且之事,还闹到佛门净地,简直不知羞耻……
宜襄见事败露,便一不做二不休,扑通跪下,一五一十对武帝言明,自己心悦至善,要嫁与至善。
这一下武帝更加震怒,直从龙椅上起身,来回踱步,一边踱步一边指责宜襄失了皇家体面,做出这等没羞没臊之事,非但不知悔改还竟敢擅自谈论婚嫁……
“玉曜哥哥!”这一声喊蓦地截住了皇帝的话头,那是他们儿时的称呼,她叫他玉曜哥哥,她叫他襄儿。
“襄儿未及及笄便和亲北齐,挥别母国,再无父兄庇护。北齐苦寒,襄儿每每夜半难眠,想得最多的是瑶华宫母妃温暖的怀抱。北齐民风粗犷彪悍,襄儿每每怀念与玉曜哥哥在瑶华宫吃着枣泥糕谈天说地,吟咏相和的情景。襄儿感念玉曜哥哥身居皇位还记得襄儿在北齐受苦,将襄儿迎回母国。然父皇驾崩,母妃仙逝,襄儿的十年岁月也再追不回。宜襄为国为家,无所愧疚”宜襄一脸的泪无声落下,说完此番言语,缓缓起身,并未告退,便摇摇晃晃地离开,大殿上传来她低沉忧伤的声音“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武帝陷入沉思,宜襄回来后性情大变,再不是过去天真单纯的小丫头,她变得乖戾暴躁,他猜到她在北齐一定受尽了折磨,但她什么都没有说,他也什么都不敢问。他初登大宝,几年光景尚不足以肃清朝中反对势力,更不足以攘平外邦敌国虎视眈眈。他怕自己陷入被动,怕不得不做出抉择,他差不多猜到了,但他不敢挑明。
他又想起父皇当年下旨让宜襄和亲时心碎的样子,想起宜襄嚎哭着:“父皇不要!襄儿乖!
求父皇别不要襄儿!”想起母妃临终之时,握着他的手,拼命挣大双眼,用气音喃喃:“襄……
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