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觉醒年代》观后感 ...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观《觉醒年代》有感
      因为我们期末语文考试的原因,我对其中有幸登上阅读理解宝座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自然是十分感兴趣,放假以后就迫不及待(满怀恨意)地找来看看。果不其然,既然能上得了期末试卷,其含金量自然也是不低的。令我惊奇的是,这部剧清一色使用的都是老戏骨,并没有炒作,有的只是慢慢演绎出来的先辈革命故事。
      “觉醒”一词,用得极其恰当。当时中国局势非常混乱,清政府刚刚灭亡,太平天国、义和团、北洋新军......各路军阀拔地而起,四处争权。还有资产阶级的革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甚至还有丧心病狂的军政府复辟。而真正为国而不为己的人们,却在时代的盲流中默默革命,在大环境的压迫下坚守本心。再后来,又历经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百姓们不再受封建思想之害,不再受陋习之害,中华,觉醒了!
      除了剧中故事,其中一些无声胜有声的细节也很令人动容。例如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发言“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陈延年与陈乔年在码头做工,别人一句轻飘飘的话即能决定他们一天的温饱,一切都要看别人脸色行事。还有老人身上那一道道血红的鞭痕,每一道都映射着当时那个黑暗、吃人社会的残忍与腐败。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果没有高举大旗的革命先辈、没有保疆卫土的解放军、没有死后无名的卧底和线人、没有艰难前行的白衣战士们,或许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样安逸的生活(虽然现在南京疫情特别严重)所以,童鞋们,让我们好好学习,曲线救国,不要管没时间玩耍的烦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觉醒年代》观后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