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重逢 新机 ...
-
苏锦又迟了一会儿回到宴会中,老师黄现黑黄的脸已经更加黑了,发现他带来的徒弟一个喝醉,一个不知所踪,老对手杨胡生正坐在一边笑得胡子发抖。苏锦看着老师的脸色已经头皮发麻了,只盼着后面表现好些,能挽救老师的脸色一二。苏锦挨到老师身边侍立,黄现老头眼睛横了他一眼,再又回身看到厅外席上歪在位置上的白玉,气得吹胡子,将手里的烟灰用力敲在灰盅里,当的一声。苏锦恭敬接过老师的烟斗,给老师添上烟丝,递给老师,再点上烟。老师嘬了两口,闭上眼,吐出一口云出来:
“你去哪里了?”
“学生不胜酒力,出去散散酒。”
老师哼了一声:
“行了”说着拿着烟杆往台上一指:”看画吧。“
苏锦往台上看去,人们在座间品评画作,刚刚在门口遇见的林尚书似乎很喜欢,跟他旁边的刘侍郎说道:
“大鹏画作的精要之处就在于势,庄子所述之扶摇而上九万里,杨老高足的大鹏展翅,羽若遇风招摇,鹏飞之势而立显。”
话语一毕,四周的人连连点头,黄现看着跟苏锦说道:
“你俩若是也得一位贵人青眼,师父也算是了愿了。”
苏锦低着头并没有应声,黄老摇摇头:
“也不知道你这个闷头性子上不上得了高台。”
转头又去看了一眼白玉,忍不住翻着白眼,这两个徒弟,一个是闷声子,一个是登徒子,真真是前世的冤孽。
侍者收起那张大鹏展翅,接着便挂上了苏锦的,一幅南海观音,正是黄显所选。老师黄现了解徒弟苏锦擅长仕女,今朝妇女礼佛风气日盛,所以将这幅佳作南海观音拿出来供人品评,细看去,观音男身女相,面目慈祥,身戴璎珞,手持净瓶,脚踩莲花,身后佛光紫霞笼罩,打开来甚至觉得满室生辉。
“不得了,黄老高徒,敢问是谁?”
林尚书惊问,苏锦被师傅轻轻一点,连忙出身作揖:
“不才姓苏,名锦,字爱帛。”
“看你年岁尚小,果然英雄出少年。”林尚书大赞:“你这画中佛光怎么如此生辉,是用什么画就?”
“小人将云母同贝母磨细参着太白画就。”
“不错,不错,旧时人多用金来彰显光辉,反倒不如用白色,方才打开一看时,加上国公府家的明灯一照,直觉如同观音临世,此画观音造型优美,飘然若至,加上用色巧思,实在佳品。”
大家看看画又看看那位小画家,小画家低着头,实在谦卑,不住点头。黄老脸上终于浮现出红色笑呵呵地向林尚书拱手:
“尚书谬赞小徒。”紧接着看了一眼隔座的胡杨生,神态之中颇有得意之色。杨树青白了一眼,转头去跟一旁的人喝起酒来。
赏画结束之后,便上乐舞,公府地舞姬舞了一曲杨柳枝,非常应景,此初春时节,凉意中孕育着暖气。苏锦躲在柱子后面正和师兄玉碧闲聊,老师招手让他走过去:
”费大人十分赏识你的画。“这就费大人已经买下了他的画,苏锦向费大人深鞠:
"多谢费大人垂爱。”
一抬头,发现远处镇远侯正看着自己,连忙又低下了头,费大人抚须而笑:
“黄郎的小徒儿怎跟小女儿一般,瞧着也是柔柔弱弱的。”
说着拿手捏上了苏锦的胳膊,一顺下来,携了他的手。苏锦欲要抽手,又碍于尚书权位忍住。费大人拉起苏锦的手,摸到指腹关节处的厚茧,和黄老夸道:
“苏郎人不可貌相呢。”
“我这徒弟倒真是弟子里第一勤奋的。”
……
只听老师和费大人聊着,苏锦低头不语,只听见席上一阵哄闹,侧头去看,服侍云珠的那位小丫鬟便将抱着的琵琶解开,云珠接了琵琶坐定之后,一群王孙公子便围着听起曲来,场子中间一时间静下来,费大人与老师也回头看去,云珠弹起一首将军令,铮铮若有刀光剑影,众王孙屏气凝神,收尾扫弦之后,整个宴会寂静无声,那群王孙都叫好恭维起那公子,外围的人也纷纷赞叹不愧是秦楼花魁。云珠站起来,福了福身子,谢过众人,命侍女将琴收下,退到那位公子身边。一时间那些巴结之人夸起来那位公子品味不凡,公子受用,点点头,退下手上的玉扳指赏给了云珠,云珠低头接了,又向公子谢恩。苏锦站得老远也觉得那扳指荧荧有光,云珠看到苏锦往她那边瞧,随着便向苏锦眨眼,苏锦赶紧转回头,复又朝云珠看去,云珠捂扇而笑。
画院的日子日复一日,自从上次公府亮相之后,京中官宦之间便传说起黄现画师手下的小徒弟善工仕女,纷纷来求画。费大人买了那幅南海观音又在法华寺请了主持师父开光,在其母寿宴时献出,博得老母开怀,挂在佛堂日夜礼拜。主持师父开光时见了那画十分喜欢,趁着趁着黄夫人来寺礼佛时,便向夫人闻讯是否能请黄老的小徒弟来寺内画一面观音相,黄夫人回家就向黄老说,黄老抚掌:
“法华寺是国中大寺,爱帛去画正好。”
“咱们爱帛就快要扬名了。”
“是啊。”
黄老点点头:
“他们两个师兄弟,画技都相当成熟了,就论画看人来讲,爱帛是外柔内刚,他那张观音,虽然线条柔和润泽,但是却有一种庄重严肃,第一眼看上其会摄于其威严之态;再看白玉的山水,那西山秋意图,画秋凉天高,在山林之间藏着几只小犬,倒显得活泼可爱,一派天真。”
师娘点点头,拿扇子敲了一下黄老的头:
“他们两个都是好孩子,会好的。”说着站起身来,伸手给老头:”走吧,吃饭去,今天在法华寺门口有人卖新鲜的春笋,我想你这老头肯定爱吃。“
黄老笑着拉着师娘的手起身,一同吃饭去。黄老招呼两个徒弟坐下,家中侍女将温酒端上,师娘说:
”都是冬日里醸的梅花酒。“
”多谢师娘。“师兄弟两个异口同声,玉碧又开口:”那管够吗?“
”你当是灌牛吗?师兄!“苏锦笑师兄
”玉儿可要细品,我和你师傅总共也没醸多少。“
”快吃吧,快吃吧。“黄老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在孩子们面前,还想要做一个严师。师娘笑着摇头,夹了一块烧的笋给他。黄老吃了,点点头,转手给两个徒弟一人夹了一块,两个徒弟面面相觑,受宠若惊,师娘笑着打趣:
”吃吧,吃吧。“看着两个徒弟吃着,师娘说:“今天师娘去法华寺烧香,主持师父说想请你去给法华寺画一面观音墙,我回来问问你。”
苏锦迟疑了一阵,白玉推她:
“你别是高兴傻了。”
苏锦站起身来拜谢:
“我自然愿意,更多谢师父师娘栽培。实在是不用专门回来问我,师娘叫我,我一定是去。”
师娘笑着又给苏锦布了一块鸭肉,白玉撒娇,推推碟子:
”师娘也给我一块儿,我也跟师弟一样,师娘随意吩咐。“
大家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