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加更来咯】从自闭症到科学家(五) ...
-
李瑞手上拿着一本《Machine Learning & Big Data》,这是面诊结束贺十八塞到他手里的,应该是本她觉得不错的书吧,所以请他看,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一个医生为什么要看计算机编程的书。
但是他觉得,他应该找个时间和贺十八的父母聊一聊了。
关上书房门,李瑞拿着书下楼。
贺母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声音调的很小,她在随时注意二楼书房发出的声音。听到关门声,贺母拿起冯妈放到桌上已经包装好的点心。
第一个面诊超过一个月的心理医生,贺母还是希望他能继续坚持下去的。
没等李瑞走完台阶,贺母先一步来到李瑞面前很诚恳的道谢:“今天辛苦贺医生了!”
然后托着包装好的点心对李瑞说:“这是冯妈自己做的小点心,李医生拿回家尝尝合不合口味,喜欢下次让冯妈多做些”
单手接过点心,李瑞忙跟贺母道谢。
贺母注意到李医生左手拿着本书。
来的时候手里没有吧?
她不确定。
看到贺母的眼神注意到了他手上的书,李瑞心想,正好借这个机会聊一聊,拿起书很自然的跟贺母说:“这是我下来的时候贺小姐送我的,应该是”话还没说完,就被贺母打断。
“十八送你书?十八跟你说话了?!”
“没有没有,是我走的时候贺小姐塞到我手里的,可能是因为我问她有没有好看的书”
“真的?!”
贺母一脸惊喜的看着李瑞。
眼神像看什么绝世大宝贝。
她把书接过来翻了两眼拉着李瑞的手把李瑞带到沙发前!“李医生,我真的太感谢你了李医生!”
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贺母激动的双手握住李瑞的手,“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李医生您才好,自从您来了之后,十八情况变得越来越好,上次送你糖这次送你书,我们全家人都没有收到过十八送的东西”
李瑞想把手抽出来,但是贺母的手劲太大,他也不好生拉硬拽,只好先把点心放到桌上坐正身体。
“贺伯母,我今天正想跟您聊聊贺小姐的‘病情’”
“好好!您说!冯妈!给李医生倒杯茶!”贺母对着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的冯妈喊完,扭头看向李瑞:“好的,慢慢说,我们十八是不是情况变好了?”
在贺母眼里,现在的李瑞对她来说就是救命的观世音菩萨,一次可以说是意外,接二连三的,女儿都对这个医生有互动,她现在是真心觉得医生和医生之间的本事还真不一样。
这位李医生是有真本事的!
“情况变好?也可以这么说”
李瑞组织语言思考该怎么跟贺母说合适,顺便趁机抽回手:“是这样的贺伯母,贺小姐的‘病情’,确实在慢慢好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认为她的情况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贺州当时找到他,愁眉苦脸的,把贺十八的情况说的很夸张。
“贺小姐的很多行为确实很符合自闭症临床表现,但并不能完全证明。而且自闭症多发在儿童身上,据我了解,贺小姐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吧?”
“对”
十八小时候当然不是这样,但贺母有心不想多说。
女儿的情况她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了,她不想看到别人同情女儿,她的女儿早晚有一天会好的,不需要同情。对外跟心理医生讲十八情况的时候,也是说的被绑架。
贺母控制自己不对李医生露出警惕的表情,“十八小时候,直到被绑架前一直是很乖很正常的孩子,李医生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家亲戚多孩子也多,但我看过这么多孩子,没有一个像我们十八一样乖的,包括十八的那些老师,每次家长会我都是被别的家长羡慕的那个,学习好性格好非常招人喜欢。”
“嗯我了解的”
之前贺母有跟他说过同样的话。
“所以我判断贺小姐只是有很轻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轻微?”贺母不理解。
“这种病,更多高发在退伍军人、战后士兵身上,很多战争的情景会不断在脑海浮现,严重的,会影响他们正常生活,他们会分不清自己是在战场还是家里的床上”
“症状轻的,会因为长期失眠导致性格大变,暴躁易怒等等”
贺母:“暴躁?”
“对,暴躁,它确实属于轻微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也很容易变严重,严重的话,就是性格大变,甚至变成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人。”
“那我十八现在?”
李瑞很明白她的担忧,“您放心,贺小姐的情况和我刚刚说的还有一些区别。”
很大的区别。
“贺小姐很坚强。”
李瑞很赞赏的看着贺母,“虽然同样都是经历了创伤,但贺小姐在创伤后,在没有经过疏导的情况下,很完美的平衡了自己的理智和应激反应。而且据我观察您给的病情记录,她的应激反应次数已经在慢慢降低了。”
“是的是的!十八现在已经很少控制不住尖叫了。”这也是贺母觉得女儿确实有在变好的原因。
李瑞:“但是贺伯母,如果您,包括您的家人能真正了解贺小姐,她的应激反应会比现在更少,甚至没有应激反应”
“什么意思?”
什么叫真正理解女儿?什么叫应激反应消失?难道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够好,女儿才会应激的吗?
看着贺母怀疑的眼神,李瑞有点想循序渐进的表达他的意思了。
贺母同样看出了李瑞的犹豫,到底还是希望女儿变好最重要,忙说:“李医生,您放心说,您说的越明白我才不会理解错,虽然最近也看了不少心理方面的书,但其实还是糊里糊涂的,您是专业的,我们全家都很相信您,您肯定也是为了十八变好,您别有顾虑放心说”
李瑞看着贺母,被她的话触动到了,这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杂念一心想让孩子变好的母亲啊。
平复了心情,李瑞直视贺母再没有一点犹豫的说:“贺小姐确实是因为您和家人的一些行为,才产生应激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您们的行为是导致应激的源头,创伤本身才是,但您回想一下,在贺小姐自己沉浸在一些事情当中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别人的打扰才失控的?”
“我说贺小姐很坚强便是这个意思,虽然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但她很努力的在保持让自己的理智占上风,通过专注做她想做的事,努力去忘记创伤。这确实很有效,如果不被打扰,她的行为表现完全是一个正常人,您回想一下是不是?”
被李医生的思路牵引着,贺母回想这几个月来女儿的行为,好像女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确实不会失控,最开始家里佣人多失控的次数确实多,后来只要不突然打扰她,确实已经很少失控了。
但是她又想到“可是十八之前经常看书看到后半夜,这样也不应该打扰吗?”
李瑞问贺母:“看书看到后半夜,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现在还在这样吗?”
贺母怔住。“不,不是,十八她,她最近这段时间都没有再熬夜”
这更印证了李瑞的猜测:“您看,贺小姐她在很努力的变成正常人。”你们眼中的正常人。
贺母忍不住浑身发冷。
原来女儿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在努力变好,而她们,一直把女儿当成很严重的病人看待,甚至做了那么多影响女儿的行为。
“可是我女儿她,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会说话的。”
会说话的,李瑞很确信这点。
“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让女儿更好,怎么做才能不影响女儿变好,到底要怎么做?
“您和家人旁观就好”这是你们目前唯一要做的。
“只要贺小姐的行为没有伤害到自己,没有影响伤害到别人,你们就不用去做去干预什么,只要她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们旁观不干预就是对她最大的帮助。”
“旁观的这个行为,其实更能让你们真正的了解贺小姐,能更注意到她为自己做了哪些努力,她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有背后的原因在的,她真的在很努力的在对抗应激的那一面。”
“至于说话这点,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这个时间取决于贺小姐什么时候能完全掌控自己,永远让理智占上风,而不是控制不了的应激占上风。”
其实这么说不完全专业,毕竟没有人能永远让理智占上风,但李瑞知道,他这么说贺母更能理解。
“当你们真正理解了贺小姐行为背后的用意的时候,切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思考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之后,可以慢慢尝试和她沟通互动,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需要耐心的。”但我相信你们能做到。
“十八送你糖送你书,就是在和你互动吗?”贺母好像理解了李瑞的意思,她想让李医生也教教自己怎么和女儿互动。
“算是吧”李瑞说,“但我相信当你们真正了解了贺小姐之后,会做的比我更好。糖和书更像贺小姐释放的善意,这说明贺小姐并不是完全不在意外界。只是她更多的精力在控制自己的理智上,还不能,或者说没办法更多的感受外界发生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你们可以慢慢尝试让贺小姐走出家门,先去安静的地方适应一段时间,再尝试去更多地方,毕竟贺小姐现在已经把自己控制的很好了不是吗?”
出门吗?贺母不确定。
但想到李医生刚才说的那些,她又觉得有道理,她不想拖女儿后腿。
等晚上和贺父他们商量下吧,把今天李医生跟她说的这些都跟贺父他们说说听听,她们一家人要整整齐齐,一起努力帮女儿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