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婚宴 ...

  •   亲眼目睹了一次内宫秘事,又认识了一个新大佬,宁羽茹的小定顺利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都风平浪静,宁锦沅便彻底将之前的疑惑抛诸脑后了,继续过起了安稳舒适的咸鱼时光——偶尔跟顾音楠去墨香斋坐坐、宅在家里写写小说、在院里晒着太阳看墨昀买回来的话本……一切都很如意,除了一件事,那就是:玉蒹瑕很少再变成溜进宁府来给他玩了。

      宁羽茹之前说的那番话一直在他耳边挥之不去,随着来往渐勤,宁锦沅也不想再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不在意了,他也想明白了:有些事是不能逃避的,时间长了,或许他们就真的只是朋友了。

      但毕竟告白这种事不能太随便,而且玉蒹瑕最近好像有点忙,两人见面的时间大大缩减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是这个“东风”还没到来,光阴就在指缝间悄悄溜走了,眨眼已至三月三,宁羽茹的婚期先一步来了。

      “爹,好热闹啊,丞相大人有什么喜事吗?” 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女童在人群中努力伸着脖子,扯着嗓子问自家爹爹。后者直接将她抱起来,宽大的手掌仔细拖扶着她,然后回答她前面的问题:“是啊,今天是丞相大人的千金——也就是他的女儿,出嫁的日子,可不是大喜事嘛。”

      小女孩:“出嫁是很重要的日子吗?” 中年男子道:“哈哈哈当然,等你长大了,也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时候你就懂了。”

      小女孩指着相府大门上挂的大红灯笼道:“那我也会有这个吗?好好看。” “有有有!”

      “宁家小姐是要做王妃了吗?” “胡说什么,不是早说过那是谣言吗?” “不是霖王,那今日的新郎是谁啊?” “哎哎,这个我知道,是那个……抚远大将军的儿子,好像叫明什么来着?” “管他是谁?反正我们有热闹看,沾沾喜气就是了。”

      话音刚落,伴随着“嘶——”的一声爆竹的引线冒出火光,火苗迅速往后窜,周围的人们连忙躲开,大人纷纷捂住小孩的耳朵,带着他们离远点,接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炸响了,盛开了一连串的金红火花。噼啪声停后,烟尘缭绕,空气中弥漫着烟火味。

      相府和将军府都门庭若市,街头巷尾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喧闹声不绝于耳,府内众人更是忙成一团,疲态中却带着喜色。

      宁锦沅今日也没闲着,得跟着宁愈在前头迎宾,难得重温了一把拍毕业照的感觉——脸要笑僵了。就在这时,却听门房报:“霖王到。”

      宁锦沅没想到他回来,因而听到通报时有些惊讶,其他人亦然。众人各有所思时,玉蒹瑕已经走了进来。

      除了发呆的宁锦沅,其他人都叩拜道:“见过霖王殿下。” 宁愈见宁锦沅站着没动,刚蹙了眉,想低声提醒他,玉蒹瑕便走到他面前将他扶了起来,还给了宁锦沅一个满含笑意的眼神,而后对众人道:“免礼。” “谢王爷。”

      玉蒹瑕对宁愈道:“今日是表妹的大喜之日,本王只是奉母后皇兄与皇嫂之命,前来为表妹道贺的。” 他说着看了眼身旁的黎晟,黎晟会意,挥了下手,跟着来的王府家将便上前将手中锦盒递给了宁家的一个家丁,玉蒹瑕接着道:“这是皇嫂准备的贺礼,当是为表妹添妆了。”

      礼并不重要,更多人在意的是宁家所受的这份恩宠。

      宁愈深谙此道,恳切道:“皇恩浩荡,臣合家感念万分,必尽全力为皇上分忧,改日也会让小女携婿入宫谢恩。王爷里边请。”

      玉蒹瑕:“姑父不必如此客气,虽无血缘,但我一直都把姑母当自己亲姑母看待的,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再说,我与阿沅也是莫逆之交,我前来道贺,也是应该的。”

      “这样啊……啊?”宁愈看向宁锦沅,眼中带着询问,宁锦沅凑近他耳语道:“爹,这件事我之后再跟你说。” 宁愈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别再在这待着了,好好招待王爷吧。”

      “是。” 宁锦沅应声待着玉蒹瑕离开了前院,玉蒹瑕边走边道:“我没想到你会来,不过我待会得送我姐,跟着迎亲队去将军府,没法陪你了。” 玉蒹瑕没回答,眼睛却一直在他身上流连,宁锦沅以为是自己衣服上有什么脏东西,低头一看,再看看玉蒹瑕,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

      两人相处日久,他发现玉蒹瑕好像特别喜欢穿紫色的衣裳,偶尔才换成玄色,但今日他穿却了件宝蓝色弹墨藤纹锦袍,头戴双鱼戏珠银冠,看习惯了一种风格,突然换一种,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最重要的是,宁锦沅今天穿的衣服是天蓝色软缎缠枝纹琵琶袖袍。两件衣服不仅颜色相近,花纹也有些相似,这样一来……宁锦沅心下一喜:我可不可以当这是情侣装啊!

      他喜怒形于色,玉蒹瑕自然看得分明,眉梢也不由上弯,这才回答起他刚才的问题:“无妨,我跟着你去便是了。”

      宁锦沅:“哦……啊?”

      “哥哥——” 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宁锦沅和玉蒹瑕回头一看,就见宁怀瑜跑过来,扑了宁锦沅一个满怀。后面还跟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乳母和两个侍女。她们稳了稳气息,给宁锦沅和玉蒹瑕见了个礼。

      乳母对宁锦沅道:“小少爷非嚷着要找哥哥,老爷说您往这边来了,小少爷便立即跑过来了。”

      玉蒹瑕:“你这弟弟还挺黏你。” 宁锦沅莞尔:“他就是小孩子心性,平日里顽皮得很。” 转而对宁怀瑜道:“小鱼儿,这位是霖王殿下,之前你见过的,来,叫人。”

      宁怀瑜仰头看向玉蒹瑕,声音清脆:“我记得你,霖王哥哥好,谢谢你给我买糖人和花灯。” 玉蒹瑕也学着宁锦沅的样子揉了揉他的头发,道:“不用谢。”

      这厢正说这话,就听前边骚动不止,宁锦沅随便抓了个小厮一问,才知是明家的迎亲队伍到了。

      宁锦沅惊讶道:“这么快?” 玉蒹瑕询问:“要去看看吗?” 宁锦沅点点头,牵着宁怀瑜一起返回前院。

      弄玉筑中,宁羽茹身着嫁衣坐在梳妆镜前,姜月吟拿着梳子站在她身后,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被她自头梳到尾,每梳一次都说一句祝语。

      “一梳梳到尾,举案齐眉至鬓白;”

      “二梳梳到尾,富贵平安福满堂;”

      “三梳梳到尾,儿孙绕膝欢语频。”

      姜月吟将青丝理顺后,盘了个发髻在头顶,而后为她戴上了一顶镂金嵌珠锦丝凤冠。

      姜月吟转头唤樱雪和碧芙:“让你拿的东西呢?” “夫人,这是您吩咐我们带的东西。” 樱雪和碧芙各捧着一个雕花木盒上前。

      姜月吟打开樱雪手中较大的盒子,就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对步摇,宁羽茹看向她:“母亲,这是?”

      姜月吟看着步摇,神情有些感伤,她道:“这一对鸳鸯双蝶点翠步摇是你娘留给你的,这些年我一直妥帖收着,想着你等你出嫁,便连同你的嫁妆一起给你。”

      宁羽茹闻言一愣,她伸手轻轻抚摸着步摇,眸中有点点泪光,“娘……”

      姜月吟:“来,戴上看看。” 她说着拿起步摇,小心插入她的发髻里,赤金连珠流苏在两边垂下,与凤冠想得益彰,更衬新娘花容。

      姜月吟接着打开碧芙手中那个小的盒子,道:“这个海棠并蒂琉璃镯是我当年嫁与你父亲淑嘉皇后所赐,我也只在大礼当日戴过一次。你戴上,就当博个好彩头吧。”

      “母亲……” 宁羽茹望着她的眼睛,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说起,最终还是只说了声:“谢谢您。”

      对这句“谢谢”里包含的未尽之言,姜月吟仿佛了然于心,她握着宁羽茹的手道:“至亲母女,何须言谢。” 宁羽茹含泪点了点头,身体前倾,虚靠在她胸前,姜月吟也轻抚着宁羽茹的背。

      房门被人从外推开,一个小脑袋从门外探了进来,姜月吟看见他,唤道:“瑜儿。” 宁怀瑜跑了进来,宁锦沅也跟着进来了,道:“母亲,姐。”

      姜月吟:“沅儿,你不是跟你父亲在前边待客吗?怎么带着瑜儿过来了?”

      宁锦沅:“明家的迎亲队到门口了,父亲让我来看看,小鱼儿非要跟来,姐夫还让我把……”

      “姐姐,给你。” 宁锦沅还没说完,宁怀疑就已经将手中的一张翻折的花笺递给了宁羽茹。

      “这是什么?”宁羽茹接过花笺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赋了一首诗。
      姜月吟当即念了出来:“〖锦绣饰边春满庭,绮罗芳菲翠绕帘。云鬓仙妆怎含怯,玉颜何须匿深闺。花影轻移出画堂,莫待良辰空自消。〗”

      宁怀瑜瞪着迷惑的双眼发出询问:“哥哥,这是什么意思啊?”

      宁锦沅笑着道:“这是一首催妆诗,简而言之,就是催姐姐尽快装扮好,不要误了吉时。看来,有人等焦急了。”

      姜月吟和侍女们低头掩唇轻笑,宁羽茹不经逗,霎时间羞红了脸,谁知楹栀又补了一刀:“这下子,连胭脂都省了,哈哈哈。”

      宁羽茹作势拧了她一下,嗔怒道:“你这丫头,也跟着取笑我。” 楹栀闪躲:“婢子哪敢啊。”

      这时,宁怀瑜突然出声:“我也会背诗,前几日先生刚教了一首很美的诗,姐姐,我念给你听好不好。”

      姜月吟轻斥道:“瑜儿别闹,姐姐该出门了。”然后对侍女们吩咐道:“快将团扇和盖头拿来。”

      不一会儿,宁羽茹装扮整齐,手持一面琉璃繁花流苏团扇,将面容遮住,在一群丫鬟和喜婆的簇拥下走出了闺阁。

      花厅中的下人们都退守在外面,宁愈夫妇端坐在主座上,宁羽茹独自进去,双膝跪在蒲团上,眸中泪光闪烁,哽咽道:“女儿今日出阁,特来拜别双亲,离别在即,万分不舍。女儿不孝,今后无法再侍奉身前,愿父亲、母亲岁月缱眷,椿萱并茂,长乐未央。” 而后额头触地,郑重地行完了这个礼,头上的步摇和嫁衣上的珠穗随着下拜的动作轻轻摇晃,发出悦耳的碰撞声。

      宁愈和姜月吟皆起身将她扶了起来,而后回到座位上,宁愈也隐含泪花,道:“今日你离开家门,往后便是他人妇,望你秉遵闺训,上敬公婆,下佐夫婿,谨修贤良,毋忘淑德。”

      宁羽茹俯身道:“女儿谨记父亲教诲。”

      姜月吟用手帕轻拭着泪水:“愿你与夫婿同心同德,白首不渝、,无病无忧,坦途万里。”

      宁羽茹:“多谢母亲。”

      拜别了父母后,宁羽茹重新持好团扇,缓缓走向前院,宾客们站在两旁,相府门口也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明晞泽身着喜服站在门口,看见她出来,眸光一亮,紧紧盯着她,阳光洒在宁羽茹身上,明晞泽仿佛看到五彩烟霞中翩翩飞落凡尘的仙子迎面而来,霎时乱了心曲。

      宁羽茹距离门口还有五步之遥时,喜婆朗声道:“抛扇——”

      宁羽茹扬手将团扇往上一抛,随侍在侧的泠香和楹栀旋即扬起红盖头,稳稳地落在宁羽茹头上。

      泠香和楹栀刚要扶着她登上花轿,明晞泽突然走过来,轻拍了下她的手,宁羽茹隔着盖头回望,接着明晞泽在众人意外的目光下将她打横抱起,抱着她一步步走出相府,小心翼翼地把她放上花轿。泠香和楹栀对视一眼,急忙跟上,侍立在花轿两侧。

      明晞泽翻身上马,喝一声扬鞭御马,迎亲队鸣鼓奏乐,浩浩荡荡地往抚远将军府而去,随行的小厮还沿途撒荷包,人们发现其中放满了金豆、金叶子、喜糖等小物件,又是一阵欢呼。

      宁锦沅和玉蒹瑕也上马跟着迎亲队离开了。宁愈得知后愣了一下,又问了一遍通报的小厮:“你说霖王跟着什么走了?” 小厮弱弱地说:“王爷和大少爷送亲去将军府了。” 宁愈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一时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姜月吟从里边出,道:“老爷,你怎么在这?宾客们都等着呢。” 宁愈这才回神,没再纠结那个问题,转身跟她去了宴厅。

      宁怀瑜因为年纪小,没跟着去明家,他背着乳母和丫头们,混在门口的百姓里凑热闹。眼看迎亲队远去,人群渐渐散开,焦急赶来的乳母和丫头们发现了他,赶紧拉着他回府。

      宁怀瑜还是放不下刚刚没能背的诗,拉了拉乳母的衣袖道:“奶娘,我给你背首诗吧,我学了很久呢,你要听吗?”

      乳母眉目慈和,笑着道:“好,小少爷背吧,奶娘听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他背着背着突然哼着曲调清唱了起来,声音不大,但清脆的童声悠扬悦耳,似乎能穿透墙壁,将这份喜庆传至千家万户。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婚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