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曲河安排手下过去喊人,期间墨锦询问了秦王知不知道此事。

      曲河道,煤炭刚开采就已上报,只是未得到批复。

      不久,鲁班家的家主被带了过来,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大胡子壮汉。

      相比较墨家钜子相里岩,鲁班家的家主明显的更有侵略性,就算说他是个驰骋疆场的大将,也不会有人怀疑。

      “属下公输盘,见过公子。”公输盘对着墨锦躬身行礼。

      墨锦后退几步,她有些怀疑,这公输盘要是知道她是墨子的后人,会不会用他那碗大的巨拳一拳捶死她!

      墨锦庆幸着自己现在是以公子秦的身份出现的,直接让公输盘免礼后,和他讲解脱硫工艺。

      在所以脱硫技术中,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普通,而且效率高,操作简单。

      很适合墨锦认知中的古代科技水平。

      就是用传统的石灰石或者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

      但是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

      在后世随着新环保法的逐步实施,对脱硫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满足脱硫效率的脱硫方式唯有钙法与氨法。

      然而,虽然钙法脱硫存在工艺复杂、堵塞、腐蚀、硫石膏堆置等问题,但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脱硫方式。

      因此墨锦认为这是现在最适合大秦的脱硫工艺。

      当然,墨锦也知道,墨家都有不少不为人知的黑科技,能和墨家齐名鲁班家,肯定也有不少好东西。

      再说,秦朝某些方面的黑科技甚至高于后世科技,这是被证实过的。

      所以墨锦把其他的几种记得的脱硫方法也说了出来。

      在后世还有几种几种常见的脱硫方法。

      其中一种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还有氨法脱硫,方式工艺较简单,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且产生的硫酸铵可以做复合肥。

      但这种脱硫方法在后世都仍存在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

      这在大秦肯定也是短时间内不能实现的。

      不过这不耽误墨锦交给公输盘研究,毕竟嬴政连她写的物理和化学都让公输盘抄录了一份。

      不让他搞研究岂不是浪费!

      更何况氨法脱硫可以生产化肥,在还无法提取石油化肥之前,肯定会成为以后的主流趋势。

      后世还有一种,新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能够达到新环保法超低排放的标准。

      然而这个墨锦只是知道写概念,所以她也把概念告诉公输盘让他自己研究。

      理论告诉公输盘之后,墨锦就想往开采煤矿的地方去。

      曲河却是上前拦住:“公子,煤矿那些刑徒军怕是有些不堪入目。”

      “怎么个不堪入目法?”墨锦奇怪。

      “这……”曲河犹豫。

      墨锦直接绕过他,快步往煤矿的方向走去。

      不久她咱在煤矿入口,看着下面一堆密密麻麻的人,愣在了原地。

      身后曲河和青岚已经众多护卫赶了上来,低头站在她身后。

      这是墨锦第一次有了难民的概念。

      也是第一次再次认识到了什么叫面黄肌瘦。

      哦,不对!

      是面黑无肉,衣不蔽体!

      墨锦忽然直接觉得,自己像是在看一副大型的灾难片。

      不对!

      灾难片也没有那么,那么的苦难,绝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墨锦突然感觉恐惧!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原来,她也是剥削者!

      她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一切,却根本没想过,在她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时,天下万民,赤贫者,不计其数,他们的生活,困苦不堪,饥肠辘辘,衣衫褴褛,他们的苦痛,难以想象。

      即使如此,他们仍然需要劳动!

      而她眼前这还仅仅只有几千人,而史书记载,修建秦始皇陵,七十余万人,修建长城百万人……

      有些事情从书面上看到和亲眼见到,真的是两种感受。

      之前那些记录,对她而言,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书面上的数字。

      就好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些饥荒、瘟疫、旱灾、易子而食一般,也许会啧啧感叹两声,但没有亲眼见证过,绝对不会意识到其中的残酷。

      看着下面这群人的时候,墨锦突然也觉得,秦始皇真的不是暴君吗?

      然而,她也在瞬间清醒了,历朝历代,又不是只有秦始皇如此!

      也就后世,人人平等了,人权至上了,才有花钱买力气的说法。

      所以,不是秦始皇的错,是时代的错!

      而她墨锦,来到这个时代,就是要帮助秦始皇,改变这个时代的!

      这一刻,她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是要肢解儒家的!

      墨锦也不转头,背对着曲河等人平静的道,“在鲁班家的人研究出脱硫法之前,他们每天只需要工作四个时辰即可。”

      曲河豁然抬起了头,“这,公子,这不行的!”

      “我需要他们空出来的时间开荒种植土豆,你有意见?”墨锦淡淡的问道。

      虽然感受到公子秦浑身低气压,曲河依然不惧,“公子,大王命令开采的煤炭要足够咸阳使用。”

      “那就告诉大王把骊山修皇陵的刑徒军都派过来开采!”墨锦道。

      “公子。”青岚淡淡的喊了一句。

      墨锦呼的转身,“我不允许我地盘上的人如此麻木,苦难!”

      “公子会想到更好的法子的,大王也相信公子。”青岚道。

      “我觉得现在的法子就是最好的法子!”墨锦死死地看着青岚。

      “公子真这么觉得吗?”

      青岚的声音回荡在墨锦耳边,我真的那么觉得吗?

      墨锦面具下的嘴角动了动,她垂下眸子,思绪沉入文宫,开始翻看曾经看过的基建小说,穿越历史小说。

      突然她看到了一个法子—

      以工代赈!

      那么是不是可以……

      “青岚,咱们回城。”墨锦声音有些激动。

      “诺。”青岚也不问什么,直接护卫墨锦往马车的方向走。

      “告诉章邯,我去官寺找他有事商议。”边走,墨锦边安排。

      青岚看向身后的一个护卫,那护卫点点头,越过众人先行离去。

      被忽视了的曲河,留在原地,终于松了一口气。

      找章邯好啊!

      找章邯好!

      只要不折腾他就是好事啊!

      ……

      “公子可知,隶臣每月发小麦五斗、隶妾三斗、无劳的小隶臣妾一斗半、婴孩半斗。

      除此之外,还有刑徒们的衣服、房屋……积少成多,即便是每月只给刑徒发一枚秦半两以做工钱,对官寺而言也承担不起。”墨锦刚说出改造煤山刑徒和以工代赈的法子,章邯就直接委婉拒绝。

      “章县令听我把话说完。”墨锦失笑,她的以工代赈的想法,可不是针对煤山的刑徒的。

      “请公子指教。”章邯垂首聆听。

      “之前我准备印单页,说明种植红薯的一些事宜,章县令应该知道了吧?”墨锦问道。

      “是,公子府上的人已经和属下商议过了。”章邯道。

      “我们收百姓七成税难免不太合理,不过因为红薯确实是好东西,百姓或许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如果以后红薯在整个大秦推广时,没收那么多,我这法子岂不是会误了县令仕途?”

      章邯忽然惊讶了,这点他的确有想到过,但是秦王让他以公子秦为主,他只是辅助公子秦,他自然也不会在意这些。

      只要秦王知道这种事是公子秦为主导,对他而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没想到,只过了一天,公子秦竟然当着他的面说出来了。

      “公子不必担心,章邯仕途在大王。”章邯只能实话实说。

      墨锦噎了一下,顿了顿,她道,“县令,我有了更好的想法。”

      “公子请说。”

      “税收不收七成了,还是按以往的赋税来收。”

      这话听的章邯拧起了眉头。

      墨锦接着道,“但是我们需要前期用他们的劳动力置换红薯种子。”

      “用劳动力置换红薯种子?”章邯思索。

      “对,你比我清楚,现在红薯种子有多少,这两个月需要挖煤的总量是多少,将挖煤数量和红薯挂钩,挖出来多少煤,就给多少红薯种子,每天给一次,直到红薯全部发出去。”

      墨锦的话让章邯瞬间眼前一亮!

      这个方法好啊!

      “可是这样会不会耽误红薯种植?”章邯还是有些顾虑。

      “今天晚上加急印出来红薯产量的册子,就不会耽误,而且主动干活可比被动干活要快的多,我们要求的是挖多少煤换多少红薯,他们比我们更着急。”

      章邯担心的这点墨锦是不怕的,计件工的工作效率在后世可是有目共睹的!

      为自己干活和为别人干活能一样吗!

      “章县令现在应该担心的是,去的人太多,煤山装不下!”墨锦笑道。

      “公子放心,煤山最初就是以骊山的方式建设的,就算整个县的人都去,煤山也可以容纳运转!”章邯自信的说道。

      “那就请章县令尽快确定印刷内容了!”面具下,墨锦的开心的笑了起来。

      她这个公子秦,新上任的第一把火已经点燃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