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论功行赏 ...
-
同样是离家已久的儿子回家,与康成侯府的表面一团和乐背地里略带阴暗相比较,明国公府就还算是比较风平浪静。
“你别以为,你这次有功于国,我就能轻易放过你了!”
明国公方大人毕竟是文臣,平时读的、眼里见的,基本上不是孔孟之道,就是圣人之言,再加上本朝重文轻武,自然是不希望儿子走武路子。
“这次既然回来了,好好收拾收拾,反正你现在已是举子了,收拾收拾,准备明年科考,像你两个兄长一样。”明国公对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没有太多好话。
“瑜儿,你这次就听你爹的吧,那边疆多辛苦啊,还是不要去了,你看你两个哥哥两个嫂子,就在京城。”方夫人疼爱儿子,前两个儿子都已经阖家圆满,最喜欢的小儿子自然也是十分疼爱的。
“你看看你二嫂,这已经怀上了,”旁边正是明国公家的二儿媳妇,刚有四个月的身孕。
方尚瑜从小就不听父母的,经历过边疆的历练后,更成熟也更有主意的了,自然而然不是个任人摆布的脾气,“父亲母亲,儿子现在在三皇子麾下,是否要考科举,看看三皇子那边是否有其他差遣就是了。”
“我朝重文轻武,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就算是跟着三皇子打仗,能有什么出息?我从小怎么教导你们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明国公方大人也不是个重文轻武的人,不过朝中局势毕竟是这样的状况,这也算是为儿子的贴心考虑。
“是啊瑜儿,你都已经二十四了,该成家立业了。”方夫人也在一旁帮腔。
“父母大人,你们不用劝我了,我已经跟三皇子商量好了,继续在三皇子麾下,”方尚瑜低头沉吟,“成家一事,确实是需要考虑了。”
明国公两口子没想到儿子竟然能这么顺顺当当愿意留在家里,一时半会儿还没能想到儿子自己能愿意定下来,突然之间明国公两口都不知道该如何说。
旁边二儿媳妇反应倒是挺快的,“三叔这是看上哪家女子了?不是什么红粉知己吧。”
“什么!”明国公一听到“红粉知己”四个字就又开始头疼,“你啊你……”
“二嫂可以放心,”这个牙尖嘴利的二嫂,方尚瑜早已经习惯了,自然也有应对之法,“我确实是有个喜欢的姑娘,倒也不算是什么红粉知己,人家也是个好人家的姑娘。今日来家说了,就是要先给父母说一声,儿子这边还需要再准备准备,等差不多了,请母亲择个吉日上门提亲。”
“哦,是哪家姑娘?”方夫人十分高兴,笑着询问儿子,“诶呀,你这孩子也不早说,你看看,今年还剩几个月,还有好日子吗?”
“你别着急啊,你先听听儿子说说是什么女子,”明国公方大人倒是没有那么放心,“还不知道这是认识了什么女子……都不在家里住,指不定藏了什么人。”
方家三少几年前在京城可是“花名远扬”的,几乎在每个著名的烟花柳巷里都留下了姓名,以前的明国公府里少不了因为这些红颜知己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
方尚瑜不在乎父亲对自己的指责,“是康成侯家的大小姐,楚光沐。”
“小楚家?大姑娘?”方夫人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是哪位。
倒是明国公本人立刻就想到中秋诗会上那首无词牌的词作,“是不是咱们之前中秋诗会的时候,那个原本大公主想要认干女儿的那个姑娘?写了一首挺不错的词作的那个?”
一旁的二儿媳妇也若有所思,“康成侯家好像是有两个女孩,三叔你说的,是前几天及笄的那个吗?”
“回二嫂,前几天及笄的那个是康成侯家的二姑娘,我喜欢的是大姑娘。”
国公夫人也想到了,“那个姑娘我有印象,那姑娘文采不错,还跟大公主家的琼璐县主关系很好,长相上,倒是一般了一些。”
“长相到不重要,就那首词,显出来孩子文笔不错的。”明国公方大人完全想起来曾经在金明池中秋诗会边上惊鸿一瞥看见的那个小姑娘。
明国公自己其实已经不记得当时那个姑娘长相如何了,只记得那首词作了。不过既然知道了这姑娘是良家女子,不是什么青楼女子,明国公悬着的心就已经放下来了。
“儿子今日来,就是为了此事,辛苦母亲替儿子安排,三媒六聘,全凭母亲安排。儿子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这就走了。”
“你这就走了?”方夫人还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喜事之中,急忙拦着儿子,“瑜儿,我已经让厨房给你吃的了,你哥哥嫂子都还没见呢?”
“不了母亲,儿子还有事情要办。”方三少爷知道自己跟父母呆的久了,难免会询问与楚家姑娘是怎么认识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询问,还是赶紧走了。
“让他去吧,有正事干还算是好点。”明国公此时已经不算是太对三儿子生气了,既然儿子定下来想要成家立业,上战场一事,只能先随他去了。
几天之后,送走了迭剌使臣之后,朝中自然也要对有功之人论功行赏。
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光沐是不关注的,这两年内自家老爹也不是没有被升过官,只不过光沐对此事不算是太重视,而这次因为自家二哥也参与进去了,康成侯全家自然都是非常关注的。
既然是论功行赏,那么领兵的三皇子自然受封最高,原本三皇子只是个普通皇子,带兵有功,获封明威王。
“我朝现在除了太子位列东宫外,只有二皇子被封王,二皇子的瑞王一名,是单字王,最为尊贵,现在三皇子被封的这个‘明威王’,是二字王,权柄尊贵上,二字王还是差一点。”
自家老爹一次早请安的时候给家里人科普,“三皇子嘛,就算其母是文贵妃,他还是太年轻,又不如二皇子那样有身为质子、深陷他国的功劳,所以这次获封不算太高。”
除了三皇子或封外,三皇子麾下此次打仗提拔的一些将领和士兵们,也都纷纷被提拔了,比如说楚光涵虽然是康成侯之子,但是从军的时候是从基层做起的,再加上他又不愿意受家族影响,所以楚光涵是只是被提拔为从五品下的武官,任枢密院北面房主事。
“老二这枢密院主事虽然只是个从五品下的,其实不算太高,我朝毕竟是重文轻武,对于老二现在的身份来讲,也是一般文官很难以企及的。看看你们大哥就知道了,两年前进士出身,外放做浔阳县令,不过是正六品的官职。”
光洁询问:“父亲,按您的意思是,好像二哥的品级比大哥的品级好像高一些?”
“品级什么的,其实虚名呀,”楚维铭笑呵呵补充,“当年你大哥的位置,我其实是替你大哥跑过,原本安排了一个翰林院的职位,离家近,又省事。没想到你们大哥不愿意,非要从知县做起,所以就随了他了。”
这也中式政治的特点,其实从基层做起才更有利于提升,而在这样一个典型的传统官场中,武官其实用武之地还是较少就是了。
“正是这样,”楚光涵并不介意官职多少,主要是想离开家庭的限制,“父亲,母亲,儿子已经决定了,既然已经授官,在家里住就不太合适了,儿子现在在朋友的别院住着,那里方便。”
“侯爷,涵儿怎么能住在别人家里呢?”胡氏抓住了其中的重点信息,打蛇随棍上,“要是让外人知道的话,是不是让人觉得咱们家里连个孩子都养不了啊?”
楚维铭也想到了,“涵儿,你住在外面确实不合适,还没成家,就到外面了,这不合适,你过几天搬回来吧,你的屋里还空着。”
“是呀,涵儿都二十四了,还没成家,传出去不好呀,正好这次涵儿也授官了,侯爷,王媒婆那边,给我说了,有好几家姑娘……”胡氏笑了,又开始张罗起婚事来,这次的目标集中到了老二楚光涵身上。
楚光涵和光沐两人对视一眼,互相对着翻了一个白眼,心下想着“又开始了”。想当年大哥楚光鸿的婚事,之所以胡氏是等大嫂嫁进来之后才插手,很大原因是因为大哥大嫂的婚事是当年江夫人先定下的,再加上又有老康成侯及老侯夫人两人做主的,胡氏完全没有插手的机会。
而现在的楚光涵和楚光沐的婚事,自然是胡氏想要操控的了,老侯爷和侯夫人两人回到了老家,鞭长莫及,没办法替两人做主了。
两人迅速切换到战斗状态。
楚光涵:“母亲好意儿子心领了,关于住的事情,现在刚去枢密院赴任,儿子目前住的地方距离枢密院更近一些,所以还是继续在朋友那边主比较好。”
顿了一顿,“至于婚事一事……”
胡氏赶忙抢着说:“可不能再拖了,你今年都已经二十四岁了……”
“此事还请听儿子禀报,儿子的婚事,儿子现在刚授官,事情还是比较忙的,实在是没有办法操心此事。”楚光涵义正严词拒绝。
胡氏不死心,“那沐儿,上次你说,要等你二哥安全了,你才能接受继续相亲,你应该继续相亲了吧。”
……还是来了,“母亲,沐儿前一段时期同大公主和县主一起上香,上面说沐儿今年命里犯冲,红白二事都不适宜参加……”
一起去算命倒是真的,之前跟着大公主和弘璐一起的时候确实经常陪着去算个命,不过算命的是大公主罢了,光沐自己没怎么算过命,但是相信胡氏不会去问的。
楚维铭反倒是个很迷信的人,听见光沐说到算命这种事情,直接插话了,“说到此事,夫人,咱们今年阴历十月初一的时候,该去宝风寺上香了,还望夫人安排。”
“鬼神一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年咱们家里好事太多了,荣辱周而复始,我始终记得。他两个一个要赴任,一个又命里犯冲,既然如此,我们就安排那天去寺里上香,算是酬神了。”
胡氏不知道说什么好,倒也习惯了自家丈夫这个中庸性格,只能同意,“是的侯爷,我这就去安排。那天刚好休沐,涵儿也能一起。”
光涵、光沐兄妹俩眼见危机解除,上香一事,也不好再拒绝,只能双双同意。
“沐儿,”早请安结束,楚光涵找了个没有外人的机会,让自己的小厮还有光沐的丫鬟离得远一点,悄声询问妹妹,“近期你有时间出家门吗?”
“没机会,外面的事情表兄都在安排,暂时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沐儿嘟嘟嘴,心里有点无奈,“大公主和琼璐县主那边最近还有一些皇家的事情,估计一段时间不能来找我了。”
“行吧,那就等咱们上香那天,介绍个人给你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