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三章

      顾名思义二弟是家里排行老二。

      自小父母就这样叫他,叫惯了二弟。二弟结婚以后有孩儿了,父母仍叫他二弟,二弟做外公了,父母还是叫他二弟。父母九十高龄,一只脚已经步入天的那边,另一只脚在天的这边时,眼角挂着依依惜别的泪水,最后回过头来还是叫一声二弟。

      父母不是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是舍不得离开家人,是舍不得离开迟来的幸福时光。

      曾经听父母说:去西方打拼过的人流传,西方是年轻人如日方升的世界,是老年人日暮途穷的世界。

      父母不提倡家人去西方,经常半开玩笑地“看人家跳舞,不如自己学跳舞,看人家欢乐,不如自己欢乐。去西方打拼,不如在自家打拼。到别人的家打拼,别人家好了,不如把自己的家打拼好。”

      自己的家打拼好了,父母虽然看到了幸福时光,但是年纪终究不饶人,时间列车毫不留情的把父母送到了天的那边。

      平时父母的一言一行,给家人留下的印象是:在自己的国土里打拼,是年轻人的世界,也是老年人的世界。东方人的格言是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

      这次,二弟和太太外出走走、外出看看,出去20多天回来以后,才知道家乡正在发生一场大流行病的事件,才知道东西方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差别。

      大流行病,流行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同一个人类命运里,同一个无国界的领土里。

      东方的一言一行:命运与命运共命运,大流行病流行之处,救治至上,应收尽收一个不少。大流行病流行之处,应治尽治一个不漏。不仅救治年轻人,同样救治老年人,不仅救治轻微者,同样救治危重者。

      东方发出人类共性的声音“千方百计救活每一个生命,人类生命至上。”用人类共性的理念,把一个个危在旦夕的重病人,把一个个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从天的那边拉回到天的这边,拉回到人世间。

      其中几位百岁老人和一位108岁超高年龄的老人,命悬一线。已迷迷糊糊,已性命悬空腾云驾雾,随着大流行病的弥漫,到天的那边漂流了一圈,又被白衣天使们重新牵手,牵回到了人间。

      有位老人已丧失重回人间的信心,白衣天使不辞辛苦日夜相伴。早晨一起看日出,体会生机勃勃的世界,傍晚一起看日落,体会色彩斑斓的世界。当老人重新返回人世间时,白衣天使已悄悄地离别,继续去救治其他的病人。

      老人用相伴一生的乐器,自己心爱的小提琴,对着长天,对着白衣天使离去的方向,奏出如歌如泣、恋恋不舍的“送别”乐曲。

      老人用音乐来感恩白衣天使日夜陪护,敢冒生命危险,日夜救治,出生入死的,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感恩白衣天使不计功名,在冬雨漫漫的时候,驱走了寒冷。把春天留给了他,把人间的温暖留给了他。

      大流行病时,西方的一言一行:高傲自大,轻视病毒暗流涌动的凶险,轻视大流行病蔓延的速度,轻视疫情猖狂肆虐的程度。

      大流行病在西方毫无阻力地流行,西方听之任之,毫无措施毫无防备。大流行病无拘无束随意地流行,流行在自由的世界里。

      年轻人宁愿和大流行病共舞,不愿意相互分隔。宁愿和大流行病一起自由地流行,自由地行走,自由地集聚,自由地狂欢,不愿意阻隔病毒的传染源。

      老年人在大流行病自由的流行中,毫无抵抗力,默默地离去,默默地离开这个世界。

      在经济和生命的天平秤中,西方的天平秤往经济倾斜。在年轻生命和年老生命的天平秤中,西方的天平秤往年轻生命倾斜。

      显然老年人的生命得不到重视,老年人的生命没有经济,没有年轻人的生命重要。一场大流行病的流行,老年人离开世界的比例,大大超过年轻人离开世界的比例。

      一盘散沙不是东方的标签,在大流行病面前,西方抢注了一盘盘散沙的标签。不团结起来,不全力以赴的去阻止,大流行病乘虚而入,轻而易举无声无息攻破多个家庭,攻破多个城镇,攻破多个养老院。在各个地区之中,养老院成了重灾区。

      如果公平的上帝来到西方讯问:同样的生命,为什么生命得不到公平?

      那是老年人基础病多,生命力弱,世人救年轻人比救老年人来得更容易。冠冕堂皇的回答,上帝也会瞠目结舌。堂而皇之,还要振振有词把人类性命划成等级,抢救人类共同的性命还要挑精拣肥、避重就轻。

      共同的人性、公平的生命就这样在西方的天下,在上帝的面前失去了公平,活生生的被撕裂。

      二弟正步入老年。

      早些年,他听从了父母的劝告:走遍全世界不如自己的老家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好。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漂泊他乡,思念万千,归来是安。

      大流行病大流行之时,去西方远漂的游子,唯恐受到当地对有色皮肤的歧视。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路途多么曲折,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冒着路途传染的种种危险,也要赶回自己的老家、自己的故乡。

      踏上自己的土地一扫漂浮不定的苦楚,有病治病,有防则防。体验老家齐心协力阻止大流行病的战略战术,体会老家的温暖如初,感受老家的日暖风和。

      在自己的土地上,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同甘苦,一起共患难,一起风雨同舟经受狂风暴雨,一起守望相助欣赏暴风雨后的彩虹,一起休戚与共见证天凝地闭后的春光。

      西方受到大流行病的侵袭,比东方晚得多,但是西方被流行病毒击倒下的,却不计其数,比东方多得多。病毒在西方自由自在地流行,去西方生活的东方人开始忧心忡忡,局促不安不自在了,开始慎思笃行,不再盲目的流行去西方。

      一个人一生面对多次选择,和面对多种选择,选择自己的根是永远不错的选择。结实粗壮,根深叶茂,立足大地,永远是叶子的生命源泉。

      二弟暗暗羡慕过西方的生活,那里有超宽的马路,超大的花园,超豪华的别墅。转眼看到花园别墅里的老人年复一年独守空房,被冷落于一旁。转眼看到太阳刚刚夕阳西下,马路上空无一车,马路旁空无一人。转眼看到田园式的城市里,大桥下面的平民窟,马路尽头的临时窝棚,和成片成片的荒野,成片成片废墟上的凄凉。转眼看到太阳下山以后,来不及欣赏夕阳艳丽的美景,周围已是黑灯瞎火万籁无声。

      在遥远的西方,找一家商店不容易,找一家有家乡风味的饮食店更不容易。

      在选择东方生活和西方生活的时刻,二弟暗暗庆幸听了父母的劝告,没有选择西方的生活。虽然父母走过了历史,穿过了时间,去了天的那边。虽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没带走人间一丁点尘埃,也没有留下一丁点金银财宝。

      但是带走了二弟曾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留下了二弟终生受益的金言玉语,谆谆教诲和生活经验。

      从天的那边,时不时在二弟的耳边,悠悠传来父母温润如玉的声音,传来曾经对二弟语重心长、言真意切的言语。时不时在二弟的眼帘里,浮现父母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

      二弟和太太外出走走、外出看看。向往离地球最远的地方,向往靠天堂最近的天边,去追寻父母刚离去的背影。有传说:父母离世不久,在天边能见到父母的身影。

      太平盛世时代,没有人能预料到,暖冬迎春之时,会出现一场历史性的大流行病。
      二弟和太太茫然无知,带上重重的行囊出发了。大流行病在家乡潜深伏隩,毫无征兆的悄悄地蔓延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