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风雨 ...
-
几位大臣皱起眉头,南宫青岚方才行的是普通的面对长辈时行的礼,言语也一点不谦卑,就像是为自己打断别人谈笑而感到抱歉一样。面对皇上不敬,可是大罪。
皇上无暇顾虑那么多,喜道:“南宫不必多礼,朕前些日子便已收到来信,是日日盼着汝前来,若有见解,但说无妨。”
若是只听这段对话,还真分辨不出谁才是皇帝呢。几位大臣只好将满腹牢骚憋回肚里,皇上放下态度,不究其礼节,还像是为他说话,显然是在维护南宫家的威势。
南宫青岚勾了勾嘴角,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若是自己方才放下姿态,同一般人似的,只会助长他人气焰,这便是狗仗人势。
“皇上,若是南宫所料不错,您可是为朝中党派相争,世家相对所忧?”
“不错,南宫可有良法?”
南宫青岚将折扇抵在额头上,似是思索了一阵,笑道:“若无良法,今日怎敢打搅到您面前?”
皇上见南宫青岚吞吞吐吐,也是想起此时还在议事堂上,当即说到:“好。南宫,汝可先至御书房上,朕此处议事完毕,再与汝商量。”
南宫青岚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自然也不强意留下,退了出去。
议事完毕,皇帝离席,众大臣这才敢松口气,各自散了。
在方才的众人中有几个老人,散会后,缓缓走在路上。为首的是一个鬓发全白的老人,正是书博监博士祝予书:“前些日子,我家的孙子说他在农祭上碰见了南宫,看来所言不假。”
在他身旁的也是一位有点年纪的老人,是土木堂的总督,夏岱:“这孩子倒是同陌泠有几分相似,就是模样还是稚嫩。”
另外几个老人也点头同意。上一次南宫出世,是在五十多年前,当时南宫家家主还是南宫陌泠。那时,盛文帝驾崩,两个皇子争权夺势,民间暴乱,朝廷危在旦夕。亏得南宫陌泠帮了些小忙,解决了民间争端,二皇子势力减弱,太子成功即位。
在那之后几年,再没人见过南宫家令牌。
其实即便南宫家被提了出来,即便有人对于南宫家不问世事的态度表示不满,这些对于南宫青岚以及南宫家都不是大事。但是,他就是不想让那些诋毁自己的人好过,这次就算是给他们给教训好了。
这么想着,南宫青岚弯了弯嘴角,合上折扇。
见皇上来了,南宫青岚躬身行礼,随他进了御书房。御书房内摆设果然非是一般世家可比,紫檀书架上雕刻飞龙数不胜数,桌上置白玉羊毫,小狼尾等顶级毛笔数枝,房室内飘着隐隐檀香,窗边置一盘盆景。墙壁,地板,屋顶皆是装修富丽堂皇。
皇上屏退了左右侍女,道:“南宫,不必拘谨,有何见解,可放开了说。”
“皇上,现在朝廷中大概能分成三类人。一类是坚持认为那些古老而无用的世家应被遗弃,第二类认为先祖功业累累,子孙受其福荫无可厚非,最后一类认为凡能在当今发挥作用者,都可受人爱戴。”
皇上点点头道:“汝是何类?”
“皇上,前两类若要仔细推敲便可发现,它们并不成立。世上并无古老无用的世家,南宫离世多年,已然能在重要的节点献身,更不用说黎家燕家,皆为国戍守边疆多年。”
“那么汝是赞成第三种人?”
“南宫家不参与任何党派争斗。”南宫青岚已有些烦躁了,他原先想过可能会花些时间,却没想要解释如此之久。自己在家中与祖母论事时,往往三两分钟便可论出结果。
“皇上,对于第一类人应予以打击,削其锐气,第二类人应鞭策其努力,鼓励其上进,第三类人的赞成者大多持中立态度,本身并不愿意参与党派纷争,纷争结束,便会自行解散。此为正解。”南宫青岚推开折扇,得出结论。
“好,汝可有落脚处所?可需朕安排?”
南宫青岚摆了摆手,熏香的味道已经快将南宫青岚熏翻了,他现在只想快些离开。
终于,在皇上百般挽留下,南宫青岚离开了御书房。几个侍女走上前来,似乎端着什么。
南宫青岚拦住其中一人,换上笑脸,问道:“这端的是什么?”
那小姑娘红着脸答道:“回大人,是熏香。”
听到熏香,南宫青岚下意识地问道:“哪里来的熏香?”
“回大人,是淑妃嘱咐的。”
见那侍女面露难色,怕是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了。只好点点头,先回了自己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