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六章 ...
-
“老师所说之事,朕心中亦明了。只是战事一起,民生凋敝。这江山非李昱篁的,他可以不顾百姓性命,朕却不能不管。诸位卿家可有速战速决之法?”说着李昱铭向宇文的方向看了一眼。
宇文辙垂眼,似是沉思。太师袭久霖开口道:“皇上爱民如子,臣等感动,只是王图霸业,这牺牲……”
“这样朕与叛臣李昱篁又有何区别?”冷哼一声,李昱铭打断话头。
况且……“傅寂宁,你把目前的兵力对比说一说。”
兵部尚书领旨上前,“当前叛军号称五十万大军,依臣观察,实际不会超过二十万。我方除御林军和反叛的荆军外,离江南最近的十五万淮军已赴前线,余下关中十万,蜀五万,漠北十五万,而镇西军……”
新接任的镇西将军袁骋在内战之初,声明西北战事吃紧,无力回援。
此举既是要在此时中立了,但西北边陲的位置也的确重要,故朝中虽有人不满也没多说什么。
且不论西北边关,西南蜀地和东北漠北的驻军亦不能随便调离,此两地与大理回讫接壤,即使大祈与这两国都有过互不侵犯条约,也不能排除乘火打劫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还能调配的只有关中军,便是如此却也不过二十五万。反军便是真的只有二十万也只能说势均力敌,若是有五十万……
方才宇文之所以未提将,那是大祈在此方面确实无甚优势。
旭尧死后,即使有良将也被派去驻守三面边防,何况也没人能如他这般用兵如神。
如今朝中,真正能掌控这场战争的将才,实在难觅。
想通这些关节的众臣脸色变换不定,却都是不再言语了。
李昱铭见此情况,也不多说,示意他们下去了,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御书房内。
正如之前所预料的,在关中军增援之后,双方交战仍处于胶着状态,而李昱篁那方甚至隐隐有微弱的优势。
久战不分胜负,两方实际上是划江分治。但李昱篁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至今尚未称王称帝,维持着是臣非臣的状态。
随着战时的拉长,永清八年的科举开始了。
今年与以往有些不同,除考经义、论策之外,另设军理一门,专考行军用兵之道。
会试之后,今年的进士榜单在长江两岸的熊熊战火声下出炉了。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三甲。
状元苏遥,榜眼曾珏岚,探花楚怀暮。
一朝成名天下知,不过如此。
依惯例,三甲名单张贴后,由皇帝特使上门特请至琼苑赴琼林宴,一路上鸣锣开道,白马巡街。
虽然正处战时,但京城毕竟是京城,路边还是挤满了想一睹才子风采的百姓。
也因此,行进慢如龟速,中午皇帝派人通知,待他们到达皇宫,已是明月高挂。
大概这也是祈的惯例吧,难怪特使临行前特意提醒他们用过午饭再出发。
楚怀暮心里暗暗想,边想着边对身边的宫女扯开一个笑容,他本就长的俊美,一笑之下更显风流,那宫女大约平日里规矩习惯了,陡然看到这副阵势,霎时绯红上脸,羞得低下了头。
走在他身侧的苏遥注意到了,不动声色地拉了拉楚怀暮的衣袖示意他收敛点。
苏遥长的没有楚怀暮俊秀,但眉眼间却透着温良,浑身散发着人畜无害的气息。
曾珏岚在一边对这两个人的小动作熟视无睹,他眼神紧紧跟着前方带路太监的背影,长袖之下双手握拳,连指甲陷入手心都没换回他的注意力。
又过了一个转角,琼苑呈现在三人眼前。
皇帝端坐主席,见人已到,正打算站起来迎接以示礼贤下士,曾珏岚忽然施展轻功,手中现出匕首,扑向李昱铭。
事发突然,大内侍卫来不及动作,只见匕首就要插入李昱铭胸膛。
一把扇子挡住了匕首。
楚怀暮笑吟吟地站在皇帝身边,另一手一掌打上曾珏岚的胸口,曾珏岚即刻便飞了出去。
眼见曾珏岚被人团团围住,已是无力抵抗,楚怀暮回身冲李昱铭行了一礼,“方才事态紧急,惊突了皇上,臣请罪。”
被袭击的帝王依然坐在原来的座位上,“爱卿救驾有功,何罪之有,免礼吧。”
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榜眼,李昱铭下令,“带下去。”
说着对被一连串突变定在原地的苏遥淡淡一笑,“让苏先生看笑话了,还请快快就坐。我们这就开席吧。”
一餐饭吃得宾主尽欢,没人问曾珏岚的去向和他做这些事的原因。
次日榜眼曾珏岚依旧和状元探花一起接受皇帝的赏封,只是此人不久便因什么原因获罪下了牢,后来就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当天晚上的事,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