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雁门关 ...
-
高矜和楼阳豹离开七星观,一路北上。高矜是为了寻找师伯后人苏克昭拿到解药,医治自己的奇寒之毒。楼阳豹则是听说漠北有人看到过他的弟弟楼阳呼儿的身影。两人结伴而行,楼阳豹身为一代宗师自是广积财源,挑选了五个身手最为敏捷和听话的弟子跟随,同时派出多路人马先行打探消息,飞鸽传书。
跟随在楼阳豹身边,高矜少了很多麻烦事,一切都有楼阳豹摆平。一路行来还算是顺利。
这一日,楼阳豹收到早些年分派出去的弟子的飞鸽传书,说是雁门镇的门人发现了楼阳呼儿的身影,他们一行昼夜赶路,七日后来到雁门镇和打探到消息的弟子汇合。这个弟子姓郑,本来就是雁门镇人,祖上曾是魏国士大夫,魏国被秦国所灭后,他的后人就到雁门地区,是这里著名的乡绅,钱粮众多且与雁门守将郑天海属于同族。早些年,因为祖上喜欢论道,就让后人,也就是郑天化拜在楼阳豹弟子楼远二门下,尊楼阳豹为师祖。楼阳豹共有远字辈弟子七人,有三人跟随秦始皇南征北战已经战死。目前还有四人。此次出行事关重大,楼阳豹带了除大弟子楼远一外的其他三个弟子,包括二弟子楼远二、五弟子楼远五和七弟子楼远七三人,外加两个徒孙,也就是楼远二的两个小弟子。楼远五和楼远七尚未收徒弟。
师祖和师父大驾光临,郑天化自是高兴异常,早早就张灯结彩,就好像儿子要大喜一般隆重。雁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塞外胡地的重镇。中原久经战乱,但是反而倒是像雁门这样的边关未能伤筋动骨,未遇大的战火侵袭,不管是属于哪家主人的天下,郑天海一直还是稳坐他的雁门太守之位。他守卫边关尽职尽责,在这里祖孙三代休养生息,创造了难有的乱世太平之地,无形之中成了这里的一方诸侯,世袭雁北侯兼雁门郡太守,从燕国到秦国一直保有这个职位。
这次盛大的欢迎宴会就摆在侯爷府中。郑天海是郑天化的兄长,这些年兄弟两人一个主政,一个经商,相得益彰,感情自然深厚。况且郑天海也很是敬重身为一代宗师的楼阳豹,能够在垂暮之年远步到雁门这个边陲之地,郑天海当然也不会坐失良机。他有他的打算。
高矜和楼阳豹才到雁门关外,就看到整个关隘上面插满锦旗,大大的郑字迎风招展,铜甲武士站在两列,一直延伸到城内侯爷府中,看热闹的百姓站满街道,一片热闹景象。郑天化和郑天海早已盛装出迎,出城等候,以最高礼仪迎接楼阳豹一行,这个规格只有迎接皇帝才有。
楼阳豹年轻时候也曾在秦军中做过大将军,自然知道这些礼仪,心中也很是受用。高矜则不同,自出山以来屡遭磨难,还未曾真正行走江湖,看到这样盛大的景象,自是张大了嘴巴,感叹不已。人都说出了雁门就是黄泉路,是出了名的荒蛮之所,没想到这里竟是这样富甲之地。
眼看楼阳豹的马车到来,郑天化远远拜倒在地。郑天海则是站立一旁施礼。
郑天化先是面向楼阳豹,恭敬说道:“师祖在上,请受徒孙一拜!”又面向楼远二,说道:“师父在上,请受小徒一拜”。
“好了,好了,起身说话。”
楼阳豹很是和蔼,心想有这么一个徒孙也是风光的紧。
众人礼毕,在铜甲卫士的簇拥下来到侯爷府。夜幕初始,华灯结彩,郑天化兄弟已提前准备美酒盛宴接待。杯盏交错间,少不了寒暄与恭维。楼阳豹不关心这些,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弟弟楼阳呼儿的踪迹。
郑天化自是心中明白。看到师父和师祖已经酒足饭饱,于是不失时机地说道:“回禀师祖,我已经打探到二师祖曾经在距离此地西去五百里的榆北大漠中出现过。”
“榆北大漠?”
楼阳豹虽有耳闻,但是并不是十分了解这个地方。一边的郑天海正愁接不上话,听闻堂弟说到榆北大漠,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于是接口说道:
“榆北大漠是连接西域的重地,那里黄沙遍地,经年飞沙走石,是一个神奇又可怕的地方,人称‘鬼门关’,是榆北侯苏克昭的封地,那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听闻他们和西域邪门苍生门勾结,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郑天化看到师祖听了兄长的话,有些半信半疑的样子,也说了一句,“那里就是人间地狱,难以想象,很少有人去那里,能够……”
师父楼远二瞪了他一眼,他咽了一口唾液,最终还是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楼阳豹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走南闯北,也曾听闻过这个人间地狱,但是没想到弟弟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他想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
想到这里,即使是郑天海招了西域舞姬前来跳舞助兴,他也索然无味,他此时心里阴云密布,没有了任何兴致。他示意自己的小童他要回去休息。作为贵宾,楼阳豹要退席,郑天海一挥手,舞姬散去。
郑天化将楼阳豹送到住处,招待师父和师祖的地方是郑天化精心准备的,他有一处精致的院落,本来是准备给儿子郑少杰将来成婚之用,完工不久,恰好用来孝敬祖师和师父一行。其中房间大大小小十二间,安顿他们绰绰有余。
楼阳豹很是满意,只是听闻弟弟到了榆北大漠,心中有些吃紧,说不出来的悲伤之感涌上了心头,他和弟弟从小相依为命,最后被道教创始人所救,细心教导武功和道学修为,终成一代宗师,位列战国四大遗老之末,论道学修为天下无双,论武功天下除了其他三老无人能挡。他还未曾和其他与他齐名的三个隐士高人过过招,所以只是江湖好事之人杜撰出来的名号。现在真的要出战江湖,只是听闻江湖上面的排名,他已经在武功上输给其他三位隐士高人,他心里自然没有更大的胜算。但是,这些年的苦心经营,特别是为秦始皇帝炼制丹药,为他积累下富可敌国的财富和人脉资源,这些是其他三位隐士高人所不具备的,若是真的去交手,他还有一定的胜算,胜在门下弟子众多,人脉够足。
遣散了众人,楼阳豹心中不免忐忑,不是怕自己武功不济,只要弟弟能够找到,就是打遍天下也在所不惜。
他心中盘算,榆北大漠可是西域魔头血面苍生的地盘,作为江湖成名人物之一,他们曾经交过手,但是他不能确定和他交手的到底是血面苍生本人还是他的弟子,已经是很难对付了。难道弟弟是被血面苍生掠走?他心中疑虑重重。
西边距此数千里之遥的天山一派,很少涉足中原,难道其中有什么瓜葛?一切在谜底揭开之前都不得而知。
近一个甲子岁月,江湖的焦点都是集中在鬼谷子这一派的身上,他们搅乱了整个战国山河,最后造就了今天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风雨飘摇,据他测算,大秦的气数却是出奇的短暂,乱世即将来临,一场更大的血雨腥风正在酝酿中。虽然能够预测,但是他只是一个隐士,对于大局也无能为力。只是想早一点练就长生不老之药,还了秦始皇帝的恩情,从此真正的隐居山野,不再过问江湖诸事。但却出现意外变故,导致他不远万里前来寻找弟弟,但他知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找到弟弟楼阳呼儿。
此前,他和太子扶苏、荆翎他们约定,助力高矜治病,虽然嘴上答应,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由头,他此行的最终目的是找到弟弟,但此时,他却觉得这一切没他此前想像的那样简单。这些都让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楼阳豹很是心力交瘁。好在大弟子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他很放心的在离开七星观之前,把终南一派的大小事务全部交给这个稳重的弟子。现在可以全心全意地找弟弟。眼看着奇炉一派的没落,他早早就将衣钵传给了大弟子,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看到眼前高矜落魄的样子,楼阳豹作为长辈不知道心中是庆幸,还是可怜,他隐隐中还是想要帮助他。
夜已深。高矜无法入睡,昏昏沉沉沉睡了几年,世事多变,他的慎妹妹因为他的缘故早已不知道安身何处,没有了音讯,侥幸中居然遇到了失散的义妹荆翎,多亏有她,他才能够重见日月,才能够鼓起勇气再次踏入江湖,但是这个江湖早已不是他入道时候的江湖,师父已经离去,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未知。也不知道荆翎是否能够如愿找到慎妹妹。若是翎妹有什么不测,那他心中将会永远不安。
一切太过神奇,居然能够遇到大秦皇太子,扶苏是那么好的一个人,他们结为异性兄弟,心中对天下多了一些关注。鬼谷等着他去光复,扶苏需要他的辅佐,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现在他却还是一个残废之人,虽有完整的身躯,却少了一半的功力,少了一半的灵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但他心里清楚,他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而活,他是鬼谷少年,他的使命是拯救整个江湖于水火之中。他能做到么?他自己都在怀疑。不过他知道,他此时最关键的还是要治好自己的奇寒之毒!
高矜睡不着,他想得太多。现在的他正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还有呼儿,几次三番救自己的憨大哥,此刻却不知道身在何处,他要跟随楼阳祖师先解救可能已经陷入纷争的呼儿。这些就是使命。翻来复去想了很多,天色微明时,高矜才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月光如水,洗白了整个天空。却洗不去高矜心中的丝丝烦恼,高矜作为江湖少年,还没有归来,已经成为传说。江湖中有他的传说,但他却只是一个过客。留下的只有传说,仿佛他本人早已不在江湖。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天亮了,高矜猛然惊醒。
郑少杰已经毕恭毕敬在堂厅备好早餐等候。吃饭的时候,楼阳豹已经觉察到一丝异样,他没有看到郑天化,心中不免有些许不悦。心想第一天早餐他就没有过来作陪,只是派了一个年轻的后人,一个生面孔。
楼远二面子挂不住,毕竟老成,看到师父的脸色已经猜到一二,说道:“怎么不见徒儿天化?”
“家父身体有恙,病了!”
“病了?”
楼远二回想起来,确实这一次看到郑天化有些异样,身体好像欠佳的样子。楼阳豹微微顿了一下。他昨晚也看出郑天化好像有些身体不佳,但因为昨晚一直关心呼儿的下落,没有多加留意。
楼远二看着眼前这个毕恭毕敬的少年,仿佛眉宇间和郑天化有些相像,问道“你是?”。
闻言,这个少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声说道:“太师祖和师祖在上,请受孩儿三拜!”
“且慢,且慢!你怎么叫我师祖,叫我家师傅太师祖,你是天化的孩儿?”
“孩儿名叫少杰,天化便是家父,天海是本家伯伯。”
“哦!”
楼阳豹没有作声,心中想着他的心事。楼远二看着郑少杰的面色柔和了许多。
“快快起身!”
一边搀扶起郑少杰,一边请示师傅,“师傅,我去看看天化!”
“去吧!”
得到师父允许,楼远二急忙跟郑少杰说道,“快快带我去看你父亲,也许我有医药可以医治。”
郑少杰闻言,大喜过望,赶紧在前面带路。穿过一条长廊,进了一个偏门,他们就到了郑天化所在的府邸。
进了卧房,看到眼前正躺在床榻上的郑天化,楼远二大吃一惊。这怎会是昨天看到的郑天化的样子,此时仿佛是已经病入膏肓的样子。
“天化!”
郑天化看到师父走了过来,十分歉意的样子,虽在床榻之上,还是硬撑着让家仆搀扶,勉强落地,重重地跪倒在地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小徒一拜!”
楼远二紧忙上前搀扶,“免了,免了!”一边说话,一边和郑少杰一起把他搀扶在床榻上躺了下来。
关切地说:“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