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紫英告别 ...

  •   回贾府的路上,贾环没有再坐马车,只让赵国基推着自己,在大街上逛一逛。如今正月已过,街上一片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京城之中处处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下午和煦的阳光的照在身上,贾环眯起眼睛,感受着着人间万象烟火气,可比贾府中那沉闷压抑的空气舒服太多了……
      “舅舅,外婆身体还好吧?”
      赵国基没有想到贾环居然关心起自己的母亲来,连忙答道:“嗨,有什么好不好的。以前在府里当婆子,累出的病根儿。现在家里有银子了,流水一样的补品慢慢给她养呗。”
      贾环点点头。他早就知道自己外婆身子不太爽利,上一世,在赵国基因风热之症突然去世后不久,外婆跟着也去了……贾环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宝物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瓶,取出三粒药丸,包好之后递给赵国基道:
      “这个药叫固元丹,对于将养固本有奇效。外婆年纪大了,不能多用,你每三日给她服用一粒,一连三粒,先把她身子的底子打好,再请个有名望的大夫来看看给她用什么药才行。”
      赵国基连忙千恩万谢收下了。
      “另外,赵春和赵冬二人的底细,舅舅可有打听出来?他们之前是何背景,又因为什么被卖为奴的?”
      赵国基摇摇头道:“旁敲侧击问了不知道多少遍,只知道他两人都是遭人陷害才沦落此地。赵夏有一回偷听到那赵春的梦话,才知道那赵春之前还是个什么名捕世家的传人,其他的就再问不出来了。”
      名捕世家?
      贾环上一世自然知道,大周朝两京十六省,各地都有这样那样儿的名捕世家,一家子世代捕快,传承下来的绝技便是侦探、追风、暗间、缉拿等绝活。那赵春来自西北,莫不是……
      贾环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前世曾听闻西北名捕李渔儿因掌握了时任川陕总兵王子腾瞒报兵额吃空饷、纵兵杀良冒功等几桩大罪证,逼得那王子腾狗急跳墙,灭其满门。忠顺王爷武慎被立为太子以后,这桩陈年旧案被人翻了出来,也就成了王家覆灭的导火索。
      “哈哈哈哈,舅舅,咱们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回府时,贾环左手捏着糖葫芦,右手提着一笼鸟,怀里还包着彩塑泥人,脸上笑眯眯的,可谓满载而归。赵姨娘早就急得在院中直跳脚,见赵国基送贾环回来,心中才踏实了不少,不由骂道:
      “你个小兔崽子,什么事都麻烦你舅舅,偷跑出去居然瞒着老娘!”
      贾环连忙朝赵国基使了个眼色,赵国基会意,赶紧从怀里掏出买给赵姨娘的上等胭脂水粉。赵姨娘见到之后,先是两眼放光,之后有转怒道:
      “好你个小兔崽子,又是这一招,下次能不能换个新的?上回买给老娘的胭脂膏子我还没用完呢,这次又是。告诉你,这招不管用了!”
      贾环的脸色瞬间就白了。女人心,海底针啊。娘亲再也不好哄了,下次得换个新花样。

      接下来贾环经历了什么暂且不表,先说这天晚上,冯紫英收拾好了行礼,便准备出发去江南了。可临行前,却总还想再去看一眼。自己这一声不响就去往江南,怕是没有一年半载也回不来。说来也奇怪,京城人海茫茫,此刻他的脑海中却全是贾环的影子。
      “别忘了你身上肩负皇命。这一回贾府的差事,你便出了纰漏,还是我替你压下来的。江南甄家的差事,你务必克尽全功。那个贾环身份不明,我先前是顾及着你,没有动他,可你也要给我个交待。”
      “王爷,难道非要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下手吗?他什么都不知道。”
      “朝堂之争,本就是你死我活,牵一发而动全身,怎可妇人之仁?且不说那贾环背后的人究竟是谁,单说他出自荣国府,本王将来就容他不得!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是老八的人,甚至是老圣人的人,将来站在朝堂上,会给咱们带来多大的被动!”
      “你将来会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不希望你在无关的人那里越陷越深。”
      那天忠顺王府书房中的对话言犹在耳。自己走后,王爷会不会对环儿下手?冯紫英心里一阵气闷,恨不得找谁打一架发泄一番才好。
      贾环究竟是我的什么人?师徒吗?别逗了,人家根本不承认。朋友吗?开玩笑,仇敌还差不多。
      缓步走到宁荣街的一条小巷里,冯紫英还在犹豫,翻过去,还是不翻过去。
      “嗨,这有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想不明白的事,去问个明白不就行了?何必扭扭捏捏的。”
      冯紫英翻身上墙,来到贾环院中。却见贾环屋里灯影摇曳,里面传出来小丫头打闹的声音:
      “爷,我要那把匕首,给我嘛……”
      “不行,这只风竹给你。那把匕首我要另送他人。”那是贾环的声音。
      “风竹一点都不好玩,风一吹就咚咚响,可吓人了!爷,你这些泥人又是要送给谁?”
      “这只猪八戒送给二哥哥,这个唐僧送给二姐姐,这只沙和尚送给四妹妹,剩下这只孙悟空自然就是送给三姐姐了。”贾环回答道。
      “三爷三爷,你又在写诗,写得什么诗,能不能给我念一下。”
      “小吉祥,别妨碍三爷读书了,快一边玩去。”
      “咩……三爷读的什么书,明明就是在吟诗作对,不务正业!”
      冯紫英听见屋内人的对话,想到贾环居然是个不务正业的,不由会心一笑。不料屋内的贾环突然高声说道:
      “屋外的朋友,夜里外头风大,不妨进屋坐坐?”
      彩霞赶紧打开门,果真见院子里站着一个人,天寒地冻的,一个人在那里哆哆嗦嗦。冯紫英此时也不客气,迈步走进屋中,大大捏捏搬起一张凳子就在贾环面前坐下,笑道:“小环儿还真是耳聪目明啊。”
      彩霞赶紧端起茶盏,给冯紫英上茶:“原来是三爷的师傅来了,师傅请用茶。”
      冯紫英接过茶盏,放到唇边闻了闻茶香,赞叹道:“环儿如今的日子过得真是滋润啊,红袖添香,美人作陪,吟诗作对,风流潇洒,可不就把我这个师傅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嘛。”
      贾环正在喝茶,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笑着咳嗽道:“我听你这话怎么酸溜溜的?”
      冯紫英看着贾环桌上的那把匕首,做工甚是精美,便笑道:“我刚才听你给你的兄弟姐妹都带了礼物,怎么偏偏没有你师傅我的份?不如……你把这只匕首送给我吧?往后我也好有个念想。”
      站在一旁的彩霞此时面色尴尬,他知道贾环的脾气,即便面前这位是他师傅,可贾环却依旧不给他面子。如今这位三爷在府中已经快要没有立足之地了,要是再和师傅闹僵了,可怎么好。彩霞笑着给冯紫英添茶,道:
      “师傅莫要难为咱们爷了,爷刚才说过,这把匕首要另外送人的……”
      冯紫英一把抓过摆在桌上的匕首,斥道:“我帮了你那么多忙,却没有得到你任何礼物。我不管,今天这把匕首我要定了!”
      贾环嘴角含笑,抿了一口茶,道:“这把匕首有什么好,堂堂神武小将军,眼皮子竟然这样浅。”
      冯紫英也不气恼,饶有兴趣地拿起匕首端详道:“这只匕首,雕工精美,还镶嵌有玉饰,若是给我带在身边,正合身份。却不知环儿原本是要将它送给谁?……不会,原本就是要送给我的吧?”
      “自作多情。”贾环放下茶盏,并不理会他。
      冯紫英笑道:“不管原本是要送给谁的,如今既然落在我的手中,那人便无福消受了。”
      “巧取豪夺,堂堂将军府,如今脸面全无。”
      冯紫英大笑道:“哈哈哈哈,能从小环儿手里夺来,还要脸面做什么。想我此番下江南去,睹物思人,必能时时想到环儿对为师的孝心。”
      贾环睁大眼睛惊疑道:“你要去江南?”
      冯紫英收起贱兮兮的表情,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前望着窗外的月亮,点点头道:“去江南游历一番,长长见识,顺便认识几个扬州瘦马,小环儿感不感兴趣?”
      贾环立刻想到他是要去江南查案,江南的水深得很,漕运、盐政、米粮、火耗,样样都是大宗,且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根基都在江南,那甄家更是在扬州一手遮天。林黛玉此番下扬州侍疾,就是因为林如海这个替老圣人管着漕运的文臣身体坏了,这其中有多少今上的手笔,又有多少忠顺王爷的手笔,还真是思之令人心惊。
      贾环看得分明,可现在他却不愿意点破冯紫英的身份。也许这样的相处才是最好的,你假装不知道我的秘密,我也假装不知道你的秘密,我们假装彼此是师徒,是朋友。
      “此去江南,多久方归?”贾环眼角尽是落寞,却还是笑着问道。
      “短则半载,长则一年。”
      贾环沉默了,不多时,却又笑着对冯紫英说:“你这一去山高水远的,我也没什么东西好送你,你看要我帮你准备什么,只管跟我说。”
      冯紫英倒是对贾环突然的殷勤有些讶异,转过身来,故意耍起无赖来:“哎呀,小环儿居然有如此孝心,那为师可就说了。你说说看,这大冬天的,天气又冷,小环儿干脆送为师一件衣服来穿,也好抗抗风。”
      贾环心知他在搞怪,摇摇头笑道:“我的衣服,你哪里穿得?”
      “穿得!穿得!只要是小环儿给的,我铁定穿得。”
      贾环明知他是在耍宝,却也不愿戳破他。等此人从江南回来的那一天,两人一个是帝党,一个是四王八公之后,再想像如今这般玩玩闹闹,怕是不能了。贾环吩咐彩霞道:
      “把我那件红绸的梅花云锦外裳拿来,给他装去。”
      彩霞有些难以置信,那件衣服是赵姨娘做给贾环的,除夕那日才拿出来给贾环穿了一天,贾环很是珍惜,如今竟然舍得送给冯紫英。
      贾环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冯紫英旁的不要,偏要衣服,莫不是预示着自己将来在他这里,也如衣服一般,旧了就要被扔掉……

      当晚,冯紫英从贾环处告辞时,彩霞出来相送。冯紫英怀里包了一大堆东西,什么泥塑、风竹、匕首,全都给他薅了来。冯紫英见彩霞有话对自己说,两人便出了院门,来到院墙外。
      彩霞道:“刚才三爷给您包的这件衣服,他其实很是珍视。可见我们爷平日里虽对师傅您没个尊重,心里却是比谁都感念您。”
      冯紫英听到这话,心中不由一阵涟漪泛起,好奇道:“不过一件衣服,这是怎么个说法?”
      彩霞解释道:“当初三爷落水后,昏迷数日才醒,醒来便去拜见咱们家老太太,正巧被宝二爷撞见。宝二爷见三爷衣着单薄,便想解衣相赠,还说要与三爷兄弟二人穿的一模一样才好。老太太最重嫡庶,因此责罚了三爷。赵姨奶奶是三爷生母,不忍三爷受气,便比照这宝玉衣服的样式,给三爷也做了一件,除夕那日让三爷换上……”
      冯紫英看了看自己怀里那件贾环的红绸夹袄,道:“便是这件吧?”
      彩霞点点头,继续道:“三爷嘴上不说,心里却宝贝得很。不料除夕那日,三爷便遭了难,被老爷叫到荣庆堂去审问,因此既挨了板子,又挨了鞭子。”
      冯紫英点点头道:“这事我知道,苦了环儿了,当初是我对他照料不周……”
      彩霞打断他道:“师傅您不知道,三爷在去受审之前,心知自己今日要受刑,不忍姨娘辛苦做的衣服被糟蹋,便将这件袄子脱下,临时换了一件素色袍服去的堂上。可怜那日天寒地冻,三爷便是这样挨的板子……”彩霞的声音呜咽了起来。
      冯紫英惊异道:“何苦如此,不过一件衣服……”再看那件衣服时,却觉得有千钧之重。这里面沉淀着贾环对他生母浓浓的感恩之情,如今却到了自己手上……
      彩霞定定神,继续道:“师傅别怪我多嘴,三爷这个人平时有什么事都喜欢憋在心里。我今日说这些,无非是教师傅知道,其实三爷敬重您之心,并不比姨奶奶差……”

      第二日,坐在离京的马车上,冯紫英回想起昨夜彩霞对自己说的一番话,一阵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便翻出那只从贾环处强要来的匕首仔细把玩。匕首安安静静插在鞘中,显得华贵庄重。冯紫英拔出匕首,顿时傻眼了,原来在刀身之上,明晃晃刻着一个“英”字,正是贾环的字迹。
      “原来这把匕首真是送给我的,哈哈哈哈,这个小环儿,昨晚还想诓我,真是古灵精怪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