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除夕夜宴(二) ...
-
贾环和赵姨娘从荣庆堂上离开之后,探春自始至终面色阴沉,低头不语。老太太不开口,也没人敢说话。临了,还是宝玉怯生生试探了一句:
“祖母,大过年的,您消消气。姐姐妹妹们都在跟前陪您解闷呢。”
贾母面色转晴,搂住宝玉道:“哎……你是个好的。旁人要是存了坏心,你也是能容的。”
宝玉笑道:“环儿能存什么坏心,不过一时糊涂做了错事罢了,我看他对您恭敬地很。”
贾母捏了捏宝玉的脸:“这就上赶着来替你弟弟求情了,可见我们家宝玉是个良善性子,懂得孝悌之义。这年头啊,假孝顺的满大街都是,真孝顺的屈指可数。”
“要不怎么说衔玉而生,将来有大造化呢。就这样至真至善的性子,真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了。”周瑞家的站在一众管家婆子里,跟着奉承道。
贾母笑着应了:“是,是,这话说得好。我们家宝玉,这性情,这品貌,打着灯笼都难找呢。往后好叫他老子知道,别一天到晚诗书礼义的在他跟前念叨,真论起孝义啊,宝玉不比他做得差。”
一众婆子纷纷点头夸赞起来,贾宝玉脸都红了,一个劲往贾母怀里钻,堂上众人都恢复了欢笑声。不久,贾赦、贾政也一并来到荣庆堂给贾母请安,接着坐在贾母下手。贾政见宝玉窝在贾母怀里,心里不喜,眉毛微皱,却也没有说什么。转头再看看堂上众人,问道:
“怎么不见兰儿?”
李纨赶忙答道:“我吩咐他在房里写字,写不满十张大字不准出去玩。”
贾政眉眼稍霁,捋着胡子微微点头道:“今日除夕,从今日起到正月十五之间,却也就不必这么用功了。去叫兰哥儿过来堂上,陪老太太说说话。”丫鬟应了一声是,便下去了。
贾政再转头看向王夫人,却发现赵姨娘没有在王夫人身后伺候着,贾环也不在少爷小姐们处坐着,心下不喜,便又问道:
“赵姨娘和环儿怎么没来?”
这下堂上安安静静,仿佛听不见任何呼吸声。贾政疑惑地看着王夫人,王熙凤见状,便恭敬答道:
“好叫二老爷知道,环哥儿刚才在老太太跟前磕了头,说是心知自己恶了老太太的眼,就不在跟前扫兴了,带着赵姨奶奶回去了。”
贾政心里更加不渝,问道:“这叫什么话?什么叫恶了老太太的眼?他这是在跟谁摆脸子呢?真是越发不懂规矩了。母亲千万不要跟他计较,回头我定然要教训这个逆子。”
贾母闭上眼睛,幽幽叹道:“好了,大过年的,谁也别再提这事儿了。我就当从此没这孙子了。”
贾政道:“母亲千万别这么想,都是儿子教子无方,惹得母亲受气。这个逆子,我回头就去收拾他。”
王夫人插嘴道:“老爷,环儿怎么说也是我的儿子,虽说从小不是我养的,可我疼他也不比宝玉的少。老爷看在我的面上,千万别因小孩子撒娇闹别扭的几句气性话,就胡乱责罚,还是要劝导为主。”
贾政怒斥道:“难道他还敢对长辈心生怨怼?”
贾母斥道:“你们两口子还想不想让我老婆子过年了?你们要是眼里容不下我,我今日便收拾东西回金陵去!”
贾政王夫人忙道不敢。贾母怒道:“今天过年,谁也别再提这事儿!”
晚间宴席,众人分作几桌。贾母、邢王二夫人以及薛姨妈一桌,王熙凤、李纨、三春姐妹、宝钗、湘云等女眷坐一桌,贾赦、贾政、贾珍一桌,贾宝玉、贾琮、贾蓉、贾蔷、贾兰以及客居贾府的薛蟠等少爷们坐一大桌,各个丫鬟婆子分立两旁伺候,山珍海味一般的菜肴流水一样地摆上了餐桌。席上说说笑笑,气氛倒也热烈。酒过两巡,王夫人看了看立在身旁的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点点头便退下去了。
“老太太,媳妇敬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邢夫人今天看了一场大戏,心情大好,故而敬酒时也满脸带着笑意。王夫人见她的面目,心中不喜,心道真是便宜了这个小家子气的,先让你得意着,等我处置了那个孽障,再来慢慢与你分说。
因着下午贾环的事,贾母心里总觉得有些堵,脸上虽也在笑,却有些疲态,正打算再喝几杯酒就下去休息。就在这时,一个伺候上菜的丫鬟上完菜之后,却突然转过身,扑通一声直直跪在了贾母,扑上前去大声喊道:
“奴婢有天大的冤屈,求老太太为我做主!”
贾母见面前这个奴婢直直向自己扑过来,惊地连手中的汤勺都掉在了地上,身子直往后挪,一个趔趄差一点向后仰着倒下去,餐桌上众人发出一阵惊呼,辛亏鸳鸯反应快,一把扶住贾母。
邢夫人怒斥道:“哪里来的小丫头,这么不懂规矩,竟敢惊着老太太,这还得了,还不来人给拖下去,打一顿发卖了!”
那丫头闻言更是哭号道:“求老太太替我伸冤啊!奴婢真的是由天大的冤屈要诉,不然也不会出此下策!只求老太太能够听我一言,奴婢死也甘愿!”
几个婆子围上来,就要将那丫头拖走,也不知那丫头哪里来的力气,竟然挣脱了出去,转头扑向王夫人哭求道:“太太……太太!求太太替我做主!求太太替我做主啊!”
王夫人面色惊诧,定了定神,对那丫头说:“你先别号,我替你做主就是。你有何冤屈,只管说与我听。”
贾政那一桌的男人刚才都被惊吓到了,此时纷纷起身围过来看。宝玉一眼就认出了那丫头:
“五儿?你是厨房的柳五儿?”
只听跪在地上的柳五儿一边啜泣一边道:“求老太太、老爷太太们替奴婢做主,奴婢的母亲柳程氏,被环三爷给打死了!”
“什么!打死了?!”贾政大惊失色。贾珍等人面面相觑,贾母则满脸怒意,眼见着就要发火。宝钗、湘云低头不语,探春则满脸讶异,走上那柳五儿跟前去一探究竟。
柳五儿生得瘦弱,行走起来有一股弱柳扶风的气韵,此刻跪坐在地上啜泣,有一搭没一搭地哭诉道:
“自从被环三爷用鞭子抽得半死,我娘就下不了地了,眼见着身子一天天坏了下去。挨到今日,终究还是……咽了气。环三爷当日用鞭子抽打她,她满身是伤,鲜血淋漓。我这个做女儿的要去护着娘,也被环三爷照实了打,脸上至今还有鞭痕。想我一个女儿家,这一辈子算是毁了。今日拼死向这府里的老爷太太们讨个公道,我便要随了我娘……一道去罢……”说罢,满眼泪痕,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贾政怒极,怒斥道:“逆子!逆子!今日杀了府上的人,明日还不知道要在外面闯出什么祸事来!”
贾母站起身,指着贾政的鼻子骂道:“这还不是你教养出来的儿子!这事儿我不管了,你生的儿子,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横竖我老婆子还能活几年?你们一个个的不过是嫌我命长了,恨不得我早一天蹬了腿罢!”
贾政大步流星要去找贾环算账,王夫人见势,赶紧拉住贾政,替贾环求饶道:“老爷,环儿还小呢,平日里行事虽说荒唐了些,将来慢慢教养就是了……”
贾政听了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甩开王夫人的手道:“慈母多败儿!今天你拦住了我,明天他就能在外面惹出抄家灭族的祸端来!难道要等到这一大家子人给他陪葬的那一天,你才来管教吗?你们谁也别管,我这就去把那个孽畜打死!”
众人一听,纷纷拉住贾政好言相劝,贾政无法,只得命人去将贾环提来候审。
东小跨院这边,贾环正和周姨娘、赵姨娘以及几个小丫鬟说笑,彩霞拿起赵姨娘没有做完的针线,在灯下继续做着贾环的鞋子。小吉祥拿出荷包中的吃食,几个小丫头们一边玩笑一边吃零嘴。贾环打算和赵姨娘守夜,至少要守到后半夜才去睡。
如今恶了府中的老太君,今年恐怕就不必去各房拜年了,去了也是给人没脸,不去也不会有人想起他来。正好趁这个时间陪陪姨娘,经营好外面的生意要紧。
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小屋中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贾环心里咯噔一下,却还是笑道:“谁这么着急来敲门,真是年都不让好好过。”说罢就去开门了。
“哟,三爷还真是悠闲啊。大过年的居然不去吃团圆饭,原来在这里团圆着呢。”来人是周瑞家的,身后领着七八个婆子和五六个小厮。贾环心一沉,居然是周瑞家的上门,这像是要领他去问罪的样子。
“周大娘有什么事吗?”
“老爷有令,传三爷到荣庆堂问话。三爷,请吧……”
赵姨娘跑出来,拉住贾环的手,战栗道:“什么话下午不都已经问完了吗?这会儿又要问什么话?”
周瑞家的冷笑道:“下午可没人问过三爷草菅人命的话。三爷还是快些去吧,若是老爷等得不耐烦了,恐怕三爷皮肉受苦。”
贾环先是吃了一惊,不过转瞬又平静下来。他大脑飞速回想着,草菅人命?这个罪名究竟有何出处?突然,贾环背脊一冷,不可思议的看着周瑞家的,心里便已然明了了。他平复下自己心绪,转头对赵姨娘说道:
“姨娘,你放心。儿子既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就奈何不了我。只是咱们需得防住小人。我不在的时候,姨娘千万别出去闹,也别去府上各处打听。想知道什么,就托小吉祥和周姨奶奶去问罢。姨娘安安静静呆在这屋子里,等儿子回来……”
赵姨娘心中忐忑不已,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萦绕在心头。
“环儿……阿弥陀佛,千万别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