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四十六章 ...

  •   一转眼就到正午了,方晓玫本来没打算搁李家蹭饭来的,耐不住赵美菊热情招呼,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赵美菊今天要做的东西不少。现在案板上还摆着几块面团,是用来包饺子和芋头卷的。灶台旁边有两三条鱼,是赵美菊好不容易又从后山那条河里抓回来的,她明儿打算烤鱼给大家伙吃。说来也奇怪,自从前两年赵美菊在那条河里抓了几十条鱼回来后,那边儿就很少见到鱼了,这让赵美菊很是愧疚了一阵子,以为自己把鱼苗都给抓没了呢。
      饺子馅是用虾仁拌的,配了些野菜进去,闻着就香。赵美菊手快,一分钟就能包好几个。芋头卷和饺子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先是用蒸熟的芋头加点白糖和其他配件拌成馅儿,然后瘫在面皮上,堆出个长方体,上下包起来,最后从左到右一卷,就是个芋头卷了。
      这东西炸起来好吃得紧,要不是舍不得用油,赵美菊也愿意给孩子们炸着吃。
      眼见着日头升得那么高,赵美菊也没再折腾明天祭拜用的吃食了。她从后仓库里拿出一卷酸菜,反复淘洗干净,然后切成小段。李家很少吃面条,毕竟面粉贵,但是最近为了过月半,家里备了不少面粉,今天又来了客人,赵美菊也就奢侈一回,和面扯了面条出来,打算做酸菜面。
      大火热锅,猪肉片和葱姜蒜一起炒香,放入刚刚切好的酸菜,辛香混着猪肉的油香以及酸菜的清香瞬时飘逸了出去。小皓凝眼巴巴地跟在赵美菊屁股后面,时不时探出个小脑袋询问:“奶奶~面面森么时候才能煮好吖~安安肚肚饿啦!”
      赵美菊煮饭的时候比较专心,向来是不爱搭理别人的,敷衍地回应孙女:“等煮好了就煮好了。”
      小皓凝严肃地点了点头,回到院子里跟同样翘首以盼的哥哥们表示:“奶奶说,等煮好的时候就煮好啦!”
      荡荡:……
      浩浩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呀!”
      “对吖!”小皓凝笑得眯眯眼,方晓玫看着她就喜欢,忍不住蹲下来问她:“安安,可以让姐姐抱抱你吗?”
      小皓凝歪着脑袋想了一下,然后像个旋转的小陀螺一样转进了她怀里:“好的吖~姐姐长得漂酿,安安想让姐姐抱抱!”
      她人小,身子抱起来又软又暖,身上带着一股小朋友专属的奶香味,让方晓玫心头一角不自觉地柔软下来:“安安长得也很漂亮!以后一定会长得比姐姐好看很多很多的!”
      方晓玫和小皓凝讲话的时候,总忍不住把声音放轻放柔,很是有亲和力。
      一旁还在对第一个即将完工的竹陀螺精打细琢的李德厚听着,心头突然冒出个想法。
      李德厚:“听说方知青的父母之前对你有点误会,不知道县里的解释文件有没有送到你父母那边儿了,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吗?”
      他算是长辈,又问到近况,方晓玫自然讲得清楚一些:“不用不用!叔,之前县里已经托大队送了文件回去,我爹娘之前压根没收到处分文书,当时一看到就给我写信来着……大队上的乡亲们最近也对我很是友好,我过得挺好的,多谢叔惦念我了。叔也不用叫我方知青,多见外啊,叫我小方就成。”
      “嗯。”李德厚放下工具,“小方啊,我们大队上最近盖了个学校,还缺老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来我们大队小学教书啊?”
      “!”方晓玫瞪大眼睛,“叔……”
      这年头,谁不想当老师啊?方晓玫敢打包票,读过点书的人一定都想当老师!莲花大队比较穷,盖不了学校,但他们那边的知青都能为一个教师推荐名额争抢起来,这就很能说明教师的受欢迎程度了!
      方晓玫本来是来道谢的,结果留下来蹭了顿饭不说,竟然还碰巧了这种好事!原来这就是苦尽甘来吗?
      李德厚是真觉得这姑娘合适,既有学识,对待孩子也很有耐心,这不,他家这三小只,他这个当爷爷的待半天都能腻,方晓玫竟然能跟他们处得这么好。看方晓玫没说话,李德厚还以为她不愿意:“小方啊,虽然我们这边儿的学校只是大队上盖的,但我们设施是非常好的,别说公社上了,就算是跟县里头比,我都不觉得我们学校哪不好。学校新盖的,招生也不知道怎么个情况,但我们大队的孩子都非常懂事,还没几岁呢就愿意出来帮家里人干活,不会闹腾你……”
      方晓玫感动得眼泪汪汪:“叔,我自个儿是愿意来当老师的!”
      李德厚原本见她要哭不哭的,还以为她不愿意呢,这下欣慰地点点头:“那我就替我们大队的孩子们谢谢你了,方老师。”
      方晓玫笑起来。
      李德厚:“不过该说的我还得和你说清楚。我们这个学校既然属于大队,那咱们就不给工资的,每天给工分。至于你的户籍,我们想办法从莲花大队那儿给你转过来。”
      方晓玫点头:“都行的!”
      经过上回那件事,王改旧也不能当大队长了,新的大队长对知青们并不友好,方晓玫原本还想着怎么在新大队长底下讨活干,现在遇到这种好事,她自然开心得不得了。
      李德厚则是因为解决了心头上一桩大事而感到轻松。三小只不知道大人们在说些啥,但都很乖巧地坐在小椅子上没有吵他们。
      赵美菊从厨房里探出个脑袋:“老头子,过来帮忙!”
      李德厚“诶”了一声,起身进去帮赵美菊端面。酸菜面的酸汤味道让人食指大动,几个小孩都忍不住咽口水啦。看着就劲道的面条裹在汤汁里,上面码着整整齐齐的空心菜和香肠,方晓玫和几个小孩子的碗里还有一个煎得香酥酥的荷包蛋。
      李德厚的芭蕉扇子扇啊扇,心里越想越乐。
      这日子,可真舒坦啊!
      -
      第二天是月半,也就是中元节,他们这儿是七月十五过,别的地方可能是七月十五前后过节。
      一大早,赵美菊就起来折腾那些祭拜的东西了。昨儿做的饺子和芋头卷最后还是炸了起来,不然大热天的,放一夜就坏了。今儿起来做了烤鱼,又炒了一碗米粉,焖了一盆红烧肉,再加上从山里摘的果子,赵美菊就带着小朋友们去祖祠了。
      李向阳他们得晚上才能到家,赵美菊想了想,反正现在李德厚在大队上也不是个官了,就打算带着孩子们直接去公社那个家团圆,还省得几个小辈下了班还得跑来跑去。
      她问了一圈,小孩子们都举双手双脚赞同,尤其是小皓凝,把手举得老高,特别激动:“要!安安要去两层楼的那个家!安安要找小顾!”
      赵美菊失笑:“平时咋没见你惦记人家?就会嘴上说说!”
      小皓凝摇头晃脑地表示不赞同:“才不四呐!安安是心里想小顾吖!”
      祖孙俩你来我往,结果李德厚不当村官了还有别的事:“老婆子,咱要不就不去了?我明儿要去个地方。”
      赵美菊抬眼瞧他:“去哪啊?”
      李德厚:“有个老朋友,要离开建川了,前两天让人给我送了个信,说现在在县里。咱都这把年纪了,以后也不一定见得到……”
      李德厚之前不是兴元大队的人,赵美菊和他在一起过日子这么多年,也没问太多他过去的事儿,但还是知道他有几个朋友,被带到比较穷的大队上关牛棚里的。
      男人有男人的事,她没干涉:“行,那今天还是等阳子他们回来。”
      结果中午的时候,还没等到小辈们回来,先等来了一个有过一面之缘的人。
      赵美菊正帮浩浩缝衣服呢,听到外面小孩子叽里呱啦的声音,不一会儿他们就跑了进来:“奶!外面有个叔叔,说要找人!”
      她走出去一看,竟然是吴勇杰。
      赵美菊笑着把人领进来:“勇杰来啦?今儿月半,家里不忙啊?可真不巧,阳子他们还是在公社里上班呢,不过晚上就回来了。”
      吴勇杰跟着赵美菊走进主屋,李德厚见人进来了,招呼他过来:“来泡茶啊。”
      吴勇杰笑着跟俩长辈打过招呼:“叔,婶子,我这次来啊,不是来找阳子的,是来找婶子的!”
      “找我?”赵美菊惊讶,“啥事啊?”
      吴勇杰:“是这样的,婶子还记得上回和我一起来大队上的那两人不?”
      赵美菊斜他一眼,小声说:“那哪能不记得,县里领导啊!你当你婶子我老到这个程度了?”
      吴勇杰忙告饶:“哪有哪有,婶子这么年轻,我叫声姐都说得过去。婶子对他们有印象我就好说了,其实我这次来,也是那两位拜托我过来的。上回我们走了之后,他们又去了别的大队上接了几位老人家到县里住着,老人家德高望重,可惜前几年吃了好些苦。两位领导吃过婶子做的饭,觉得婶子做的饭无人能及得好吃!这不,就想着让我过来跟您商量一下,看婶子您愿不愿意过去县里,替几位老人家做点好吃的……”
      赵美菊:“?”
      她有些兴奋地搓了搓手掌:“俩县领导真这么说的?他们真说我做的饭特别好吃?”
      吴勇杰点头,非常肯定:“那当然啦!两位领导回去后还天天想着婶子做的那几道菜呢!人都说了,国营饭店的大师傅都比不上婶子的手艺,不然能让我大老远再过来请您一趟吗?”
      赵美菊最喜欢人家夸她厨艺精湛了,当即就点头答应了这件事,连人家是谁住哪靠不靠谱有没有酬劳都没问。还是李德厚耐着性子把这一桩桩都给问了清楚。
      吴勇杰:“叔,婶子,你们放心,我是阳子同学,哪还能骗你们啊?再说了,叔和婶子也跟两位领导打过交道,凭你们的眼界,应该也知道他们不是那种不三不四的人。不过咱跑这一趟吧,确实是辛苦婶子,所以人领导说了,不能让婶子吃亏,到时候吃和住都是他们包了,还给您点辛苦费……”
      李德厚皱眉:“包吃住?听着还得好几天啊,这还得在那边待着不能回家?”
      吴勇杰:“是这样的叔。几位老人家住在县里,身体又不好,不太能走动,如果婶子住在家里的话,每天奔波来奔波去得累啊,人领导是说婶子可以住那里,人家安排住的地方。当然,如果婶子不爱住县里也成,就是会辛苦些……”
      赵美菊心里早就同意了。她对这个吴勇杰和上回俩领导印象都非常好,再加上她和李德厚都是认识这几个人的,不怕过去会被折腾得够呛,自然就答应了。
      不过她确实有些好奇那些老人家:“那些老人家,都是什么来头啊?”
      吴勇杰也不知道能不能说这些事,最后还是打了马虎眼:“他们也都是苦命人啊,不过老人家心地都很善良,婶子去了就知道了。”
      正巧明天李德厚也要去县里,几人就约定明天出发,到时候吴勇杰会来大队接赵美菊,领着赵美菊过去。
      晚上李向阳他们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提议到:“咱家还没有一起去县里逛过,要不趁着这次机会,咱带着浩浩荡荡安安一起去县里长长见识?玩俩天也好,反正我们最近有两天休息。”
      赵美菊:“人家只说了要安排你娘我住的地方,你拖家带口的过去住哪啊?吃啥啊?你是又赚大钱了啊?这么有钱咋没想着给你爹你娘多孝敬孝敬啊?”
      不过这次,江德许和李德厚也觉得可以带孩子们去县里走走,孩子们还小,最近又一直待在大队上,都没怎么出去玩过。李向芯则是懒得在大热天的时候走来走去,赵美菊是觉得一家人过去,人家少不得要招待他们一番,多麻烦人家啊。
      主屋里因着要不要拖家带口去县里展开了一场辩论,林萍没啥主意,就带着三孩子去后院的大水缸里捞鱼,晚上可以炖鱼汤。
      不常在大队上住,都不记得家里的物件摆在哪里了,还得小皓凝提醒,林萍才找到了捞鱼用的小网兜。
      这网兜边边破了一些,不过捞大鱼还是行的。小皓凝亦步亦趋地跟着娘走,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娘捞鱼。可惜林萍捞鱼技术非常不好,不是让鱼从旁边游走了,就是鱼太小,从网兜的破洞里溜走了。
      小皓凝睫毛扑闪扑闪的,声音清脆:“鱼!什么鱼……”她想说一个词,大人们教过她,不过她忘了。
      浩浩贴心地帮她补充:“黑鱼?”
      小皓凝想了一下,不是这个词。
      荡荡:“草鱼?”
      小皓凝坚定地摇摇头。
      林萍看他们那么努力在想,也忍不住参与进来:“安安是不是想说妈妈在捞鱼呀?”
      小皓凝苦恼地摇摇头。
      她左手托着右手,右手托着脑袋,苦思冥想。突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安安想起来啦!”
      “是no网滋鱼!”
      一大二小三个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