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暮色渐浓,随着最后一名香客离开城隍庙,热闹了一整天的城隍庙彻底安静下来。早在门外等候多时的李姗姗和张芸跟着其他青州灾民一起涌进里面,大家开始从供桌上抢吃的。李姗姗仗着人高手长,抢下三块绿豆糕,分给张芸和吉婶一人一个。她们找到一块空地毫无形象地坐下开始吃,几下便把绿豆糕全吃完了。李姗姗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摸摸肚子发出一声长叹“根本没吃饱啊。”
      吉婶听了问道:“姗姗,你今天没去粥棚领吃的吗?”
      一提起这个,李姗姗的嘴立刻撇了起来,抱怨道:“别说了吉婶,今天早上他们在粥棚里发的那个馒头跟石头一样硬,一闻还一股馊味,这样谁能吃的下去?还有晚上发的粥,一碗一共看不见几粒米,简直就跟喝水一样。”
      张芸听了在旁边默默跟着点头。
      吉婶疑惑道:“是吗?我感觉那个馒头还挺好吃的。”说着她又笑了笑:“可能你们以前吃的东西太好所以才吃不惯吧,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有东西吃就已经很好了。”
      李姗姗听到吉婶的话不禁一噎,心里感到有些羞愧,连忙解释道:“吉婶,我不是这个意思。”
      吉婶理解地点点头:“我知道,你不用放在心上。”
      李姗姗见状只好闭上了嘴巴。就在这时,从外面匆匆走进来一个人,径直奔阿良而去。阿良看到他以后,立刻停下了吃东西,隐晦地扭头朝她们这边看了一眼,然后便带着那个人往后面去了。
      李姗姗正好注意到阿良那个充满警惕的眼神,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等他们转身走后,李姗姗指着他们离去的身影问道:“吉婶,那个人我没见过,是阿良的朋友吗?怎么这么晚了他还来找阿良?”
      吉婶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语气变得奇怪起来,含糊道:“嗯……没错,他是阿良的朋友,他找阿良应该是有什么话要说吧。”
      闻言,李姗姗和张芸不禁交换了一个眼神。见吉婶一副不想多说的样子,李姗姗于是没有再问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
      此时距离她们从皇宫里逃出来已经过去了七天了,这七天,她们一直待在城隍庙里,现在已经和原本住在城隍庙里的几十个青州灾民们混得很熟悉了。除了一直对她们不冷不热的阿良以外,剩下的人都对她们表现得很友好。经过交谈得知,他们在逃难以前都是一个住在村子里的人,因此关系相处得都十分融洽。对于来历不明的李姗姗和张芸,他们不仅同意让她们留在城隍庙,还给她们吃的,这让李姗姗和张芸十分感激。
      如果说唯一让她们有些在意的地方,就是那些青州人似乎正在计划要办什么事情,李姗姗和张芸经常能看见阿良他们背着她们在一起商量,而每当她们忍不住好奇问吉婶时,吉婶都是一副支支吾吾的样子不肯告诉她们。这不禁让李姗姗和张芸想起他们第一天来城隍庙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几十个人好像也是在庙里正商量着什么,当她们被发现以后,阿良还很紧张地问她们有没有听见什么。
      李姗姗和张芸直觉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但她们一点也打听不出来,这让她们感到十分不安,甚至产生过要离开的念头。然而除了城隍庙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收留她们,她们只好继续留在这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李姗姗和张芸刚开始住在城隍庙里时还很担心这里的主人有一天会到这里把她们全都赶出去,然而这一天一直没有出现。后来她们问过吉婶,才知道原来自从青州发生旱灾以后,大量青州灾民涌入皇城,这其中只有少数人投奔到了亲友家中或者在当地找到了活干,剩下像大多数像吉婶阿良这样的人都无依无靠只能在城中四处游荡。朝廷担心他们一直这样没有地方住会激化矛盾,引发冲突,于是便下令皇城中的各佛寺庙宇天黑之后允许青州人在里面留宿,吉婶他们这才得以住进来。在李姗姗和张芸来之前,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半年多的时间了。
      当李姗姗得知吉婶已经在这里住了半年多以后感到十分震惊,她愁眉苦脸地对张芸道:“我们不会也要在这里住这么长时间吧?我不要!我要回去!”
      张芸反问道:“你以为难道我不想回去吗?可是我们现在连胡明都没有找到,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怎么回去?”
      李姗姗顿时无话可说。吉婶已经让其他人帮她们找胡明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胡明就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始终找不到他的踪影。吉婶跟李姗姗和张芸说胡明也许已经离开皇城了,这样的话她们就不可能在找到他了,李姗姗和张芸听了以后顿时感觉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忍不住在没人的地方哭了好几次。
      李姗姗和张芸并不知道的是,此时距离她们见到胡明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然而随着胡明的出现,她们也即将卷入一件危险的事情当中。
      近来随着景帝封妃的消息传开,民间上香求姻缘的热情高涨,来城隍庙的香客比平时多了好几倍。为了不打扰香客正常上香,李姗姗和张芸经常和吉婶他们一起在外面待很晚才回来。不过对此她们并没有什么怨言,因为香客多了以后,供几上供品也跟着多了起来,甚至有时候多得盘子里装不下,都堆在了桌子上。等晚上香客全都走后,这些供品就全都便宜他们了。
      住在城隍庙里的青州人大多数都是成年人,只有一个七岁的男孩阿牛是跟着他娘李嫂子一起来的,因为旱灾吃不饱饭,整个人个头小小的,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样子,十分惹人怜爱。在城隍庙里,阿牛受到了所有人的宠爱。无论老的少的都喜欢逗他玩,就连对谁都冷冰冰的阿良,见到他都会露出笑容。李姗姗和张芸也不例外,在和阿牛熟悉了以后,她们经常在晚上给阿牛讲睡前故事,每到这时,阿牛都会缩在李嫂子的怀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们,亮晶晶的充满了向往,直到他睡着了以后,李姗姗和张芸才会去睡。
      不同于其他人白天都是被迫离开城隍庙,阿牛很喜欢到外面去,因为他刚住进城隍庙不久就在附近认识了几个和他同龄的孩子,孩子不像大人那样看重身份之别,他们很快就厮混在一起,每天都玩得很晚才分开。
      对此,城隍庙里的其他青州人都是非常高兴的,虽然他们自己在皇城遭到了很多人的白眼,但是他们的孩子却被那些人的孩子接纳,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安慰。
      然而这天晚上李姗姗和张芸从外面回到城隍庙的时候,却看见庙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劝都围在一起,表情十分难看,有个别脾气不好的人已经开始骂了。
      李姗姗和张芸走到人群中,发现李嫂子正抱着阿牛哭成一团,阿牛瘦小的半边脸上出现一块很大的淤青。见状,李姗姗倒吸了一口气,连忙蹲到阿牛身边问道:“阿牛的脸怎么了?是不是不小心撞到哪了?”
      当即有人啐道:“什么撞到哪了,阿牛的脸是被人推的。今天阿牛出去找那帮小孩玩,有一个小孩的爹知道阿牛是从青州来的,就不让阿牛再跟他的孩子玩了。阿牛不肯辩解了几句,惹得那个人不高兴了,那个人就推了阿牛一把,阿牛的脸磕到了墙角上当场就青了一大块。那个人看见以后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说就走了,阿牛就自己一个人哭着回来了。”
      里姗姗和张芸听了顿时愤怒起来,张芸道:“怎么会有这么可恶的人!他一个大人怎么能跟小孩子动手?他难道不会感到羞愧吗?”
      “羞愧?怎么可能?他一定是看阿牛是从青州来的所以才故意这么欺负他,他觉得他就算打了阿牛我们也不敢吭声。”
      李姗姗闻言不禁想起她们当时跟吉婶一起在路上走时的遭遇,心里一股邪火控制不住地冲了上来:“这是什么道理?难道阿牛是从青州来的就要受他们欺负吗?”
      张芸轻轻用手碰了碰阿牛淤青的地方,柔声问阿牛道:“疼吗?”
      阿牛点点头,然后委屈巴巴地问道:“姐姐,我以后是不是都不能找他们玩了?”
      张芸看着阿牛稚嫩的眼神,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不禁感到一阵心疼。其他人听到阿牛的话,更是直接炸开了:“他们这些本地人平时瞧不起我们也就算了,现在连孩子都排挤,真以为我们青州人住在庙里就是泥捏的任他们欺负吗?”
      “如果不是因为青州发生旱灾,我们怎么会流落到这里?他们以为我们愿意来这个地方吗!”
      “青州的旱灾为什么会这么严重?还不是因为朝廷那些狗官害的!旱灾早在去年就发生了,可是青州的狗官却为了一己私利选择瞒报,后来更是把朝廷拨来赈灾的粮食卖了换钱装进了自己的药包。当初青州饿死了多少百姓?我们这些人能够从那里逃出来已经算是命大了!”
      “命大有什么用?到了皇城人家看你就像看过街老鼠一样,我们每天照样吃不饱饭,而且晚上只能睡在这里。中秋节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天越来越冷,我们还要在这里待到什么时候?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朝廷说会修建河道引其他地方的水来解决青州的旱灾,可是已经过去半年了,河道一直没有开挖,他们究竟想拖到什么时候?”
      “当然是拖到我们这些人再死一批呗,咱们这里还好,城里其他跟我们差不多同时来到皇城的人因为得病已经死了不少了,全都被官府的人拉到城外的乱葬岗埋了。”
      “太卑鄙了,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让他们的诡计得逞!”
      “急什么?阿良不是说了吗,再过几天,我们就能让这帮贪官昏官见识到我们的厉害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