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情忧 ...
-
佘尽欢驻足李府时,她猜对了,李清照正与王氏在闺房内饮酒谈心。
李清照跟佘尽欢说过,她娘也很喜欢喝酒,不过为了他爹,才克制一番。
在心爱之人面前,总是注意形象的。
但佘尽欢跟李清照说:也有不一样的,彼此相爱的,可以将对方可有可无的缺点视为特别,并陪对方一起,这是独属于两个人的世界。
李清照觉得有道理,因为佘尽欢可以陪她饮酒。
要知道佘尽欢如果不是特殊场合不得不喝酒,否则滴酒不沾。
可是在自己酒瘾上来时,嘴上说着不让喝,可到最后都会陪自己喝,这是不是独属于她们两个人的世界呢?
“照儿,你长大了。”王氏微醺,看着自己的女儿亭亭玉立,落落大方,更是赏心悦目。
“娘,我都十八了,早就长大了。”李清照好笑地看着王氏。
“傻女儿,不一样的,我可晓得一年前的你可不会有这么多小心思,一个人藏着掖着,不告诉为娘。”
王氏怜爱地抚了抚李清照的发尾。
在娘亲面前,李清照的隐藏无可遁形。
“娘,为什么这么说我?”李清照知道自己不一样了,但一直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
“你啊!”握住李清照的手,“一个人的眼睛在没有防备的人面前,总是会透露出原本的情绪。”
王氏直视李清照的眼睛,“照儿的眼睛没有那么清澈了,多了女儿家的忧愁,所以为娘才说你长大了。”
李清照也看向王氏的眼睛,“眼睛……”
而李清照看到王氏的眼中,是有一种让自己温暖的感觉,慈爱舒服。
“娘,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李清照也终于说出了困惑自己的问题。
王氏笑了笑,喝了一点酒,“不好定义的,爱呢,可以是执着,也可以是放手,这些都是爱的表现。”
“就像我爱着你爹,所以愿意为他生儿育女,为他打理家务,他爱我呢,有时候,我会娇气,他纵容我,我生气的时候会逗我开心。”
李清照笑了出来,“是不是爹不准娘喝酒,但偷偷喝,爹还得照顾你,宠着你,伺候你。”
“他啊,他怕我年纪大了,喝酒伤身,才强制克制我的,但我呢,挨不住的,跟你这个小酒鬼一样。”
“哪怕他知道我喝了酒,顶多说两句,然后还陪着我喝几杯,就不允许我喝多。”
李清照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和佘尽欢,“这就是纵容吗?”
“这是爱。”
“嗯?”
“爱都体现在细节里,得用心感受。”王者瞧着女儿怔愣的模样,语重心长。
李清照缓缓点头,像是在消化王氏说的话。
“那我爱她吗?”其实是想问怎么知道自己爱一个人。
王氏懂女儿在说什么,“你在问自己爱不爱的时候,最起码,你是不讨厌的。”
“嗯。”
王氏定定看着李清照良久,“照儿,你心里都清楚了不是吗?”
是啊,李清照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呢,只是不想承认罢了。
她与佘尽欢的差距何其之大,一个颇有些名气的女词人,一个确实手握权柄的长公主,何况两个人还是女子。
她处庙堂之高,心怀家国天下,而自己安于一隅,只求安稳一世。
能够做自己所想,行自己所愿,这一生便也够了。
可自己竟然会对一个女子心生爱慕之意,就算李清照再思想超前,也从未想到自己会爱上一个女子。
自己到底该如何?她无从知晓。
母女两人不敢喝太多,李格非的权威还是在的,喝太多酒确实不太好,都有所克制。
一个是为了不让丈夫担心,一个是怕自己酒后吐真言。
“娘……我……”李清照无从出口,难以启齿。
看出了李清照难受,王氏安慰道:“照儿没有违法乱纪,没有违背伦常,就不要害怕,你可是看了哪个小子?”
李清照听到“伦常”二字,感觉心口闷得厉害。
摇头,咬唇,脸色并不好看,“没有,没有看上哪个小子。”
王氏可以肯定自己的女儿有了喜欢的人,可是那人似乎并不能说出来,想想自己女儿经常不走寻常的举止,不会真的违背常理了吧?
王氏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这可不行啊,试探道: “在承铃宫认识的?”
李清照不作答,那便是默认,“是已经有家室的男子?”
李清照皱眉,“娘,不要乱说。”
王氏更加提心吊胆了,“难道是……太监?”
“娘,你胡说什么呢!”李清照被自己娘亲的猜测气笑了,但心里的那种负重感更加强烈。
无一例外,算是男子,谁会想到是一个女子,自己都没有料到。
王氏见此,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照儿怎如此不敢言,对方位高权重,也没听说哪个官员年纪轻轻位高权重的啊?”
停顿了一下,想起了自己的偶像,“哦,长公主算一个。”
李清照心跳漏了一拍,随即王氏说道:“可长公主是女子啊,而且位高权重,可惜了。”
心里苦涩蔓延,自嘲一笑。
“是个小官?还是人家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总不能有人看不上我家照儿吧。”
……
王氏越猜越多,李清照已经听不下去了,“娘,娘,爹想你呢,快去吧。”
“他肯定在书房呢,明天有长公主主持的会议,他可看中了,不能有差池。”
“那不就是了,他要你这个贤内助在一旁,事倍功半的,娘,去吧!”李清照听到又是长公主,心情郁闷。
“行了照儿,女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是正常的,你回来,是想冷静冷静,看看自己的心,对吧?”王氏关心道。
李清照低低地点头,“也是想回来看看你们。”
王氏拍了拍李清照的肩膀,“记住,无论如何,我和你爹都会站在你身边,不用怕。”
“娘能够找到自己所爱之人,也希望我唯一的女儿,能够得到终生幸福,与另一半,白头偕头。”
李清照的眼睛,已经有些泛红了,“知道了,娘。”
“那娘去看看你爹了,不要把自己闷坏了,还可以叫上几个府丁,去外面走一走,知道吗?”
“嗯,谢谢娘。”李清照泪光闪动。
“傻女儿啊!”
李清照关上了门,喝过酒的脑子感觉清晰又混沌。
怎么有种身处水深火热的困窘?
后仰的头看世界,都是颠倒的,可也并没有因此换了事物,她清楚本来是什么样子,印象已经根深蒂固。
“倒过看来,还是这样,逃避了,永远也不会有答案……”李清照喃喃自语。
第二日,文武百官上朝,这一日很特殊,是在皇宫用的膳,为的是接下来的会议,大臣有体力去应对。
这一次的会议与以往有所不同,之前的会议是每七天举行一次,会议人员由长公主根据重点内容聚集相关官员来开此会议。
而这一次时隔将近一月才举行会议,所议之事颇多,涉及范围颇广,所以这场会议进行的时间也会相应漫长,是一场硬仗。
这场会议由长公主主持,因会议的特殊性,皇帝偶尔也来看看,但绝不干涉。
这一次的会议连太医院都参与了,可见规模之大。
集能殿上,百双眼睛齐齐望向上首而坐的紫袍滚边的佘尽欢。
明明是一个女子,却有睥睨天下的威严气场,但又不仅仅是居高临下,眼里还有包容万物的光芒。
所有人都被无意识的吸引,只要她站在那儿,她就是焦点。
文武百官深知一点:长公主殿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她有女子的柔肠敏睿,也有不输男子的计谋狠绝,这就是她慑下之能。
“谁敢震百官威,唯有公主殿下”这是当今皇上亲口所说,不为别的,实事求是。
因为佘尽欢,那些百官是心悦诚服的,特别是西夏一战后,佘尽欢的声望无人可与之匹敌。
任何一个地方从来不缺乏阴谋论,有人居心叵测地说:“邠国长公主,很有可能是下一个武则天。”
皇帝当下自然一笑了之,但是却也入了某些在意之人的耳朵。
端王赵佶,盼了多久的帝位,怎么可能让给一个女人,让她得了便宜?
之前赵佶一直不把佘尽欢放在眼里,甚至看得比李清照还低,因为李清照最起码词写得厉害,而佘尽欢文不成武不就。
可后来她的能力显露无疑,这让赵佶不得不放在心上,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认为,佘尽欢的权力和能力都是赵煦给的,只要赵煦没了,她也是一个无用之人了。
他的猜测不得不说,确实有些道理,甚至连皇帝也这么认为。
这次会议一直到夕阳落下,夜幕降临才得以结束。
众人却有疲惫之色,但每个人都是心满意足的,像是得到了一种能量的灌冲。
养分吸收充足,是一个人最健康的基底。
“唉,如果介甫能够看得到,他该是欣慰的。”著名诗人苏轼感慨着。
介甫,王安石的字,先帝时期改革先锋第一人,只可惜以失败而告终。
“谁说不是,这个盛世当如你我所愿,王大人也能含笑九泉。”宰相章惇看着鱼贯而出的百官,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色。
“是啊,介甫也是生不逢时。”
“当年你们可以是政治死敌啊,谁又知道你们也曾把酒言欢,谈笑风生。”章惇摸着自己的胡须,老神在在。
苏轼眼里透着惋惜,“就如长公主所说,政治立场不同,不代表对错,都是希望百姓安康,大宋强盛,只能说当初的我们太激进了。”
苏轼停止了一下,“当初我与章丞相不也是吗?长公主怎么说来着,啊,对,那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政治环境。”
“哈哈哈,该回去了,我家夫人还等我回去咯。”章惇迎着一点点的余晖踏出宫门。
苏轼看了良久,“本官还有我夫人做的菜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