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家的初体验 ...
前言
程楚靓和她的妹妹们是父母与国家政策“斗智斗勇“的产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截止至二零零八年高考的前两周,程楚靓还是以程祖亮的身份存在于程家的户口本上。而在千禧年人口普查前,程家的户口本上也不存在程楚怡与程楚梦的名字,简单的说,她们就是黑户。
一九九五年
1 石狮子
程楚靓对家的记忆开始于一九九五的农历二月初六,她清晰地记得自从那天被父亲接回家里开始,她就再也没有寄居在它处。而她对父亲最早的印象也是那个骑着二八大杠驼着她辗转至各个姨母的家中的男人。
程楚靓觉得那天的父亲,就像踩着五彩祥云的孙悟空一样,是一个拯救世界的盖世英雄,至少在她眼中是这样的。
跟以往所有寄居在三姨钱秀芝家中日子一样。那天早饭过后,表哥杜志华与表姐杜红燕、杜红霞都上学去了。钱秀芝在厨房里面刷锅、洗碗,程楚靓在看西游记,尽管电视机是黑白的,但她看的依然津津有味。在广告的间歇期,她听到一阵阵由远而近的吆喝声“卖小鸡啦,卖小鸡啦……”
出于好奇,她就跑出去了,这时候,钱秀芝刚好结束了厨房的工作。
“电视还看吗?要看的话,你自己在家看,好吧?我去看看小鸡怎么卖的!”
“不看了,我跟你一块去看小鸡!“
钱秀芝关了电视机后,带着程楚靓就出门了。
果然,胡同里面聚满了要买小鸡的人。
贩货郎卸下自行车后座上载满小鸡的两个大笼子,将那些毛绒绒的小鸡,一个个小心地放在了竹篾编成的簸箕中。这些小鸡仔煞是可爱,程楚靓瞬间被眼前的小鸡吸引住了,黄色的绒毛像是被染色后的棉花一样。
“奶奶,你买几只吧!”隔壁邻居家的大伟仰求他奶奶道。
“不买,还不如买鸡蛋,买了每天都得给它们铲屎!”
“不,我就要,我就要!”大伟在地上边打着滚儿,边叫嚷道。
大伟的奶奶最终拗不过他,只好买了两只。
“楚靓,你看,我家有小鸡了!“大伟炫耀道。
程楚靓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可爱的小鸡,心想要是三姨也能买一些就好了。
眼见买的人多,街坊邻居一番讨价还价后,卖货郎同意将小鸡的价格降低一些,最终钱秀芝也买了6只。
“三姨,小鸡是不是要吃小米呀?”
“对呀,我们靓靓怎么这么聪明,都知道小鸡要怎么喂了!”
“三姨,因为我刚才看见卖小鸡的大伯的车子上的袋子里有小米了”
“真是一个聪明的丫头,以后这几个小鸡交给你来喂,可以吗?”钱秀芝的婆婆道。
许是这边比较热闹,钱秀芝的婆婆也从老院子那边往这过来了。钱秀芝夫家姓杜,杜老太太嫁过来的时候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杜光宗,小的叫杜衍宗,三姨夫便是杜老太太的小儿子。杜老太太的丈夫和大儿子一个死于纷飞的战火下,一个死于一场大病。她一个人拉扯着杜衍宗长大,杜衍宗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巧手,一手利索的木匠活,让杜家的生活过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如今即使自己的小儿子成了家,杜老太太也仍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她觉得自己目前的身体仍然爽利,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倒不必麻烦儿子和儿媳。
“杜奶奶,您来了!”程楚靓快速的跑到杜奶奶身边。
“好丫头,给!”杜奶奶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把糖。
“妈,你就别惯着她了,这些糖留着你自己吃吧!”
“给靓丫头吃吧,放在我那里也没有人吃。”
“谢谢杜奶奶!”
“只谢谢奶奶吗?”杜奶奶打趣地问。
“等我长大能挣钱了,以后也给你买好东西吃!”
“真是长了一张好嘴!”钱秀芝笑道。
钱秀芝把小鸡安顿好之后,就下地干活,程楚靓就跟着杜奶奶去街坊邻居家串门了,临近晌午的时候,杜老太太因为要给几个孩子做饭,便回老院子了。因为是在隔壁的大伟家玩耍,杜老太太倒也放心。一来,程楚靓比较懂事;二来,大伟虽然娇生惯养了些,却也不会和程楚靓打架。
玩累了,程楚靓便回家了,到家里的时候,看见表哥和表姐他们都在家,就高兴地跟他们说道“志华哥,燕姐,霞姐,三姨买了小鸡了,可好看了!就在厨房地上的簸箕里呢!你们快去看呀”
“有啥好看的,不就是鸡吗,少见多怪!”杜红霞道。
“真的好好看的!不信,你过来看看!”程楚靓说完飞快地像厨房跑去。
“哎呦,哇……”一声惨叫后,厨房传来了程楚靓的哭声。
杜志华、杜红燕听到哭声赶忙往厨房跑去。
只见程楚靓的衣服和裤子上沾满了泥土,右手的手掌上在流血,双眼通红,泪水混着来不及擦拭的鼻涕一起流了下来,眼睛正盯着簸箕里面的小鸡。
“怎么了,这是?摔倒了?快过来,让表哥看一下手碍事不碍事!”说着,杜志华赶紧把程楚靓拉过来,检查她手上的伤口。
“应该是被竹篾扎了一下吧?还好,扎的不深,走我给你包一下!”杜志华,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把程楚靓给抱走。
程楚靓一边扭头看向放小鸡的簸箕,一边挣扎叫喊着“小鸡,小鸡!”
“小鸡看过了,很好看的!我们包扎好再看,好不好?”杜志华哄道。
程楚靓一边啜泣,一边仍哭着挣扎道“小鸡,小鸡……”
“有啥好看的,赶紧去包一下!不然,等俺妈回来后,又以为我在欺负你一样!”见程楚靓仍在尝试着挣脱杜志华的怀抱,慢慢走过来的杜红霞没有好气道。
“楚靓,你是不是想说,看看小鸡有没有事?”杜红燕一向细心,她顺着程楚靓的目光看向簸箕里面的小鸡,发现有一只小鸡的状态不太好,走路一瘸一拐的。
只是她还没有来的及说话,便听到妹妹杜红霞的声音“你还怪小鸡,我都没怪你,小鸡可比你强多了!”杜红霞没好气道。
“哥,刚才楚靓应该是被门槛绊倒后把手按在了装有小鸡的簸箕里面,手被簸箕里面的竹篾划伤了!有一只小鸡,应该是被她压了一下!”杜红燕道。
“红霞,怎么说话呢!”杜志华道。
“我怎么啦?我说的不对吗?她可不就是比不上鸡!”
“你闭嘴!”鲜少发怒的杜志华,冲杜红霞吼道,并伸手要打她。
“你竟然要打我?你竟然为了外人要打我?”杜红霞哭着叫道“天天吃我们的,喝我们的,一年到头咱妈还得给她做新衣服、新鞋,都没我的!”
“家里是缺你的吃的了,还是缺你的穿的了?跟一个小孩较什么劲?”杜志华道。
“哥,你少说两句吧!红霞,这件事就是你的不对了,小姨家里困难,我们作为亲戚,也没啥能帮助他们的,也就是让楚靓在这躲避一下而已,况且小姨对你不好吗?以后,这话再也不要说了!”杜红燕道。
年幼的程楚靓虽然不知道表哥、表姐他们因为什么争吵,但这一切好像都是她的错。她好想像别的孩子那样,好想可以像二表姐那样随时可以发脾气,好想离开这里,可是她哪里也去不了。表哥、表姐这样一吵后,她瞬间憋住了哭声,只无声的流泪,只是泪流的更剧烈了。
“哼,就是没人要,才会到处送来送去!”杜红霞愤愤地离开厨房去了堂屋。
“哥,你不要理她了,她一会就好了,就是犟!”杜红燕继续说道“楚靓也不哭了,好不好?等晚上放学的时候,我给你带糖人吃!”
“嗯”小孩子的就是好哄,听到糖人后,程楚靓虽然止住了眼里的泪水,但心理还是感觉难受,多少年之后,她才知道那中感觉是寄人篱下的心酸。
“楚靓,走,表哥带你出去看看奶奶有没有把饭做好!”
程楚靓刚跟着表哥出门后,就碰见隔壁的大伟。见程楚靓眼睛红红的,大伟把他手中的玩具给了程楚靓。
“大伟真是好孩子,你和楚靓玩吧!”杜志华看着程楚靓与大伟玩起来,不一会就破涕为笑了,也就放心了。因为一会还要上学,他就跟程楚靓说,他先看看奶奶有没有把饭做好,一会回来找她。
程楚靓点了点头,杜志华就离开了。杜志华刚离开,大伟家的饭就做好了,大伟的奶奶让程楚靓留下来吃饭。由于刚才二表姐的话,程楚靓觉得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的,于是,她就离开了。
表哥还没有回来,她不敢一个人回家,就只能蹲在门口旁的地上,画圈圈。
2 绿柳子
“二妞,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啥呢?”
程楚靓寻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戴着帽子的男人骑着自行车向她这边驶来,而那个骑着自行车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大年初二后再也没有见到的父亲。
大年初二的那天,父亲驾着骡子车,载着母亲、姐姐、妹妹和她去外婆家走亲戚,那天她玩的太累了,就睡着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然处在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哭着喊着找爸爸和妈妈,只是任凭她把嗓子哭哑了,也还是只能呆在三姨家。
“吵死了!烦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堂屋的里间传来二表姐杜红霞的声音。程楚靓瞬间停止了哭泣,任凭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她好像突然明白了,饶是她哭破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她也不能见到父亲和母亲了,在别人的家中,她是不能轻易的哭泣的。有时候成长只是需要某个契机,而对于程楚靓来说,她的成长似乎来的有点早。
“楚靓,你跟楚璜有没有玩过藏老闷儿呀?你爸爸妈妈就是跟你玩藏老闷儿的!你只要好好听话,他们很快就能找到你的!”杜衍宗哄骗道。
“是呀,你妈妈他们就是跟你玩藏老闷儿的。不过呢,三姨家离你家有点远,他们可能明天早上才能找到你!你乖乖听话,好好睡觉,没准明天一早他们就找来了”钱秀芝附和道。
“真的吗?只要我乖乖的,爸爸妈妈,姐姐妹妹们就会找到我,对吧?那咱们睡觉吧!”
梦里程楚靓果然看见父母和姐姐、妹妹们驾着骡子车来接她回家,而那个时候她正和钱秀芝在门口的石狮子旁边玩耍。他们一遍责怪她藏的太严实了,一遍又夸她真会找地方。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早饭过后她都会在门口的石狮子旁向远处的胡同口张望,大人都认为她是喜欢门口的石狮子,并不知道她是希望父母尽快找到她。
程楚靓愣在了原地,是的,父亲找到她了,只是不是梦中的那样!这一刻,她竟然不知所措。
等程士俊走近的时候,他发现女儿的眼中浸满了泪水,以前爱哭的她,哭起来嗓子都能喊破天的,而现在只有无声的抽泣。
“哭啥咧!又作祸儿嘞?真是一个爱哭鬼!”说着把她抱上了自行车的前杠上坐着。“咱不哭啦,看看我给你们带啥好吃的了!”
“三姐,在家吗?我来接楚靓了”
“小姨夫,我妈下地还没有回来,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在家呢。我妈估摸着也快回来了”红燕道。
“没事。红燕、红霞,过来看看我给你们带啥好吃的了。”程士俊说着把挂在自行车把手上装了几节甘蔗的袋子给拎了下来,交到了杜红燕的手中。待他停稳自行车后,就把后座上放的袋子抗进了屋子。
“小姨夫,袋子里面是啥呀!”
“也不是啥好东西,是自家田里种的花生!”
杜红霞听到特别开心,因为她家里的田比较少,平时只种植冬小麦和大豆,向来不会种花生这种稀罕的作物的。而程士俊的家中紧邻黄河,每家每户分到的可以种植的田地比较多。如果赶上风调雨顺,每年倒也能有个好收成,就是特别累。可是一旦夏季雨水多,或者赶上黄河泛滥,那么一年是没有收成的。所以在农闲的时候,大部分百姓都会出外务工。
“红燕,家里还有事,我们就不在这呆了,洋车给恁留下了,骡子和架子车我就赶走了。哎,对了,你把楚靓的衣服收拾一下,她一会就跟我回家了”程士俊在外面边套着骡子车,边对杜红燕她们姊妹两个喊道。
“小姨夫,你吃过午饭再走吧!红霞,你去田里,看看咱妈还需要多久?”杜红燕一边帮程楚靓收拾衣服,一边道。
“不吃了,家里还有事。我还得早点回去的!架子车已经套好了,楚靓的衣服也好了吧?”程士俊问道。
“这就好了!”杜红燕大声道。
“姐,为啥让我去田里喊咱妈?要去你自己去,我可不想一会上学迟到了被老师骂”杜红霞一边吃着甘蔗,一边低声的说道。
“懒死你得了!”杜红燕道。
“小姨夫,你再等等,我看看奶奶的饭做好了没有?”杜红燕一边拎着衣服出门,一边道。
“红燕,一会要上课了。你跟红霞去杜大娘那里吃饭吧,不然要迟到了!我一会从小路回家,正好路过你家的田边”程士俊接过程楚靓的衣服后,就把她抱上了骡子车。
“好吧!那你们慢点。”
“楚靓,坐好了吗?坐好了,咱就出发!”
程士俊他们的确走的是乡间的羊肠小岛,也的确经过了钱秀芝家的田边。虽说刚立春不久,天气晴好的时候,中午的日头还是有点大的。而对于两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所,这并不算什么,偌大的田间仍布满了春耕的农民。程士俊和钱秀芝见面后难免一阵寒暄。寒暄结束后,他就驾着车往家里的方向驶去。
程楚靓四下打量着这个通往自己家中的田间小路。路很窄,一辆骡子车就占据了所有的宽度。小路的一侧是农田,另一侧是小河沟,靠近农田的一侧的路边干净整洁,除了播种时意外散落的种子长出的禾苗外,偶尔可见参杂的杂草。靠近小河沟的一侧,荒草丛生。虽说刚开春,但丛生的杂草已经使整个小河岸染上满地绿,沿河岸望去,间隔不远,就有一棵柳树,嫩柳已经抽芽。微风吹动,纤细的柳枝就随风肆意舞动,煞是好看。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而夜春风似剪刀。”程楚靓看着摇摆的柳条,就想起了前天表哥教她的诗句。
当程楚靓背下这首诗的时候,杜志华惊讶的仿佛口中的牙齿掉了满地一样,因为他只念了一遍,程楚靓就记住了所有的诗句,这对于一个刚满五岁,没有受过启蒙教育的孩子来说,确实匪夷所思,至少在杜志华看来是这样的。程楚靓确实是学习的好苗子,这从后面她成为她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就可见一斑。
“楚靓,你背的是唐诗吧?谁教你的?”
程士俊虽然并不认识几个字,却也知道程楚靓口中念的是唐诗。程士俊兄妹七个,他在家中是排行老三的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上学读书识字是最大的奢望,尤其是在农村。程士俊长得人高马大的,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不凡的力气,鉴于兄弟姊妹众多,尽管他当时在班上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也不得不在一年级刚结束的时候,就被破辍学,帮衬家里挣工分。因为不识几个字,他没少吃亏,他发誓不能让他的孩子像他一样做个睁眼瞎。
“表哥教我的,他还夸我聪明呢!”程楚靓道。
“好孩子,想不想上学!认识更多的字,学更多的唐诗?”
“想!”
“那麦子收割后咱就上学!以后想干啥就干啥”
“楚靓,想不想听故事?”
“想!”
于是一路上程士俊给程楚靓讲了许多故事,故事大部分来源于《三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程士俊能把故事讲的绘声绘声完全是因为他爱听说书。有时候感情到的时候,他还会学者说书先生的样子,来一段点评。多年以后,程楚靓在访谈中讲到,自己之所以会走上文学创作的这条路,正是得益于这段启蒙。
程楚靓坐在骡子车上一边啃着甘蔗,一边听着绘声绘色的故事,伴随着满眼的绿色,柔和的春风,好不快活。她心里只道,一会到家了,也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母亲和大姐听。
3 糖人
程楚璜看见程士俊和程楚靓的时候,她正领着小妹妹程楚怡站在村口,看卖糖人的小贩表演吹糖人儿。
程楚璜比程楚靓大四岁,比程楚怡大七岁,一九九五年的时候,她刚满九岁。可是她却像一个大人一样,照顾着自己的妹妹们。每天早晚,负责妹妹的穿衣和睡觉;放学后作业做完的时候,还要带着她们玩耍,看着她们不让她们磕着碰撞;有时候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她还要帮着家里干活,她稚嫩的肩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分担着家里的活计。
九十年代的农村,不比城里,小孩子想吃点稀罕东西,总要等着走街串巷的小贩。孩子们对小贩的吆喝声就像刻在骨髓里面一样,只要他们的声音响起,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些小商贩的位置。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卖糖人的老大爷,每天中午的时候,他的声音总能在学校旁边响起。放学的时候,在老大爷那里买一个糖人,既能满足馋虫,又能收获周围同学艳羡的目光,大概是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而这一切只能随身携带零花钱的孩子可以做到,程楚璜也只能像大多数孩子一样,看着老大爷如何把糖稀变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
老大爷每次来的时候都是穿着蓝色中山装和带着补丁的黑裤子,补丁是也是蓝色的,缝制的手法极其粗糙,显得和他的衣服格格不入,天气冷的时候,他还会带着一顶破旧的八角帽。
做糖稀是老大爷家中祖传的活计,他不仅会熬糖稀,还会吹糖人,画糖画。老大爷要做糖人,自然是和他的带架子的长方柜是分不开的。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木架分为两层,每层都有很多小插孔,为的是插放糖人。老大爷每次就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白色粉末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端,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
带架子的长方柜,在孩子们的眼中就像一个百宝箱一样,只要你能付得起一毛钱或着两毛钱,就能得到心仪的小动物。程楚璜自然是没有一毛钱或两毛钱的,所以,她每次也只能过过眼瘾,望糖止馋。
带架子的长方柜,在孩子们的眼中就像一个百宝箱一样,只要你能付得起一毛钱或着两毛钱,就能得到心仪的小动物。程楚璜自然是没有一毛钱或两毛钱的,所以,她每次也只能过过眼瘾,望糖止馋。
程士俊看见自家的其他两个闺女在此,就招呼着大闺女抱着小闺女上车一块回家,看着三个女儿眼巴巴的望着糖人架子的时候,他还是不免给孩子们买了一个猴子翻山的糖人,虽然他这次外出也没有赚到什么钱。
程楚璜拿着糖人,三人坐在骡子车上,一人一口依次舔着糖人,倒也十分和谐。时至今日,虽然程楚璜与程楚靓她们也吃过很多糖人,可总也没有那种幸福甜蜜的味道。
本章节反映的是计划生育政策下农村的那些超生的孩子的成长经历。这些孩子,一般都是见不得光的,为了生存,她们或他们通常辗转于各个亲戚家里面。从小就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有些懂事的孩子,在政府突发检查的时候,还会自己躲起来,可这就是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家的初体验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