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梦境 ...
-
殷拾舟沉在光怪陆离的梦境里醒不来,他感觉身体在碧波里浮浮沉沉,鼻尖萦绕着一抹不熟悉的冷香,意识在清醒和昏沉之间转换,想睁开眼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眼皮却却重若千斤,在外人看来只是眼球轻微颤动。
他觉得自己变成湖上的青莲,摇曳轻拂,在深不见底的湖水包绕吮吸着他,湖水动作不甚温柔,浪花一个比一个凶狠,直至他淹没沉沦在湖里,不愿醒来。
梦境骤然变成不见五指的黑,他在里面找不到路,几欲放弃,突然,一股尖锐的刺痛在他脊背迸发,他溢出一丝无意识的呻吟,睁开眼,一道白光在眼前炸开,一时看不清眼前的景象,过了许久,看到明珣站在床前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他试图把自己撑起来,手臂却没有那么大的支撑力,只能狼狈的跌了回床上,盖在身体上的衣服随着动作滑到地上,斑斓的伤痕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在青天白日里,以及明珣冰冷的眼睛下。
殷拾舟感受到了无地自容的羞愧。
他几个深呼吸,才把自己的情绪给压下去,哑着声音问道:“神尊为何这般折辱我?”
明珣古怪的笑了一声,殷拾舟苍白的脸色使他更加兴奋,“一朵花,只有在被摧毁的时候才是最美丽的…我在你身上下了咒,你胆敢有背叛我,我有一万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的活着。”
殷拾舟垂眸不语,把散落地上的衣服穿到身上。那一刻他心里闪过很多陌生的情绪,发自心底的愤恨和痛惜交织,几乎活生生的把他撕裂成两半。
在他还小的时候,他就经常“看见”一些短暂而破碎的片段,常常被里面那些浓烈复杂的情绪给左右着。长大后,他翻遍了殷氏的族谱,才发现那些午夜梦回里面挥之不去的景象,就是曾经殷氏一族所经历过的,到那时,他才恍然大悟,自己是殷氏一族拼凑出的玩偶。
没有思想,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未来。
他是殷氏百代传承的继承者,所以他阻止不了那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倒在血泊中只为他挣得一点点希望的族人,所有的呐喊,彷徨和绝望都开不了口。
他曾经不顾一切的把一切都抛弃了,遵循自己的意愿,做个四处游历无所事事的俗人。可他背上沉甸甸的责任无时无刻的提醒着他,睡梦里无端出现的片段,族人期翼的眼神总是在梦境中时常出现。
他没有办法逃避,只能在最后的时刻,为殷氏一族做尽有可能补救。
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不可能半途而废。
殷拾舟第二日找到明珣,拱手一拜,道:“殷氏曾因机缘巧合得到一玉,可以摄取人的魂魄。我可用秘法让神尊魂魄进去,再通过特殊的方法使那些气运被神尊吸收。之后便能挣脱昆仑秘境,重获自由。”
自天地混沌鸿蒙起,整个天地被划分为人神魔三界,三界之间不能互相往来,各自形成一个循环封闭的小世界。
当初明珣身受九道天雷,削去了大半身神力,被天道认定为坠神才勉强从神界来到人界。
昆仑山为人界的神山,对身为坠神的明珣有着天然的压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明珣才被围困在昆仑山底千年之久。
殷氏一族自被明珣诅咒开始,除了寻找破解诅咒的方法,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如何破解昆仑秘境,把明珣给放出来。
集结了数代人的思考成果,他们才把目光放在飘渺的气运上,或许是害怕猜想有误,或是害怕明珣的报复,殷氏历代族长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直到殷氏的最后一代,也就是殷拾舟,孜然一身了无牵挂,才如此不计后果的把这一重担拦在身上,代替殷氏一族向神尊赎罪。
殷拾舟看着明珣怀疑的神情,继续补充道:“神尊在玉里当然可以看到外界,不用担心我蒙骗您。”
话毕他掏出一块通体墨绿的玉,玉不大,鸡蛋样大小,被缠上了浸满朱砂的红绳上。
明珣认得此玉,名曰摄魂,凡人的魂魄不稳时很容易被吸到里面,久而久之,魂魄里面的灵识就会被消耗殆尽,从而浑浑噩噩的消失在玉里。
而对于精怪或者神仙,他就会起到养魂的作用。朱砂红线则是相当于一个封印,让寻常的魂魄不能轻易进入。
明珣心猛然跳起来,他被困的太久,咀嚼着自由两个字都让他欣喜若狂。
他收敛脸上的神色,不想让眼前的人洞悉他的情绪,语气淡淡威胁道:“你该知道背叛我是什么后果。”
殷拾舟低头说是,没有错过明珣淡漠神色里难以掩饰的热切,心里了然,问道:“那能否现在开始。”
明珣不答,看着殷拾舟解开缠绕成一团的红线,嘴里低声念着咒语。
一个时辰过去,墨绿的玉上泛着莹莹光芒,笼罩在光芒里的殷拾舟对他说:“神尊,如果您同意了我的计划,请把手放到玉上。”
明珣走过去,心中有股不真实感,不可置信的在心中呢喃,这就能出去了吗?
他把手搭上玉后,一股剧痛几乎把他劈成两半。神魂没有三魂六魄,想将一部分的神魂放置到他处,需要把神魂一点点从广阔的识海给分离出来,付出的代价极大。明珣吐了口血,看着殷拾舟有些慌张的模样,出口安抚道“我没事,继续。”
殷拾舟狠下心来,不再看明珣逐渐苍白的脸色。仪式结束后,明珣脸色近乎透明,半阖着眼,小部分神魂仔细从玉里感受外界。
里面的神识太过弱小,只能蒙蒙胧感受一些大概。
他心满意足的闭上眼,沉沉昏睡了过去。
殷拾舟是等他清醒过来时才带着玉离开的。
千百年间,明珣未曾停止尝试过逃离昆仑秘境的方法。而秘境是得天独厚的牢笼,昆仑神山对有他绝对的压制,导致着他每一次的尝试都失败得彻底,身体所受到的伤害也恢复得极慢,这也是他更加受制于殷氏一族的原因。
现在,他的部分神识躲在满是血腥味的摄魂玉里,逃出了秘境。
出去后,明珣用那部分神识,看着外面的世界。昆仑山被白茫茫的雪给覆盖着,空旷辽阔,殷拾舟脚程极快,不出几日,就来到了漠北。
此时的漠北比记忆中的相差甚远,那时候虽百废待兴,但百姓眼里都能透出一股子精气神,心中有期盼,日子苦点,过的也还是高兴的。
现在的人们神情疲惫而麻木,步伐僵硬的走在街上,和行尸走肉没有任何差异。
殷拾舟来到了镇上最繁华的客栈里,店家本是在柜台懒洋洋坐着,看到
来客,赶忙上前招呼,打眼一瞧,来客身着华贵,于是腆着笑脸热情的招呼道:“这位爷,小的给你选个本店最好的天字号客房,您舟车劳顿,给你上两斤牛肉和几坛好酒解解乏如何?”
“不用,给我上几个家常菜就好,客房要最普通的就好。”
店家在内心腹诽了句有钱还这么抠门,继续陪笑脸推销:“客官您可不知道,咱家店里的卤牛肉和烤羊腿可是镇里一绝!多少人馋这口专门从大老远驱车回来吃呢?您今天有福,这些都还有,您就尝尝吧。”
殷拾舟不想再跟店家扯皮,点个头任由他去了。倒了杯桌上的泡着碎茶叶的茶水,没什么味道,不过能够解渴。
不一会,店家端着一大堆饭菜就把桌子给堆满了。殷拾舟举着筷子,踌躇了半天才夹了几块能勉强下口的食物,随便吃了几口就让店家带他去客房休息。
进了房门,用火折子点亮桌上的油灯,暖黄的灯光照亮了四方之地,他拿出摄魂玉,手里无意识把玩着,心里则在想着别的事。
族谱里的秘法并不全面,也没有人真正实践过,里面有一些猜测经不起推敲。他这些年尽心钻研,也不能确定自己想的就是十全十美的法子。
他多年前在一个道观里面认识了个名不见经传的老道,他们之间相谈甚欢,冥冥之中,殷拾舟总觉得那老道身上有自己想要的消息,许久不见,不知道这些年他是否健在。只能先在命令沧澜派教众先去探查,自己再依照记忆去寻找那个道观。
第二天他把信送到了暗桩便一路南下往蜀中走去。期间他只是在某些时刻才能感受到明珣的神魂波动。
明珣陷入了长长的昏迷中,他神魂大损,只能靠着摄魂玉的温养才勉强神魂不灭。
殷拾舟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山头找到道观,道观残破不堪,门口的杂草都长得三尺高,殷拾舟扒开杂草,走了进去,发现桌子上有特意为他留的一封信。
信上镇着通体漆黑的盒子,盒子里放着一个古朴的令牌。
信上面写着此道凶险,小友若执意如此,吾只能尽全力帮一帮小友。见此信时,吾已不再人世。
吾观小友终日被世俗所累,倍感哀叹。以你之能,抛弃烦忧之事,必能逍遥。
殷拾舟仔细叠好这封信,把它收入袖中。从香案上抽出三根供香,将他们点燃插在早已落灰的香炉上,转身离去。
他在蜀中的荆州城遇到了沧澜派的教主,绛紫衣袍沾染烟尘,也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才匆匆赶到。
这些年来,殷拾舟一直居无定所,行踪不定。姜晨是殷拾舟父亲一手提拔上来的,在年幼时也常和殷拾舟一起玩耍,自从那一场大变之后,殷拾舟就消失不见,他派了无数暗桩去寻找殷拾舟的下落,都无从所获,三个月前殷拾舟主动给他们发了消息,他们这才一路顺着找到荆州。
殷拾舟扶起地上激动颤抖的姜晨,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了,麻烦教中的弟兄们了,你也不必大老远的过来。我之前说过了,沧澜已经…”
“阿离,你不要再说了,沧澜派全体唯你是从,你现在回来了就不要再走了…”姜晨再次跪下来,眼睛通红地看着殷拾舟,满脸的兄弟情深。
殷拾舟无悲无喜的看着姜晨,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殷氏已经没了,你没有必要再我们效忠了。只希望你能看在幼年相识的份上,将来需要帮忙的时候能帮我一帮。”
话毕抬腿欲走,姜晨踌躇原地,脸上出现了狠戾的神色“殷家血脉…”
殷拾舟看着目露凶光的姜晨,有些疲惫的叹道:“你在殷家呆了那么多年,你应该知道这些不过是外人传的子虚乌有,莫要听信谣言…”
“谣言?什么是谣言?殷家历代皆出不世之才是谣言?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肖想是谣言?还是殷家百代而绝是谣言?你说啊!”
“多少年来,沧澜的存在就是为了护住你们殷氏一族,现在殷氏就要亡了,沧澜的弟兄们那点利息不过分吧。”
“世人皆以为你们殷家人的血肉是唐僧肉,与其落入他们手里,不如让我这个昔日旧友占个便宜。”
殷拾舟看着癫狂的姜晨几个快步,凌厉的刀架转瞬之间在脖子上,姜晨那张满是贪欲的脸凑到他面前,恶狠狠的冲他叫嚣:“哈哈哈哈,这就服软了,通天的能耐呢?我劝你乖乖的从了我,好让你少受点苦。”
殷拾舟微微一笑,姜晨心中更是恼怒,架在殷拾舟脖子上的刀使了点力气,殷拾舟苍白的脖子渗出一点血色,他毫不在意的说:“姜晨,你知道我父亲为何偏偏选中你来当沧澜派的教主吗?是因为你本性贪婪,最好掌控,我有无数种方法让你对我忠心耿耿,也有无数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
“感受到脖颈处躁动了吗?”
殷拾舟话音刚落,姜晨就感受到脖颈大动脉处的躁动,里面的东西猛烈撞击着。
糟了,是子母蛊!殷拾舟心念一动,今日就是他的死期。
姜晨认清形势,把刀抛在地上,双膝跪地,硬生生磕了三个响头,额角沾满了灰尘和血迹,把眼底的恨意都死死藏住:“属下该死,请教主责罚。从今往后我必惟命是从,绝无二心。”
殷拾舟伸出指尖,沾了脖颈渗出的血,唇舌一抿,星点的血被吞入腹中。
姜晨看着殷拾舟动作,很想顺着渗着血的脖颈狠狠的咬下去,把脖子咬断,然后大口大口喝着温热甜腥的血液。让殷拾舟跪在他面前,丑态百出的求饶。
殷拾舟一双剔透的琥珀眼,把他的丑态看个彻底,“记住,没有我的传令,不许出现再我的眼前。”
殷氏一族在培养沧澜派的继承人时,总是会在他们身上下一种子母蛊,子蛊在没有感受到母蛊的血时,中蛊之人所受的影响比较小。等到子蛊吸收母蛊的血,那么子蛊会无条件听从母蛊的话。
而姜晨并没有吸取母蛊的血,他刚刚纯粹是被母蛊的血给激到了,才会如此方寸大乱。
殷拾舟意兴阑珊,不再看跪在地上的姜晨,跨步上马,往南梁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