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上)
这是H在地下观察室的第五年。
地下观察室,顾名思义是一所建在废弃工厂地下的非法场所。
处在郊区的工厂荒废多年,不再供应水电,地方虽是人迹罕至,每年却也有市区的流浪汉偶然到访。这些倒霉蛋往往只是在此借宿一晚,就会“极其巧合”的被工作人员带进地底的研究室,从此失去音讯。
与荒芜破败的地面相比,地下的装潢与陈设充满了科技感。观察室的水电是自循环系统,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均在地底完成,每位员工的操作台与研究设备无一不是最新科研成果,摆放在冷冻柜里的各色胚胎与培养皿,每拎出来一个都价值连城。
所谓地下观察室,其实它还有一个更加简单易懂的名字——非人类研究所。
我所在的B组,研究的是古生物方向。而古生物又可以细化为灭绝动物、退化动物、神话动物等分支。
确切的来说,我处在的B-21组,专门研究的是东方龙。
世界上有龙,这没什么奇怪的。
要证明世界上有龙,也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将活着的龙展示给大众。
前几年我们组的研究方向是天南海北的跑,去各个神话传说的发源地探寻龙出现的痕迹。
传说大都口口相传,有真有假,哪怕是真,要活捉一条龙又谈何容易。
在这条路上受阻后,组长K决定效仿B-17组(恐龙研究专组)的研究方向,抓不到活的,我们就“复活”一条活的。
K借鉴了恐龙复活的思路,他们可以从化石骸骨中提取DNA,再从蚊虫琥珀中提取恐龙血,那我们也可以从龙的骸骨中提取到DNA。
现在年轻的朋友也许不知道过往关于龙现身的新闻报道有多频繁,其中最著名的一例,是在1934年发生的营口坠龙事件。
据新闻所说,营口的7月正值雨季,当地的老百姓在躲避暴雨袭击时,有不少人目击到了一头巨大的生物在空中上下翻飞,等到暴雨平息,该生物已经死去化作一摊骸骨,落在了芦苇丛中。因骸骨状似龙骨,而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向来热切,因此这件事在那时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各方关注。
当然,官方最后通报称,那只是一副须鲸的骸骨,并且骸骨在之后的战争中遗失了。
我们当然不信这个邪,于是K在持续上报需要内部资源支持后,神通广大的研究所所长拖了国内外关系,竟真给我们找来了一小截胯部的骸骨。
宝贵的骸骨就位后,DNA的提取工作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而H也在此时申请调动来我们组。
他是B-17组的技术专干,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体外胚胎受精技术,K自然是把人当宝贝似的请进了门。
与我们最先设想的一致,骸骨DNA提取工作困难重重,生物一旦死亡,基因组便开始降解,更别提我们操作的是距今近百年的骸骨,最终提取出的DNA片段零零散散,如何培育胚胎成了老大难问题。
在一次例行会议中,H说出了他的设想。他主要提了三个方向,一是组合DNA序列进行体外培育细胞,二是与其他生物结合(如蛇、鳄鱼等类龙生物)培养改良基因,三是与哺乳类动物结合,培育受精卵在人体内着床。
K驳回了H的第三条建议,虽然我们观察室进行了很多非人道实验,但那是血淋淋的A组爱干的事,我们B组向来以温和处事。
K表示如果H坚持哺乳类生物培育的方向,可以找猩猩、猴子替代,不一定非要人。
然而H并没有死心,下一次会议他又强调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自己可以成为实验体,随时记录胚胎发育情况。
实验员成为实验体原是不符合观察室规定的,但K似乎烦了H没完没了的坚持与执拗,这项提案在半年后通过并实施。
我的工作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H作为实验体进入了观察病房,而我作为他的记录员,必须与他同吃同住,以便随时观察他和胚胎的健康状况。
实验第一年,细胞难以培育成胚胎,以失败告终。
实验第二年,我们误打误撞培育出了胚胎,然而排异反应严重,H差点去了半条命。
实验第三年,胚胎着床成功。
H因此成了我们小组的宝贝,所有人——包括我,都万分期待他能孕育出来什么。
胚胎着床的第28天,H变得十分嗜睡,K叫我更加紧密地守着他。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作为上古神兽的龙,它的成熟周期是多久,作为人类的H又能把它培育到何种地步。
胚胎着床的第46天,H的腹部有了明显的鼓起,他的脾气也变得喜怒无常,常常打翻食物。有时我半夜醒来,发现他正坐在床沿,俯身朝我脸上喷气,口中嘶吼着怪异而陌生的吼叫。
我在云端记录到:Day46,H攻击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