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宁孝宗赴江州 ...
-
“念儿。”
“母后。”
小皇子跑得踉踉跄跄,宁嗣音生怕他摔倒,小跑着上前把人抱住搂在怀里。
“怎么出了这么多汗,当心感冒。”她赶紧给他穿上外袍和大氅,把人裹得跟个毛茸茸的线团一般。
“嘻嘻嘻……师傅……好玩。”小孩子花还说的不利索,但是那份开心却是掩藏不住。宁嗣音心下一动,抬头看去,齐敬思也正看向她,那眼神一向过分灼目。
“念儿该吃药了。”她打发寒霜带念儿回去,其余人也都自觉退下。
凌烈寒风中,几株红梅过早地开了。
“天冷。”宁嗣音将手中的暖炉塞到齐敬思手中,双手相触瞬间,冰得她呀得一声叫了出来。
“谢谢你。”
“我……”宁嗣音头上落了几朵花瓣,齐敬思下意识去摘,宁嗣音蓦然后退。他愣了愣,低头看着眼空荡荡的手心,自嘲地笑了笑,再抬头又挂上了熟悉的玩世不恭的神情。“我乐意。”他到底从她头上把花瓣拿了下来。在她眼前轻轻一吹,红色花瓣随风飘去。
“老太尉、齐公的奏折今日到了御前。”齐敬思接过去看也不看又扔回给她。“催我回去?”
齐敬思了解他爹,他上奏折无非两件事,一是求致仕,一是求子归。求致仕也是为了逼他会宛州继任。
“算这次,今年已经是第五封奏折了。”宁嗣音也颇为踌躇,秀眉拧紧了,那两汪春水似的眸子里仿佛涵着千丝万缕愁绪。“朝廷不好再留表不发了。”
“哦?”他双手拢袖,斜眼看她。
“齐公寿辰将至,我想送他老人家一个礼物。可否劳烦齐将军送去?”
圣旨已着人拟好,荣封齐远筹为太傅,赐爵宛南郡公,派齐敬思前去宣旨并过寿。
如此一来,齐敬思定不能再前去江洲。
“呵,你逼我?”齐敬思何等聪明之人,怎能看不出这是宁嗣音调虎离山之计,可他偏偏拒绝不了。否则她很可能会直接下旨允了齐公的奏请,到那时他爹绑也会把他绑回去的。
“齐将军。”宁嗣音脸色乍然生寒,她掂着手上的奏折,慢慢道,“为人子女当孝字为先,哀家也不忍见齐公失望。你也不忍吧?”
“何人去江洲?”他冷笑着反问。
“车骑将军、中卫军统领宁孝宗。”
齐敬思愣住,良久才道,“你这是想救他还是害他呢?”
宁孝宗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本来,宁孝宗与苏铄没有多少私交,也没有多少私怨。宁孝宗去江洲后如何做完全取决于朝廷或者说宁嗣音让他如何做。可如今,京城门阀权贵都知道,世上最希望苏铄死的人里绝对有宁家二公子。
宁嗣音原本是不相信流言蜚语的,直到秋狩偶然间亲眼目睹二哥和长公主萧舞鸢,在一棵百年老树下亲吻,她才知道那个传闻中日常出入公主府、丝毫不避人的所谓嚣张“面首”,真的就是她二哥,宁孝宗。
一些久远的破碎的记忆,如被风卷着扑面打来的落叶,瞬间清晰无比。那年,公主出嫁,二哥离家出走到琅琊逃避了半年;梧州冯骁叛乱京城陷落时,据说苏家举家逃难唯独忘了公主府的人,当时公主是被宁家的黑鹰卫救走的……点点滴滴汇出一个真相,二哥多年不娶,三番两次拒婚,竟是为守那一人。
“你想让我救他还是害他呢?”琅琊王氏的二公子一袭墨染朝服,卓卓挺立,端的是仙姿逸貌。曾经他们是最亲密的兄妹,而今宁嗣音却如何也猜不透自己亲哥哥的所思所想。
“随你。”她走下殿前的台阶,踱步到他跟前,双手将任命诏书托到他眼前。“不过,我这里有爷爷的几句话,也希望兄长能听上一听。”
“爷爷在世的时候跟我说过,凡事留一线余地,便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你应当知道本朝开国前,宁氏始终都是二等士族,整整三百年都被拒在紫陌巷外。你可知改变我们家族命运的是何人?”
“听父亲提过,是我们的高祖父。”
“没错,他老人家也是帮助本朝太祖立国的第一功臣。前朝哀帝末年,朝廷猜疑萧家,便借着外戚力量企图将萧家一族族灭。当时众多士族都保持中立态度,对萧家灭门之祸视而不见。是我们高祖父偷偷将萧家的幼子藏了起来,这才让太祖活了下来,才有了太祖后来的兴义兵、灭苛政、开新朝之举。我们宁氏也因为扶危济困令天下刮目相看,从此得以位列顶级士族之列……”
“说来说去,你到底是想让我救他?”宁孝宗有一双与宁嗣音几乎一摸一样的丹凤眼,冷眼看人时仿若在笑,初次见到它们的人都会被盛满的潋滟星光惊得驻足无措。宁嗣音却只敛了敛神情,低下头轻声道,“我在救我们宁家。”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宁家势强如日中天,但年轻一辈子弟大多不成气候,明摆着后继无人。不出十年,甚至就在这几年,中枢定然应该一次惊天变动。固然要像父亲所言一般,要防患于未然,可你防得了一个苏铄,防不了千千万万个苏铄。倘若凡事做尽做绝,纵然一时得势,却也失却士族和百姓民心,先太后司徒一族就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二哥,三思啊。”
宁孝宗沉吟良久,转身离开前留给她一句话:
“我可以救他。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照顾好公主母女。”
当晚
宁孝宗即出发赶往江洲上任。
与此同时,江家派出江延赫带着江相和苏铄之父苏骏的密信去粤州向刺史奚渊求救。
不久,奚渊从南,宁孝宗从北合力驰援,苏铄成功击溃百越族,并顺势收复了与百越相连的岐西族,一时战功卓著,朝廷不得已仍让其镇江洲,并将旧西楚国连着百越、岐西合并为楚州,着苏铄兼领两州。
至此,苏铄拥有西南两州,曲家曲超坐镇西北陇州。宁家父子包揽京、徐二州,齐远筹盘踞东南宛州,四方军事重镇分归四族,拱卫京师,暂时形成相互牵制的平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