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下一个是谁(8) ...
-
吕巳自小手巧,喜欢手工,成绩一直不好,高三时经常与父母爆发争吵,直到有一天,父母讲出了“你没考上好大学就别跟人说你是我儿子”这样的话。
无数次的争吵在吕巳心里积累了很多压力和委屈,但这句话,才算是最终让他做出选择的导火索,他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乖乖在家待了一周,某天突然离家出走,从此与家里长辈再不往来,学校也再没去过。
他是有计划的离家出走,那一周中,他把从前攒下的零花钱和压岁钱都拿了出来,计划了如何逃离、如何躲开熟悉的人、策划了离家路线还考察了车站地形。
那天他先打车到了客运站,从客运站坐车到了邻县,又在邻县买了一辆最便宜的自行车和打气筒,骑着车、顺着大路去到了邻市,之后才在那里买了车票,出了省。
他成功逃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由于两个省距离还算近,倒是没遇到语言障碍,只是那仍然是个十分陌生的环境,让他几次想家。
然而他离家出走时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留下退路,他手里的钱只是花在路费上的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只是买个最便宜的车票回去还够,可刚到那个城市的他是在买完东西吃的时候才开始想家的。
没有退路,他又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身上的钱不够多,没有地方住,等到钱花完了,他甚至没有东西可以吃。
于是他只能找一些小店打工,如果他不那么好面子,所有曾接纳过他的店主大概都能帮助他回家吧,可惜因为他不敢面对回家后的父母,加上从心里觉得父母不在乎自己,便一直犟着。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去了很多家店,有的是只招短期工,甚至有的只招小时工,帮忙搬箱子卸货,完事就走人,有的则是店面关了,他自然也留不下。
直到后来他在一家DIY手工作坊中接触到了手工,第一次展现了他的能力,那些小玩意在他手里就会变得精巧无比,店主非常稀罕他的巧手,先是带他到隔壁做陶土,后是教会了他如何做手办。
最初店主会和他一起做,后来变成了他专门做、店主专门卖,卖出去给他分成,再后来,那家手工作坊入不敷出,也关了。
吕巳很震惊地问店主,他做的那些手办都去哪了,店主不是都卖出去了吗?店为什么还能入不敷出?最后他看到了店主收藏在自己家的、一排排他做的手办。
不过店面关了,他发财之路才刚刚开始。
店主是做手工作坊的,认识很多肯为了手办砸钱的客人,有店主负责牵线搭桥,吕巳成功从住在店里变成了租房族。
他从最开始的插间,慢慢有了余钱租了更好的房子,虽然房子不大,只是带阳台的两室一厅,可他认为这才是他的家。
这个家里没有父母的恨铁不成钢,有的只是电脑、手办、床,和做手办的工具。
他开始买更好的料,做更难的手办,他真心喜欢手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会逼迫他看书学习,没有人说他的学历,也没有人关心他。但他不孤独,因为手办会陪伴他。
刚开始,他只是按照图画、模板来制作手办,渐渐地,他渴望了解这些手办背后的故事,他开始根据故事添加东西,也逐渐脱离了模板化的制作。
他有了自己的风格,有了喜好的偏重,加上他确实热爱手工和动漫,成品富有美感,就连不玩手办的人也会被他的作品惊艳到,所以他在这方面的成功顺理成章、
后来,他做手办的材料越来越讲究,手办的价格也越来越贵,他有了更多钱,足以在这座城市安身立命。
他想念父母,又放不下曾经的那些伤害,于是父母在他的心里变得越来越敏感,他偶尔觉得父母找不到他就是没有认真找他,更多的时候,他认为他的父母会有更好的孩子,一个成绩好也听话的孩子。
他从来不去打听自己的父母,在他心里已经认定了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再后来,房东着急用钱想要把房子卖出去,当时已经小有存款的吕巳花钱买下了那个小房子,房子顺利过户,房东像是解决了很大问题一样,也有闲心跟他开开玩笑了。
吕巳和房东聊了一下午,带着沉重的心情回了当天刚刚过户成他名下的房子。
房东是个身材略微臃肿的女人,卖房是为了支持自己孩子的梦想,她家里有三套房子,一套住着,另外两套都在出租,他住的这套是其中最小的一套。
她说自己老了,都不理解孩子喜欢什么了,她家孩子实在不喜欢金融,非要学音乐,没办法,她和老公商量了几天,决定卖房支持孩子。
他们聊了很多内容,大部分时间吕巳都在听房东讲自己儿子,她话里话外都是关注和无奈,满足了吕巳心中完美家长的形象——他真的希望自己的父母足够关注自己,能支持他的想法。
吕巳在家中感伤,连带着作品都变得偏向悲情风,买账的人变得更多了,可惜他一直难以释怀。
又是两年,吕巳终于决定回去看看,他买了回程的车票,与走时的宛若做贼一般的行径不同,他大大方方地回去了,可惜他的父母早就卖了房子,原来的地址不再是他熟悉的模样。
不过他仍是见到了自己的父母。
原来当年他离家出走,他的父母由于没发现先兆,以为他是在路上被坏人抢走了,报警后,执方找到了校门口的监控,发现他是自己打车走的,通过车牌号联系了司机后,得知他的下车位置。
因为吕巳当时已经年满十八岁了,又是自己打车奔向客运站,执方便直接查了吕巳的通行信息,查到了他的车票,也知道他去了临省。
于是两位家长带着执方开具的文书去到了临省,与那边的执警取得了联系,可惜的是因为吕巳已经成年,而且所有的行动都证明了他是自己决定离家的,执方也不能一直找下去。
他们最后得到的线索就是吕巳从车站下车,到了附近某个餐馆吃饭。
因为在那之后,吕巳身上的钱不够,住的地方都是没有监控的小地方,后来打工的店面,也几乎都是不关注学历的小店,再加上他是为了养活自己才去打工的,自然离开店面的时候不多。
他的父母失去了线索,又担心吕巳自己在外面如何生活,索性两人商量着搬过来,就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工作也辞了。
住到那边后,他的父母一边找新的工作,一边到处打听他的信息,可惜一直没有打听到——那座城市太大了,找一个人简直是大海捞针,而且一些私人的财产变动,旁人根本查不到。
这次是吕巳再次出行,执方恰好查到了这个信息,才联系了他的父母,由于当时吕巳已经上了车,两人只能开车往回走。
他们不知道吕巳想去哪,不过他们觉得吕巳可能会回家,果然,他们在家门口看到了正和陌生人打听他们的吕巳。
吕巳一时间有些感动,终于和自己的父母坐下来好好聊了聊,结果是喜人的,父母都退了一步,吕巳看似被父母支持了事业,也开始愧疚自己对父母的亏欠。
然而,当他和他的父母再次生活到一起之后,从最开始的互相支持,又变成了曾经的模样。
他的父母用各种理由让他“回归正轨”,哪怕他们之前答应过会尊重他,他们就像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一样,还因为他曾离家出走的事给他设置了门禁,只要他到点没回家,他们就敢去报警。
吕巳觉得自己被父母像犯人一样对待,只是以爱为名而已。
他们控制他的饮食、控制他的行为、控制他的行动,甚至还想控制他的思想,而他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了。
越长大他就懂的越多,因为担心给别人添麻烦,他不再试图逃离,死心般的遵守,浑浑噩噩度日。
唯一能让他产生慰藉的就只剩下手办了,他确实找回了自己的父母,却体验到了比从前只有自己时更孤独的感觉,这样的思维差距下,他越来越喜欢动漫,也越来越不愿说话。
他每天早上八点回自己的小作坊里,那是他最放松的地方,然后下午七点之前必须到家,到达他最痛苦的地点。
接着,他的父母要求他把那个作坊关掉,吕巳不同意,双方再次爆发矛盾冲突,最终吕巳不想再吵了,疲惫地关了作坊,应父母的要求,去了那父母花费了很多人情和金钱才求来的复读机会。
只不过他才“复读”了没几天,就遇到了一起车祸,来到了这个地方。
等到这里之后,吕巳对手办的热爱立刻转变成了对冒险的热爱,他似乎很确信自己是“主角”,又开开心心地为了活过来攒起了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