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尤其是听不懂中文的叶泛舟。
“我钢琴一般般。”李令珩淡淡笑道,“还是小提琴吧。”
汪蓁蓁知道是自己唐突了。李令珩应该不知道自己听过他弹琴,突如其来这样一说反而显得自己有点奇怪,毕竟大家在今天之前并不认识,或者说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
四个男孩很快熟络起来,一边打闹一边练歌。叶泛舟特别开心,哪怕语言不通,他都乐呵呵的,用手势、表情和一两个中文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三人也很容易get到了。
汪蓁蓁见没自己的事了,问小宣自己能不能先走一步。
“我在这不方便。”她小声说,“我看泛舟适应地挺好的。”人家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就叶泛舟还带个外挂,显得太不合群了。而且她不能养成他依赖翻译的习惯,得逼着他用中文说话。
“没事,我在这里看着。“小宣点点头。
“辛苦你了,有事随时联系我。我就在酒店,过来很快的。”汪蓁蓁拍拍小宣的手臂,然后趁他们停下来休息的空挡找到叶泛舟,和他说自己要回去的事。
叶泛舟往下弯了弯嘴角:“你不陪陪我嘛?”
“怎么跟个孩子似的。”汪蓁蓁踮起脚拍拍他的脸,“等你排练完回来还得继续跟我学中文。”
李令珩目送叶泛舟把汪蓁蓁送到门口,依依不舍地和她来了个goodbye kiss,眼神像极了被妈妈丢到幼儿园的三岁娃娃,只不过这个娃娃有一米九高。
Alexis把叶泛舟带回房间中央,笑道:“你要长大知道吗?”
叶泛舟勉强听明白他意思,害羞地摸了摸自己后脑勺。
沈秋喝完水扭上瓶盖,问李令珩:“你认识Jo的姐姐?”
“在琴行有过一面之缘。”李令珩倚着墙,把玩着手指。
“怪不得她说你弹琴很好听。”沈秋恍然大悟,“毓珩,你要不给我们露一手?”
李令珩看了看电子琴,摇摇头:“不了。我弹得其实很一般。”更何况没有施坦威。
为了平息其他人对自己弹琴水平的好奇,李令珩开始拿出自己的小提琴。临上车前他特意回房间一趟拿上自己的琴,就是想着说不定会用上。他的小提琴是爸爸在德国特意找人根据他的习惯订做的,全球独一无二,音色无懈可击。他给自己的小提琴取了个名“Elina”。
他看着谱子,先拉了一段前奏。
声乐老师兴奋地鼓起掌,其余三人也都吹起了口哨。
“Fabulous!”Alexis连连称奇。
“毓珩,你这是什么小说人设啊。长得帅,学历高,又会拉小提琴。”沈秋眼露亮光,“要是你,我说万一啊,你没出道的话,我给你介绍介绍我妹妹?”
Alexis听懂了,笑得喘不过气来。叶泛舟不懂,但也跟着笑了。
“我也有妹妹。”李令珩笑笑。
“我也有三个妹妹。”Alexis不甘示弱地竖起三根手指,又一字一顿地问叶泛舟:“你有妹妹吗?”
叶泛舟喃喃重复了一遍Alexis的问题,搞明白之后露出一口大白牙笑说:“我没有妹妹,但是我有姐姐,Angelika!汪蓁蓁!”
四人的对话不知不觉变成了约定到时把自己的姐妹约出来一起玩。李令珩笑着应了,虽然有点担心李令颐会被认出来,但觉得这约定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便抛到脑后了。
剧院本来就设有饭堂,不过有点小,橙子视频便把饭堂附近的房间打通成一个大空间。餐食是自助餐的形式,基本上是中国菜,不过也有提供面包、煎培根和色拉。
四人去饭堂的路上,叶泛舟一直念念叨叨“红烧肉”。
“他‘红烧肉’三个字说得挺标准的呀。”沈秋笑说。
饭堂摆了十张可容二十个人坐的大长桌,已经坐了三分之二的人。他们这一组打完饭之后自然而然坐在了一起。
沈秋跟Alexis介绍道:“这就是中国特色集体生活。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在阿美利加可没这种体验。”
“天天能有这么多菜吃,你们挺幸福的。”Alexis不明所以。
“哎,天真的外国人。”沈秋摇摇头,“这里只是特例。”
李令珩给自己夹了白切鸡、清蒸鲈鱼、粉蒸肉和清炒芦笋。离他两米远的地方坐着一个叫舒奇的男孩,他的盘子全是红彤彤的辣椒,和李令珩形成鲜明对比。李令珩倒不是不能吃辣。他爸是重庆人,普通的辣自然不在话下。但他继承了妈妈的脆弱肠胃,容易拉肚子,初舞台在即,他不敢冒险。
他随意一抬头,看见叶泛舟皱起眉头,很嫌弃地把他心心念念的红烧肉拨到一边。
“怎么了?”他问。
“不好吃。”叶泛舟嘟起嘴巴,“硬。”
李令珩觉得孩子气的叶泛舟有点可爱,跟李令颐有小情绪的样子很像,内心不由得柔软起来。他夹了一块自己的白切鸡叶泛舟碗里,然后用德语和他说:“尝尝这个,白切鸡,广东名菜。”
叶泛舟立即用叉子把鸡肉送到嘴里,立刻眉开眼笑,不住点头:“好吃。”
李令珩突然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每回把妹妹照顾好会有的感觉。他明白独自在异乡生活的难处,对叶泛舟更加怜惜。
“Jo,你姐姐等下还会过来吗?”沈秋问道。
“不了。”叶泛舟说。
也是,她孩子那么小,她总得看顾一二,李令珩心想。
吃完饭大家又赶回排练室练习。沈秋对曲子又有点新的想法,和声乐老师商量一番,改了30%的编曲。叶泛舟在合唱团待过,他负责美声部分。但他是小男高音,如果按照原版唱,很难控制不破音,声乐老师便调低了key。
他们一直练到晚上十点才回去。和其他组相比,他们进度不错。他们经过其他人的排练室时,看到Dance组还在练舞,看样子打算通宵。
折腾了一天,李令珩有点累了,恨不得马上回去洗澡睡觉。但叶泛舟还是一副精神奕奕能去打狗的样子。他没和李令珩回房,而是去找汪蓁蓁补习中文。
汪蓁蓁敷着面膜,问叶泛舟今天和小伙伴学了什么中文。
叶泛舟摊在沙发上,拨弄着自己的吉他。“‘白切鸡’‘清蒸鲈鱼’‘水煮牛肉’‘清炒芦笋’‘粉蒸肉’‘小炒黄牛肉’‘麻婆豆腐’‘凉瓜炒蛋’‘凉拌秋葵’。”他很认真地回答。
好吧,孩子还是学了东西的。汪蓁蓁拿起纸笔,把他刚刚说的菜名按照词性拆开来,解释“清蒸”“水煮”“清炒”“小炒”“凉拌”的意思。从兴趣入手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既然叶泛舟爱吃,那就从吃的方面入手,然后顺着他今天学到的词往外延展,比如教他什么是“煎炒炖焗”。
学到差不多十二点,汪蓁蓁赶他回去洗漱睡觉。
叶泛舟磨磨蹭蹭地在她的小包里找零食,随口说起自己的小伙伴。“Fredrick很会拉小提琴,很帅。”
“我倒挺想再听他弹一次钢琴。”汪蓁蓁从他手上抽走零食包,“不能再吃了,饱腹睡觉对身体不好。”
叶泛舟闷闷地被她赶走了。
第二天上午汪蓁蓁去看叶泛舟排练,正好碰到李令珩拉小提琴。叶泛舟没夸张,李令珩确实拉得好,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完全可以参加正规的比赛。还没到中午,四个男孩已经能把《巴赫旧约》完完整整地表演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给这首歌带来了新意。但汪蓁蓁觉得这首歌对男团舞台来说有点平了。
转念一想,初舞台准备时间这么短,走既突出自己特点又稳妥的路线其实更靠谱,至少不会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初印象。不过汪蓁蓁觉得,凭借叶泛舟的脸,哪怕他只会站桩输出,他也能圈一波粉。就是“美丽废物”这个词不太好听。
下午的时候汪蓁蓁被翻译组的组长叫去开会,主要是说说明天初舞台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汪蓁蓁约上Wallace,晚上跟着选手们去走台。专业的翻译会在事前尽自己所能做好所有准备,以应对突发情况。所以汪蓁蓁想对明天的表演打个底。
摄影棚在另一个地方,同样需要坐小巴过去。汪蓁蓁拉上Wallace,上了叶泛舟那一组的小巴。
Wallace收到一段父母刚刚发来的孩子吃饭的视频,忍不住和汪蓁蓁分享。
李令珩耳机里的歌播完,在等下一首歌播起的档口,听到在前排和汪蓁蓁并肩坐在一起的英语翻译在放视频。汪蓁蓁接过手机,咯咯笑着。
“爸爸还有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呀!”孩童的声音趁机钻进李令珩耳朵。
下一秒耳机里的歌响起,李令珩没再听到孩子说什么。他也不忍心听。他看了看前面的汪蓁蓁和Wallace,心下感叹,夫妻俩就不能分开工作轮流照顾家庭吗?妻子出来工作,丈夫在家照顾孩子,不也挺好的?看他们衣着打扮,家里情况应该不差啊。
当然,有时候家里有钱并不代表父母就会放下事业心陪孩子。没有人比李令珩更清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