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五章 烟雨迷蒙 ...
-
浑浑噩噩睡了一宿,早上醒来还真挺不适应的。莺儿托着新送来的白色纱裙,帮我穿戴好后还在腰间用水蓝丝软烟罗系了一个淡雅的蝴蝶结。好别致的衣服,是在想我昨个落水不吉利,所以从今天起要给我好穿好戴吗?
“空气真好啊!”我张开双手,拥抱大自然。
“早啊!岚”清秋笑着朝我走来,“看你心情可真好。”
“是啊是啊,这么好的环境。”说着,我深深的吸了几下,“摄取了足够的氧气,这一天都会神清气爽的。就算再掉水里也不怕缺氧了。”
“呵呵~”银铃般的笑声盈溢在耳边。
“还想再落水吗?”彷如天籁般的妙音,再度从清秋后面传来,还是那张美不胜收的脸,还是那股冷冷的距离感,只是有些怪怪的,似乎那距离不是对于自己,而是,对清秋的。
“嘁,英雄救美、怜香惜玉懂不懂。我要是会武功的话就不用指着你了。这个时代难道就没有雷锋叔叔吗?助人为乐是人生美德。英雄就应舍小家,为大家。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利益的捍卫者...”说着说着,怎的就背起了政治呢?Stop了。
祈之听着这半明白半糊涂的话,忽的有股冲动发泄了出来,那便是:“哈哈哈~”起初是真心的开怀的笑,但后来,不知是藏在内心的雾太浓太浓,有些蒙蔽双眼,隐约的笑声中竟一点一点的夹杂起内力,变得越来越诡秘。待我耳朵要受不了之时,笑声嘎然而止。
“没想到你还有讲笑话的天赋。”冷冰冰的话,一点也不是在夸奖别人。
“(⊙o⊙)…呃,也许吧...”我搪塞着说,不敢正视他的眼睛,但犀利锋锐的目光我依旧能感觉得到。
“祈之...”清秋欲言又止,望着已背离自己,孤身离开的弟弟,失落感漫上心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只听了风雨,而不曾晓得那花开花落。”
“孟浩然的《春晓》,你也知道?”一声清脆稚嫩的疑问,打断了清秋的深思。
“你们是前朝的古人吗?”说完自己便摇了摇头,“估计不大是...这也太离谱了。”
清秋本想回答,但见我一句接一句,没有留空隙给她,也就作罢,静静的让我自己发神经。
“哎咳,买白花藕哎,好鲜的菱角、鸡头的米嘞哎……鲜菱角来买——老菱角嗷……”
是叫卖声,我顿时玩心大动,吃心也大动。想想十几岁时去了次湖南,便疯狂的迷恋上了糯米藕饺。这是湖南传统小吃,是将嫩藕剁成细粒,在油锅中翻炒,加葱花、姜米作馅心。糯米粉加水调成面团,将藕馅包入,搓成面团,捏成饺形,再油炸得金黄即成。回想起那藕饺外脆内糯,藕香幽幽,十分可口。
“清秋。我想出去溜一圈,可不可以?”
“不行。”如此果断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昨个不是还领我出去吗,今天怎么就不行了呢?
“别啊,清秋。你是担心我再‘扑通’了吗?不会啦。”说着摆手道,“我不往河边凑了还不行。外边好热闹,就让我出去吧,一...半个时辰。”
“不行。”清秋无奈的笑笑,“再过几天,我们再带你出去好不好。”
“几天是...几天啊!”
“一周后。”
“( ⊙ o ⊙ )啊!一周!”
是啊,在这个没电脑,没游戏,没小说的“三没”世界 ,很有可能把我这个乐观开朗活泼好动的新青年磋磨成小老太太。一周啊!一周有七天,有168个小时,有10080分钟,有604800秒。如果每秒写一个字的话,足够凑成一部长篇小说了。
哎,忍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第二天
“清秋,求求你了,让我出去吧。”
“岚!”
“好清秋,我知道你最好了。我实在是呆不住了,太无聊了。”
“不行!”
第三天
“我不管了!”
“小姐,你不能出去。”莺儿望着我欲要开溜的神情,很废话的劝我,“您没得到允许,怎能...”
“我要是得到了,就不会这般憔悴损了。我们那儿有句话说得太好了,我现如今才领悟其真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小姐...”
推开门的瞬间,“啊!~~”
“好一个,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只是不知你若真的遇到麻烦,还能不能说出这句话。”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着祈之,看他的眼睛,这也是他第一次对我说的真正算话的话。(有些绕嘴)
“我...”哑口无言了。
第四天
“要疯啦!要疯啦!”
“岚...”
“清秋,”我欲做哭状,“我活了二十几年,这是第一次如此的无所事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句经典是这样说的: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岚,你二十几岁了!”清秋很吃惊,因为眼前这个女子也就十五、六岁,怎么可能比自己都大呢?
“是啊,21了,87年生人。”再补充一句,“1987年生人...”
“可是。”清秋举起檀香木桌上花卉镜,“你看看。怎么可能...”
我还真没用过铜镜好好审视自己呢,镜里的人,是有点年轻...那个,疤不见了!那是我考上大学那年,出了个小车祸,在左侧脖颈上留有擦痕,可如今,竟凭空消失了!难道自己不足18岁!这也,太神奇了,不,是太离奇了!
第五日
“清秋。”我轻叩着她的房门,无人应声。
“清秋”我再一次,还是没人。
“清秋小姐可能是出去了。”
莺儿啊,你要是不会说话就别说啦!她出去了,她出去了,那我呢!
推开门,走进屋,“清秋~”
“小姐。这样,不好。”莺儿胆小不敢随我进屋,便在屋外小声的提醒我。
果见被褥整齐的码放在床头,出去了,出去了,就剩我自己。我沮丧着,正待离开,突发奇想,转身站在苏绣屏风后,说:“清秋,我想出去行吗?”
莺儿听傻了,清秋小姐不是不在屋内吗?
“清秋?不回答可是变相的默认哦!”
“...”
“还不回答?”
“...”
“默认了?”
“...”
“3,2,1。”我雀跃着宣告计划的成功。
出门时,拽上还在愣神的莺儿,飞也的跑开了,生怕撞见清秋,坏了我开溜的大计,撞见祈之也不行啊。
“等等莺儿。”打开大门的刹那,我意识到,“去找两套男装。”
“...是,小姐。”
“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南沏一棹通。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一白眉老人,单手举着茶盏,默默地回味在自己背出的诗句中。
“真是楼台烟雨中,这句很熟悉。”一路人甲,在邻桌品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答道。
“是了,这位公子倒是提醒了我。容若,这不是你上次赛诗会上所作的《江南春》吗?”路人乙接话。
“这是你的诗?!”怎么可能,“那 《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不会也是你亲自做的吧。”我把“亲自”说得很重。
“你是指‘真是楼台烟雨中’那首吗?自是容若刚刚的新作。”路人乙好像很了解这个“容若”,“公子是新来的吧,那你可赶上好时日了。容若是这‘烟雨楼’的招牌,每一季他都会在这里待足十天,每日做一诗,首首是传世经典。”
“容若?”我思索着,好熟的名字,容若!,“你是纳兰容若!”
见无人反驳我,那便是默认了!
“这怎么可能!”我大惊,“《烟雨楼》乃乾隆所做,《江南春》是杜牧写的,怎会是你的呢!再者纳兰容若是清代的,绝非会呆在这个异时空!”
“你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