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御宴 ...
-
很快,便到了御宴开席的日子。新皇登基后第一次大宴群臣,谁敢不给面子?
于是,那一日,凡在长安城中秩比千石以上的朝臣皆悉数到场赴宴。
玉碗琼浆、美人翘??,丹陛张幔,金器陈罗。置酒高殿,秦筝齐瑟,馔斗芳鲜,华筵楚楚。稻粢穱麦挐黄梁,肥牛之腱臑若芳。胹鳖炮羔有柘浆,鹄酸臇凫煎鸿鸧。露鸡臛蠵厉不爽,粔籹蜜饵有餦餭。瑶浆蜜勺实羽觞,挫糟冻饮酎清凉。肴羞未通女乐罗,敶钟按鼓造新歌。
朝臣们觥筹交错,互相寒喧吹捧,说着听似高深,实则空无一物的废话。彼此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心里却极有可能已将对方掐死了一万次。
朝臣们一通互捧臭脚,言不由衷的寒喧过后,皇帝刘欣终于姗姗来迟。
刘欣一入殿,原本人声鼎沸、喧嚣热闹的殿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朝臣们齐齐跪拜行礼。
刘欣请朝臣们起身入席后,侍宴宦官尖细的声音响起,宣布宴会开始。
酒过三巡,朝臣们依例按官职大小尊卑的顺序上前向刘欣敬酒,以丞相、三公为首,后是九卿。刚开始朝臣们敬酒,无非都是说些蒙陛下赐宴,倍感荣恩,陛下圣明,四海太平,陛下万寿,社稷千秋,陛下文治武功,堪比尧舜禹汤之类的废话套话。
轮到霍照敬酒时,只见他大步上前,虎目生威,举起手中的金樽说道:“西域都护霍照拜见陛下,霍照愿誓死效忠陛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今陛下新帝登基,朝堂不稳,多事之秋。此大汉江山乃高祖厉兵秣马,一手一脚打下来的,祖宗社稷,刘姓江山,岂容他人染指。若有奸臣欲把持朝政,冒犯天威,架空皇权,我霍照手中三尺青铜剑首先不答应。定要效法那周勃、陈平,平乱肃奸,扫清朝堂上的一切魑魅魍魉。”
这番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炸弹,在每一位朝臣心中炸开来。
朝臣们以微妙不可言说的眼神彼此对视了一下。
谁不知霍照手握天下重兵,又且骁勇善战,而他此番话,就是摆明了表忠心,站队新登基的皇帝。谁要是跟皇帝过不去,便是跟他霍照过不去,跟他霍照手中的刀剑过不去,跟他霍照手下那几十万的精兵过不去。
而他说要效法周勃、陈平,朝臣们都是读过史书的文化人,自然知道周勃、陈平是助文帝荡平诸吕的功臣。而他霍照是周勃、陈平,那当今圣上便是文帝,而谁是诸吕,自是不言而喻。
想当年吕氏一族是如何的权势鼎沸、嚣张跋扈、只手遮天。皇帝是想立就立,想废就废,刘姓子孙是想杀就杀,完全不把老刘家的人当回事。吕禄、吕产又手握兵权,控制京城戍卫,将上至皇帝、诸侯王,下至朝臣,全都攥在手心里拿捏得死死的。
刘姓江山变为吕氏天下,无非就是要不要撕开那层遮羞布,摆不摆上台面的事。
但吕后一死,权势滔天的吕氏一族便似大树倾倒,旦夕之间便如摧枯拉朽般覆灭了。
当年清洗诸吕时的狠辣血腥仍让朝臣们想起便不寒而栗,但凡与诸吕沾了一点边的,无论是诸侯王妃、王子,还是功臣妻儿,皆无一幸免,全部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真个是斩草又除根,春风吹不生。
而王氏一族现在虽权倾朝野,但比起当年的吕氏一族仍是不及,又无兵权在手,全凭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大司马王莽坐镇。
其他王氏族人,都不过是一群才能平庸,只知倚仗外戚身份纸醉金迷、敛财贪色、斗鸡走狗之辈。
若是皇帝真有文帝之才,又有如周勃、陈平那般的能臣相助,铲除王氏一族怕是不在话下。
霍照说完这番话后,刘欣心中大喜,但脸上仍沉着淡定、不露声色。先是对霍照的忠心大加褒奖了一番,说道:“霍将军对我大汉的忠心真是感昭日月,不愧是我大汉的国之梁柱、股肱之臣。”
接着,传下谕令,赏赐霍照三百金。
俄而,又问道:“听说此次霍将军来朝,还带了五千壮士同来,此刻这些壮士在哪里?”
霍照恭敬行礼并回禀道:“我怕将士们入城扰乱长安城百姓生活,命他们驻扎在长安城外三十里处。”
刘欣又是大加赞赏道:“早听说霍将军治军严明、军纪肃然,军队所过之处秋毫不犯,匕鬯不惊,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而这五千将士,也都是我大汉堂堂正正的好儿郎!”
说罢,便吩咐侍宴的宦官传谕下去,从宫中取出美酒千坛、肉脯千斤,派人快马送至城郊将士们驻扎处,慰劳这五千名将士。
刘欣与霍照的这番对话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大有深意。
但凡有点脑子的朝臣就能明白,皇帝与霍照这是在唱双簧给在场的朝臣们敲警钟呢。
五千训练有素的将士,不解甲胄,手执兵刃,就驻扎在离长安城三十里地的地方,虎视眈眈地望着长安城。
若是有谁仍不识时务,轻举妄动,犯上作妖,只需一声令下,这五千将士便会以拱卫皇权、清君侧的名义杀进城来,那胆敢犯上的人全族老小的脑袋便没法好端端地呆在脖子上了。
别看武将平日里带兵打仗,远离朝堂,还被那些满嘴子曰诗云、仁义道德,自诩孔圣弟子的朝中文臣们鄙视为大字不识一箩筐,只会舞刀弄剑的大老粗。
而武将也很少掺和朝堂纷争,任凭那些嘴上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满腹坏水的文臣们在朝堂上相互倾轧、拉帮结派,口中引经据典、孔孟之道、不带脏字地吵得口沫横飞、沸反盈天,鸡扑狗跳。
但武将只要真正发起狠来,便是拿笔的干不过拿刀的,那些平素里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就只有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份。
文臣们入朝为官,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大半辈子,每日耍心机、斗权谋,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虚情假义、巧言令色,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大都秉持着求财不舍命的原则。
所以,在面对攸关身家性命的大事上,谁能不怂啊?
霍照的这番话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接下来向刘欣敬酒的朝臣们皆非常识时务者为俊杰地争先恐后表起了忠心,恨不能当场指天立誓、跪地长哭。
而刘欣也摆出一副宽厚仁慈的圣明君主的模样,笑着回敬、抚慰各位朝臣。
刘欣一面与敬酒的朝臣们虚以委蛇,一面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观察王氏一族的反应。
只见太皇太后王政君、大司马王莽及其他王氏一族的人,那脸上就像开了染坊铺子,青紫红白,煞是好看。
王莽的眼睛也看向端坐于丹陛之上的年轻的皇帝,那张脸上永远挂着温和淡然的笑容,就像是一只温顺无害的小羊。
但那温和的笑容背后,却是深不可测的机心重重,是精于谋划的帝王权术。
这哪里是一只温顺的小羊,分明是一头披着羊皮迷惑世人的猛虎蛟龙。
可惜,当自己看穿这一切时,却为时已晚了......
御宴过后,朝堂中的风向便悄悄地变了。
往日车马盈门、川流不息、门庭若市的王莽府第门前,一夜之间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往日如香饽饽一般被朝臣们趋之若鹜,争相巴结攀附的王氏一族,现如今变成了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的臭狗屎。
朝臣们别的本事没有,但论起趋炎附势、拜高踩低却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见风驶舵也都是一个比一个转得快,一个比一个溜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