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丽芒 ...

  •   龙城之役作为汉朝对匈奴第一次成功反击,确实对双方都起到了震慑的效用,然而那一次战役的胜利侥幸的因素实在占了不少,匈奴人又是首次在汉朝人手上碰到硬钉子,恼恨交加之际,倒让匈奴对汉朝的进犯更为猖獗了。
      元朔元年的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如此张狂的行动,分明是在向刘彻示威,而匈奴人迫于即将到来的严寒,断不会就此罢手,刘彻根本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他也无法对此漫不经心。
      反击自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在此之前当是要做足完全的准备。
      刘彻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然而这并不是代表了他要去干涉卫青一些什么。
      他早就说过了,卫青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是他在队列里拥护出来的军中之王,王者,自当要有与此称号匹配的能力与威势,他的尊严不可侵犯,他下达的命令不可违抗。
      而这样的强者被他放在手心里捏得死死的,每次看到卫青在自己面前总是一副不卑不吭但也心怀谨拘的姿态,倒是有百般滋味泛滥在心头。
      刘彻很庆幸自己在卫青最单纯最干净的岁月里将他牢牢套在了自己的视线里,这个少年简直是个奇迹,有时候连刘彻都会鬼使神差地觉得这个少年一定是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魔力。
      他爱着这个少年,一切似乎是机缘巧合又像是命中注定,这个不愿彰显锋芒却锋芒自显的少年总是带给他许多的惊喜,让刘彻不自觉的将目光紧贴在他的身上。
      而等刘彻发觉自己无法将视线从卫青身上远离时,他已经陷得足够深了。

      此次出征是继龙城之役后的第二次反击战,其中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而在战事的指挥权上边,刘彻唯独对卫青是最放心的,当然,李广之类的老将还是要用的,可刘彻还是会坚决让卫青到主战场上迎敌。
      虽然此举肯定会让卫青肩负着比龙城之役还要大上好几倍的压力,但是现在压力越大待他日得胜还朝时被提及的功劳也越大,此时诸侯被推恩令逼得已然开始蠢蠢欲动,刘彻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阵营里的人能名正言顺地扣住一部分的权利,以此震慑日渐没落的同姓诸侯王。
      刘彻心中的不二人选正是卫青,他脑子里的小算盘打得无比响亮,作为帝皇,他要是铁了心给卫青拨点权吧,倒是没有几个人敢反对的,所以刘彻都没还没看到战役胜利了,就在较算着等卫青取胜了之后要给卫青什么奖赏。
      但是刘彻琢磨着琢磨着,又不禁会想他说是不是对卫青的要求定得有点高了。
      毕竟一个才刚二十岁上下的儿郎才俊要在军队里冒出头来就有点难了,看看李广,那是打了多少场仗才能在队伍里站得住脚啊,而卫青在刘彻的用心安排之下取得的成绩已经很让人跌破眼镜了,卫青现在才这般年纪,却已被封侯,放眼望去,自然是前程无限的,刘彻只是怕他突然给卫青扛着这么重的担子,卫青一个吃不消有个差错,那可就是致命伤了。
      刘彻内心很挣扎,一边他在心里头告诫自己要相信卫青那彪悍的军事能力,一边被作为皇帝的理智劝解着要避免风险。此次战役非同小可,奇兵战术不可能再用第二次,经过那一次轰动的反击胜利,卫青的名号或多或少有传到匈奴那边去,只怕匈奴这次一定会派大量人马防范着他。
      而匈奴的骑兵还是板上钉钉地悬在汉朝人头上的一把重剑,他早些年有意让卫青在队伍中施展拳脚,算算时间也该有些成效,刘彻一直亲自前去看看,不过是碍于近些日子被推恩令烦得焦头烂额,实在腾不出空闲来。
      今日心血来潮,倒是兴致勃勃地叫人驶着车宇,在未曾事先通知卫青的情况下前往军营。
      虽然这样事先不打招呼的突袭实在很让人汗颜,但像刘彻这样的男人又有什么时候是按理出牌过,随着车架慢慢驶向军营,刘彻原本散漫的心绪倒是减了不少。
      以粗犷的木架搭成的,警卫森严的营门前有十几个士兵手握兵器站立着,他们目不斜视,站姿挺拔,倒让一开始认为门口只有几个士兵站岗的刘彻感到惊奇。
      “卫青倒是管得挺好的。”在门口没有看到有士兵表现懒散,刘彻暗自松了一口气,细想了一下营中的规矩,他也不打算坐着车架长驱直入了,即刻从车子上跳了下来,命人上前与守门的士兵交谈,等说妥了以后直接就跟着一脸严谨的士兵入了军营。
      这个士兵不愧是卫青的手下,看那严谨不苟言笑的脸蛋,瞧着就觉得和卫青像了个五六分,让本就有些心不在焉地大量四周风景的刘彻有些忍不住笑意了。
      那个士兵对皇上驾到这等大事至少还是有些紧张的,虽然他的脸上完全看不到一丝慌忙,甚至还尽职地给刘彻介绍军队的情况。
      近些日子来营里边的男人都收到了风声,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又要出征了,卫青在这群更加注重实力多过声誉的男人中威信很高,下边的士兵当真是皇帝的话都敢不听,只肯听卫青的。
      密探寻回来的消息自然是没有半分虚假的,刘彻对此等情况却没有被冒犯了的感觉,亲身走进这里,不期然就想起了父皇那个时代里赫赫有名的细柳营,顺带一便想起了那个傲得无法无天的周亚夫。
      在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再他父皇面前谈及周亚夫,刘彻看得出来,周亚夫像是一个无药可治的心病,似是伤疤一样长在他父皇的身体里,随着那个锋芒无限的男人的死亡一并失去了愈合的机会。
      刘彻对这个瑜质难掩的男人印象特别深,作为一个帝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遇到这样天命注定的将才,他父皇得周亚夫,不可谓不是一个玄机。
      有这个男人的先例在,刘彻才对卫青格外用心,因为刘彻知道,他遇见卫青正如父皇得周亚夫之助,乃缘字所求。
      记忆中,他的父皇也曾突击过周亚夫的细柳营,而在那时,性子与周亚夫一般傲然的年轻士兵们给父皇带来的刺激太大,让他的父皇升起了猜忌之心,直至很久以后和刘彻说起,仍然新生恻然,念及如此,刘彻还真的要感慨卫青那个正直到不通世故的个性,有这样的领队在上边,这个一路上带着刘彻前去训练场的士兵做起事来也是一板一眼的,根本不会出现当年士兵出言讽刺皇帝的荒唐事。
      不知不觉便到了练兵的场地,刘彻对这个地方还是有一定印象的,当年刘彻提出要建个训练场时,卫青就跟自己提议说最好不要选在平地上边建,刘彻的军事目标向来都是与匈奴抗战,他们的训练形式也该对症下药,所以刘彻才特地选了一大片连绵的大草地,命人围着这地方建起了营,当然的,有部分士兵还是会在上林苑那一边,但大多数的主力主要驻在此处。
      站在离大队不远不近的地点,刘彻完全是凭借自己出色的眼力才得以看清场上的情形,训练的内容与中规中矩的项目有些区别,大概是一心想着要为刘彻练出一支无惧于匈奴骑兵的正规军,除了砍杀突刺之外,士兵的骑术与箭法都有严格的考核,一时间场上人人都专注于训练上,根本无人察觉到有一身穿绣着银色龙纹玄衣的年轻男子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
      刘彻本就无心打扰他们练习,却控制不住自己偏移视线在人堆里寻找那个几乎是铭在脑海里的身影。
      再次感谢刘彻了不起的动态视力,经过一番苦找,刘彻总算在一群衣衫不整又满头是汗的粗野男人里瞄到了身形相对比较削瘦样子也比较出挑的卫青。
      刘彻心下一喜,目光自然而然的就无法从卫青身上挪开。
      卫青穿着军服时总给他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这少年模样长得太好,和寻常见到的军人差别太大,然而红色的底衣披上黑色的硬甲,衬着他紧绷着的神情严肃的面容时却又说不清的气势在里边。
      卫青本人肯定没有察觉道这一点,他在军队生活里仍然保持着温和到不可思议的脾气,性格正直有些直来直往,与那些个同样神经堪比钢条的大男人相处下来,反倒深受他们的喜欢,卫青个人也对他们私下亲昵的态度不怎么恼怒,无奈地笑笑也就由着他们了,他对手下将士向来是好的。
      而一到战场上,他作为主帅的那份魄力便显露无疑,他要求每一个士兵听从他的命令,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用军威去威逼,无论是在那片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是在粗糙恶劣的营里边,他都是王,他的战士听从他的号令,跟着他浴血,一同飞向更遥远的地方。
      ==============
      囧,我爸一直在催我走一直在催我走所以最后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些什么了,文章纠结至此我至少要给你们点甜头,于是我决定下一章让这两只抱一下吧,我还是很有人性的,别说我一直没进展啊口胡,下边的妹子你提的那个大BUG我改了,谢谢你的指点啊我好感动啊!跪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