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故人来 ...
-
这是白莲教信徒在宣扬教义,朝廷对汉人的宗教从不辖制,因着道人丘处机的四处奔走,当年世祖皇帝对中原的道教佛教甚是推崇,得到朝廷的认可后 ,百姓更是追捧。如今连年天灾,百姓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菩萨身上。白莲教是佛家分支,信奉米勒佛。如今信徒遍布中原,朝廷也有官员查觉不妥,但其势力已成,无力回天。
二人回到医馆,文英正等的着急,看两个安然回来,才放下心来,回后院烧午饭。
到了晚上,姐姐在屋子里做针线,打算给姥爷做双新的棉鞋,沙姥爷嘱咐了姐姐几句,就带着文竹下了密室。姥爷为了抄书,多点一个油灯,文竹被关进暗间,一个灯也不给,摸黑把紫檀木人一块一块拼。姥爷隐隐听见咳嗽的声音,最近觉得耳聪目明了许多,自己知道是喝了泉水的缘故。他把暗室房门打开,:“妮子,你着凉了么,我去给你拿件衣服。”文竹正拼不上着急呢:“我不冷,我都出汗了,我怎么拼也拼不上,姥爷你再教教我。”看着文竹都要哭了,沙姥爷乐了“孔圣人都说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来教你诀窍。”孔子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文竹冲着姥爷假哭:“是说我笨吗,”沙姥爷点头:“是!”文竹扑哧又笑了。沙姥爷端着油灯进来,伸手拿起紫檀木骨,脸色就威严起来,文竹也站直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一一演示给文竹看,嘴里不停讲解。油灯如豆,墙面上跳跃着一大一小身影。
转天临近中午,病人走的差不多了,文英正在打扫,文竹在收拾火罐,一个大高个子的年轻人走进来,穿着一件青布直缀,衣角都是泥。脚上的鞋缝着白布,鞋边都飞了边,大脚头也拱出来了。
大个子一进来瞬间觉得屋子狭窄了许多,沙姥爷正在把金针收回盒子,一抬头,就满脸喜色 :“ 我的儿 你可是到了!” 来人进门便拜 :“师傅我来了。” 沙姥爷快步把年轻人扶起来:“德胜甭怕, 以后我护着你。” 德胜眼泪就下来了。 自己没有兄弟姐妹,自打父母生病,里外都是自己扛着,虽有叔伯,都夸自己能干 ,竟无一人伸手帮忙。谁知道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心里也害怕。 这是沙姥爷的之前提过的在老家收的徒弟,如今父母双亡,前来投奔沙姥爷,安庆府离此地一百里,临近中午能到,只怕半夜就出门了。赶紧带回后院 ,梳洗完毕,坐桌上吃饭的时候,沙姥爷才顾上和德胜说 :“ 这是两个妹妹,以后你帮师傅照顾。” 德胜点头:“以后这就是我亲妹妹。”沙姥爷心疼孩子长途跋涉,赶紧命文英姐妹把后院的东屋被褥安置好。
文英知道自己哥哥的饭量,看着比自己哥哥高半头的年轻人,就赶紧去了厨房,舀了两碗冒尖的面粉,揉成面团,切成细如发丝的龙须面,用鸡蛋,木耳做了素高汤,不敢让文竹帮忙,自己拿个托盘,端了两海碗进屋,剩下两小碗姐俩在厨房吃.张德胜也是饿了,两海碗面吃的香甜,风卷残云就下肚了。
吃完饭沙姥爷坐在院子里,和德胜说话,德胜已经拿起扫帚开始扫院子,沙姥爷说着自己的安排:“你小时候就跟着我学,那时候找不到闺女,全家也都淹没在大水里,就想留个传承。让你叫我师傅,如今我这两个外孙女比你也没小几岁,你就叫妹妹吧,等你再学两年,就自己能挑大梁了,到时候自己开个医馆,也能养家糊口。”
那时候自己寻不到妻女,了无生趣,是这个小人一直陪着自己,那会才五六岁就偷偷给自己送吃的。后来想着莫失了传承,就收了德胜做关门弟子,紫檀小人也是拆装熟练的。后来搬到归德,老家那儿就剩这个徒弟自己时刻惦记着。
德胜就笑了,年轻的大小伙子,皮肤微黑,目如郎星,这一笑露出满嘴的白牙,竟是阳光般耀眼。德胜扫完院子,又拿起水桶,去井边打水,:”老爷子,我家就剩我自己了,我不怕死,我是怕死了没人知道。您这年纪本就和我祖父差不多,我是打小不懂事,你让叫师傅我就叫师傅,如今叫爷爷也使得,不然还能叫妹妹们管我叫舅舅么?”文英是大姑娘,不好说话。文竹却凑热闹,:“你和我哥哥一样大,我不叫舅舅,就叫哥哥。”
多了个徒弟,医馆那姥爷也轻松了许多,打水劈柴的活也接过去了,文竹虽小,也看出沙姥爷是真的欢喜。沙姥爷每日都乐呵呵,带着文竹念书,练手法,喝点小酒,喝美了再耍一套五禽戏。
沙姥爷看着文英和张德胜倒也融洽,就捎信给沙氏夫妻过来一趟,赶快把名份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