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正是一年春好处 ...
-
独孤赤颜第一次来到南国皇都时,正值桃花盛放的时节。她手执一把油纸伞,踏着满地落英,独自徘徊在南幽的小巷中。
南幽之西有一名楼,忘川楼,是文人墨客常聚之地,来人不论身份,不论贫富,只谈风月之事,诵风月之诗。
忘川楼往前五十里有一条河,名曰西洲。西洲东连羽泉,西至寒山,贯穿城西街道。两岸植满桃花,落英缤纷,阁楼上美人罗袖红裙。
清风徐徐散芳霏,澹月溶溶罩晚烟。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西洲河畔笙歌不绝,繁华遍地,却也有不少天涯游子临水吹笛,叹人生飘蓬。
不远处有几只扁舟缓缓驶来,有位锦衣公子长身玉立于扁舟之上,遥望云汉,眉目一片愁予。
楼阁上有乐声响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男子拿起手中一片青叶,放在嘴边,和着曲调轻轻吹了起来。清乐散入四月芳菲的灼灼桃花里,如风展水,澄澈明净。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公子盛年恣纵,裘马镶黄,却清歌断肠。是为何而悲,为何而愁?”轻柔的声音如一缕清风吹皱满池春/水。
男子闻声望去之间邻舟上站着一个红衣女子,她的面容在暗夜中看不真切,只依稀见得一双灿若星辰的明眸。
“轻风有意伴春光,春光却被繁华绊,我为所悲之事悲,为所愁之事愁。”凉风入袖,盈满他的长袍。
“姑娘举杯邀明月,又是为何人而觞?”男子反问道。
“公子为所悲之事悲,又为何不许我为所殇之人觞?听说忘川楼的名酒孟婆汤可以洗净前尘,忘却过往。公子既然与我同是天涯沦落人,不如暂寄愁心与明月,一醉解千愁。”说完,她一踮纤足,轻盈地落在男子的小舟上,脚踝上的铃铛叮当作响,手中的酒却半滴不洒。
男子黯然无色的双眸,刹那涌入清风皓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二人并肩坐在一棵古树上饮酒赏月,夜风拂面,月明千里。
“姑娘说这酒可以洗净前尘,我偏不信。”
“连孟婆汤都解不了,公子的愁,怕是前世的愁吧。”
“不,是今生的愁,全是今生的愁。”
“今生的愁,何愁?”
“愁我生于浊世,身不由己。”
觥筹交错间,那如万点飞红的愁绪,似是化开了,化入东风,化入江流,化入广陌竹林的清风明月。
男子举杯对月,饮尽盏中浓酒,“在下还不知姑娘芳名。”
女子从树上飘下,拾了根竹枝,凝聚内力,在古树粗壮的树干上刻下赫赫四字。男子跃下树,看着树上的字,轻轻念着。然后在她名字的旁边,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女子思索片刻,道“诗经有云,‘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公子名南柯,我赠‘休思’二字作公子的字可好?”
男子嘴角的笑意,漾开枕上片时春/梦,行尽江南数千里。
后来的几日,二人结伴同游,踏尽南幽春光。晚上同舟赏月,将心事付诸明月。一直到独孤赤颜离开南幽的那天。
那天,南幽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易南柯像初见时那样,站在小舟上,一片青叶放在嘴边,有雨水不停的浸润在叶片上,声音不复平时好听。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淡淡的哀伤从开始从心底蔓延,直至遍布整个心脏。突然,一柄红伞撑开,挡去一身风雨。“公子当心感染了风寒。”他回头,眼中有很多说不清的悲伤。“姑娘家住何方,待我功成名就,定与姑娘缔结良缘,青丝白发,永不分离。”他看着独孤赤颜的笑靥在沥沥小雨中盛放,映入眼底,映入西洲河畔的微波,也印他的心上,一记就是好多年。
一别再见时,她仍旧一袭红衣,在逢兮山的枯树下起舞。
而他,却换下纳入锦袍,玄衣如水,墨发飞扬。
一瞥惊鸿影,眉目似遇故人见。
双袖留清风,空对落花舞步翩。
三影对月酌,慢摇歌扇诉痴缠。
四更风雨生,愁容难赋墨先干。
五月芳菲尽,不觉落英已漫天。
六笔洒红泪,谁与锦瑟共流年。
七弦饶指尖,笙箫为友音做伴。
八行锦书传,梧桐叶落罢枝寒。
九起罗袖舞,饮尽秋水君不还。
十步相思断,吾独含恨入九泉。
“颜儿!”男子惊起,却只抓住了散落的一条红绫。
红衣女子缓缓走来,眼眸如月,赤衣如霞。
“公子紧张什么?甄洛舞了十步,是因为与所爱之人相望却不能相守。我只走九步,因为我知道,公子会来,所以我愿意斩尽春风,静俟君归。”
他拥她入怀,一向淡漠的脸上竟覆了两行清泪,许久才不舍的放开。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神女山上有一双神鸟,嘴衔相思树的连理枝,神女用其打造了一对玉箫。我本想取来赠予姑娘作聘礼,却不慎丢失了一支。天冥青鸾鸟,时时比肩飞。神山相思树,枝枝连理生。玉箫残缺,不知姑娘,可还愿意嫁给我?”
女子接过玉箫,放在嘴边吹了起来。彼时风送清香,箫声绕梁。
曲终,她退后几步,行礼道“夫君。”
他痴痴望着眼前明眸皓齿,笑靥如花的女子,回礼道:“夫人。”
后来她才知道,他为了退回与谢府大小姐谢清荷的婚约,受了谢家家主谢孤鸿的百鞭断魂鞭,伤势未愈又登上神女山与神女大战两日两夜才夺得那支青鸾玉箫,归家途中体力不支晕倒在路上,被人救起送回家昏睡了三个多月。即便是昏睡,手中也紧紧攥着那支玉箫。醒过来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逢兮山与自己相逢。
那日,没有轻柔拂面的明媚春光,亦没有灼灼其华的十里桃花,少年清俊消瘦的脸庞和温柔似水的眼眸让她生生惦念了一辈子。
腊月二十,逢兮山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天地寒色,唯有梅红,暗香浮动,梨花簌簌。
山河为聘,赤霞作衣,红装绵延十里。
红色喜轿中,女子纤纤玉手掀开帘栊,入眼茫茫。
“妹妹快把盖头盖上,盖头要新郎官揭。”轿外骑着黑马,裹着黑色大氅的男子道。
“此地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逢兮山的依依杨柳,清清碧水。”她放下盖头,任红纱掩住满目离愁。
忽然有寒风涌入轿内,拂起青丝,头上凤冠坠下的玉珠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回过神来,手中已多了一枝红梅。她嘴角漾开笑意,一滴红泪落在了喜服上。轿外男子闻手中余香,清浅一笑。
易府位于江南,四季如春,暖风和煦。
今日,易府正门前人流涌动,他们聚于此地,只为一睹那位让南幽许多女子为之倾倒,有“春闺女儿舞倾城,一见萧郎误终身”之称的南柯公子穿上喜服的模样。
彼时,那位风姿俊朗的年轻公子正在门口迎客,眼底隐着千万柔情,不似往日那般清冷,脸颊被喜服映得一片绯红。
远处,一辆喜轿在锣鼓声中若隐若现,最后停在了易府门口。
轿中的女子被兄长背下喜轿,凤冠霞帔,红妆迤逦。
一堂缔约,金玉良缘,许白头之约,誓红叶之盟。红烛渐短,日后方长。
新婚燕尔,才子佳人,琴瑟和鸣。
春日他们去原野放纸鸢,登高看满山落英。夏日,去湖上泛舟,彩莲奏乐。秋日,用红叶传信,看流水飘零。冬日,以雪煮茶,折梅诵诗。
那段时光,他们桥上踏月,院落赏花,相濡以沫,美好到让她以为,那样就是一生。
只是,世事一向无常。
那日,她不顾已怀七月身孕,奔波千里来到逢兮山。登上山顶,入目皆是尸骨,她心力交瘁,口中腥甜,生生喷出了一口血,随后腹中一阵疼痛。若不是侍女忧幽怜偷偷跟着,只怕那日她便随着众族人一起去了。
她疼了好几日才诞下一个病儿,然后不顾产后虚弱的病体回到了易府。
她手持玉箫,双目泣血,体内真气暴走,遇人便砍。那天,易府内尸首遍地,血流成河。
易南柯回到王府时,只见满地血色和横七竖八的尸首。父亲倒在一片血泊中,心口处一个三指宽的血洞正汩汩地涌出鲜血。跪在她面前的女子,手中,正拿着他赠的那支玉箫,眼神涣散。
他奔去,抱住了父亲尚有余温的身体,脸色沉痛。
“颜儿,你为何……”
她清浅一笑,“休思,血债,终是要用血偿的。如今,我大仇已报,心愿已了,再无牵挂。我自知罪孽深重,不可宽恕,只求一死。”说罢,她捡起地上散落的长剑,双手奉上。
他接过剑,寒光一闪,剑锋已抵在她雪颈,他的手几不可见地颤了一下,终是没忍心刺下去。忽而剑锋一转,割下自己一角衣袍,“此后余生天高地迥,我与姑娘永生不见。”他艰难拼凑出几个沙哑的音节,心痛如绞。
她接过那角衣袍,两行清泪滑过苍白的双颊,随后,摇晃着站了起来,颤颤巍巍走了出去。
他望着渐远的红色倩影,眼中酸涩,眼泪夺眶而出。
远方似有瑟瑟箫声飘来: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三日后,幽怜抱着一个婴孩回了王府。
那日,易南柯浑身缟素长跪于灵堂中,眼神空洞,神行憔悴。
当一声清脆的啼哭打破灵堂里针落可闻的死寂,他才扶地艰难起身,接过幽怜怀中那个粉雕玉砌的娃娃,用脸贴上他柔软的脸颊,眼角滑下一颗泪珠。
翌日,他只身登上逢兮山,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他一座一座的寻,唯有山顶上一座孤坟无名无字,石碑上刻有一行字。
“三千微尘,悲欢喜乐,皆为君赐,浮生梦一场。”
那夜,他靠在石碑上,手提一壶酒,就着瓶口灌下,烈酒搜肠刮肚,却仍旧难销他心中千般愁苦。
酒尽,他仰天长啸。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他望着无垠夜空,视线逐渐迷糊。耳边似有箫声萦绕,袅袅箫音,如梅子雨一样,缠绵婉转,隐约缥缈。
他仿佛又看见那年西洲河畔的桨声灯影,广陌竹林的箫声明月。桃花树下,落英缤纷,少年温润如玉,少女笑靥如花,箫声如潮水涌出,洗净落花白雪,盛世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