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六一儿童节很快就到了。上台扯着嗓子唱完了一首《小星星》之后,李书意发誓她再也不会上台唱歌了。亏得雨露幼儿园的音响设备拉胯,现场的环境也比较嘈杂,否则她的破音走音将一览无余。
下了台,李书意又被老师拉去换衣服,一会儿还有一个班级的集体舞蹈。
李书意:发誓再也不做的事情又多了一项。
或许是名字注定的,重生回来的李书意可以坐着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但她永远不会擅长唱歌和跳舞。
混在人群里手脚乱飞了一番,李书意终于松了口气,爬到园里的滑滑梯上,看别的小朋友表演。虽然她不乐意跟小屁孩们玩游戏,但不得不说,这些小朋友们唱歌跳舞真的还不错。你看那主持人,昂首挺胸,字正腔圆;你看那唱歌的孩子,声音清脆,歌声优美;你看那跳舞的男孩女孩们,身形灵动,自信飞扬……李书意痴痴地看着,眼中竟有泪花闪烁。
儿童节像个分水岭,过了之后,暑假也临近了,幼儿园的气氛就比平时更闹腾些。李书意也挺高兴的,虽然暑假很无聊,但是上学她也上腻了。
这天放学时,园长突然又约见了李书意和她的家长。原来是快放暑假了,幼儿园也要做一些宣传单招新,园长就想到幼儿双语大赛获得特等奖的李书意,而且这姑娘长得也蛮好看,她就想给她拍个照,做封面。报酬是下学期少收一百元学费。
徐梅玉没有立刻表态,转头看李书意。
李书意往徐梅玉身后躲,徐梅玉替她解释:“这孩子向来有点害羞,在照相机面前总不上镜。”
园长面不改色地劝说:“就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可以多拍几张再挑选嘛。”
徐梅玉心里其实也不想,但她向来不善言语,这时候也只是露出为难的神色。
李书意眼睛一红,抱住妈妈的腿,眼泪就止不住了,“妈妈,我好害怕……”
园长也不恼,给李书意递了一张纸巾,温声安慰:“好吧好吧,书意,你不想就算啦,就是有点可惜了。”
李书意抽泣着。
徐梅玉继续解释:“这孩子向来胆小,在家也是喜欢待在家里,不跟小朋友玩。”
园长叹了口气:“嗯,也是我唐突了。我本来以为书意获得了特等奖,应该是比较大胆的,所以才问问你们,这孩子挺优秀的,你们家长还是要多锻炼孩子的胆量。”
徐梅玉连连称是。
回家的路上,李书意有点失落。
她不上相是其次的,主要是不想自己的照片满天飞,妈妈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她很后悔收下了园长的词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还是个孩子,可以无理由地装傻充愣。
回到家,化失落为动力,李书意刷刷刷地,在绘画本的掩护下,又写完了一篇童话故事。
李华最近收到了好友的信,但家里的信封用完了,便要去超市买。李书意见状马上跟了去,李华以为女儿又想买什么好吃的,没想到这回她也想要信封和信纸。
信封信纸都很便宜,李华准了。
没曾想她还要邮票——李华在给要寄出的信上贴邮票时,李书意又来了,一次性要了两张。
就一罐啤酒的钱,李华给了。
当李华领着李书意去邮局寄信,李书意变魔术般从兜里摸出两封信,也要投进邮筒。
完全不知该作何感想,李华麻了。
最后就是李书意像一只小鸡崽一样,畏葸地坐在叉腰怒目的父母前面。
徐梅玉:“谁告诉你去投稿的啊?”
李书意:“没谁,就是租来的书上说的。”
徐梅玉:“书呢?拿来我看看。”
李书意:“已经还回去了。”
徐梅玉:“你会写文章?用拼音写的啊?”
李书意:“我当然会写,我认识可多字了!”
徐梅玉:“李华,你告诉我,你女儿现在多大?”
李华:“五……五岁。”
徐梅玉也麻了。
徐梅玉:“书意,你下次要做奇怪的事情之前先告诉妈妈好不好?”
李书意:“什么是奇怪的事情?”
徐梅玉:“……”
这孩子没法管了。
寄出稿件后,李书意暂停了写作,等待回音。
信还没等到,暑假就要到了,家里气氛有些不对。李书意之前沉浸于写稿子,没太注意家里。原来上个月房东奶奶来收房租的时候,就说房子要租给儿子的朋友了,叫爸妈早点物色好房子。刚把生意做起来,就要搬走,夫妻俩有些发愁。
而这个月房东奶奶又来催了,说她儿子的朋友想提前一个月,也就是下个月就搬过来。
李书意也有些愁了,上辈子也是这个时候搬家的,她寄信的时候怎么把这事儿忘了。不过想到后来新搬的家,就在现在的房子对面,实在近的很,李书意又不慌了。
也不知怎么的,爸妈目前考虑的房子都跟现在的店铺隔了一条街。而且目前对面还有一家服装店在营业。
不过到了月末的时候,李书意知道了原因。实在是很赶巧,父母本来已经看好了隔一条街的某一家店,但就在离月底只有五天的时候,对面服装店老板的老家出了些事,他要马上赶回家里,店也不打算开了。就问李华要不要他的店。
就像瞌睡送枕头,虽然这个枕头是服装店老板的不幸,但对于李华家鞋店来说,搬到对面损失的生意自然是最少的。
“我也是情况紧急,东西也带不走了,家具什么的、还有店里这些衣服,你不要的话,我一时半会儿也带不走,只能先放在这儿,以后再过来拖走;但如果你要的话,那就最好了,我低价卖给你。”
二手价确实是很低,李华头脑一热,就全收了;事后便收获了不在场的徐梅玉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家具收过来是非常划算,服装店老板置办的家具挺全,比家徒四壁的李华家好得多:沙发、电视机、冰箱、空调,一应俱全;但是衣服收过来有什么用呢?自己是卖鞋的,又不是卖衣服的!
李书意仔细回想了一下,上辈子这些衣服似乎是囤了很多年,因为直到她上初中的时候,妈妈在清理废物的时候还抱怨过这件事。
木已成舟,李书意只能怪自己的记性不好。
徐梅玉和李华忙搬家的时候,李书意在上学。
等李书意回到家的时候,惊恐地发觉:尽管自己对爸妈百般叮嘱,还是从三等奖变成了特等奖的奖杯,终究还是摔碎了。
李华和徐梅玉都有些愧疚,搞得李书意也没话说。可能自己注定是有缘无分吧。
彻底把家搬完,李书意也放暑假了。
服装店的店面要小些,原本可以放在店门口的玻璃柜台被迫退休,帮爸妈看店时,李书意没地儿画画,只能搬一个小板凳,傻愣愣地坐着看书——旧家里的DVD是房东的,搬过来后新家有闭路电视,加上李书意对光盘的需求也小了,在六月底还掉光盘后,就只租书不租光盘了。
捡了很大的便宜,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有种骤升的感觉。
安静的夏日午后,街道上空空荡荡的,对面即将开业的理发店在装修,爸爸去楼上睡午觉了,妈妈在后面的厨房里洗碗,风扇呼呼地吹着,李书意难得地产生些许困意。
就在这时,一个邮递员在对面一片狼藉的理发店门口停下来,举着一封信,“李书意在吗?有你的信!”
眼皮快阖起来的李书意登时一激灵,一把放下书跑到对面,接过了信件,“叔叔,我是李书意,我原本住在这儿,最近刚搬家!”
原本因为天热而新生烦躁的邮递员被小女孩灿烂的笑容感染,哼着小曲骑着车走了。
李书意取出稿费单,兴高采烈地拿给徐梅玉看。
徐梅玉还在刷锅,看到稿费单时手里动作都停了。
徐梅玉又惊又喜,她觉得女儿大概是个天才吧,这才五岁啊,就能写作文了,还能拿到稿费。
要不是李书意一张脸结合了她和李华的特点长,她都要怀疑这不是她的女儿了。她和李华,双双初中毕业,没什么文化,出卖体力赚点小钱,何德何能,生出如此优秀的女儿。
她大嗓门一扯:“阿华,阿华,快下来!”
李华被吵醒,下楼的时候一肚子烦躁刚想发作,就被徐梅玉手里的东西硬生生堵了回去。
“两百块钱!两篇作文值这么多钱?”他也是一脸不可思议,一是没想到女儿真会写文章,而是没想到两篇文章值这么多钱。
“爸爸,我投了两篇,只选上一篇。”李书意补充到。
李华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这钱这么好挣吗?”李华两眼放光。
“你可拉倒吧,即使文章写得再好,这能不能拿稿费也是看运气的,何况你女儿才五岁。”徐梅玉看不惯李华一副见钱眼开的嘴脸。
“我这是运气太好了,瞎猫撞到死耗子。”李书意连忙补充,她这话既是实话,也是害怕李华对此抱太大希望。
李华还是将信将疑。兴奋地换好鞋,带李书意去银行取钱。一路上反复念叨,还买了一大打的信封和稿纸。
李书意都怕了,本来她是想投稿挣钱的,但是爸爸疯狂的态度令她感到格外害怕。
徐梅玉拦也拦不住,一整个暑假里,李华督促着李书意写了好些作文。结果全都杳无音信,李华才真正相信了母女俩的话,放弃幻想。
李书意也终于松了口气。
——李华确实有问题。
——但终归还是自己的金手指用得太明目张胆了。这或许是得到这两百块钱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