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三公子遭劫 ...


  •   “咚,咚,咚,咚。”

      更夫手中的梆子敲了四下,皇城主街两边只有寥寥几点灯火,石板路上的露水映出冰凉的月光,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来人一袭黑衣,厚重的好像浸满了四更的夜露,头上一顶黑色笠帽,堪堪掩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两片苍白的唇来。

      那人仗马急行,像是守卫森严的皇城中一缕不常见的自由的风,他勒马停在城门前,高高端坐着,只微微撩起黑色斗篷,看守城门的兵将见着了漆黑中的一点金光,立刻半跪行礼,大开城门。

      黑衣人轻轻点了点头,拍了拍马颈,双腿一夹便出了城,只一瞬,那黑色蝙蝠似的身影就消失在蜿蜒的大路转角处。

      守城的小兵今年刚满十五,家中长辈是个不大不小的官,这才给他谋了个安稳的守门肥差,不必远行千里去边关吃沙嚼土。仗着家中有些势力,连一些平日进出城门的外地官员都不放在眼里。

      “这人是谁,如此张狂?”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在皇城内纵马急行的人,不免有些好奇何方神圣,今夜同他搭伴的是个老兵,这人在边关摸爬滚打十几年,说不上战功累累也算小有成就,论功行赏时却不要做将军,只说漂泊半生唯愿回家照顾老母,便用半生战功换了守城门的差事。

      人各有志,功成名就还是平稳安康,百年后都躲不了白骨一捧,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命。

      “小子无知。”

      老兵说起话来毫不客气,白了那小兵一眼,要不是露重夜深上下眼皮直打架,他可没那个兴趣浪费口水同黄毛小子臭八卦。

      “你不想城中有哪位能带黄金腰牌?”

      南地富庶,黄金并不少见,富家女子人人头上一只金钗,但能够制成腰牌且上刻龙纹的便只有那一位了,

      “神卫军的王统领?”小兵一张嘴张得老大,默默嘟哝着,“怎么可能?”

      话说这神卫军原属皇城司,皇城司是皇城一亩三分地的地头蛇,一品大员见着也得绕路走。而这位神卫军王统领更是神人一个,相传早年是个游历江湖的少侠,阴差阳错在皇城叛乱中立了大功,被张敬之张宰相留下做了官。

      王少侠生于江湖,长于江湖,自由随性,所有人都以为他一定适应不了逼仄的日子,可谁成想这位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居然一跃成了皇城司的统领。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城司内关系盘根错节,怎会服这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的管。思量再三后年轻的皇帝将皇城司中神卫军单拎出来由他统领,不管城中杂事,只负责宫内安全。

      这一番动作,竟使得小小的神卫军隐隐凌驾于皇城司之上了,期间自然有人不服,或为名,或为利,还有缺心眼的不服王少侠的武功。两年,此人用自己的手段扫清了所有障碍,形成神卫军与皇城司两方暗潮涌动的平衡,坐稳了统领之位。

      此人反差极大,任谁听说神卫军统领脑中都会有不苟言笑的煞星形象,但这位王统领却是出人意料的随和,好说话,非常活泼,和城内老的少的闹作一团,皇帝几次三番提点他莫要丢了官威。

      这便是守门小兵震惊不解的原因了,前两日白天王统领还笑眯眯请他吃油饼呢,怎么今夜如此严肃?他暗暗思量,自己是不是皇城内第一个见到王统领正经样子的人,怎么有些得意呢?

      “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啊!对了!那秦庄的三公子!”

      老兵没接话,摇头心想这小子太笨,终于想到这儿了。他不由自主转头往城外望去,小路黑漆漆一片,残月高挂,天上没有一点星光,恰如今时时局动荡,前路难料。

      皇城外数里,王统领正任劳任怨地赶路,坐下宝马已经跟了他六年,通人性,只松松地拿着缰绳,马儿便知往哪跑了。他撩起沉重的斗篷摸出腰间的酒葫芦,痛痛快快喝了一口,整个人也重新抖擞了起来。

      三日前,理南、真北两国来朝,本是友好邦交的一件喜事,皇帝大摆宴席,城内也是张灯结彩,不料当夜便出了意外,皇城外秦庄遇袭,秦二公子被杀,三公子被虏,老庄主昏迷不醒。大公子入宫饮宴逃过一劫。

      这秦庄可是大有来头,秦庄主早年对先皇有救命之恩,此人富裕非常,当今皇上敬老庄主的救命之恩,秦庄也对皇家异常慷慨,俨然第二个国库予取予求,此间关系紧密,皇帝隐隐有敬秦庄主为父的意思。

      此次秦庄遇袭,老庄主一连折了两个儿子,皇上震怒,而当中最巧妙的是,有人称劫走秦三公子的是来朝的理南武士。秦老庄主虽然一介布衣,但在饮宴当晚儿子一死一丢,情况之恶劣好比那理南武士登堂入室扇了皇帝一巴掌一样。

      被人蹬鼻子上脸欺负,很多人都猜这位年纪尚轻的皇帝如何反击,放走使者只会被天下人耻笑,被同来朝见的真北国使者鄙视。但无凭无据,鲁莽作为更不可取,正值理南、真北、汉东三国分立,任意一点火星都可能燃成燎原的战火。

      王统领也明白这个道理,重中之重是查清幕后主使何方神圣,意欲何为。皇上找了借口多留两国使臣一个月,城中有张宰相坐镇,明察秋毫,自然能找出是什么人在城内接应,王统领领命出城去寻三公子,必得将人救回,不叫秦庄主老年丧子。

      暗中刺探情报的人传回消息,虽不知劫持三公子的到底是不是理南人,但的确一路南下向西,往理南国去了,若是真叫他们带人入境就真的麻烦了,王统领这才连夜出城,势必将人截在汉东。

      劫匪带着不会武功的秦三公子一定不如单枪匹马快,估算不停歇再赶一晚上的路,明早进城就能追上那伙人了。

      他想着拍了拍身下宝马马颈略作安抚,马儿这几年在皇城中都闲得长虱子了,偶遇长途奔袭竟然不觉累,反而十分幸福。

      天蒙蒙亮,一脸风尘的王统领终于放慢脚步,马儿慢慢踱着,他则仰头看几十步外的高耸城门,湖州城三个大字伴着晨曦清晰可见,清风拂面,王统领舒服地叹了一口气,他有种很好的预感,这位倒霉的秦三公子就在湖州城内等着他来救。

      客栈下榻,拴马喂料,王统领自己也歇了一歇,到底是练武之人,身子骨抗造,一炷香功夫就精神过来了,简单洗漱,脱掉了那身生人勿近的黑袍,换上自己平日的紫衣布衫,一把阔刀背在身后,潇潇洒洒出了客栈直奔城中去。

      皇帝重文轻武,驻守各地的武将早就没了实权,手中兵马往往不如当地衙门里的捕快能打,但王统领要去拜会的这位将军不同,此人姓魏,前朝老臣,深得当今皇帝信任,据传家中养了不少门客,武功是一等一的好。

      临行前,皇帝特意嘱咐王统领可找这位魏将军相助,因为此人不仅有实力,更是秦老庄主的好友。王统领平日不喜张扬,但出了皇城想来也没人认识他是谁,便将那块扎眼的纯金腰牌揣在袖子里,叩响了将军府的大门。

      果然,那守门的奴仆见了他这身打扮还以为是前来投奔的江湖人,直到进屋上了茶拿出腰牌来才知晓这位年轻人就是鼎鼎有名的皇城神卫军统领。

      王统领本性活泼,最爱交朋友,知己遍天下,他自觉相面识人的本事一流,一见这老将军便在心中暗叹,好一位气势逼人,一脸正气的老将。三言两语说明情况,这位魏将军气得脸红脖子粗,拍案而起,誓要捉住那天杀的理南人,救回老友幺子。

      王统领皱了皱眉,觉得这老将军局面未明就武断“定罪”于理南人有些不妥,看了看怒发冲冠的魏将军,心中暗叹,不能怪他判断有误,毕竟十个武人八个蠢。

      “王统领,我这就广发告示,贴满湖州城每一个角落,你不是说理南人挟持秦小公子就在城内吗,看我叫这群贼人无路可逃。”

      “魏将军,万万不可,”王统领急忙打断老将军的慷慨陈词,“人家在暗,我们在明,需得谨慎行事。”

      不料这魏将军大手一挥,很是霸气,“王统领,今时不同往日,不必怕那小小的理南人,我这就派出家中所有高手,再加上满城告示,不出三日,必救回秦三公子。”

      王统领哑然,见魏老将军不再理他,风风火火就往后堂去,一副交给我不容分说的姿态。

      走出将军府,王统领越发觉得不妙,自己好像不该来这一趟。劫走秦三公子的人既然有能力在宫宴当晚行动,必是高手,魏将军这么一闹,说不定会打草惊蛇。

      他看着远处热闹的街市,好几面青布幡子迎风招摇,什么“王婆子酒酿”,“李麻子肉签”,“胡二娘油饼”,本想好好吃喝一顿再办正经事的,经这魏将军一搅和,需得立刻行动了。

      唉~他的美食好酒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