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二卷:夫妻情缘系列之一:夫妻情深深几许 ...
俗话说“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结一世夫妻,得累积几世的缘分呢?
鸳鸯同盟,执子之手,与子相知,生死相依,不理不弃,又怎经得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分飞。”原来也是一段婚姻的真实写照。
春和峰相识的那年,他们才17岁。
农村的孩子订亲早,父母总想尽早给孩子订下来,要是哪家的孩子过了20岁还没有人提亲,会被人家笑话的。
峰的家里五口人,父母外加两个妹妹,家境殷实:三轮车、摩托车和各种家用农具无所不有,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好人家。
峰跟着姨夫学了一身的手艺,大妹妹是工人,在城里上班,是有小妹妹还在读书,峰初中二年级就因为定亲被同学笑而不肯继续上学了。父母身体健壮,是在村里数得着的能干的人。
刚刚17岁的峰,185的个子,引起了村里很多户人家的注意,登门提亲的络绎不绝,甚至村支书和村主任都亲自托了媒人来说亲,父母一看,不能得罪这些人,就央求峰的姨妈给找个好媳妇。
峰的姨妈就在峰的邻村,也是峰的姥姥家。姨妈家庭也非常好,况且姨妈是个很热心的人,喜欢帮人拉媒。她思量了全村的差不多的姑娘,就想到了春。
春家里兄妹8个,两个哥哥,四个姐姐,她排行老七,但大家都喜欢叫她五姑娘,因为在姊妹里她排行第五。春的父亲瘫痪在床,只有老母亲张罗着这一切,好在大哥已经成家,三个姐姐也已经结婚。
春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家境的艰难,让她对孩子们很苛刻,不拿钱给孩子买任何东西。他们只好自己趁着空闲,做点手工零活攒点钱,给自己买点衣服。这样的环境,让春盼着自己早点找个婆家,好可以像四姐那样由婆家给的钱花。
春长得不算漂亮,但165的身高,健壮的身体,特别是白皙的皮肤,整洁的穿着,外加细心的打扮,青春年少的姑娘,看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姨妈觉得春家境不好,会珍惜到峰家的生活,没有关爱的家庭,会让她在以后的新家里更知足,况且姑娘的身高、长相,特别是她的能干和整洁,还有沉默寡言,让姨妈很是满意。
就这样17岁的峰和春,在家长的撮合下,在姨妈家,见了第一次面。
两个孩子谁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甚至不好意思多看对方一眼。简单地问了彼此基本的情况,就不好意思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姨妈问峰觉得姑娘如何,峰沉默不语。姨妈说要是不吱声就当她同意了,就订亲。
峰有点慌了,结结巴巴地说自己不愿意。问他原因,他又不肯说。最终在父亲的怒骂中,峰才说出自己不满意姑娘的长相。父亲说姑娘挺好,一看就会过日子,长的个子也很高,没什么抱怨的。不订下来,回去村干部再登门,两个都不好得罪,还不如订下这一个。
最后,17岁的峰,被父亲骂着同意了这门亲事。然后就是见面、认家等一系列琐事。之后,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开始了他们的缘分。
春对这门婚事是很满意的,一看到峰,她就觉得不错,特别是他害羞的样子,觉得他这个人很不错。
婚事在她的期望中订下来了,看到他家五间浑砖大瓦房,外加六间偏房,砖砌的院子,整齐的布局,还有未来公婆对自己殷勤的态度,特别是交到手上的三千多块钱,让她的心安定下来了,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就平顺了。
母亲按照家里的惯例,借走了春的钱,给二哥订亲用了。订了亲,就算是大人了,每个月轮流给母亲买奶粉喝,也有了春的份。春习惯了这种环境,毕竟她也是看着前面的四个姐姐这样做的。
过中秋节的时候,峰会带着礼来看望她,这个时候,按照惯例,春需要自己拿钱招待自己的对象,母亲是不管的。不
过春并不在意,她喜欢有人专门为自己来的感觉,特别是姐妹们看到峰之后,直羡慕春好福气,找到一个这么好的对象时,春就觉得想喝了蜜一样,心里甜甜的。
这次峰不但带了礼物,给了过节的钱,还带来一个消息,说是他的父母,托人在城里,大妹妹上班的地方,给春找了个工作,问她去不去,要自己拿1000块钱的,而且峰也要去那里上班了。
春是很想去的,她也很想能和峰经常见面,农村里没结婚的两个人是不能经常见的,一年也就是过节能见上两次。春也想做工人,不喜欢在农村待着,更怕峰在那里看上别的姑娘。
送走了峰,春就和母亲提了这件事,可是母亲坚决不同意,说要拿出1000块钱,门也没有。要是想去,让婆家给出钱。
峰的父母本以为春家里会很高兴的答应这件事,没想到他们很意外地拒绝了。峰的父亲很生气,说媳妇还没娶进门,还不算自家人,都是种地的,谁也不容易,不能帮她拿这个钱,万一到那里,两个有一个变了心,钱就成了水票,还叫人笑话。既然他们家那么不识抬举,就算了,在家也好,至少安宁。
峰什么都没说,不过他心里还是想让春去得,毕竟订了亲,他也就认了,两个人在一起多交流、多了解,以后相处起来也会比较融洽。不过看父母的态度,这次是不可能了。
峰真的不理解岳母的想法,更不理解春。订亲时不时刚给了三千多块钱吗?又不是拿不出来,真是太抠门了。
峰去城里上班了,春的心里很不安,好不容易熬到了过年。峰从城里回来送礼,春才露出了笑脸,看他对自己的样子,好像没什么不满意,春就放心了。依依不舍地把峰送到村口,看着他离开,春的心里甜甜的,开始盼着正月十五去峰家过十五了。
正月十四,峰终于来接她了。春早就买好了点心,两个人慢慢地骑着自行车,谁也没有说话。
“你为什么不去上班?”峰还是忍不住地问了。
“我娘不让去。”春说这就低下了头。
“是钱的原因吗?”峰不解地问。
“不是。”春不想让她对自己的母亲印象不好。
“我正月17去上班,你平时都干什么?”峰有点好奇地问。
“什么也没干,也就是做做鞋,我还给你做了一双。”春不好意思地说。
“真的,太好了。”峰很是惊喜地说。
“你们在外面上半用得上布鞋吗?”春的脸红红的。
“我是木工,当然需要布鞋了。”峰很是开心地说。
这一路,两个人谈了很多,春觉着这个男人和自己没有那么远了,心里有了一丝期盼。
快到村口了,春的心又慌乱了起来;“你妹妹也在家?你父母他们喜欢什么?”
“你别担心,他们都可盼着你来了。我两个妹妹你都还没见到,人都很好,就是比较能说。”峰安慰着她。
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身影在那里窥视,然后很快地往回跑。
“那是我小妹,今年14岁,上初一,比猴还聪明。”峰有点宠爱地说。
春应了一声,就随着他到了家门口,公公婆婆也已经迎出来了,还有两个小姑娘,大的那个很漂亮,大大的眼睛,高挑的个子,她正用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打量自己,眼神满锐利的。小的那个则是一脸的害羞,和姐姐一比,长得就差了许多,不过那纯真的样子很讨喜。
打量间,大妹喊了声姐,就接过了她的车子。春也随着他们进了屋。
屋里早已摆上了水果和瓜子糖块。婆婆拉着她得收坐在炕上,小妹很殷勤地端了茶水过来。公公在屋里里站了一下就出去了。
春有点紧张,她觉得大妹看她的眼神满挑剔的。想到她和自己的差距,春的心情就高兴不起来,为什么自己就没摊着好父母,要不,自己也可以去外面上班了。当下,春就有点不喜欢她了,特别是看她客气的样子,心里有点堵得慌。
吃饭的时候,春很是注意自己的样子,什么都不多吃,省得被人家瞧不起,酒更是喝得少。看公公和大妹一直审视自己的表现,春觉得很累,却不敢松懈。她知道这个家庭是很注重礼节的,自己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于是她淡淡地笑,温和地说话,大多数时间是在沉默。
他们好像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春看到公公露出了笑容,大妹也开始殷勤地给她让酒。
大概是家教的缘故,峰并没有和她单独说话,多是两个妹妹陪着她。几天待下来,春觉得比干活还累。
终于熬到了正月16,春就提出了要回家,婆婆一直留她再住一天。春说家里还有事,婆婆也就没再留,叫峰送她回去。
路上,峰很开心,春看他在那里乐很是好奇。
“我妹妹说很喜欢你得文静,说你挺稳的。”峰转过脸高兴地说,“他们两个一天也坐不住的,也放不住话。”
“你大妹妹很漂亮,小妹妹很可爱。”春觉得自己也地说点什么。
“很多人说我大妹漂亮,可是她没有我小妹妹聪明。我爸最疼我小妹了。”峰很骄傲地说。
“你们家里感觉满严的!你爸爸看起来很严肃。”春试探地说。
“我爸在我们家最有威信,全家都听他的。他这个人很要强。”峰笑了笑,“对了,这是我娘让给你的过节钱。”峰掏出50块钱递给春。
“我不要了,你拿着吧!”春礼貌地推辞着。
“大家都这样的,你拿着吧!”峰把钱塞到春手里,“我明天就走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你也时,别累坏了。”春恋恋不舍地说。
这次去峰家里过节让春对这个家庭有了初步了解,最大的收获是峰对自己的态度好了很多,这样自己就不用太担心了。
订亲的第四年,因为哥哥结婚,母亲给没结婚的女儿都下了任务,每个人从婆婆家借两千块钱。姊妹四个很是为难,谁也不愿意去跟自己的婆家开口,怕让人家看不起,可是母亲的命令又逼的没办法。
最后,春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婆家,婆婆看到她突然到来,就猜到了有事请。春含含糊糊地提到了哥哥结婚的事情,婆婆很机灵,猜到了春的来意。让春在家里等会,就去叫公公了。
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婆婆就进屋来问她还差不多钱。春的脸都红了,她低声告诉婆婆两千就够了。婆婆说不够尽管说,谁家还没点事情。
婆婆留春在家里吃饭,说下午就能给她钱。一顿饭下来,春食不知味,好容易等到公公回来。
公公把钱递给春,说这是自家的钱,不急着用,先办事要紧。还问了哥哥结婚的时间,又让婆婆拿了五十块钱,说是给哥哥随的礼钱,家里农活忙,就不去了。
春怀里揣着钱,离开了婆婆家,心里很是感激公婆的大度,却也觉得自己很没有尊严,心理甚至有点埋怨自己的母亲了,把女儿逼到这个地步。
春一直盼着能早点结婚,可婆家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虽然每年都回去婆家过节,虽然每到农忙的时候,峰也会来家里帮忙干活,虽然每年的节日,峰都回来给自己送钱,可是,春很想从这个家里跳出去,开始新的生活。
好容易又熬了几年,三姐、四姐结婚了,想到下一个就到了自己,春的心里就甜甜的。
婆家的大妹年前订了亲,不用看到她那张漂亮的脸,真得很舒服。听说她找了个开车的,部队复员下来的,春心里一点也不羡慕,觉得自己也很幸福,找了峰这样的好对象。
令她不开心的是那个小妹,还在上学,到已经上高三了,而且听说学习很好,难道家里打算供她上大学吗?姑娘怎么还上大学呢?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晚还不是得嫁人?春觉得自己很不能理解这一家人的想法。
自己也快结婚了,得花不少的钱,母亲是不可能给自己什么钱的,这几年下来,刚刚还上了姊妹们从婆家借来的钱,哪有钱?再说了,即使有钱母亲也不可能给自己办嫁妆的。
婆家日子是不错,可是听说给那个大妹买成正式职工花了不少钱,这个小的上学也没少花,要是继续供她上大学,自己就惨了,还的四年,得三万多块钱呢?想想这些钱,春就觉得心疼。这些本都该是自己的钱,可是还没结婚,自己什么也不能说,也没立场说。自己都23了,也该结婚了。
春还记得中秋节峰来送礼时,提到了结婚的事情,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呢?春的心里很是纳闷,可却不好意思问。都进腊月了,也该提了呀,母亲早就把棉花准备好了,就等着给自己做被子了。
春盼呀盼,终于盼到了姨妈领着公公登门了,她不好意思地躲在外面,听到他们把婚期定在了明年三月,她开心地笑了,自己终于要出门了。
还有三个月,也该准备结婚需要的东西了。好在婆婆家大方地给了七千块钱,让自己看着买需要的东西,还说房子已经装修好,家具不用买,那边已经摆满了。
结婚的那天,春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一天是她最风光的日子,觉得一个多月来的忙碌都值了。峰坐着轿车来的,那边总共来了十多辆车,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进院子的时候,春被村里的人挤得东倒西歪,她却一直带着甜甜的微笑,还是峰拨开人群,把她拉到了屋里。
看着装修得很漂亮的宽敞的房子,摆得满满的家具,还有木刻的屋门,春的心里美滋滋的,自己终于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
婚后的生活很是甜蜜,峰是个很体贴的人,舍不得她受累,衣服都抢着洗。小姑子不在家,婆婆公公很能干,自己也没什么活,就甜甜地在屋子里收拾房子。
唯一不开心的就是,峰又要出去打工了,他从去年就开始在外面打工了,北京天津的到处跑,春真的舍不得。
结婚一个月,峰就要走,春很不高兴。可峰说男人不能老待在家里,会被人家笑没骨气,况且在外面一年能挣很多钱,可以让她过上好日子。
峰走了,春的心里空荡荡的,家里安静得吓人,她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电视。公公婆婆忙着加工挂面,也没时间理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做中午饭。
觉得没意思的春就经常去娘家住,结婚的姑娘,娘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再说春也有点钱了,经常买菜回来,母亲也就对春的脸色好多了。
没多久,春觉得身体不适,去医院查了查,知道是怀孕了。春也就不敢在娘家待着,回到了婆家。看到她懒洋洋的样子,婆婆也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更加地随她乐意地过日子。
麦子熟的时候,峰回来过秋,知道春怀孕的消息,高兴得不得了,直盼着能添个男孩,家里就峰一个男孩,公公也没有兄弟,只有四个姐姐,春能明白他们的期盼,她自己也盼着能生个男孩,可以扬眉吐气。
小妹考完试回到了家里,苹果树挂满了果子,峰也就没有立刻出去打工,春开心地在婆家待了起来。比较令人讨厌的事,大妹的对象总是来这里,经常开着车来,带点东西把两位老人哄的很是开心。大妹又不在家,真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来,又不是自己没有家。春很是讨厌这个人。
峰却和他很合得来,公公婆婆也很喜欢他。春也没办法,只好经常在峰耳边抱怨他这个人,说哪有女婿没结婚就经常在岳母家住的,让村里人笑话。峰慢慢地也觉得她说得很对,可是那个人却还是经常来并且住下,春的心里很不舒服,更加讨厌他和大妹了。
接下来的事,更让人不开心,小妹考上了大学,9月份开学。这可是一件大事,春侧面地了解了一下峰的意思。峰竟然大力赞同妹妹上大学,觉得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
春的心里很是郁闷,一下子要拿出七千多块钱,供那丫头上学,太可惜了。还不如让她下学去打工,还可以给家里挣点钱。
家里就峰一个男孩子,这一切早晚都是他的,也就是自己的。要是供她读书,花那么多的钱,她是享福了,一毕业找个对象嫁了,过城里人的生活。自己却得受罪了,她等于是花了自己的钱。
春越想越生气,却也不好发作,只能在言语间表示自己的不满。看到公公警觉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乐意,春一点也不怕,自己也是为这个家着想,以后老人还不是归自己照顾,凭什么那两个丫头都出人投地,自己要这样受委屈呢?再说了,自己结婚这个家花了将近两万块钱,还不算装修房子,这个家能有多少钱,送小的去读书,不是得借债?
再说了,这债谁还?本来可以攒下钱留给自己的,却要因为这个丫头上大学,反而累家里背上债,这太不划算了,怎么算怎么赔本。
春每天从峰嘴里套话,想知道公公的决定。峰说也不知道爸怎么想的,上学就上学吧,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自己也可以在外面打工,大妹也说了,全家供一个人读书,没有那么难。
春很不高兴地说:“我可不乐意,你妹妹读书花那么多钱,你在外面累死累活地干,咱值得吗?”
“你怎么这么自私?”峰看了看她说,“妹妹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怎么能这么想?再说了,她上了大学,能忘了咱?”
“你以为人家还会看得起你呀?”纯很不高兴地白了他一眼,“只有你这傻瓜,为别人拉磨,还乐的什么似的!”
“妹妹考上大学,不去上,别人会笑话的。”峰沉默了一会说。
“让她去上,别人才会笑你傻。”看了丈夫的话语有了丝犹豫,春赶紧劝着,“四年三万多块钱,你想一下,那是多少?毕了业,她就24了,也该结婚了,能给家里什么?再说了,如果她去打工,就算不给咱钱,咱也可以不用给她花这三万多呀,这不就是咱得了吗?”
“你别说了,”峰烦恼地转过身,“我不打算听你的,我要是不让我妹妹上学,我对不起她,我是她哥,不用你管。女人家,小家子气。我也不指望她给家里挣多少钱,她过的好就好。”
“你,你真是死脑筋。”春也气得转过身去,夫妻俩为此堵了一晚上的气,这是他们第一次闹别扭。
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支持小妹上学,还是故意来测测人心,竟然下了冰雹,一地的苹果全毁了,一年的收成去了一半,春的心里更是不痛快。
最后,公公把峰和她叫了过去,说还是决定送小丫头去上大学,四年的时间,忍一忍就过去了,家里供出一个大学生,在村里也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第一次去,要拿八千块钱,家里现在还剩四千,大女儿婆婆家曾跟这个家借了七千五百块钱,其中四千是大女儿订亲的钱,也就是说只欠自己三千五百块,现在也不好意思去催。
峰上半年挣的钱,一直都归小夫妻存着,拿出两千给妹妹上学。以后挣的钱,一年拿出两千,其他的归小两口攒着。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人不想亏了哪个孩子,不想让女儿后悔,也不想让儿子比别人差。
峰没有异议地同意了,大妹也表示自己愿意向外人借两千块钱给妹妹,不让父母要担心,说自己会催着婆家还钱的。
至于让谁去送小妹上学,家里一时还决定不下来,初步决定让峰和女婿一起去,毕竟很多行李要拿。
东西收拾好了,要走了,小妹却提出来自己第一次出门,想让姐姐也陪她去。公公斟酌了一会,决定让女儿和女婿一起去。春听了很不高兴,觉得他们太过分了,把女婿当自己人,却不把儿子当一回事。
别管怎么说,这次上学风波算是过去了。峰又去北京打工了,春大部分的时间在娘家待着,三不五时地回到婆家,看到大妹和她的对象就讨厌的不行了。还有几次,她故意不给他们做着饭,冷落他们。公公看出了她的不满,就决定把大女儿嫁出去。
春结婚的那一年腊月,大妹就结婚了,因为家里钱紧,苹果被砸了,收入不太好,大妹的嫁妆有点寒酸,不过婆婆倒是很舍得地给大女儿准备了十套被褥,真是够大方的。
就在大妹结婚的前几天,春生下了女儿静。春看得出公公不是很高兴,峰也不是很满意。她的心里很是酸酸的,也怪自己不争气,竟然没有生个儿子。
婆婆对自己到还好,给女儿做了很多棉裤,大妹还买了礼物给孩子,可是春总觉得她有看笑话的意思,心里就更憋火了。
小妹放寒假回来了,给孩子带了个小礼物,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给家里带来的负担,小妹很是收敛,一个春节都很勤快,给自己盛饭送饭,还帮忙给孩子换沙土。
春节的时候,峰提出给小妹出点钱,春没同意,和峰吵了一场,钱最终也没给。春提出想分家自己过,被峰给吼了一顿。
过完春节,峰又出去打工了,春就带着孩子在婆家住着。因为有孩子,婆婆什么也没叫她干。春对这个家很是不理解的,不过她能看出他们对自己的愧疚,大概是觉得自己过门就遇到这些波折的缘故吧。春也就理所当然地闲起来了,饭也不做,每天抱着孩子,看电视或者串门子。
那天,春在屋里看到婆婆推着一车子的麦子进院子,摔倒了,也没动。她觉得那是他们自找的,谁叫他们供小丫头读书,又不是为自己攒钱呢!
春每天无所事事地闲散地待着,看婆婆公公忙忙碌碌的身影,心里越发觉得堵得慌,他们这么放任自己,一定是觉得他们理亏。想想也对,峰挣凭什么一年要给他们俩钱,自己户口迁过来了,两个人五亩地,一年也是不少的收入,再说分家不是还得给自己一半家业?
看着村里又的媳妇分家自己过,自己说了算,春就眼红。
她相信自己和峰能把日子过得比谁都红火,要是没有这些累赘的话。
自己也不是不能干,可以喂牛养羊,可以种棉花种庄稼,峰在外面一年再挣个一万多,自己的日子不是很好吗?何苦受这个罪,跟着公公婆婆吃得这么差,虽说他们把煤气炉子搬过来,默许自己加餐,可是这帐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春决定一定要让峰同意分家,为此,她专门回了一趟娘家,向母亲讨教。母亲大力支持她的决定,说早就该这样了,要不这日子没法过了,几个姐姐也都说尽早分家是个好办法。
麦秋,峰一回来,春就和他说了自己的意思,说和公公婆婆一起过,吃得太差,她和孩子受不了。
峰说不是可以加小灶吗?自己挣了钱了,可以多给她留零花钱,在这里住得不开心,可以回娘家住,反正有钱在那里呆着都一样,她又不干活,但是分家的事想都不要想,家里就他一个儿子,爸爸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辈子,自己也绝对不能分家
再说了,四年很快就过去,爸爸妈妈身体很好,以后可以为他们做很多事情,只有便宜没有亏,还可以有好的名声,劝她把眼光放长远些。
春也就失了主意,同意了峰的说法。
可是到了娘家,听姐妹们一分析,春觉得还是分家好,可是峰已经出去了,春就和婆婆提了分家的意思。婆婆很大度,说可以理解春的意思,但是这事要等峰回来后再说。
熬过了半年,峰才回来,女儿都会喊爸爸了,很是惹人怜爱,公公看起来也很喜欢这个孙女,经常抱着她喂饭。
不过该提的话题还是得提,春又和峰说起了自己的意思,峰还是不同意,春就和公公说了。公公说早就知道了她想分家的意思,说这也是好事,自己没意见,不可是心里还是很伤心,一个儿子竟然还要分家过。
峰一听,很生气,坚持说不分家,分了就不是一家人了。最后还是婆婆打着圆场,说儿女大了,各有各的算盘,反正都是一家人,分着过还是一起过都没什么区别。
家还是分开了,婆婆给了自己五亩地,给了八袋子麦子,还给了几袋子化肥,说峰仍然去打工,地他们会帮着浇。至于牲口就不给他们了,毕竟小丫头还得上学,还有峰仍然要每年给妹妹出两千块钱上学,直到上完学为止。
能分开家,春就很高兴了,其他的都可以接受。
她开开心心地回去计算着怎么管理自己的地。苹果树自己管不了,不要,只要种庄稼的就好,不耽误峰在外面挣钱。
公公的表情有点为难,春知道他们那边还剩三个人的地,除了苹果树,还剩2亩地,不过春可不打算让步,最后没有办法,公公还是依了她。
分完家,峰就走了,地里种的都是麦子,没有什么活,春也乐得自在,每天抱着孩子在家里看电视,想吃什么做什么。
峰走不到半个月,婆婆过来给了她60块钱,说是电钱,和峰说好的,他们那边一年给60块钱,其他的电费一律不管了,由这边交。
春听了之后很不高兴,为什么要自己交呀,这么看电视的话,一个月至少得十五块钱,自己刚装了电话,座机费就是二十,想想就觉得不舒服
婆婆走后,春从抽屉里拿出60块钱,外加婆婆拿过来的60块,一起丢到婆婆的炕上,告诉他们自己给他们60块,以后剩下的都他们出钱吧!
看公公气得变色的脸,她头也没抬地出了屋门。不一会她听到公公骑着自行车匆匆地出了家门,她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他很生气,可是自己如果不吱声,他们还以为自己好欺负呢!春觉得自己就该这么做。
孩子睡着了,春一个人无精打采地看电视。突然院子里传来嘈杂声,春探头出去,是一个村里的人,并不熟悉。
“家里有人吗?”来人很是着急地喊。
“什么事?”春不耐烦地从炕上下来。
“不好了,你家我爷爷从车上掉下来,摔病了。”来人很焦急地说。
春的脑袋一下子晕了,没转过来,说的是谁呢?
“快去吧,就是你公公。在村口呢!”来人解释完,转身就跑。
春慌里慌张地跟着来人来到村口,看到一群人已经把公公抬到了板车上,春连忙引着他们回家。
刚把人放到炕上,堂哥就领着村里的大夫来了,不一会,婆婆也被人找回来了。
大夫诊断之后说是脑血栓,气急攻心,一下子就发作了。婆婆看了看她,什么都没说。可春却感觉到了那一眼中的不谅解。
输上液,大夫就走了,春一个人不知所措地躲回了自己的屋子,她有点害怕了。
怎么也没想到公公看起来这么壮的一个人会被气成这样子,早知道如此,她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祈祷他能没事,可是看他连话都不能说,连动都不能动的样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峰要是知道了能饶了了自己吗?
春胡思乱想着,片刻不得安宁。院子里人来人往,不一会,舅妈和姨妈也来了,甚至大妹和妹夫也从城里赶回来了。春知道自己的祸闯大了。
她急忙拿起电话给姐姐打了一个电话,姐姐听到她说的事情也很急,一时也想不到办法,直叫她不要慌,要稳住,绝对不承认是自己气的,更不能让峰知道。
春一时也失了主意,只好尽量地假装和自己无关,姐姐劝她过去公婆那边帮忙照顾,别被人说闲话,她就急忙放下电话,抱着孩子过去了。
大妹很不能理解父亲的突然发病,特别是看到老人不能说话不能动,更是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看看屋子里什么也没有,就叫丈夫去买很多东西回来,自己则是衣不解带地照顾着病重的父亲。
好在婆婆不让通知峰回来,况且第二日公公的病情就有了好转。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不到一周,公公就能下床走动了,但是春能看出他们对自己的不满,可是她什么都不能说,也什么都不敢说了。
大妹他们回去上班了,婆婆在家照顾公公,春的心里也稍微地安定了下来。
这时候,峰却突然回来了,他从姨妈那里听说了父亲生病的消息,那么大的人哭得跟孩子似的,还坚持待父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回来后,却没有再走。
知道他是在怪自己,这从他追问父亲生病的原因中就可以看出来。婆婆只说是年纪大了,脾气不好,赶巧了。
但春知道峰猜到了事实,每当他盯着女儿静的小脸不出声时,春就知道,他在打主意了。
春这几天变得特别敏感,他不知道峰会怎么做,她谨慎地观察着他,偷听他和婆婆的谈话,终于知道了他想离婚,可是婆婆不许,说夫妻两个在一起不容易,孩子都好几岁了,一切只是巧合,让他不要多想。
春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心里的感受,她知道自己这次造成的后果满严重,可是她真的不是有心的,她真的是爱丈夫,爱这个家的。她只是太爱自己小家而已。
峰说什么也不去外面打工了,留在家里照看这一切。他只告诉春再也别这样了,还跟她讲父亲这一辈子不容易,这么好强的一个人,现在病了,跟个孩子一样脆弱,看了很心酸。
春确实乖了一段时间,可是随着公公病情的好转,她也觉得自己没有错,还有点怪公公吓唬人,搞得自己跟罪人似的。
特别是麦秋时,公公要强地自己开三轮车压场,还冲着峰吼,叫他这样那样地收庄稼。
春看了就觉得生气,明明是身体没那么好,明明就老了不能干了,还吆三喝四地,看了就不舒服。这个家现在应该是自己和峰在撑着,老了还想说三道四,真是没有自知之明。
峰可能也是过秋累了,黑着一张脸,对父亲又不能吼,但也很不甘心的样子。春觉得夫妻两个的感情又近了很多。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公公的病恢复得快,加上他脾气好强,总是闲不住,浇地压场还想像以前一样干,可是身体却又不允许,和峰为此吵了好几次,爷俩处的不是很愉快。
暑假到了,小妹要上大三了,又到交钱的时候了,峰基本上没再外面打工,春可不想拿钱出来给他们。为此,她和峰吵了好几次架,最后,春说可以给他们一千块钱,不过婆婆那边的牛快能卖了,等卖了钱要交给自己存起来,这个家自己来做主。
峰和她说了好久,春也没同意,最后在妹妹走之前,峰不得不同意她的话,才拿走了钱。
怕他只是敷衍自己,春知道峰现在不敢惹公公生气,不过他也怕自己闹事,所以春偷偷地躲在院子里听他们怎么说。
果不出春所料,公公一听峰的话就急了,直接把他赶了出来。春心里想正好省钱,真是的,要钱还这么拽,看了就讨厌。不要拉倒,自己还不想给呢!
可她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惹峰就快躲回屋里装睡,听峰叹了一口气,就躺下了,春知道他很生气,也知道他没睡着,但他早晚会明白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自己不出钱,大妹也不能看着不管吧?省一点是一点,公公不要,一定也有自己的办法,也许那夫妻两个攒的还有私房钱,毕竟过了这么多年,没钱的话他们怎么要强,一定是老两口还有老底没露。
小妹去上学之后,春以为这场风云能落下了,可是意外得很,公公的气还没消,说看儿子不务正业,天天在家睡大觉不是过日子的样子,把峰给臭骂了一顿,竟然还说娶了媳妇就不听管教了,没良心。
峰竟然忍着什么都没有说,还拉着春给父亲道歉,说自己年轻不懂事,求父亲不要生气,免得气坏了身子。春知道峰是因为没有给妹妹出学费而愧疚,更是为父亲的病挂心,毕竟是父子,血脉相连。
听完峰的话,看他们态度还算诚恳,公公的火气也小了,自己一个人回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春是被婆婆惊慌地喊峰的声音惊醒的。公公的病复发了,昏迷不醒。
村里的大夫看了看说很严重,必须送医院里急诊。打电话叫了120,峰还有婆婆就跟车走了。春一个人在家里心慌得不行了,不知道这次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
峰第二天就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拿了所有的存折就走了,春什么也没敢问,更没敢拦着他。
又过了两天,峰回来了,不成人形,说要带她和孩子一起去医院看看,还喊来了表哥看家。
三个人坐着车去了城里医院,峰说,这次父亲病得很严重,可能没救了,只能尽人事而知天命了,一切看老天了。
到了医院,春觉得特别压抑,公公一动不动地躺在医院里,没有了昔日的盛气凌人,脆弱得像个孩子,让人看了心发慌。
婆婆也很没有精神,整个人憔悴了一圈。大妹和妹夫也在,忙着准备所有人的吃食,姑姑也来了,还有姨妈和舅舅。
大家商量着给外地的姑姑打电话,让她回来一趟;至于小梅刚去上学就不叫她回来了,反正一儿一女已经在身边了。
春在医院里呆了一个晚上,就带着孩子回来了。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做,有老迈的外婆需要照料,还有地里的庄稼需要打理,再说,家也不能没人看着。
可是在家里的春心里也揪心的不行了,不知道这次灾难会是什么。她觉得自己的命好苦,嫁进门就没享过一天福,却还落了这么多不好。
她不敢去姐姐家去,只好给她们打电话,说自己的不幸。姐姐告诉她公公去世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以后这个家峰说了算。再说人谁没个死,就是不知道要造多少钱。春倒是不敢想钱的事,只求快点有个结果,省的心里老是念着。
又过了几天,峰回家来借钱,没借到多少,他说小妹也回来了,父亲这次很不乐观,让她准备好后事。
过了没两天,公公就回到了家里,还是昏迷不醒。整个家都忙得乱糟糟的,春除了照看地里,什么也帮不上,孩子已经被送到了娘家,这几天家里太乱了,分不得心。
看着婆婆把小妹赶走,看着地里的玉米地清了出来,春觉得公公的一生真的要走完了。
公公去世是在八月十三的中午,看着他辛苦地不肯咽气,大家猜到他是在等着孙女,就立刻派人去把孩子接了来。公公艰难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屋子里哭声四起,春的眼里也满是泪水,她哭自己的苦命,自己的不如意。
公公去世后,婆婆的精神大不如前,峰想再合起来一起过,婆婆却不肯,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给公公治病花了不少钱,家里的存款没了,还借了外债,峰只的出去打工,嘱咐她不要和婆婆闹别扭。
春已经尝到了苦果,她当然不会再去犯这样的错误,她安分守己地下地干活,和婆婆虽说不上和睦相处,可却也井水不犯河水。特别是春节小姑回来,婆婆没有管他们要钱,春也就很满意了。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在麦秋前期,婆婆竟然在路上被车撞伤了,昏迷不醒,立即送医院急救,好在第二日就睁开了眼,虽然神智还是不清,峰在医院伺候了一星期,连家都不要了。
她知道峰被公公的突然离世吓坏了,担心婆婆也一病不起,好在老天可怜,也是婆婆命大,头上肩上那么大的伤口,竟然醒过来了。
婆婆很快就出院了,外婆和姨妈还有大妹,轮流看护,春也就省了很多心。
婆婆病好之后,峰再次提出一起过,春也不反对,毕竟老人家已经病成这个样子,再说小姑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一年的学费,可以给她借账,让她自己还,自己只捞个好名声,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固执的婆婆并没有同意,还是坚持自己过,峰也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了,却更多地帮着婆婆干活。
就是这一次,春发现婆婆不是一个好哄骗的人,这个老太太虽然看起来很温顺,可是却很有自己的主见。
峰没有出去打工,却在家里撑了一摊子,替人做家具门窗,也在周围的村子里承包木工活,日子慢慢地好了几来,不过婆婆和公公这两场病,也把这个家拖得不轻,欠的帐有一万多块,春还是很愁的。
可是峰却不急着还账,反而买了不少的货,把小木匠铺经营得很不错,春知道这样过下去,最多两年就能把帐还完,还能攒下一比新的家业。
峰的手不小心被电锯弄伤了,去医院打了钢板,春心疼得不行了,觉得自己真够倒霉的,好在手没大碍,只是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了,一年不能做木工。
峰就和村里的小伙子一起去扛麻袋,他185的身高,很是能干,出去一次至少能挣回七八十块钱,有时候挣二百来块,不过看他累得那个样子,春特别的心疼,就尽量地给他买好东西养身体。
小姑子终于毕业了,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婆婆那边的生活也有了改善,也算是让人放下了心。
小姑子对静很不错,给孩子买了不少东西,还经常把孩子接出去玩。对自己也还可以,给自己买衣服什么的,不过春还是不喜欢他们。
整个家庭的日子刚有好转,峰却在外出扛麻袋的路上,合同村的启一起被车撞伤了,好在伤无大碍,住了一周医院就好了,医疗费都是对方给赔的,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2005年家里的帐还完了,家底也丰厚起来了,峰的手好了,木匠铺也赚了不少钱;春也买上了电动车还有洗衣机。
峰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前几年因为家里困难,没有钱帮婆婆,这几年他也习惯了,没再指责自己;再加上大姑子小姑子挣的钱都不少,频频给自己这边买东西,婆婆也不在乎自己给的多少,这日子过得算是很平稳了。
前几天婆婆被小姑子接出去了,春乐的眼不见心不烦,况且自己又怀了孕,去医院照了照b潮,托人问了问,是个男孩。可以说一切都是那么得令人满意。春以为自己的苦难终于过去了,幸福的日子即将展开。
可是,就是在这幸福的时候,峰出事了。
那天晚上,峰去给春的六妹装门窗,到了晚上9点还没回来,春不放心打过去电话问,六妹的婆婆说已经离开了,让她别着急,应该快到了。
可是等了又等还是不见他回来,春有点生气,以为他又去了别的亲戚家,就和孩子睡下了。
可是到了十点钟,电话突然响了,春的心里一下子就乱了。电话是六妹打过来的,说峰出了车祸,让她立刻去县城医院。
春急急忙忙给峰的侄表子打电话,他和峰很要好,又开出租车。侄子很快来了,拉着她就往医院赶,把她放在医院门口,就去接婆婆了。
进到医院,发现峰的姨妈已经哭昏过去了,姨夫傻傻地呆着。六妹和她弟弟也在,看上去很慌乱。
一会医生说人已经死了,让带走。春的心里一下子就空了,觉得一切就像是一场梦,那么得不真实。
明明下午出去的时候还活生生的,明明还说明天去小姑那里看看的,明明还说要给儿子取个好名字的,他却这样突然地就去了,自己要和家人怎么交待呀!
六妹和她小叔子招呼着人们把尸体抬上车,拉了回来,看着峰躺在临时支起来的床架上,春哭得差点昏过去。
刚安置好一切,婆婆就回来了,老人一看这个阵势,立刻就昏了过去。大姑子也来了,一看峰死了,就往自己这边冲,只说是自己害死了她哥哥,却被她堂哥拦下了。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小姑子就赶了回来,一家人哭得心都碎了。特别是听说是给自己六妹妹家干活死的,他们愤怒的想打自己一顿似的。
幸亏自己娘家的姐妹,除了老六都来了,二哥也在,自己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婆婆醒过来抱着峰的尸体又是失声痛哭,哭晕了好几次,两个小姑子也是悲声不已。
看着他们痛苦的样子,春的心里有种泄恨的感觉。她知道这个家算是完了,他们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失去了活下去的支柱。
她扶着自己的肚子,不知道未出生的孩子,知不知道自己失去了父亲。但是春明白自己还很年轻,不可能在这里一辈子,峰死了,自己改嫁是必然的,就像昨天大姐劝自己的,人死如灯灭,回天乏术,没指望了,应该为自己盘算盘算了。要想清楚是姐妹们近还是死了丈夫的婆家近。
她现在脑子很乱,一时也想不清楚,但姐姐们总不会害自己。她选择沉默。
婆婆几次哭晕之后,也接受了事实,说不能让儿子就这样死了,要找六妹家讨个说法,不行,就把尸体拉到他们家去。
院里的长者,还有表哥们都主张让他们那边赔偿,并且叫来了春的二哥,问他怎么处理这件事,不行的话,就拉尸体去,并且要打官司。
二哥进屋和春商量怎么办.春知道丈夫死了,自己以后要听二哥的,就问二哥的意思。二哥和大姐大观点一致,认为现在最亲的是姐妹,丈夫已经不在,没必要为了个死人把亲戚得罪了,姊妹们又不能不走动。
春觉得也对,她早就看这个家里的人不顺眼了,现在也没必要忍着让着,峰已经不在了,自己也就没必要把他们当一家人,何况自己也从没把他们当作一家人,自己来到这个家也没享到什么福。
春叫来婆婆,说人死了就死了,都是亲戚,算了。自己以后会孝敬她老人家的。婆婆很惊讶地看了看她,问她有没有为静考虑过,孩子还这么小,以后念书怎么办?何况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自己也越来越年迈,没有儿子养老送终,怎么能就这样算了呢?
春说自己不打算要钱,都是自家姐妹,婆婆说自己要,春没办法,只好放弃。
在办丧事之前,四姐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用肚子里的孩子先稳住这一家老小。
于是春找来院里的大爷和堂哥,说自己不打算改嫁,要给峰生下这个孩子,却担心以后自己一个人没法把孩子抚养成人,希望给与保证。听完春的话,大家很是感动,大爷表示让堂哥帮他们种地浇地收庄稼;婆婆表示今后绝对让着她,帮她带孩子,以后给她这个上门女婿。
小姑子还表示生孩子去医院,孩子的衣食,住院的钱,以后念书结婚她全管。大家在协议书上按了手印。
春知道婆婆并不完全相信自己,不过她相信自己表的这个态,有利于六妹解决麻烦,有利于自己赢得大家的支持。
果然,后来经过反复协商,六妹家同意拿出两万块钱,办完丧事,剩下的一老一小分一下。婆婆看她不坚持,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终于办完了峰的丧事,出殡的时候,春没有去坟地,是两个小姑子带着静把峰送到坟地里的。
出丧后剩的钱还有亲戚给的礼钱,加起来将近由三千,春坚持这些钱给自己,婆婆不同意,说春的六个兄弟姐妹,一共给随了70块钱的礼,这都是自己这边亲戚的,不能给她,这些以后都要还礼的。
婆婆一看春坚持,不想事情闹得太不好看,就说谁也别拿了,就以静的名义存三年的,三年后,肚子里的那个孩子也大了,钱就给春.
存折放在了存里的负责人,本村会计那里,没有婆媳俩的同意,任何一方不得私自动用。春知道婆婆是怕自己打掉孩子,她也就没有再坚持,同意了婆婆的决定。
春在思考自己的出路,她本有个幸福的家,可是现在这个家没了,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她毕竟还年轻。
改嫁的话,带着孩子是不行的,况且他们也不会让自己带走,还有着诺大的家业,自己也没法带;还有半月前,峰帮婆婆卖的一万多块钱的树钱,还在自己手里攥着;外面有不少亲戚前自己的钱还没给;招夫养子的话,和婆婆关系不好,没有峰了,也不是一个好计策。
出丧后的整个家,看起来很安静,大姑子和小姑子在家里住了几天,上完了坟就回去上班了。家里只剩了两个老太太----一个八十多岁的外婆,一个五十多岁的手术刀哦婆婆,春不担心了。
过了一周,她找了个借口回娘家,和姐妹们商议了一下。姐姐主张她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带着静改嫁,当然在改嫁前要把家业弄到手,能卖多少卖多少。要不,把老太太赶出去,自己一个人住,也可以考虑招夫养子,不过在人家门口日子也不会太好过。毕竟婆婆心眼也不少,还有两个小姑子,要先讲明了以后对老太太自己生不养死不葬,这样的话才可以考虑。不过当务之急是先卖些东西。
春听了他们的话,趁着婆婆不在家,叫人帮自己拉着木头卖了一些。果然,婆婆下地回来后很不高兴,责问春过日子为什么要卖东西。
春就说用不到了,就卖掉。婆婆也不想惹她不乐意,就没再多家追究,只告诉她不要再这样子了。春知道婆婆也不喜欢自己,现在的让步只是为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过没多久,春接到四姐打来的电话,说有个合适的婆家,要介绍给她,叫春立刻离开婆婆家,打掉孩子。
春舍不得快要收的庄稼,还有这个家业,也有点舍不得孩子。四姐告诉她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孩子还可以再生,带着也是累赘,叫她想仔细了,别叫自己后悔。
春一时也懵了,不知道怎么选择好,她为此又去了一趟娘家,母亲也叫她听四姐的,姊妹们没有一个人赞同她留下孩子,让她早作打算。
春狠了狠心,让四姐陪她去流掉了孩子。医生问她为什么要流产,说孩子很健康。她只心伤地说自己没有办法,医生也就没多问。是个男孩子,很可爱的样子,春也觉得很心酸。
流掉孩子的第二天,春就回了婆婆家,婆婆下地干活了,春给二哥打了电话,二哥叫上几个妹婿在村头路上等着,自己和春,抬上化肥,赶着牛,开着三轮车就走了,送他们出了村子,春回去骑了电动车。
晚上,春和姐妹们商量,请了律师,明天去婆婆家分财产,杀她们个措手不及。
到了婆婆家,春发现大姑子已经回来了,很不善地看着自己。春带了律师记录财产,大姑子气得直骂她没良心,还想打她,被人拉住了。
律师把财产登记之后,春锁好门也跟着回了娘家,想想快要收的庄稼,春就不甘心,又不敢在离开后回去收,就和哥哥商量此事。
六妹的婆家和自己婆家村里的主任是亲戚,上次峰意外的赔款就是主任给办的,六妹那边才省了不少钱。他们决定给主任送点礼,托他把地没卖掉,这样多少能拿回一点钱。
连夜到了主任家,主任一看他们的来意就明白了,说春很有心思,走得漂亮,还直说峰一家要强,峰和他爸一样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和自己对着干,这次怨不得他胳膊肘向外扭,况且和春的六妹家又是亲戚,这个忙一定帮,但是等收完这季的庄稼,春反正不在这个村了,自己要把这9亩地卖掉,来填补一下队里欠的外债。春想想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至于婆婆,那就不是自己关心的内容了。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
主任找了村里几个只认钱的刺头,让出给春写个转让证明,把递给他们,6亩玉米,3亩棉花,等收到家里给春2000块钱。
那几个刺头一看这样的便宜谁不捡呀,况且锋这一家子算是完了,也没有个兄弟大爷什么的,柿子当然捡软的捏了,有奶便是娘,什么可怜,现代不兴这个。
回到家里,春是有点不安的,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不过自己嫁过去七年半,也不容易,地是自己和峰的,愿意怎么卖就怎么卖。况且房子还是留给老太太了。
想到房子,春觉得还可以给这个家致命的报复,卖掉房子。
为此,她在第二天去搬东西的时候,专门问了问律师。律师问了她一些有关情况之后,告诉她房子是婆婆公公盖的,已经20多年了,和她没有关系,在法律上她没有处理的权利;春又问了问卖地的事,律师劝她最好不要,除非土地使用证实单独的才可以卖。这个问题春就不知道了,她没见过那个东西。不过不管了,有主任处理呢,他们还能和官斗?
春没有想到的是刚进村,就看到村里的人对她指指点点,还吐口水,这些人还跟着他们到了婆婆家。
春的哥哥还有妹婿,招呼跟来的雇的人拉东西,峰的母亲看见了,坐在地上哭,哭自己的不幸,哭丈夫撇下自己早走,哭儿子不孝,留下老母亲孤苦无依,更哭那没见过面的孙子,碰到了狠心的母亲。老人的哭声,让人心酸得落泪,春看到很多人转过头去抹眼泪,带来的人也停了搬东西。
春的哥哥和妹婿们自己动手把东西搬上了车,村里的人们开始忍不住了,特别是一些妇女,开始对着春诅咒起来,甚至向着他们的车丢泥土,不停地骂春是个扫把星,不到八年就把一个好好的家庭给克没了,诅咒她会有报应的。
车子开出村子也很困难,很多人故意把三轮车停在路上,不给他们让路,还有的人挖了沟不让他们顺利地过。
这一场帮东西风云,让春一下子出了名,四姐给提的婚事也没有成。峰过世后一个月,春就离开了婆婆家,春带着孩子住在娘家,一住就是半年多,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讽刺,这也许是老天对她的报应吧。
终于又有人给提亲了,对方的老婆是跳河死的,留心一个儿子,比静大一岁,春虽然不想找个有孩子,特别是个男孩子的,可是在娘家实在是没法住了,就同意了。
因为是二婚,对方没有大肆操办,双方见面的时候,春提出了要那个男孩子跟他奶奶过,对方也同意了,看看男人,虽然没有峰好,可以长得不差。订婚给了八千块,春订婚后就去了男人家住,后来又把女儿接了去,就这么开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春经常梦到峰责备自己流掉了儿子,春就偷偷告诉了母亲,母亲就在村口给峰烧纸。
男人的前妻是本村的,过年前,男人带春去看望亲岳母,春心里是不高兴的,可是又不能不去。老太太一见到春就哭了,春跟她叫了声娘,别扭的不行了。
老太太的眼神 春更不喜欢,有本事叫你女儿不也是死啊,过年的,哭什么了劲。
过年的时候,男人家供桌上 有了其前妻的牌位,春夜想起了峰,抱着静悄悄地落泪。
春想再生个孩子,以前跟峰办的准生证还在,正好可以顶这个名额,并经两个人没有共同的孩子,以后没什么依靠,可是男人不同意,婆婆更是不同意,更是直接把那个名义上的儿子给送回来了,说如果不一直换个儿子,就静也会去跟着她自己奶奶过,春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这个儿子。
看到这个儿子,春就想起他死去的娘,就心烦,更会想起自己流掉的那个儿子。
小男孩才八岁,倒是也好管,不敢跟静抢吃的东西,春夜就容忍着。
开春了,男人说打算盖新房子,叫春把带来的钱拿出来,春才明白了男人的计划,是冲着自己的钱来的。
孩子不会再生了,儿子不是自己的,自己以后就指望静静了,峰的钱是一分也不能给这个男人的,春把当初这个男人订婚给的八千块拿了出来,但是心也冷了:半路夫妻不同心,心里更加怀念峰的好。
慢慢地,春发现自己的男人很懒,跟峰很不同,地里浇地种庄稼收割,春不去,男人根本不去,春只好积极地下地,但是春也多了个心眼,卖收成的钱,尽量自己放着,给女儿存着。
春对那个儿子是怎么也没有热情,不是自己生的,以后也不会孝顺自己,没必要贴人家的冷屁股,春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静。
原以为再也跟以前的家没有什么关系了,可是,男人竟然叫做自己去以前的村子里要峰嗓子是剩下的3000块,春虽然舍不得把钱给以前的婆婆,可是更不想去面对那些人。
但是最后,春还是舍不得钱,还是去了,村干部,叫春出面把地给转卖掉,因为前小姑子去土地局把村干部给告了,村里卖不了地。
春只好出面说自己种这个村里的地,在娘家人的鼓动下带着人来种地,家里好像只有前婆婆一个人,地里没有人。
可是,刚把播种机看到地里,前婆婆就哭喊着来到了地里,还有那个堂大爷,村里干活的人也都围过来,指指点点。
春不知道怎么做,村支书说自己只有做做样子带着播种机进了地他们就能迫使老太太认输,可是春真的害怕被人这样指点。
老太太这么快赶过来,一定是有人通风报信,春知道自己的名声更坏了,看着地里峰和公公的坟,春夜有点怕。
大姑子竟然也赶回来了,拿着棍子朝自己冲过来,被自己二哥给拦住了,可是一声一声声泪俱下的责骂,让春觉得很丢人,老太太哭昏过去了,人们手忙脚乱地给抬到路边,大姑子恶狠狠地说一定会遭到报应的,这么坏的女人。
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坏女人,很多都是不得已,自己只是想要钱,有错吗?
最后,春带了的播种机的司机一看这阵势,自己把车开走了,春和二哥只好跟着走了。
后来,听说大姑子小姑子又去了县城,再后来,公安局来人在村子里宣读了土地归属权,老太太把地留住了。
再后来,春节去,男人又让春去拿那三千块钱,春只好跟男人一起趁着夜色去找村支书,村支书表示不给,因为春没能成功帮助他卖地,男人回来后也就不跟春唠叨这个事了。
只是不知道老太太怎么知道了自己找村支书的事,竟然在年初二和小姑子两个人去了六妹家,意图叫六妹家里负责解决自己去村里要钱的事,要不就追究峰意外死亡的责任。
后来听说,六妹妹家把娘俩揍了一顿丢在了门口,老太太在村子里趴到半夜。
慢慢地,日子也就安静下来了,春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过着,男人开始去跟人收木材,私下给儿子买东西吃,婆婆也阴阳怪气地说春对孩子不好,偏心,故意偷偷给孙子买东西在外面吃,春酒更疼自己的女儿,整个家就自己一个人疼静,想想就觉得孩子可怜。
后来村里开始流传一些闲话,说静的亲姑姑亲奶奶不要孩子,春知道那家的人都恨自己,也知道现在的家里的人都多自己的女儿,恨不得把静给她亲奶奶送去。
后妈难为,春也不想故意做和好妈,后妈怎么好也不是亲的,没有必要。
结婚一年后,男人揍了春,起因是男人偷偷给了儿子钱,春质问了,两个人吵着吵着,就动了手,男人说女人就得打,以前峰就是懦弱,还坚持春不要梦想着象在峰家里那样过日子,到了这个家就的按照这个家里的规矩来。
春哭了一个晚上,跟峰结婚7年都没挨过一次打,浇地种地,峰都是自己就干了,自己只负责给他送饭,都是婆婆和他两个人在地里干活,越想春越难过。
不久,静又哭说哥哥叫自己回自己家,别在他们家里。春更是悲从中来,抱着女儿说不出话来,难道真的走错了吗?要是没有打胎,自己的儿子现在也会喊妈妈了,自己以后来了,依靠谁呢?
静说奶奶去学校看自己了,春吓的不得了,嘱咐静不能认老太太,不能跟她走。
静说奶奶给自己带了好吃的,说叫告诉妈妈不带自己走,只是想自己,看看而已。
春还是害怕以前的婆婆跟自己抢女儿,特别是听静说老太太已经去看过好几次了,有快一年的时间了,春是吓的慌了:静室自己唯一的依靠了,绝对不能失去,不能被抢走。
春回家去看了娘,娘病的厉害,告诉春,一定要抓住静,谁都不能给,以后就指望找女儿了。
春牢牢地记住了娘的话,静现在就是自己的命根子,自己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个孩子了。
春狠狠地揍了静,告诉她,以后不能见那个老太太,告诉静那不是奶奶。
静嘶声裂肺地哭,再三保证不见那个奶奶,春抱着静眼睛红了。
男人和新婆婆不断提出叫静跟她亲奶奶相认,为此春还跟他们吵了一场,还不去婆婆那边了。
夏天的时候,娘的病更厉害了,春想回去伺候娘,男人不同意,对春说不能叫你娘在咱们家里当家,你回去的话就别回来,你娘搅浑了你一个家,还想搅浑这个家吗?
春美敢回去伺候娘,知道娘病危,侄子来接自己,春才见到了娘,娘告诉春,不能冷了静的心,以后孩子大了要是认她奶奶就别拦着了,毕竟人家是亲骨肉,怎么也比现在的奶奶疼孩子。
娘过世了,春更没有地方可以诉说心事了,跟六妹妹至今还是不说话,静这孩子坚决不肯去她六姨家,只肯去她四姨妈家,听说在学校里也跟她以前村里的孩子玩在一起。
这个孩子性格像她两个姑姑,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不哭,在家里跟那个儿子经常吵,一点都不肯让步。
以后,也不会听自己的吧,这孩子连穿衣服动有自己的主意,孩子户口本上并没有改姓氏,开始想给孩子改的,后来也就冷了心。
表姐妹们也劝春缓和和以前婆家的关系,毕竟是静唯一的亲人,被劝说的多了,春也开始动摇,可是那边却没什么动静,春也不知道怎么做,就在与别人聊天的时候表达了自己不反对孩子认以前的家,可是那边的老太太多跟女儿住,在村子里的时间并不多,也就没什么进展。
年二十九,四姐打电话说以前的小姑子在玻璃厂护国手续,好像出去三年,想出国前见见静,四姐说替她答应了,还劝春把握这次机会,不能叫现在的婆家看轻了,给孩子找个背景,省的他们说孩子人家不要。
春跟男人提了那边想见静,男人很高兴,说是好事,毕竟静早晚还是人家那边的孩子,认了也好。
年初二回去给娘上坟,四姐安排了静和那边见面,没想到的是二哥不乐意了,那边的姨妈来接孩子的时候,二哥坚决不同意,说那边没有尊重孩子的舅舅。
春谁都不敢得罪,只好带静去了四姐家里,后来一个村里的嫂子过来狠狠地说了春一顿,说春傻,孩子见自己的奶奶,舅舅没有权利干涉,这是对孩子好,做妈妈的自己做主就好。
四姐也这么劝春,叫她别冷了那边的心,春看看静,静说也想见姑姑,春的心就软了,叫外甥女和自己娘家大嫂子带了静去。
静回来的时候,抱着很多吃的喝的,还有书和新衣服,孩子第一次笑得那么开心。
静扑进春的怀里告诉她,奶奶给自己买了什么,姑姑给买了什么,还给了二百块钱,静还说两个小姑子承诺静读大学的时候给出钱,叫静转告自己不要担心这些。
春的心放下了,就怕她们跟静说什么,叫静恨自己。
也许,这就是血液吧,看着静一口一个我奶奶我大姑我小姑,春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回答家里,春觉得背也挺直了,晚上跟男人说了今天的事,男人也称赞春做的对,说大舅子没理替自己家的事情做主。
日子过的很快,春末夏初的时候,那边又电话联系说打算给孩子买夏天的衣服,静雀跃着要去,春也很高兴,出发的那天,男人和新婆婆却冷言冷语的,说叫那边接回去养吧,春最终没敢叫静去见面,静撅着嘴一下午,连晚饭都没吃。
四姐电话说春做的不对,春说了自己的为难,四姐叹了口气,也就没多少什么。
十一月的一天,春带着静去四姐家做客,静出去玩耍,中午正在包饺子,静却带着她亲奶奶来了。
四姐和春都愣住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要跟我奶奶去镇上买衣服,四姨,你跟我一起去吗?静的一席话把春吓了一跳。
四姐笑着留老太太吃饭,说下午一起去,老太太说不了,等会来接孩子,就走了。
春扯过静文怎么回事,静说我看到我奶奶在给姨奶奶看家,我就在那看她,她一定是生气上次你不叫我去跟她买衣服。
我就一直在努力看他,然后我奶奶就说春节我小姑姑回来给我买衣服,我就说今天去买,我奶奶同意了,我就带 奶奶来告诉你一下,我一会跟我奶奶去镇上。
春一下子吓住了,静才十岁,她开始自己做决定了吗?
四姐叫静先吃机子,然后把春拉到里屋,指着外面的静说,你看,孩子自己都决定了,你阻拦不了的,血缘就是血缘,你应该站在孩子这边,支持她。要不孩子以后就自己去找她奶奶去了,那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还是看明白些吧,只是你的,只有你坚持,你男人和现在婆婆也说不了什么,孩子认自己奶奶天经地义。
下午,四姐带着静和她奶奶出去了一下午,下午五点多才回来。
四姐告诉春孩子她奶奶真舍得,给孩子买衣服花了二百多,静连衣服都非要她奶奶给穿,老太太乐的眼泪直流,静一直给她奶奶擦眼泪。
春忍不住也哭了,从小静就跟她奶奶她小姑亲,这孩子自己做了选择呢,自己只能支持着,要不这个女儿也留不住的。
回到家,静就闹着穿她奶奶给买的衣服和靴子,出门就跟人说是自己奶奶给买的,春才明白孩子对自己家和亲人的渴望。
男人也跟春说静越来越不听话,春态度坚决地说女儿大了,随她吧,早晚都是这样的结果。
十一月底的一个中午,静拎着一个蛋糕回来了,说是奶奶给送到学校去的,说奶奶要去大姑姑家里给妹妹过生日了,提前给自己送过来了蛋糕。
这是静第一次吃蛋糕,看着静开心的样子,吃着静送到自己嘴边的蛋糕,春咬了一口,有点甜。
快过年了,静表现的很着急,也不出去玩,一直盯着电话,年三十的中午,春才知道原因,四姐电话过来了,静的小姑回来了,接孩子去买衣服。
静一听,就开始穿衣服,春带着静去四姐家,静说奶奶上次就说了小姑姑要年底回来,会来看自己,说小姑姑去了南方,不出国了。
春心里暖暖的,也许那个家里的人好是恨自己的,不过他们也是真的爱静,这就足够了,只要静幸福就好。
峰,是你在保佑着这一切吗?我只是一个女人,我只希望我们的女儿幸福,又是一年,今年她奶奶又给孩子买了两次衣服了,这次还提了叫静回家住几天。我不拦着,孩子想什么时候回家就回家,那边怎么也是家,也许那才是她的家里。
峰,你离开都已经四年了,那时候静还不到7岁,现在她都小学六年级了,跟她奶奶相认也已经两年多了,她回家的步子也越走越快了,静现在长的脸形的越来越像你了,都一米六了,孩子都这么大了,你等着,她回家的日子,就是她去看你的日子,你等着,咱们的女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尝试着从女主人公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给她的行为一个尽量合理的解释,故事情节没有任何虚化。
曾经很恨很恨她,但是因为我们共同爱着的人,我最终选择了原谅她。只有爱能救渎恨,我愿意选择原谅,选择付出爱。哥哥--你放心地走好,我会带静回家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二卷:夫妻情缘系列之一:夫妻情深深几许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