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下午三点,天色突然暗下来,雨云像怪兽一样盘踞在北方老城上空。
      空气并没憋闷多久,雷声率先打破僵局,狂风卷暴雨张牙舞爪扑向地面,湿漉漉的尘土味扑鼻而来。
      干了半个月,空气燥,人也燥。街头巷尾的喧闹,总算让一场大雨整踏实了。
      方北抱头跑到便利店雨棚下,很及时,大雨跟在他身后密密匝匝落下。
      不到一米宽的雨棚下早已站满了人,很拥挤。避雨的人姿势各异,面无表情站成两排,彼此间尽力保持的距离,也仅是不触碰到身体的程度。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看手机无疑成了防尴尬的首选,各自沉浸在一方天地里,互不打扰,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等雨停。
      方北跑进来的时候有点急,差点没刹住,一个老大爷“咦”了一声将他抵住,才没撞人身上去,大爷还自动往里挪了挪,勉强算是给他腾了个落脚的地方。
      躲雨的人还是很自觉的给便利店留出了一条“通道”,店里,老板弓背坐在收银台后面,注意力全在手机上,对屋外视而不见,那投入程度可能都不知道外面下雨了。
      头顶雨声磅礴,棚下一片静默。
      雨水落地成河,汇成溪流川行在老街的石缝间,绕过人们的脚边,方北注视着被雨水溅在白球鞋上的泥点,很均匀,像喷笔喷上去的墨。突然胳膊被人从身后猛一拽,本能一回头,老大爷指了指头顶,又指了指他后背。
      后背湿了一片,雨棚是漏的,而且不偏不倚,刚好在自己站的位置,衣服贴在肉上凉飕飕的:“哦,没事。”
      水滴的不是很猛,就是有点磨人,“噗”落下一滴,间隔两秒左右“噗噗”再来两滴,很不规律。不然还能跟躲子弹似的歪开身体躲一下。
      等雨停的过程很漫长,也很无趣。
      方北刚想掏根烟出来,就听到人群中一个妇女嘟囔说:“臭死了!这时候还抽烟。”附带干咳了几声表示抗议,方北默默停止了掏烟的动作,心想我这还没抽呢?烟雾从脖子后面飘过来,刚好吸了一鼻子,的确很臭。
      叼烟的大爷眉头皱的很紧,大声埋怨:“啧,这雨得下到啥时候!?”言简意赅:不是我想抽的,是雨害的。
      短暂而微妙的气氛还没来得及发酵,就被雨冲散了。抽烟的人哪怕心里知道不对,却不会因为旁人的脸色和抱怨就掐灭,叼着烟将下巴昂了昂,抬起一丝倔强,身边的人就算心里骂着“这人什么素质!”,也仅是通过表情或是小声埋怨,再不舒服,也不会多找麻烦,为这点破事影响了本就不太晴朗的心情。躲雨的人各自有着自己的盘算和想法,这个屋檐下的人唯一共同的期待,就是雨快点停。
      这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胡同,大部分建筑都可追溯到封建社会,与方北家一街之隔,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街坊,这条窄得会个车都要掰下反光镜街道,却有一个宽阔响亮的名字——状元街。
      有没有出过状元不知道,只是这片的人说话都挺喜欢问候人家父母,尤其是“大爷”。
      打记事起,就听说状元街要拆迁了,开发商们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拨,始终没有响动。
      于是,拆迁成了这片居民共同的“夙愿”,正所谓一朝拆迁,鸡犬升天。
      可如今城市发展都到了五环了,这“夙愿”却迟迟未到。
      方北在这一片生活了二十年,对很多的人还是叫不出名字,只是面熟,人们有意无意的保持着距离,只要是生活上没什么交集,就像身后抽烟的老头,方北记得他住在巷子口上,偶尔能碰见,也不会打招呼,彼此都像是这个街道的一个背景。状元街是方北小时候上学每天必经的路段,对这条街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异常熟悉,小时候觉得很大很宽的街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短促而狭窄。他见证着这条街的变迁史,身后这家便利店,记得很早前是个理发店,后来变成卖五金的,好像有一段时间是服装店,... ...流水的商贩,铁打的老街。也不知道这便利店是什么时候开的,去年?还是前年?不重要了。
      烟味不断从身后飘过来,方北嘴吹鼻吹了一口气,自己也是抽烟的人,却讨厌别人吸烟的味道!很双标。
      雨棚上的敲打节奏逐渐平缓。
      这期间还串过来三个女孩,穿着附中校服,嘻嘻哈哈的挤在一把伞下。看见方北后,不知道为什么都不说话了,收了伞挤在“通道”上,贴耳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只听一个女孩说:“去啊!怕什么。”另一个说:“我才不去,要去你去。
      几个人又小声商量:“这里躲不下了,要不我们进店里吧,随便买点口香糖什么的?”
      “我没钱了,要买你们买。”另外两个女孩便进了店,一个站到了方北边上,方北只好朝前站了站,把里面的位置让给了他。
      女孩被一个身高180+的帅哥挡在身后,受宠若惊的红了脸,看着那湿了一半的后背:“谢谢!”声音跟蚊子叫一样,几乎听不见。
      “那里漏水,你站靠后点。”方北目不斜视提醒了一句。
      女孩一愣,脸刷一下又红了,“好... ...”字还没落下尾音就见方北一头冲进雨里,惊愕“啊... ...”
      “呀!这小伙子!”大爷的一声惊呼被雨水淹没在身后。
      雨看着不大,淋在身上还是挺密的,与其半边身子站雨棚下面滴滴答答,倒不如淋个痛快。
      从头到脚就一个字,爽!
      亲身试验证明:全身湿透所需时间不超过10秒钟。
      一分钟后,脑子里闪过一句话——没伞的孩子只能拼命奔跑!
      方北边跑边觉得自己像个傻逼,不矫情的避什么雨,说不定这会儿都到家了。
      鞋子算是彻底湿透了,也不知老妈买的这双“A”货经过一番大雨洗礼,还能不能□□了。
      没有穿过正品的“AJ”,不知道会不会也漏水,但绝不会像老妈说的“其实都一样,好多大牌都是中国制造,所以几百块和几千块的没区别。六子说了,这是出口转内销的外贸货呢!”
      “A货”贩子六子是市场里海鲜摊陈阿姨的儿子,自称从事电商行业,其实就是在朋友圈发图和群里,倒腾些假货骗骗菜市场老阿姨,从化妆品皮包到鞋子皮带,总之能叫得出的“奢侈品牌”,他都能搞到货。前段时间还送了方北妈妈一个“LV”的包,背了几次后,“外贸货”的背带毫无征兆的断了。
      方北在老妈的软磨硬泡下,终于愿意“小范围”穿这双鞋。
      “小范围”特指这几条街:从他家住的胡同到学院后门,直径范围不超过一公里。
      反正这儿的人都这么穿,都一样的没钱还喜欢装,就算有人一咬牙穿了双正品,人家也会觉得是A货。
      穿到学校是不可能的,宿舍里那帮鞋控好琢磨这些,一个个火眼金睛的,他丢不起那个人。
      方北平日里穿的衣服鞋子从不带LOGO,有LOGO也卸掉,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贵贱,本着北哥身材好模样正穿什么都帅的自觉,走的是孤芳自赏的路线。心情好时自己往鞋子上DIY点图案算是个性,平时也就是普通白色T恤搭牛仔裤,脚上蹬双板鞋完事。
      电话响了,贴着湿透的裤兜伴随着奔跑的节奏,震得有点腿麻。
      方北一口气跑到“风雨菜场”,费了一番劲才将手机从裤兜里抽出来时,电话早已挂了,一同抽出来的,还有半包已经湿得塌陷的烟。
      方北看了看未接电话,重拨了过去。
      “喂,是小北吗?”电话那端杨子清的声音响亮而脆,完全不像个五十多岁的人。
      “嗯,老杨。”方北歪头夹着手机,翻着烟看了看,实在找不到一根干的,随手丢进了菜场门口的垃圾桶瞬间有点后悔,可惜手快了,其实... ...放窗台上晾干也能抽?回头看了一眼被一堆烂菜叶和不明物体包裹的烟盒,立即打消了这个笨逼想法。熬夜没烟时,捡着半根烟屁股都能砸吧得有滋有味的北哥,今天意外的豪啊!
      “你是不是要改专业?马上大四了,你这孩子,怎么都不和我商量一下,还是朱教授告诉我的,我跟你说啊,改专业是大事,你学国画这么多年了,突然要去学什么视觉传达,这事你别自己乱来,... ...”
      方北“嗯嗯”的应着,向自家的猪肉摊位走去,电话里杨子清还在絮叨。
      杨子清是美院国画系的教授,全国“不知名”画家,凭一己之力保留了工艺美院的国画系。
      美院被收编后,增设了很多的实用型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便是其中最热门的,毕业后可直接到广告公司应聘,再不济也能自己弄个工作室,接点门头菜单什么的琐碎活,凭一台电脑便可起家,属于门槛很低的手艺活。
      像他这样的国画生,光靠作品,短期内是无法自食其力的。
      这是方北的想法,他的水墨得杨子清发掘教导,学了不少年。杨子清爱惜他,自然不愿意看见爱徒改投他门。
      方北家摊位所在的菜场,正好位于美院职工宿舍的后面,也就是在这里,杨子清发现了方北的绘画天赋,一步步引领他考入了美院,成为自己的得意门生。
      用杨子清的话说,当年在“风雨菜场”发现用水在地上作画的十岁孩童,惊为“天才”。
      老杨同志几十年和笔触较劲,瓶颈卡得难受,自觉成不了什么大器,而十岁的方北仅凭无色的水,便能将一副灵气十足的画作展现在他面前,以至于当时方北用水管冲去时他都觉得暴殄天物。“孩子,你画的什么?”
      “洗地!”
      没错,北哥小时候就是这么炫酷,什么艺术,什么画作,在他眼里不就是随心所欲的涂涂画画。一开始喜欢画漫画人物,超级英雄之类的,课本的空白处画满各种小人,那种用手指掰着快熟翻页的小人动画效果,是他小时候经常玩的。后来被老师批评,说不反对学生画画,但至少也得有点美感,别跟涂鸦似的。方北后来觉得有那样的老师其实挺幸运的。就这样从开始的乱画,到后来因为在课文《岳阳楼记》那一页画了一幅应景的插图,还被老师拿到班上表扬。方北就停不下来了。课本上,墙壁上、地上、任何空白的地方,他都会忍不住想画点什么。
      就连帮老妈洗地,都能洗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
      这一洗,洗出了一条通往美术学院的康庄大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