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一匹骏马驰骋在繁华的帝都中,急速狂奔,惊的街道两旁的人,纷纷慌不择路地退避而让。忽然,一声振鬓长嘶陡然响起,接着的是一声惨叫,引得两旁的路人引颈而望。

      骏马被缰绳勒住,两只前蹄腾空而立,似乎想将马背上的少年甩将下来。坐在马背上的少年,身着锦衣,莫约十五六岁的模样。虽被马忽然惊到,当下却也没立即乱了方寸,左手死死拽住缰绳,两脚用力一夹,身子微微后仰,空出的手抱住马脖,稳稳地挂在了马背上。几番周折之后,终于将惊了的马制服住。

      那马喘着粗气,焦躁不安地在大街之上来回踱步。

      少年见马已被驯服,一个漂亮的翻身,几乎是从马背之上跳下来,三两步跑向一旁,来在一人跟前,蹲下身子急急问道:“这位大哥,伤的可是很严重?”

      原来,刚刚马陡然惊了,不小心撞到正在行路的路人。

      那人捂着一条腿没有言语,脸色煞白,额上豆大汗珠落如雨下,似乎痛苦不已。

      顺着视线往下瞧,只见得那人的大腿处,褐色的麻布衣裳已经破裂,有涓涓鲜血不住流淌,再往里看,血肉已经模糊,隐隐约约可见几分森然白骨。

      若是见了不少场面的少年,此时也慌了心神,脸上的血色已然褪尽,连着唇瓣都隐隐抖了起来。他想要伸手去扶那位伤者,可不知如何下手,额头上开始渗出汗来:“这、这可、可如何是好?”少年嘴中嘟嘟囔囔,脑中拿不定半分主意。

      “小伙子,还在这里愣着作什么?赶紧去找大夫啊!”不知何时,道路两旁的人都围到了一起,见少年失了心神,不由好心提醒道。

      被人点拨,少年忽然醒了过来,猛地站起身:“啊,对对,去请大夫,去请大夫!”少年说着话,去脚下半点没有动作。

      平时浪荡惯了的少年,大抵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不由被吓的魂不附体,手脚竟僵硬的挪不开半步。

      就在人们窃窃私语之时,忽然自人群之后传来声音:“若公子不介意,可否让我家姑娘来看一看?”

      听得声音,路人纷纷侧过身子,目光转向一旁,不知何时,身后竟然多了一辆马车。

      少年随声转过头去,见马车前站着一位中年男子,那男子身着灰色长衫,腰间别了一个玉牌,肤色微黑,手中握了一把剑,目光沉稳,正直直盯少年看。

      少年此时正式慌乱之际,哪里还顾得上许多,神色虽是慌张可出口的话条理清晰:“承蒙你家姑娘费心,若是姑娘愿意,还请移步这厢,替我看一看这位大哥伤势如何?”

      中年男子点点头,转身拿起马蹬放在车下,又伸手将马车上幕帘撩起。众人瞧见从马车之上,伸出一直素净白皙的手,搭在马车门上,顺着手上观,只见一位白衣白鞋的女子从马车之内探出身来,那女子蒙着面纱,巧不真切面容,只能隐隐约约闻到一股淡淡药草香。

      见众人露出打量神色,女子坦然而立,微微颔首以示礼貌,接着由男子牵引朝着伤者身边走过去。

      来到伤者身边,女子仔细观看了一下伤势,又替伤者把了把脉,沉思片刻后,并未多言,只朝着中年男子招了招手。

      男子矮身凑了过去,她附在耳边也不知同他言了什么。只见男子点点头,转身疾步向着马车走了过去。不少时,只见他从马车内翻出一样东西来,而后,快步来在女子跟前,却对着少年道:“公子,我家姑娘医治时,向来不做外观,若公子不介意,请随众人移步一旁。”

      人命关天,少年也不多言,领着众人朝一旁走去。

      男子见众人退远,朝女子点了点头,随后单手一抖,手中的物什被抛掷至半空。众人才认得清那是一匹上好的锦布。

      见锦布散开,男子身形一纵,只手抓住锦布一角,脚下不见动作,人却移了几处。再看时,散开的锦布虽是柔软,稳稳立在半空,将白衣女子和伤者掩的严丝合缝,不见半分内部景象。

      就在众人啧啧称奇之时,男子忽然反手一缩,本是旋转的锦布忽然撤去,不消片刻,竟整整齐齐叠放在男子的手腕处。

      见此情景,连少年也不由暗道了一个“妙”字!

      众人还未回过神,男子已经站到少年跟前,身后跟着白衣女子。

      男子朝他拱了拱手:“我家姑娘已经医治完毕,这位大哥已无大碍,公子若无他事,我等就此拜别了。”

      少年愣了半晌才回神过来,抬眼看了看躺在地上的伤者,见他已经可以坐起,心中甚是惊叹,亦抬起手还礼道:“哦、哦,此番多谢足下和姑娘搭救,真是不甚感激。若是足下和姑娘不嫌弃,可否告诉夏某住处,也好来日登门拜谢!”

      男子回头看了一眼白衣女子,见女子不语,低头沉吟了片刻才言道:“不瞒公子,我和我家姑娘今日这是第一次进帝都,还未来得及安身,所以……”

      少年一听,眼中一亮,当即回道:“此话可能说来唐突,但在下绝无冒犯之意,故而先言于姑娘听,不知可否?”

      中年男子闻此言,又看了看身后。

      白衣女子微微颔首:“还请公子明示。”

      少年手指一处:“向此行十里,有一小宅,清静优雅,若是姑娘不介意,此处可供姑娘暂时安身。”

      白衣女子倒也不造作,随即点点头,轻轻笑了一笑:“公子一番好意,怎好随意驳去。”她低身福了一福,“如此就劳烦公子了。”

      少年随即一笑:“姑娘哪里话,若不是姑娘今日出手搭救,还不知我要惹上怎样的祸事,说来……唉,总之,多谢姑娘了!”

      女子淡淡一笑,不再言其他。

      三人商定好后,由少年托人,将伤者安顿好,才领着白衣女子和中年男子,朝着城南一路行了过去。

      不多时,三人停在一处小宅门前。

      少年先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前同白衣女子说道:“此处僻静宁谧,是我家母在世时常来之地。如今家母虽过世,但此处有人专门打扫,若是姑娘不嫌弃,可在此处稍作歇脚之用。”

      白衣女子闻言,抬头瞧了瞧四周,而后笑道:“此处甚好,若不是家师有言在先,怕我不会再考虑别处了。”

      少年一边朝着小宅走过去,一边回过头:“哦?姑娘来帝都办事?”

      女子轻移莲步跟在少年身后:“家师怕我学医不精,以后恐害己害人,便想让我出山历练一番,开开眼界。”

      少年笑着伸手将小宅门院推开:“我看姑娘的师父怕是多虑了,就此前姑娘露的那一手,我想帝都没有几个能及。”他想了想又续道,“不过出来见见世面总是对的,你家师父很是有先见之明。”

      女子闻声笑了笑,便没再言语。

      少年领着二人进了小宅,宅子不大,有两间耳室,一间正厅。正厅正对着一处小院,院中栽着不少梅花,此番正是隆冬,梅花开的极好,未及院中,便嗅得扑鼻的香气。

      少年口中的话语声不断,一边走一边介绍再讲着帝都的奇事怪景,女子不发一言,自始至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跟在少年身后。

      来在院中,见得梅花开的缤纷,女子稍稍驻足观赏了一番,才缓缓问道:“想来令堂定是爱极了梅花!”

      少年不甚在意地挥了挥手:“那到不是!其实家母闻不见!”他皱了皱眉头,“这么说吧,其实家母什么气味都闻不见!”

      女子稍稍一愣,旋即问道:“为何?”

      少年扬起头,想了一会儿:“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好像是在我五岁吧,五岁那年家母外出了一趟,再回来时就什么也闻不见了,其实不止这个,而且家母吃什么也尝不出味道!”

      女子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只一瞬又收回,不知落在了何处,似是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哦?世上竟还有这等奇事?”

      少年挠了挠头:“可不是嘛,不说这个了,来,我带你再瞧瞧别处。”

      几人又在小宅中走了一圈,大致了解的差不多后,少年对着女子道:“此番,本来应该为姑娘接风洗尘,可怎奈我还有事在身,现下已是耽搁了许久,所以不便再做过多停留,就此拜别。姑娘也做稍事歇息,等来日,必定为姑娘接风洗尘。”

      女子缓缓笑了一下:“已承蒙公子照拂,感激不尽,既然公子有事,我也不便久留,公子此行,路上小心些。”

      少年摆了摆手:“姑娘回屋吧,莫要送了,外面风寒!”

      说罢,少年翻身上马,拽了一下马缰,就要离去,却似想到什么,又扭过头,“啊,差点忘了!”说话间,自腰间摘下一块玉牌,“姑娘若有事,可去城南的夏府找我!我叫夏东亭!”

      中年男子上前接过夏东亭手中的玉牌递与了女子。

      女子拿在手中瞧了瞧,果见那玉佩之上,单单镌刻一个‘夏’字,她狐疑问了一句:“城南的夏府?公子可说的是,夏国相夏樽所居府邸?”

      少年闻言头微微一扬,展颜一笑,回道:“正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